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日期:2015/3/3 14: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掉在自己的心意识里,自己的心和自己的心玩着各种,或痛或乐,或悲或喜,或爱或恨,或亲或疏的游戏,而自己却一直未能看破这个“迷局”——所谓“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的活动实质及运作过程。 

你看见一朵花,你判断这朵花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然后你反应你的判断——你喜欢或者你厌恶,然而这和一朵花有什么关系?你的后心抓取你的前心,并对它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反应,这和一朵花有什么关系!

你看见一只猫或一条狗,你判断它是可爱的或是令人讨厌的,然后你反应你的判断——你高兴或者你憎恶,但这和那只狗或猫有什么关系?你的后心追上你的前心,然后它们亲昵或打在了一起,并产生了你的情绪,但这和那只狗或猫有什么关系!

你碰到一个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你判断她这,你判断他她那,然后你反应于你的判断——你喜欢她或远离她,爱她或恨她……但那和她有什么关系呢?你的后心追逐你的前心,拥抱它或排遣它,然后你产生你的种种反应,然而,这和那个人有什么关系!

……

越深入地观心,我们就越会发现:我们一生,我们的心根本就没有碰触过任何真正的外物——一生都是它和它自己的变化物在玩耍,在游戏。它生下了它们,然后它和那生下的相互游戏,相互作用,然后产生更多的幻化和更多的游戏,以至于使它的幻化越来越丰富,故事越来越密集,它就是这样填充它自己的。就像一棵树的种子,由最初一粒小小的种子,一天天增殖变化,最后变成一棵茂盛的大树。我们的心,就是这样让它自己内在的宇宙丰富和密集起来的。

当我们明白,我们的心一生没有真正碰触过真正的外物,遇到事情,我们停止了对外物的怨怪,也停下了对外物的相信和执著;当我们明白,我们的心一生本质上都是它自己在和它自己玩耍、游戏,当我们明白这个实际,我们就不再自心取自心了;当我们自心不再缘取自心,我们立即当下清净,我们立即中止了内在的循环或内在的业力之轮。或者,即使那业力之轮不停下,即使那缘取不停止,那也没关系,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那自心缘取自心的过程,就像自己跟自己玩的最快乐的游戏,那旋转的业力之轮,就像风中的风车,只能给我们带来喜悦或快乐,而不是悲伤或痛苦。

认识我们的心,认识它的存在及生存模式,认识它自己的运作过程,认识它的内在与外在,认识它生生不息的变与如如不动的不变的部分。当我们全面了解心,没有什么能困住我们;当我们真正认识心,没有什么能迷惑我们。认识这颗心。因为认识,即便它仍旧“自心取自心”,但莫让它再“非幻成幻法”了;因为觉知,因为知道,那幻不再是幻,不再继续幻下去。如此认识这颗心就是修行,如此对待这颗心就是修心。

修行者,来如此修行与修心。因为认识这颗心,它不再自心取自心;因为认识这颗心,即使它仍旧自心取自心,但它不再非幻成幻法。我们的心:当它不再自心取自心,我们就能断了业力之轮;当它不再非幻成幻法,我们就跳出了轮回。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自心若不取,幻法则不生。即便幻法生,因有觉知性,不落轮回中。

凡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无知中做着自心取自心的内在活动;只有明心的菩萨,才识破了这个过程;只有成圣日久的佛,才真正结束了这个过程。作为修行的我们,要想止息内在粗大的、细微的苦,情况同于古往今来的佛,第一步要识别出我们自心取自心的内在活动;第二步要渐渐止息我们的心这个自我缘取的举动。当我们完成这两步,跨到佛门里,坐到如来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自心       幻法)(五明学佛网:自心       幻法)  

 普献法师:一切法皆是自心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法界法师:能行则行 法自心流 

 蔡惠明居士:缅怀爱国诗僧亦幻法师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九、如实知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七、直指自 

 如瑞法师:降伏自心的秘决 

 如孝法师:动静结合 调服自心 

 仁焕法师:灵感来自心 

 大安法师:修行在于究明自心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二十五节 自心佛性 

 药师山·紫虚居士:由自心起观照破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