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受持属于世间的清净戒律


   日期:2015/2/22 19: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受持属于世间的清净戒律。世间的清净戒律就是断十种恶,行十种善。

  身三业:不杀生是断恶,爱护自他的生命是行善;不偷盗是断恶,上供下施是行善;不邪YIN是断恶,护持戒律是行善。

  口四业:不打妄语是断恶,说谛实语是行善;不恶语是断恶,说悦耳语是行善;不挑拨离间是断恶,化解别人的怨恨是行善;不绮语,不说闲话,不说没有用的话是断恶,精进念佛持咒是行善。

  意三业:不贪心是断恶,修持舍心是行善;断除嗔恨心,不伤害众生是断恶,发饶益心、利他心是行善;不愚痴,远离邪见是断恶,有正知正见是行善。

  这就是属于世间的戒律:断十恶是戒,行十善是律。

  各种业均可以归纳在十善业和十恶业中。比如杀生,具足杀业需具备四个条件:对境、思想、行为、结果。如果没有具备这四个条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杀业。

  1、不具备对境。比如你认为某地有个人,要杀他并有了行为,结果却发现那不是人,而是块木头或其他东西。这是只有思想和行为,而没有对境和结果。有思想了,相续中就存留了这样一个串习,罪过也很严重,但不是完整的杀业。

  2、不具备思想。不是故意的,而是无意的,比如只是想吓唬他、教训他,结果却把他杀死了,这是动机上的错乱。比如想杀害李四,结果却杀死了张三,这是思想上的错乱。

  3、不具备行为。虽然对境和思想都有了,但是没有行为或者行为上出问题了,结果没有把对方杀死,没有结果,那么这个杀业就不完整。可是由于思想已经有了,按大乘的教义衡量,罪过还是很严重的。

  4、不具备结果。虽然对境、思想、行为都有了,但是却没有杀死对方,没有结果。比如抢救过来了,这样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杀业,但是这个罪过也很严重。

  如果对境、思想、行为、结果四个条件都具足了,就是一个完整的杀业。

  下面是杀业的果报。造了杀业后要承受四种果报:

  1、异熟果:要堕入恶趣,感受恶趣的痛苦。很多人打死一只蚊子、杀死一只鸡,都不当回事,死后堕入恶趣时才追悔莫及,但为时已晚。

  一般的情况下,因嗔恨心而杀生的,先要堕落地狱,尤其是堕落复活地狱,感受炙热和互相砍杀的痛苦;因贪心而杀生的,一般都投生到饿鬼道,感受饥渴的痛苦;因愚痴而杀生的,一般的情况下要转生为旁生,感受互食的痛苦。生前杀父、杀母、杀佛菩萨、杀罗汉、杀上师善知识,都属于无间罪,死后不用经过阎罗王的审判,直接堕入无间地狱。

  2、等流果:从恶趣中出来后,即使万幸获得了人身,还要在人间继续感受杀生的果报。此果报分两种: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杀生的同行等流果是前世喜欢杀生,今生也喜欢杀生,从小就有这样的习气。杀生的感受等流果是短命多病。

  3、增上果:主要是投生为人的时候,在外境上要感受的报应。以前造杀业了,就会生于对生命有危害的地方,如出生在经常有海啸、地震、战争、瘟疫等灾难多发的地方,生于环境恶劣、深谷险地等不安全的地方。

  4、士用果:造杀业了,如果不及时忏悔,随着时间的延续,罪业会刹那不停地增长,会越来越重,最终感受巨大的痛苦。

  十恶业中的每种恶业都有四种果报。这里我们只讲解了杀业感受的四种果报:异熟果,要在恶趣里感受痛苦;等流果,转生为人的时候,要感受的恶果;增上果,主要指在外境上感受的痛苦;士用果,就是罪业不停地增长,最终要感受巨大的痛苦。在这里只是以杀生为例,讲了具足杀业需具备四个条件,还有造了杀业后要承受四种果报。造其他九种恶业也是一样,需具备四个条件,承受四种果报。

  修十善业就能获得善趣的快乐,造十恶业就会堕入三恶趣,感受三恶趣的痛苦。一切苦乐都由业生。我们要先掌握善恶的标准,然后再全力以赴地断除一切恶,行持一切善。除了取舍善恶,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除了断恶行善,我们没有别的可做。

  如果你想享受快乐就要行善,如果你不愿意遭受痛苦就要断恶。但凡夫是颠倒的,从来不知道畏因,只知道畏果。现在很多人都处于这种颠倒的状态:有的人为了早日康复,自己杀或让别人杀活的动物来滋补身体;有的人非常贫穷,特别想发财,就去拼命地坑蒙拐骗;有的家庭不和睦,夫妻不和睦,这是前世造的业,是邪YIN的果报,但是他不明白,又去邪YIN了。遭遇妄语、恶语、绮语时也是如此:如果有人欺骗你,你记恨了,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报复他;有人辱骂你,你动心了,他说一句,你还两句,唇枪舌剑、以牙还牙;有人跟你说绮语,你也跟他说绮语。遇到不顺,不知道忏悔、积福,反而罪上加罪……这都是颠倒。

  想改变命运,远离痛苦,获得安乐,唯一要做的就是断恶行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们遭受痛苦,是因为造恶业;我们享受安乐,是因为做善业。遭受痛苦的时候,如生病、贫穷,被人欺骗、伤害、咒骂、羞辱,不应该怨他人,应该怨自己,这都是自己往昔所造恶业的果报,应该猛厉忏悔,尽快消除这些恶业,让自己从根本上解脱。

  我们掌握了善恶的标准后,接下来要掌握断恶和行善的标准。仅仅不做恶业不叫断恶,比如很多众生都不杀生,这不是断恶;无论是在人道还是在其他道,都有很多众生自然而然就不偷盗,这不是断恶;有些人或其他道里也有众生自然而然就不邪YIN,这也不是断恶。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语,无贪心、无害心、无邪见,都不是断恶。只有立下誓言,得到戒体,才是断恶。没有戒体,是不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

  此处讲的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如果能在上师善知识面前受最好,但不是必须要这样。自己在心里观想,在上师善知识、佛菩萨面前受,或在三宝的所依,比如佛像、佛经、佛塔前面受也可以。在此处,主要是要下决心,做决定,包括时间和地点。比如不杀生,时间最好是“乃至菩提果”——从现在开始,直至成就佛果之前,不杀害任何一个众生。或者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杀害任何众生,这是最圆满的戒杀。只要下决心、立下誓言,就能得到戒体。

  在小乘佛法里,戒体是一种细微的物质,但是在大乘佛法里,戒体是一种决心和誓言。立下誓言的同时得到了戒体,得到了戒体才能对治烦恼和习气。比如杀生,如果没有立下誓言,不杀生也只是一般的善,不是持戒;没有戒体,不能对治烦恼和习气,不叫断恶。如果实在做不到无论何时何地不杀害任何众生,你也可以这样发誓、发愿:在某某地方,某某时间,不杀害某某众生。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圆满的戒杀,但也有极大的功德。

  现在我们学习的十善业戒是基本戒,是世间出世间共同的戒律,先不说获得出世间的成就,仅仅想得到世间的福报,想获得人天的安乐,也必须要受持这些戒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体       誓言)(五明学佛网:戒体       誓言)  

 体慧法师:持八关斋戒--得清净的戒体,便可证得四果阿罗汉 

 如何得到戒体,受八观斋戒需要注意些什么? 

 这样的心态,不能得到戒体 

 得到戒体的人,遇到犯戒的境界,戒体自动产生防非 

 达真堪布:神秘的戒体到底是什么? 

 仁清法师:没有戒体就是有善行也不是在持戒 

 请勿轻易毁掉许下的诺言和誓言愿力 

 戒体都能发挥防非止恶的功能 

 达真堪布:轻视誓言者,无缘获悉地 

 末法时代,网络佛子同戒邪YIN誓言 

 最好的护身符是戒体 

 仁清法师:真实的佛教徒永远不要放弃三皈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