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定弘法师: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日期:2015/2/21 21: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復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恶口就是说话很粗鲁,言词很难听,让人听了之后会烦恼。所谓出语伤人,这属於恶口,永离恶口就得到八种净业的果报,净是清净,清净之业。

第一,言不乖度。这个度就是分寸,言不乖度,就是不会失掉分寸,就是讲话既不会太过分,也不会不及,非常適中,所以讲的话大家都能够信服。常常造恶口的人,言语他分寸一定拿捏不好,既不会中听,或者是显得太过分。譬如说当我们讚叹人,如果言语讚叹得太过分,听起来就很肉麻;如果讚叹不及,那人家听了也觉得好像不以为然,所以这个分寸掌握就非常重要。言语是一门学问,孔子四科,德行之后就是言语,说话,要真的会说话。

第二,言皆利益。讲话都能够利益眾生,因为能不恶口,心地柔软、慈悲,所以讲出来的话让眾生都能够受益。

第三,言必契理。这是符合真理,不会讲错误的话,跟事实真相不符合的话。如果经常恶口,讲话很粗鲁、很难听,他的言词习惯了之后,就很难讲出符合事实真相的话。

第四,言词美妙。这个美妙就是动听,让人听了觉得很欢喜,所以我们能够修不恶口,说话让人能够接受,让人能够欢喜,老存这样的心,讲话这言词就会美妙,很恰当。

第五是言可承领。承是承受,领是领纳,讲出来的话,別人听了能够接受,甚至听了你的教诲,愿意依教奉行,这是属於契机。前面言必契理是契理,这里是契机。在讲经说法里,要既讲契理,又讲契机。如果契理不契机,人家听了很难接受,这等於白说了;如果契机不契理也不行,这等於魔说,大家听了觉得很好听,实际上都跟真理相违背,这也不行。所以我们特別是发心弘法的人,这个口业一定要好好修持,尽量不去讲批评人、骂人的话,不造口业。

第六,言则信用。说话自然就有信用,人家能够信服。

第七,言无可讥。这个讥是讥嫌、批评,你不造恶口,自然不会得罪人,人家也不会找你麻烦。常常恶口伤人,树敌很多、结怨很多,所以人家也会常常找你麻烦,从你讲的话当中,他就鸡蛋里头挑骨头,来批评你、毁谤你。

八、言尽爱乐。这个爱乐就是別人喜爱、欢喜听你的话,不仅是能接受,前面言可承领是只是能接受,这个爱乐他是很喜爱、很欢喜,所以听了之后肯定会依教奉行。这是因为你有爱心、有慈悲、不恶口,讲出来的话都能利益眾生,所以大家听你的话之后都会觉得很受益,於是就很爱听你的话。

若能迴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我们迴向將来成佛,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这个梵音是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说话音声深沉美妙,很摄受人。我们现在讲很有磁性,你听他的声音就能很专注,不会走神。专注就容易开悟,所以佛讲经很多人都能开悟,这是跟他的音声有这种魅力有关係。你在因地上修行不造恶口,將来你就有这种梵音声相。
恭录自『净宗根本戒』  定弘法师主讲  (第二十一集)  2012/8/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68-002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定弘法师       恶口)(五明学佛网:定弘法师       恶口)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恶口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六 4 不恶口的利益 

 定弘法师:如何降伏YIN欲 

 定弘法师:虽YIN佚而生,不如贞洁而死 

 定弘法师:YIN欲伤身 

 定弘法师:想求生净土,要伏YIN欲 

 《百业经》:(90)野兽禁行者 恶口骂僧百世兽报 

 《百业经》:(83)吉祥跛子 恶口骂僧报以跛脚 

 净土法门法师:犯了恶口怎么忏悔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10、恶口烂舌 

 定弘法师:表哥患脑血管瘤,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