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断变化的心念


   日期:2015/4/1 7: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的身体经常在不断地变化,其实我们的念头也一样。一个念头接著一个念头,川流不息、变迁不已,所以,佛教“四念处”中的“观心无常”,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明白,心念在刹那之间生灭不已,是虚幻的。

  一般人的心是烦恼心、妄想心,心念往往随著浮光掠影、捕风捉影变动不已,所以并不真实,只是暂时而非永恒的存在。我在美国遇到一些西方人,常常会改变主意,如果问他:“你昨天不是答应了,今天为什么反悔了呢?”他就会回答:“I change my mind.”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我改变主意了。”其实“mind”本身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说成:“我改变了我的心。”这就是无常的心,因为它是可以改变的: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样、刚才想的和现在不一样;自己的想法可以互相冲突、违背,向著不同的两个方向走,这就证明我们的心是无常的。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众生的心念都随时在改变。佛经告诉我们,众生的烦恼心变化不定,一个念头有“生、住、异、灭”四种型态,前念与后念也会互相交替、念念相续,不断地生灭、变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觉得很欢喜,想要闻闻它、亲近它,明天可能因为玫瑰的刺扎痛了你的手,你的心念又改变了,觉得这朵花真讨厌,就不想碰它了。对人也是一样,今天觉得厌恶至极的人,经过一段时日的相处,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就会愈来愈喜欢他,这就是所谓的“日久见人心”。由此可知,我们的看法和观念都会改变,这就是无常的心。

  “心”是我们的主宰,所以我们一讲心念无常,好像就失去主宰了。其实,正因为心念无常,我们才会见到,在无常背后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心,就是所谓的“佛心”、“清净心”,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所要明、要见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没有自私自利、自我执著,也没有自我中心。

  清净的心也是不变的心,否则,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变心意,说一声:"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变成众生了。一个已经解脱的人,完成了清净的智慧心以后,就再也不会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经》指出,无我、常住不变的心,就是佛心。

  不过,可能是因为佛法一直强调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影响所及,很多中国文学作品对佛教的描写就是消极厌世的,似乎佛法讲的不外是虚幻、无奈、无常,《红楼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并非如此,佛法所讲的无常是非常积极的,就是因为无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

  虽然现在你可能觉得烦恼很多、忧虑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随著时间过去,环境改变,就会有新的情势出现,我们的感受也会跟著慢慢转变,心情就会变得开朗。例如,先前你可能觉得很忧虑,好像已经毫无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听到佛法后,心念一转,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

  所以,实际上,无常的观念能为我们带来无穷的希望。正因为念头可以纠正,只要改变观念,人生就会跟著转变;即使环境不变,未来的希望仍然会在我们心中,不断的展现开来。

  本文摘录自《人生杂志第292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念       变化)(五明学佛网:心念       变化)  

 普献法师:心念影响健康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1.数息的 

 杨云唐居士: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 

 净界法师:印祖: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佛诞日供灯开示) 

 开愿法师:学佛在工作生活中的感应变化 

 明奘法师:“佛教与气候变化”研究项目访谈录 

 如瑞法师:把握心念 

 明奘法师:佛教对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问题态度 

 林国良教授:唯识思想前后期价值取向之重要变化——《解深密 

 仁焕法师:用感恩心念佛不断 

 仁焕法师:以感恩心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