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佛法教你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日期:2015/3/28 13: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将一些佛教的思想跟生活中的体验结合起来给大家阐述:如何对心态进行调整。

  1. 用慈悲观来放大自己的心量

  首先,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心态,如果特别痛苦,或者生嗔恨心,也就是愤怒的心——实际上这种心态很多都是心胸狭窄导致的。我们大乘佛教当中有一种叫作慈悲观,慈悲观也就是一种包容,可以说是放大自己心量的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面前,我们个人遇到的,不管是大的痛苦,还是小的痛苦,实际上都非常渺小。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慈悲观是能解决许许多多世间情绪问题的最好的一个妙药。

  佛教的慈悲观,真的是非常伟大的一个思想,这样的心态,实际上不一定我们每一个人能修得到。没有修这种慈悲观的时候,可能你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你看不惯,甚至觉得很讨厌,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慈悲心,你不但不讨厌它,而且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悲愍心,想帮助他。

  比如有一个小孩,他如果特别调皮的话,可能大家都很起厌烦心,但如果把他当作是自己的孩子,认为是“我的孩子”,这个时候,即使他有点调皮,但是你会教他的,不会抛弃他,不会去驱逐他的。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这种慈悲的爱心,不管他面前发生什么事,有人骂他、有人打他、有人恨他,他都会理解他们,甚至还会感谢他们。这样的心态,可能一般的人很难接受,但实际上,我们的世界很需要这种思想。上个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用战争来解决问题;而现在这个世界,虽然没有达到上面说的那种境地,但是会有一种对话,用互相谦让、求同存异来共同存活。

  我们很希望将来全球的人们,按照大乘佛教的慈悲理念,互相间有一种爱和奉献,那将是非常美好的一个景象。

  无论是家庭当中也好,还是人类在战争中流下的眼泪和血,我认为大多数是自私带来的,都是自私自利的心导致的。

  所以,我们不管是对个人,或者是对周围的团体,每个人都培养自己的爱心,学会原谅别人,学会忍让、学会包容,这就是人类当前需要关心的事;也是整个全球思想统一中最有价值的。

  关于实现这样的大爱,要每个人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才华、智慧,不仅仅是一个人自己的能力,还要我们发挥更多的作用。

  我特别喜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因为按照佛教的历史讲,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他想要关注世界上众多的苦难众生,所以化一千个眼睛;要帮助众多的苦难众生,实际行动当中真的亲手去做,所以化一千个手。所以我们每个人发这样的愿,并且实际当中去做的话,我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是非常快乐的。

  为了培养这样的大爱,要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慈悲和爱护。更重要的是,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动物,对它们的慈悲和慈爱也是不能放弃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我们也保护动物,放生、念观音心咒等等。

  当一个人处于一种非常广大的、慈悲的心态当中的时候,其实他自身的痛苦和烦恼,全部就像雨水融入大海、雪花融入大海一样,全部跟大悲心融为一体,这个时候他不会有痛苦,他会是非常快乐的。

  这是真正的幸福!

  我们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关爱心、大悲心,也就是让慈爱的心遍于所有的人和众生,要有这样一种心态。前一段时间,我们也要求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念一万遍以上的观音心咒“嗡玛呢叭美吽”——要不要我们一起念观世音菩萨的心咒?我们一起念一两分钟吧。然后你们自己有兴趣的话,希望大家可以参与。

  大家在念观音心咒的时候,这样想:我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的爱所有的众生,我真正地爱所有的众生。心里一边这样想,一边一起念。

  嗡玛呢叭美吽、嗡玛呢叭美吽、嗡玛呢叭美吽……

  这是一种方法,让我们的心可以处于爱的海洋当中,在这个时候,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了不可得。

  2. 用智慧观察自心

  第二点,我们调整情绪时,还可以用一种智慧的方法来调整。

  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观察自己的心,当你观察自己心的时候,我们对外境的不管是极度的贪婪还是极度的嗔恨,其实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一种心态。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朵花,第一个念头,觉得很好;然后再次觉得很好、很好,再不断地产生这种贪念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带来一种夸张,到一定的时候,你产生欲望,想把美丽的花朵占为己有,或者会把它当作就是自己的。这个时候,你跟原来对这个事物的正面的理解有一些反差,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用智慧观察而导致的。

  同样的,我们对产生嗔恨的对境,比如一个敌人,刚开始我们对他产生的念头是中立的,然后我觉得他坏,很坏,然后他所有的功德就会被削弱,最后呢,就会把他看成非常坏的一个人,甚至,就想要杀他,想要消灭他。这种念头其实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贪、观察嗔,很多不合理的情绪全部会被清除,这是一种我们佛教当中说的世俗谛的智慧。

  再进一步地细化,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观察未来、过去、现在我的这种嗔恨心和贪心,或者说观察它的范围,这时候原来的这种心态好像在暂时的显现当中,如梦如幻地存在,但真正它的实相了不可得。一点也是得不到的。这个时候,我们原来觉得被一些痛苦烦恼折磨,其实是非常可笑的事情。这是用胜义谛的方法来观察剖析,最后找不到这种分别念。

  这种观察方法,不仅是佛教,现在的科学也是可以印证的。比如说这个茶杯,它在显现上可以存在,但真正观察它的时候,最后连一个能量也是不存在的。

  第二种观察方法就是,实际上我们的心态自然放松的时候,原来的各种心烦、浮躁、痛苦,就全部慢慢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当中。我今天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话,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我是这么说的:当我们的心乌云密布时,当下反观自己的内心,此时会发现,原来它是晴空万里。

  让我们的心这样平静下来,就像一杯水,这个水浑浊的时候永远都显不出它的影像,让水慢慢安住、平静,水本来的这种自性是澄清的,不会有杂染。所以,我们的心其实也一样,当你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会荡然无存的。

  我经常在想,心不能安住的人、不能认识自己心的这些人,表面上看是很正常的,但实际上呢,跟疯狂者没有很大区别。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情绪上的波动,生活中有各种痛苦,但这些实际上就像天空中的乌云一样,虽然它显现,但是在虚空当中,它是不存在的。因此,希望当你心态不平衡的时候,不要急着做一些不明智的事情,应该让你的心平静下来,好好观察它的本体,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你心里不开心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如果我们的心很平静,心态很纯洁,这样的话,每个人的家庭应该很幸福。家庭的很多不幸福,不是因为物质和某种客观事物而发生的,大多数都是因为我们的心比较烦躁造成的。所以人心清净者,家庭应该很快乐。

  如果家庭都是很和睦——我们的家庭实际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许多细胞非常健康,那么这个社会整体就会和谐,会快乐,整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们都会过着一个非常美满的生活。这样一来,我们的整个地球家园就显得非常地阳光和灿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情绪)(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情绪)  

 郑振煌居士:佛法与情绪管理 

 郑振煌居士:情绪的四放 

 惟觉法师:禅与情绪管理 

 惟觉法师:禅与情绪管理 

 黄国达居士:受蕴的净化——情绪处理 

 黄国达居士:身心调治与情绪管理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悟妙法师: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控制情绪,如何降伏心魔?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宗性法师:佛法与情绪管理 

 法藏法师:情绪〝停看听〞,跟烦恼say〝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