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要往生外境若不切割,你就不可能往生、不可能,不管拜多少佛


   日期:2015/4/9 15: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注:以下这篇净界法师的开示文章,我认为这篇文章讲到了一个欲往生净土的修行人的关键和核心所在,极其重要、极其深刻,望有缘人能够深思、善思。如何能够保证决定的往生,看了这篇文章就能够深刻、清晰的明白。

  欲发愿往生净土的师兄,建议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常常的阅读、反思。与大家共勉!

  ========================

  摘自:《菩提心修学述要》

  这五蕴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点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把五蕴在你生命中有所住,你所住的地方不同,就产生三种不同的人。最低层次的人,他的心住在色蕴,他把物质世界当做他人生追求的目标了——追求名闻利养。物质的世界,所谓追求成败得失了,这种人,心住在色蕴的人,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他今生啊,会躁动不安—— 「弟子心不安」。因为物质世界,不是你能够决定的,这个是过去的业力,所以你今天追求财富,你把财富看得很重要,你今生大概就不得安稳了,因为这个会变化了,财富不是一条线哪,它还会变化啊,而且它往好的方向变、往坏的方向变,不是你说了算。你只要把物质世界看得很重要,今生就很难安定了,因为你住在一个变化多端的因缘当中,你一定会心随境转的,本来我们的心是很安定的,但是你住在外境,你被它牵动了,你启动你的地雷了,这第一个。

  如果你觉得你今生,你觉得压力很大,心有千千结,经常挂碍这儿、挂碍那儿,你的心已经跑出去了,你都不知道了。你一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里一定住在某一个外境,你不知道了,否则,你不可能有这么多挂碍。这是第一个哦,你心中必有一物,所以你今天会不安稳。

  第二个,如果你心中住在外境,《楞严经》上说:你的生死业力会比一般人强。因为你向外攀缘,你启动你生命轮回的力量,叫轮回性,《楞严经》讲向外攀缘是轮回性。也就是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同样大家念佛,你念佛的功力跟我差不多咧,你念佛一千声,我也念佛一千声,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他往生了,你没有往生,为什么?因为你的生死业力强。临命终有些人可以很轻松的走出自己的业力,走出心中的业力,迎向弥陀的光明,他很快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心有千千结,他走不出自己的妄想,阿弥陀佛在外面等他,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必须要心无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啊。

  所以,你如果你平常你就觉得你的心,经常起起伏伏,你要小心哦,你的业力比一般人重,生死业力,你临命终的时候,走不出去,走不出去哦!我们的内心是有等流性的,你不可能说你平常都是这样子,临命终突然间变好,没有这回事情,不可能的!你平常是什么样子,你临命终就是什么样子了。

  所以你如果你今天——你的子女不听话,你就很痛苦,你什么事情,外境有什么变化就很痛苦,你要小心!你的心已经跑出去了,你那个已经在启动十二因缘了,你的生死业力很强大哦!所以一个真正能够了生死的人,临命终即便带业往生,他的心一定很平静的。成败得失啊,不是说完全没有,波浪一定要很小很小很小,他的心至少要能够第一个:脱尘——脱外尘,《楞严经》讲迥脱根尘,起码。这个尘,你想要求生净土,你如果你今生的目标是要了生死,就必须要脱外尘。

  如果你今生是要求人天福报,来生做个大国王、大富长者,那就算了,只要你来生要求得解脱,只要!不管你要去涅槃,到净土去,你跟外境如果不切割,你就不可能做到,不可能!不管你一天拜几拜佛,通通没有关系,通通不可能,因为你住在外境,第一个你躁动不安,第二个你启动了轮回性,《楞严经》讲——你的轮回性太强。不是你修行不好,而是你生死业力太大了,你自己把这生死业力啊,把它转得太厉害了。人生都是自己造成的了,《楞严经》讲:我们本来没有生死,是你自己去攀缘,去触动生死的,这个开关是我们自己去把它打开的。

  所以《楞严经》讲「妄本无因」,说:本来没有生死,那怎么有生死呢?因为「仁者心动」,所以有生死的,你念头动,你往外跑,就有生死了;你回光返照,就没有生死了。

  祖师不是常讲一句话嘛,说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是吧?所以大乘佛教讲话经常矛盾,说:明明有六趣,有轮回生死,觉后空空无大千,又没有生死,那你说到底有没有生死,这世间上到底有没有生死轮回?你们猜猜看?

  没有?

  答案是:很难讲。对啊,很难讲!

  如果你继续向外攀缘,你就有生死嘛,哪有标准答案,「诸法无自性」,就是一切法都没有决定性。如果你今天把物质世界看得很重要,你现在照顾儿子,老了以后照顾孙子,那你就很难了,你那个情执很重,把物质世界看得很重要,那你就适合第一句话——梦里明明有六趣,就在讲你,肯定有生死了。如果你真正学《楞严经》——你真的把心带回家,安住一念心性,一切法如梦如幻,都是一个假相,人生只是一个历练而已,借假修真,那对你来说,你就适用第二句话——觉后空空无大千,你的生死业力没有了。有没有生死是你决定的,不是佛陀决定的。生死的业力是你自己去启动它的,《楞严经》讲:你「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因为你住在物质世界了,这个是最下等人了。

  ========================

  按语:

  净界法师所谈的与外境切割,本质就是信愿的体现,与外境切割是具足信愿的一个必备条件,当然具足信愿的范畴更大,但是一定是包含了与外境切割这个条件。

  不论一个人是怎么修净土法门,不论是禅净双修还是怎么修,不论是依止不同的净土宗法师修,不论是一句佛号还是杂修回向净土,这个与外境切割是成就信愿的必备根本条件。

  当然,不同的修行人,要成功修到与外境切割,方式方法很多,有的人只念一句佛号,长期坚持,就能够智慧大开,就能够得真实受用,就能做到与外境切割,有的人通过闻思通过观修,乃至种种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是都一定要能够达到与外境切割,那么往生才能决定的保障。

  很多师兄觉得净土法门简单,信一下、发个愿就一定往生,不降服自己的习气和烦恼,要想顺利往生真的免谈。学佛修净土,绝对不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事情,所谓学佛修行是大丈夫行为,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一生都要在降服烦恼、习气、执着、分别上拼搏努力,真正是叫难行能行。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修行人,一个真正的净土行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外境       往生)(五明学佛网:外境       往生)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杨云唐居士:无我与往生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向西方路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妙莲长老主持佛七弘法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选粹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北部数位法师来访(81、9、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某法师率徒众来山请法(81、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戒期开示节录(81、4、3–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对台北佛教净友参学会开示(8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月是故乡明––上妙下莲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