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庸闲斋笔记》中记载的因果报应:


   日期:2015/4/15 11: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卷四○冥司勘校侵用军粮

  荡寇营水师参将戴兆熊字梦璜,湖南人。辛酉,余于富阳江上识之。兆熊为人质直勇壮,屡督炮船与贼战,未尝败北。嗣杭城陷,军溃散,走为贼执,不屈被杀。兆熊尝为余言,伊戚赵副将因病入冥,见大厦一区,列坐者数十人,皆僚友之阵亡者也。询其何以群居于此,众笑言:“凡力战死绥者,忠勇之报,大率为神。我等虽得神道,而以平时侵用勇粮,故须听勘校,羁滞之苦,所不胜言。”赵苏后,每举以戒统领等官。兆熊缘此故,与士卒同甘苦,不敢有所私云。先大夫尝训余辈,谓:农夫服田力穑,沾体涂足,终岁勤动,所积不过锱铢之赢;独士大夫居则高堂大厦,出则结驷连骑,衣锦绣,食粱肉,与若辈苦乐奚啻天渊。即令尽心民事,不敢怠荒,已恐折福,况复骄奢YIN佚,贪饕无厌,广积金帛,谓可遗之子孙。昭昭在上,决无是理!观兆熊所谭(谈),战死沙场者,冥司尚勘校其侵冒,则安富尊荣,而贪赃亏帑之人,恐未必能逃阎罗老子之一算耳。

  卷十一

  ○赈灾果报

  先大夫年登八秩,尝言服官数十年,阅历数十年,见官而贪墨者,其终未有不溃败者也,然总无逾于侵赈报应之速而且酷也。彼败露而身婴显戮,若王伸汉辈者无论矣;即幸逃法网,大都必以急病死,以恶疾死,子孙亦俱绝灭,再不然,而为盗,为娼,作眼前报者,尤不少其人,固可屈指数也。盖贪赃枉法,害止一人、一家,侵赈则害及万众。民以富,而谓己身及子孙可长享之,有是理乎?其有于赈务能加意者,享报亦必丰。则举二事可鉴焉:广东颜中丞希深,乾隆时官平度知州,因公事赴省,适遇大水为灾。低区尽没,民皆登城以避;顾无所得食,哀声嗷嗷太夫人闻而恻然,因命尽发仓谷,砻米赈济,全活者数万人。巡抚以不俟报闻擅动仓谷,特疏参奏落职。高宗览疏,怒曰:“有此贤母、好官,为国为民,权宜通变,该抚不加保奏,翻加参劾,何以示激劝乎?”乃特旨擢希深知府,母赐三品,封为淑人。天下群颂圣天子之明焉。后希深官至巡抚,子检由拔贡官直隶总督,孙伯焘由翰林官闽浙总督。其孙曾至今蕃衍,登科第者极多,称巨族矣。湖南萧状元锦忠之封君,道光时,官直隶知县。会秋月被水,已逾报灾之期限,不能奉准。封君乃将征存之银,悉以赈抚。其未输者,亦焚串免其征。民大感戴,而封君则以亏帑监追。上司怜其爱民被罪,令通省官代为设法弥补。比亏清出狱,而锦忠状元及第之报至矣。此二事皆果报彰彰,在人耳目前者。天道甚迩,可不感动警畏哉!

  卷五 ○侵赈之报

  金陵卢止泉孝廉泽,学问深醇,品行尤方正,考取国子监学正,不赴补而归。其子某,官山阳县教谕,会县有水灾,教谕帮办赈务,侵蚀银得四百两寄家,止泉疑之,贻书诘所从来,教谕以友人资助对。未几,其仆忽见数差人汹汹入门,迹之不见,而教谕陡晕绝。半日而苏,始知以侵赈事为饿死者所控,城隍颇庇之,故得生。越数日,仆复见前差人于大门外,教谕又晕绝,似死非死,数日不苏。教谕之子极孝,于神前哀祷,烧一指以致诚,家人不知也。一日,教谕忽起坐,众皆惊喜,则摇手曰:“未也。前日控案城隍断后,诸饿者不服,再控于冥王。王讯之确,谓侵蚀赈银,当付油镬。欲解衣就烹,忽复呼上,谕以‘尔子在阳世为尔烧指,孝心感格,免尔鼎烹之罪,然不能不死。暂令回生,布告大众,以赈务之银不可侵蚀。’”如此言毕即死。众索其子手视之,则一指已烧去过半矣。于是人共悯卢子之孝而恨教谕之贪也。此事金陵人多知之,而止泉亦历述之不讳。夫凶年饥岁,小民转辗沟壑,呼天望救,幸得赈济,真是生死肉骨,司其事者宜如何尽心以慰民望;乃从而侵蚀之,此其心与豺狼何异?即不阴被鬼责,亦必上膺天谴。观于教谕之事,能不凛然?余在青浦办理丰备仓事,胥吏具禀请领经费,余谕之曰:“此区区之钱,皆荒年哀哀穷人之食也。尔等今日幸饱食暖衣,何忍夺饥民他日口头食乎?”皆相顾动色而退。司吏来索房费,力拒不给,伊等亦无如何。比至上海,则前任已定书役经费数百千文,又司房费一百数十千文,年年给发,数已逾千。余不禁为慨然太息,然持此等钱归家者,其不能荫子孙而致富厚也,决矣!

  ○季封翁焚教匪名册

  江阴季仙九尚书芝昌,以进士第三人及第,官至闽浙总督。哲嗣念诒亦以进士入翰林。家门鼎盛,而其赠公则以知县遣戍新疆,卒于口外者也。初,赠公官直隶钜鹿县知县,地方传言有教匪事,公方严拿,总督遽飞章入告;及上命重臣来查办,公业将首犯擒获,并搜得名册二本。细为访问,非青莲、白莲等比,不过以鬼神祸福恐吓愚民,为敛钱计耳,并无阴叛情事。及阅名册,则绅衿富户几居其半。以筹思数日,至郡见太守曰:“此等人,名为教匪,实非教匪,而册内共有二千数百户,俱是良民,一时无知,惑于祸福之说,与之往还,册上即列其名,并非从之为匪者也。星使到时,若将名册上呈,势必将各户拿问,纵得原情释放,而二千数百人家已破矣。”太守曰:“子将若何?”对曰:“以某之愚,欲将名册焚之,只办为首者数人而已矣。”太守曰:“此举甚善,然子且获大咎,咎不止于褫职,盍再思之。”公曰:“某思之已熟,一己获罪,而能保数千户无恙,亦何惮而不为?”太守曰:“子愿,则好为之,毋令后人笑子拙也。”公还,即举名册投之火,合署人皆大惊,既已,无可奈何。星使至,将首犯审明后,即饬取名册。公曰:“某已查明,所列之人,俱系良民,留之恐拖累,已焚之矣。”星使大怒,顾亦无可奈何,只据实严参,褫公职,发新疆效力赎罪。公怡然就道,人或怜之,或嗤之,然此数千户实良民,虽漏网,地方亦卒无事,而公竟殁于戍所。公殁后不十年,尚书即探花及第,孙、曾鼎贵。噫!孰谓天道无知,而报施果不足凭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报应       庸闲斋笔记)(五明学佛网:因果报应       庸闲斋笔记)  

 周齐教授:慧远及其因果报应说 

 悟妙法师:应如何看待因果报应? 

 其它:《弘明集》中因果报应论争述评(刘立夫) 

 宽运法师:因果报应 如影随形──宽运法师西方寺盂兰法会过 

 传喜法师: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C 1275经、1 

 传喜法师:因果报应 丝毫不爽 

 宣扬SQ的可怕真实因果报应 

 南怀瑾:因果报应的秘密07 

 南怀瑾:因果报应的秘密06 

 南怀瑾:因果报应的秘密05 

 南怀瑾:因果报应的秘密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