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贤法师:推开空洞虚无而生生不绝的生命起源大门


   日期:2015/2/26 21: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明贤法师《中观见与道德经》

  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慧琳法师《一切经音义》(唐贞元、元和间慧琳法师所撰,一百卷。本书为经典文字音义的注释之作。它将佛典中读者与解义较难的字一一录出,详加音训;并对新旧音译的名词,一一考正梵音。)载王弼注老子曰:“根,始也。”(《大正新修大藏经·一切经音义》第八卷。)也即是说,玄牝之门,便是“天地的开始”。憨山大师释云:

  “门,即出入之枢(shū)机,谓道为枢机,万物皆出于机入于机,故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牡,门闩;牝,门。)

  虽然达尔文早已推出了《进化论》用以阐述他的物种(生命)起源概念,也曾在西方自然科学界产生影响,而西方宗教界却始终不为所动,最多也就是接受。

  至于中国文化系统,无论道家还是佛教,即便包容了现代自然科学观念,却也仍是不屑于达尔文那样“形而下”的论断。就像中国艺术,从来都要唯美写意得多。就佛教而言,其生命(物种)起源概念的宽容度大一些,主要表现在对“暂时世俗谛”的认同上,佛教认为,深陷于生命苦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明”,其表现是“戏论”,如下表:

  佛教的物种起源论,从不回避心源。戏论处于我们生命轮回的根源部位,是十二缘起第一支的“无明”的外化表现。戏论推演出了所有的“概念分别”,“业”和“烦恼”则由“概念分别”无止境地不断推出,这,就是真实的生命轮回。

  佛教的中观见认为,只有通过观修“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才能亲证解脱之道。

  “戏论”在推生“后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而不了解的着力,而是完全主动确定的误解下的工作,这便是“生死根”,称作“无明”。“轮回”发展中千姿百态的生命推演,便是“无明”的“作品”。

  在暂时世俗谛范围内,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具备一定范围内的有限合理性。甚至可以说,达尔文所说的,是小的生命起源论;佛教所说的,是大的生命起源论。

  老子以“玄牝之门”为生死根(始,起点)。若说存,则又不见其形;若说无,而万物又从之而生(王弼注云:“若言存邪,则不见其形;若言亡邪,万物以之生。”)。老子认识的现象界,从此一发而生生不息。

  这扇厚重的生命起源大门,老子用“空洞虚无而又生生不绝”的方法推演开来。

  如此推演意在何事?

  若在佛教中观见而言,很明显,肯定意在解脱之道,意在通过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彻底瓦解“戏论”,现见缘起万法的空性。

  老子呢?天地之始在于“玄牝”,天地之始的玄牝之门,那是“不生不死”的“无生”境地。连老子自己也常常“游心于物之初”。

  可见,他的道,的确是意在“无生”。老子推开空洞虚无而生生不绝的生命起源大门,意在“无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