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要培养孩子富贵的心态


   日期:2015/3/13 20: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间现象很多,但本质其实很简单。古人讲的,要顺应天道。比如教育孩子。文化程度越高的人,都是识性发达。就会思维:有本领把孩子教育成优秀的人才,我可以送他去海外留学,或者给他花钱给他找个好学校,或者留很多钱给孩子。这些都是用大脑思维。

太用大脑思维,人类就会狂妄,以为很多东西都是能掌控的。佛经说国土危脆,人的生命犹如水上的泡沫,发生一点小灾难,命就没了。所以人要承认自己的局限。

你想要孩子会读书,给他请很好的老师,可是他偏偏不爱读书。为什么,他命中没有带文曲星,他不是爱读书的料。那些能读书的,都是读了好几辈子的书了,他本来就是读书的料子。就像有的人,命中带着财,我见过一个,命中是金马车的,她做什么都钱财滚滚。这也是人家前辈子布施得来的福报。

孩子是孩子,你是你。每个人的福德业力不同。我常劝做父母的,不要给孩子花太多的钱,和普通人一样就好。花的是父母的钱,损的是他的福报。古人讲的,一两黄金四两福。父母辛苦一辈子,赚了钱,但儿子不一定有福报花。所以说,因果账上是无情的。

《地藏经》说的,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你看父子虽然如此亲密,但个人命不同,不能代受。这就是因果账上的无情。所以学佛后,要明白事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孩子。你太溺爱了,年纪轻轻就给他浪费了很多钱,这个是害了他。这不是爱。

真正的父母,一定要顺应天道规律。你什么都无法留给孩子,只有积累阴德。阴德才能福泽子孙。积累阴德就是顺应天道。人人都喜欢为自己的想,所以福报就很小。修道人刚好要反过来,先为别人想,多去奉献,而上天自然会帮你照顾好子孙。

学佛的人,对菩萨有信心。没有学佛,至少要对老天爷有信心。积善之家,必定有余庆。如果我们这一点信心都没有建立起来,算不上是个合格的佛弟子,也不算修道人。

有人说,我自己家都没有照顾好,我哪有时间照顾别人呢。这个话要分两个方面说。第一,你家里真的很困难,困难到要别人救济,这时应该忏悔,过去恶业重,福报小,才会如此困难。从今以后从头做人,多帮助别人,为自己积累福报。第二点,什么叫做自己好,他没有标准。人有两千时,就想着三千,有房子后想着车子。因为一对比,就感觉自己缺了。如果是第二点,那心态其实是比较贫穷的。

佛法的高贵,在于发觉了每个人的圆满,以及富贵。就是告诉你,你是富贵的,和佛一样圆满的,只是自己的私心障碍了。你看《地藏经》,从头到尾,都在讲着布施造像的功德。功德来自哪里?来自我们的富贵的心。

我是富贵的,所以我能布施,虽然没有钱,但仍然可以去寺院帮忙扫地,做卫生,去付出。我们一直抱着富贵的心,命运就改变了。你想要孩子将来有成就,你要先让孩子学会了富贵的布施。让他去布施,而不是让他去接受施舍,父母给他,长辈给他,社会给他。他只会一直的去索取,而不会去布施,那怎么能富贵呢。

佛法中有个境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个话,很朴实。大家可以经常性的去念一念这句话,做事时,多想想这句话:希望每个人的孩子都能读书,都健康成长。有这个心,你孩子的命运就会改变。凡夫的心,都只是关心自己,永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就很苦了。

圣严法师讲他小时候,大概读一二年级时,他有次吃到一根香蕉,吃了一点,觉得太好吃了,就舍不得,然后给它包起来,飞快的跑到学校去,把这个给同学分享,大家一起吃。这就是很富贵的心量了。

现在教育中,比较可怜的一点,就是大家一直在竞争,以打败对手为赢。每个人都希望赢,都喜欢自己在别人之上。这样子的生命就很脆弱了。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要这么看待。不要给人分等分。尤其是从小教育孩子要如此,以后他走上社会,遭遇到挫折,就不会很脆弱。

要留给孩子受苦的空间,你不要什么都为孩子挡着,他要自己成长。也不要让他觉得自己很优秀,比别人会读书。不要有太优秀的念头。命运是相等的。你不可能样样都圆满,上天给你这个好处,同时也给你其他的缺点。你福报大一些,智慧就少一些,你会读书,但可能福报就小一些。这就是天道的公平。

有时候我在参人生的苦和福。像有些老和尚,一辈子受苦,到了老了,大家都尊重,可以说是福报来了。像梦参老和尚,本焕长老这些都是文革时坐了二三十年监狱,为了佛教,就蹲监狱。这就是受苦。从监狱出来后,弟子就满天下。所以人的苦和福,是扯平的。

有的人少年很苦,老年就有福报。有的人,少年很享受,家境很好,福报享受完了,到了老年,孤苦伶仃。也可以说,苦和福是扯平的。教育孩子上,谁能保证孩子一辈子不受苦。不可能的,这就是违反规律的。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