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日期:2015/3/12 10: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种:泛泛悠悠、敷衍了事的净业行人。他也有功课,也在念佛,但由于生死心不切,加之心很浮泛,于是常常找借口中断实修,比如:今天生病了不能念佛,明天有事情不能念佛,后天虽身体很好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即便不间断,日常念佛也是敷衍了事。

第二种:修行蛮精进,但内心贪恋世间的五欲六尘的净业行人。这类行人虽然念佛,但不求来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今生可能很贫贱,听说念佛能累积很多福德和功德,所以就希望自己通过念佛,下辈子能转生到富贵之家享五欲之乐,以此作为他的修行目标。

我等众生无量劫以来在五欲六尘中打滚,能够通体放下五欲六尘需要具备大丈夫气概,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五欲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财色名食睡;一种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尘境,它们虽不是欲本身,但能够引发净业行人占有欲,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叫五欲。我们的六根追逐六尘它是本能。十二因缘当中讲六入,我们的六根会自然入到六尘里面去,所以六根不追逐六尘虚幻的快乐不是一般浅显智慧所能做到的,唯有具备甚深般若空慧和坚固生死之心才能降伏趋向五欲的妄心。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就是要让我们厌离五欲,众生就是被财色名食睡五欲所系缚,常常为追逐五欲而奋斗一辈子,得到了会欣喜若狂,进而会更猛利地去追求,欲壑难填,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如果追逐不到就懊恼郁闷。

众生追逐五欲就像狗啃骨头,虽然没什么滋味,但却舍不得放弃。追逐五欲会引发争斗和痛苦,就像秃鹫为争夺腐肉而相互厮杀,就像一个人手持火把逆风前进而烧到自身,就像脚踩在毒蛇身上而遭毒害。其实五欲本质上没有真实性,如同梦幻泡影,稍纵即逝。大乘经典都在教我们厌离五欲,但世间人迷惑颠倒,就会贪恋执著五欲虚幻之乐,甚至在临死前都不舍弃。比如有人在其濒临死亡时,哪怕只剩一点精力,都会思念情欲,所以这就是我们在三界六道中轮转不休不得出离、遭受无量剧苦的深层原因。

第三类:追逐天人微妙五欲之乐的净业行人。他们获得人间的五欲快乐还不满足,还要追求来生转生天道继续享受五欲之乐。

第四类:希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弘扬法道,普利众生的净业行人。这些人确实很有道心,他们或许今生就是出家人,或者是社会官员等在家俗人,这类人通过念佛来求来生能童贞出家,一闻千悟,得佛法大总持,在世间来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对于这一点,可能其他的某些佛教宗派会赞叹,但站在净土法门本位上是不被认可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不真       大安法师)(五明学佛网:信愿不真       大安法师)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