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相夫教子的责任对家庭最重要


   日期:2015/4/13 2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孝经》讲的孝道第二层次是事君。事君我们刚才讲了,就是现在的话讲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你的事业,你从事这个行业,譬如说你是老师,你把你的课教好,把学生教好,这也是事君,你尽忠职守,你对你的工作尽职尽责,这是事君。《孝经》当中说,“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这是讲事君。所以事君和事亲用的是一个心,都是孝心,对父母叫孝,对于君,君我们现在讲的你的领导,领导我们对他是忠,忠心和孝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只是换个对象,同一个心对不同的人。实在讲,我们讲的五伦关系,五种人的关系,都是用同一个心来对待,就是用孝心。你对父母就是孝,对儿女就是慈,这是父子有亲,父母跟儿女的亲爱的关系体现到父慈子孝方面。对于君长,领导、长上我们是尽忠,对待下属是仁爱,君仁臣忠,君臣有义,这也是孝心的延伸。夫妇之间,夫义妇听,做先生的要讲道义、恩义、情义,做太太的能够帮助丈夫,所谓相夫教子,这个是什么?这个还是孝心,其实这个孝心就是爱心,尽到自己的本分和义务。那我们这里插一句,多讲两句,现在讲到相夫教子可能有一些女同胞们不服气,为什么我要相夫教子,他不来个相妇教子?相是帮助的意思,我要帮助他,他不能帮助我吗?现代人确实都讲究男女平等,所谓女性是半边天,对不对?半边天。古代中国传统的时代确实是男主外女主内,我们乍听起来就觉得好像古代是重男轻女,好像女子没有地位,不受尊重,男权主义。当然主外、主内这个我们先不去评论哪个对,因为主外和主内当然是根据人他天生的一个性格和能力,以及他的特徵来决定会比较好。大概是因为男子可能能动的比较多,女子天性守静比较多,所以可能分主外、主内。但是我们要想想,主外重要还是主内重要?内重要还是外重要?内。你看,(来点掌声!)为什么内重要?虽然刚才回答的特别小声,但是你们也说准了,或者是猜准了。

  为什么内重要?孟子曾经讲过,“不孝有三”,怎么样?“无后为大”。如果对我们父母不孝顺莫过于没有后代,因为没有后代这家道就断了,这家业到我这代就没了,那是对祖先的大不孝,所以古人重视留后是这个道理。这个后代,是不是你生出好多个就叫有后?不一定。那些猪、狗它也生的不少,一窝,比人还多,它叫后吗?这不是孟子讲的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不在于他能生多少个,在他能够教导他们,如果“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吃得饱、穿得暖,终日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这就是差不多跟禽兽一样了。所以我们的后代不是说只会吃、只会玩,那不叫后,真正孟子所说的后,是讲的这个家,它有它的家道、它有它的家业、它有它的家规、它有它的家学,我们的儿女儿孙能够传承家道、家业、家规、家学,这才叫有后。这个重任是落在谁身上?这是母亲负起大部分的责任。所以主内比主外更重要,主外只是什么?来点经济来源,有衣食温饱,能够维持家计。当然这个也重要,不能说不重要,“民以食为天”,但是孔子曾经也讲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对于君子来讲,衣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把这个家道、家风传承,所以相比而言,教子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所以这是女子神圣的使命,古人重视这一点,所以他希望什么?女子都能承担起相夫教子的责任,这个是什么?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所以与其说中国古代是重男轻女,我以为不然,倒过来说,重女轻男还有点道理。所以男有男的使命,女有女的使命,不能混淆。一个社会为什么会乱?就是各人不行自己的道了,如果各行其道,这社会肯定就是和谐、安定。如果一个社会像古圣先贤讲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就是乱世。现在再加一条,“男不男、女不女”。乱是从哪儿乱?从家庭开始乱,都不能够安守本分,各行其道,自己最重要的使命都丢掉了,去争著那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这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之所在。所以古德有说,家庭教育是社会安定和谐的根本,家庭教育里面注重教子教女,而教女尤为重要。为什么?有贤女将来才会出贤妻,有贤妻才有贤母,有贤母才能有贤子,好儿子是母亲带出来的。你看看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妻子叫“太太”,太太的名字哪来的?源于周朝,三千年前,公元前一千多年前,三千年以前的事情,周朝开国天子,这是周武王,周武王的父亲是周文王,文王、武王都是圣人。文王的祖母叫做太姜,她生王季,王季娶了太太是太任,生文王,文王娶了太姒,生武王、周公,一家都是圣人。这圣人谁生的?这是周朝三太生出来的。所以周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三个女人奠定的根基,没有这三太那没有可能是周朝。

  所以现在我们尊称某人妻子叫太太,何太太、李太太,你要知道太太这个名字可不简单,是对女子最尊贵的称呼。称你一声太太也就是说你要做圣人的母亲,你生出来的儿女将来都像文王、武王、周公那样的圣人。所以你看看,太任生文王的时候注重胎教,记载上讲,太任怀孕的时候,眼,就是目,不视恶色,耳不听YIN声,口不出傲言,身、口、意都是纯净纯善,所以她能生养圣人出来。孩子在腹中,娘胎里面就奠定了先天的圣贤根基,一生出来之后,头三年母亲带,这母亲一举一动都影响著孩子,所以给孩子又打下坚实的根基,他这一生就定下来。古人讲“三岁定八十,七岁定终身”,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根基奠定好了,这以后他不会学坏,这个功劳在母亲。所以人类社会,我们现在谈要永续发展,靠谁?靠女性。所以古德讲,治国平天下的大权,女子操得一大半,你们想想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很希望我们的学校在教导孩子的时候,第一重视孝道教育,还要重视女德教育。女德教育真的是和谐世界的大根大本!这话不是我说的,古圣先贤说的。你看清朝乾隆年间陈弘谋先生编的《五种遗规》,是把几千年的大儒的这些典籍文章编在一起,分为五个方面,五科,五种遗规,“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还有“在官法戒录”。把“教女遗规”单列出来,可见得多么重要。现在我们不重视这个,所以社会就乱了。为什么离婚逐年攀升?美国离婚率超过一半,我相信每个国家离婚率绝对不亚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有太过之而无不及,原因就在于夫妻之间他的角色都没有扮演好。古人把男女比喻成天地,夫君如天,天的德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地的德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女子的德行是什么?厚德载物,一切都能包容,一切都能够柔顺。一个家里有天、有地这才能稳定,要是现在女子不要地了,去争做个半边天,这就麻烦来了,没了地,天上又打架,那就是天翻地覆了。

  而我们来看看那些鼓吹所谓女权主义的人,什么用心?如果他是有意的,那叫危害社会,如果是无意的,也是坑害女性。为什么这么说?我跟你分析一下,女子本身最重要的使命是繁殖人类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她的最大的使命是让人类有后,这个后是,既是有这个肉体的后,还有精神的后、文化的后。这一个工作已经够重的了,任务负担很重。所以古人知道,人,又不是三头六臂,总是做最重要的工作就行了,其他的不太重要的由男子做就好了,经济的来源男子做就行了。现在一鼓吹男女平等,好了,女的要跟男的去争工作,家里最重要的使命不做了。也不能不做,因为她得生养,结果两个重担同时压到女性的肩上,把她压得死去活来,这不是坑害女子吗?一分压力都够重了,现在还两重压力,又要工作又要生养,那两种都做不好,反而把人给压坏了。你看这是提倡女权主义的后果,这哪是讲女权?分明是坑害女性。所以要使得社会安定和谐必须各行其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夫教子       家庭)(五明学佛网:相夫教子       家庭)  

 惟觉法师: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悟光法师:密教思想与生活 密教与家庭生活 

 于凌波居士: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其它法师:如何处理家庭危机(大愿法师) 

 仁焕法师:家庭伦常道德是根本 

 仁焕法师:家庭果报现前 

 仁焕法师:佛法与家庭 

 仁焕法师:家风好家庭才好 

 仁焕法师:关于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