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导大师对“净业三福”的解释


   日期:2015/4/25 9: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今言叁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迴向尽得往生。第叁福者名為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劝有缘。捨恶持心迴生净土。

(2)从欲生彼国者下至名為净业已来正明劝修叁福之行。此明一切眾生机有二种。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摄生不尽。是以如来方便显开叁福。以应散动根机。言欲生彼国者。标指所归也。言当修叁福者。总标行门也。云何名叁。一者下即有其四。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或有化生。或有湿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復有四生。如经广说。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既有大恩。若无父者能生之因即闕。若无母者所生之缘即乖。若二人俱无即失託生之地。要须父母缘具方有受身之处。既欲受身。以自业识為内因。以父母精血為外缘。因缘和合故有此身。以斯义故父母恩重。母怀胎已经於十月。行住坐卧常生苦恼。復忧產时死难。若生已经於叁年恒常眠屎卧尿。床被衣服皆亦不净。及其长大爱妇亲儿。於父母处反生憎疾。不行恩孝者即与畜生无异也。又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也。然佛在世时。遇值时年飢俭。人皆饿死白骨纵横。诸比丘等乞食难得。於时世尊待比丘等去后。独自入城乞食。从旦至中门门唤乞。无与食者。佛还空鉢而归。明日復去又还不得。后日復去又亦不得。忽有一比丘道逢见佛。顏色异常似有飢相。即问佛言。世尊。今已食竟也。佛言。比丘。我经叁日已来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飢虚无力。能共汝语。比丘闻佛语已。悲泪不能自胜。即自念言。佛是无上福田眾生覆护。我此叁衣卖却。买取一鉢饭奉上於佛。今正是时也。作是念已即买得一鉢饭。急将上佛。佛知而故问言。比丘。时年飢俭人皆饿死。汝今何处得此一鉢纯色饭来。比丘如前具白世尊。佛又言。比丘。叁衣者即是叁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尊极重极恩。汝今易得此饭与我者。大领汝好心我不消此饭也。比丘重白佛言。佛是叁界福田圣中之极。尚言不消者。除佛已外谁能消也。佛言。比丘。汝有父母不。答言有。汝将供养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岂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於汝有大重恩。為此得消。佛又问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无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见汝与饭大生欢喜。因此即发信心。先教受叁归依。即能消此饭也。时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义故。大须孝养父母。又佛母摩耶生佛经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后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為母说法。為报十月怀胎之恩。佛尚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故知父母恩极深重也。二言奉事师长者。此明教示礼节。学识成德。因行无亏。乃至成佛此犹师之善友力也。此之大恩最须敬重。然父母及师长者名為敬上行也。叁言慈心不杀者。此明一切眾生皆以命為本。若见恶缘怖走藏匿者。但為护命也。经云。一切诸眾生无不爱寿命。勿杀勿行杖。恕己可為喻。即為证也。四言修十善业者。此明十恶之中杀业最恶。故列之在初。十善之中长命最善。故以之相对也。已下九恶九善者至下九品中次应广述。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二者下即有其叁。一言受持叁归者。此明世善轻微感报不具。戒德巍巍能感菩提之果。但眾生归信从浅至深。先受叁归后教眾戒。二言具足眾戒者。然戒有多种。或叁归戒。或五戒八戒十善戒沙弥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或菩萨叁聚戒十无尽戒等。故名具足眾戒也。又一一戒品中亦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也。叁言不犯威仪者。此明身口意业行住坐卧能与一切戒作方便威仪也。若轻重麁细皆能护持。犯即悔过。故云不犯威仪。此名戒善也。叁者下即有其四。一言发菩提心者。此明眾生欣心趣大不可浅发小因。自非广发弘心。何能得与菩提相会。唯愿我身身同虚空心齐法界。尽眾生界我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迎送来去。运度令尽。又我以口业讚叹说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尽。又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分身法界。应机而度。无一不尽。我发此愿。运运增长犹如虚空。无处不遍。行流无尽彻穷后际。身无疲倦心无厌足。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是眾生能求之心。故云发菩提心也。二言深信因果者未深信世间出世间苦乐因果。若作苦因即感苦果。若作乐因即感乐果。如似腊印印泥印坏文成。不得疑也。叁言读诵大乘者。此明经教喻之如。数读数寻开发智慧。若智慧眼开即能厌苦欣乐涅槃等也。四言劝进行者者。此明苦法如毒恶法如刀。流转叁有损害眾生。今既善如明镜法如甘露。镜即照正道以归真。甘露即注法雨而无竭。欲使含灵受润等会法流。為此因缘故须相劝。言如此叁事已下总结成上行也。

(摘自《观经四贴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业三福       善导大师)(五明学佛网:净业三福       善导大师)  

 净界法师: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 

 其它法师:善导大师的念佛思想(心行法师) 

 宽运法师:浅谈净业三福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圆慈法师:净土宗师 二祖善导大师 

 大安法师:略述净土信愿行 五、净业三福融圣道 了他即自享 

 慧净法师:善导大师 弥陀化身 

 净土法门法师:把“净业三福”疏忽了,虽念佛,往生不可靠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的四个原因! 

 信愿法师:我与善导大师有缘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三十)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