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六)


   日期:2015/5/10 8: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1百日共修 寿命无常(六)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也是学习寿命无常。在前面讲的,人身,尤其是暇满的人身,是学佛修行、解脱成佛唯一的机缘与机会。这样的机会与机缘非常不容易得到。

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我们在前面也学习了人身非常的难得,尤其是暇满的人身非常的罕见、珍贵、难得。我们现在也下定了决心,想好好地利用它,好好地珍惜它。我们依靠人身承办自他究竟的利益,就是解脱成佛。

既然这样下决心、做决定了,就要抓紧时间,不能一拖再拖。一切都是无常的,尤其是我们的生命,随时都会失去。若是不抓紧时间,在死亡来临之前,没有承办自他的利益——解脱和成佛,我们就会错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对我们的损失非常大。到时候一定会追悔莫及的。

我们不能给自己留这样的遗憾,一定要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跟死亡赛跑,让我们解脱成佛赶在死亡的前面。在死亡来临之前,解脱成佛,到达彼岸。这样,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害怕了,因为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随时在等待死亡,它什么时候来,我们都欢迎。

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还没有解脱,没有成佛。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这就是我们学修寿命无常的真实意义。

我们知道人身难得,一旦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我们要解脱、要成佛,必须要靠人身,这是一个趁热打铁、唯一的机会。我们也下定决心了:利用人身承办自他究竟的利益,其他的,尤其是到临终,面临来世的时候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现在想承办对自他的生生世世都有利益的事情,就是解脱成佛。

我们现在虽然明白了修行的利益,也下定决心要解脱成佛,但是因为烦恼重、业障重,总是一拖再拖,懈怠懒惰,得过且过。所以要学修寿命无常,要让自己如美女头上燃火,懦夫怀里钻毒蛇般地,一刹那也不停止,一刹那也不拖延,抓紧时间学修!若是没有生起这样的急迫感,没有这样的心境,学修无常也没有多大意义。

我们明白了,下决心要赶在死亡的前面,那么从现在开始、每时每刻都不能错过。也许死亡来了,就把我们带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手足无措、追悔莫及,但是没有用。在死亡面前,我们只能无可奈何、窝囊、可怜,没有其他办法。

一切都是无常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一刹那也没有停止过,所以没有什么是可靠的,没有什么可执着的。我们这些人类也是,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甚至每秒种都在面临死亡。现在整个世界每秒钟死亡的人数是1.8人,每分钟死亡的人数是106人,每小时死亡的人数是6360人。这里的人当中不分国家,不分地区,不分民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我们都有可能是这个数字里面的人,也许是你,也许是我。

全世界每分钟会有106个人死亡,这106个人当中为什么不会有你呢?你有什么把握?你凭什么说“不会有我”?

你知道这个现实,但是你心里没有准备。我们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随时都有可能失去。我们要得到解脱,要成就佛果,一定要赶到死亡前面。一分钟、一秒钟也不能错过。否则死亡来了,我们再也没有解脱的机会,再也没有成佛的机会了。一错过就是永远地错过了,我们就要流转轮回,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出苦无期。

我们要明白诸法的事实真相与真理,若是没有弄明白无常的道理,其他的道理是不会明白的。佛讲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佛教的见地。不承认这些、不懂这些的人不是佛教徒。“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这两个主要是在相上、在显现上讲的,可以说是名言谛,也可以说是世俗谛。“诸法无我”是诸法空性,无我和空性是从体上,从本性上讲的。

佛把诸法的事实、真相与真理,讲得非常透彻,从时间的角度,佛讲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与现在的科学家、哲学家们不一样。后者只讲了一部分,只讲了相上的,人们的见闻觉知所能感受得到的一些境界。

佛讲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讲得非常全面。现代物理学也讲了一些因果,但讲的只是小小的一部分,无法能讲清楚三世因果。所以说佛法才是最究竟、最圆满的。佛讲诸法的真相真理的时候,不仅从显现上或相上讲,还从本性上或体上讲。佛为什么讲二谛,就是名言谛或世俗谛和胜义谛?从显现上,从名言谛或世俗谛的角度讲,世间都离不开痛苦与无常。属于世间的、名言的、世俗谛的,都是有漏的,有漏的皆是痛苦的。诸行指的是生与灭,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这些缘法都属于是诸行,诸行都离不开无常。诸行与有漏,都是相上的、显现上的,都属于世间的、名言谛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无常是本性。名言谛是胜义谛的基础,要想领悟胜义谛,首先要明白名言谛,就是无常法。如果没有弄明白无常法,对无常没有生起定解,无法能够领悟空性、证得无我。

学佛修行就是要弄明白诸法的真相和真理,要弄明白诸法的真相和真理,首先就要弄明白、领悟、证得无常的道理。所以,对一个真正的学佛人、对一个真正希求解脱的人来说,无常法非常重要。

前面讲了,无常法是佛法当中最最殊胜的法。我们的传承上师们也都非常重视无常法。华智仁波切让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思维、修行无常。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等。今天讲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第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修无常法或其他法都一样,简单地用一两个方法学修、思维,很难领悟或成就。大家若是真心想成就,就要依教奉行。让你怎样思维你就怎样思维,让你怎样修你就怎样修。

在这里主要针对人类讲世间的正见。人类的寿命和福报有增的时候,也有减的时候,也是无常的。在这个世界,人类刚出现的时候,福报和天人差不多。有一种说法,人类最初来自光明天即二禅天。所以福报和天人的福报差不多,身高达数由旬。“由旬”是古印度的长度单位,五尸为弓,五百弓为一俱卢舍,八俱卢舍为一由旬。身体自然发光,具有神通与神变,以神变在空中行走,以甘露为食。后来有个人发现了,地里面自然长出的一种食物,特别甜,无意当中尝了尝,觉得很好吃,然后又去吃。后来好多人都知道了,就开始以这种东西为食物。再后来,这种食物没有了。但是人们还想吃,然后又发现了新的食物,这样欲望与贪心就产生了。慢慢地贪心越来越重,身上的光也没有了。后来长出庄稼了,又开始吃这个东西。刚开始谁吃、谁拿都行,没有拿和积累的习惯。后来有个人起贪心了,明天或后天吃的,今天就积累起来,甚至积累一个月或一年以后的。再后来就发生了互相抢夺的现象。这时人们商量,要有一个人把大家管理起来,于是世界上第一个国王就诞生了,被称为众金王。众是大众的意思,大家没认为他是继承人,只是选一个比较善良、好的、都能够信任的人当领导。由他说了算,他自己不用去采、收这些东西。大家去收,然后分给他百分之一、二或三。这是第一个国王——众金王。后来国王就什么都有了。

后来男女之间有了贪欲,然后又盖房子了,就这样贪心越来越重,欲望越来越多,福报、寿命越来越小,就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佛出世的时候,人的寿命量已经从无量岁减到了一百岁。这个“无量”不是无边无际的无量,它也是一个数字单位,十的六十次方称为“无量”。

现在人的寿量越来越小,有些人说现在人的寿命是八十岁,有些人说是六十岁。以后还会往下减,福报也会往下减。现在很多人都不明白,以前的年代,人的寿命都很短,现在人的寿命都增长了;七八十年代,人们生活得都很困难,现在福报不是上来了吗?第一,不能用世间这样的变化来衡量;第二,物质的发展不一定是福报。

人的寿命到十岁的时候,今天出生的婴儿明天就可以出去工作,五岁就能成家生孩子,十岁时就到寿命了,就死了。这个时候会出现水灾、火灾、瘟疫等很多灾难,经过这些灾难,大部分人类都会死亡,只会留下极少数人。这几年也是灾难不断: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日本大地震;非典、禽流感等瘟疫。以后地震、海啸、战争、瘟疫还会越来越多。

人的寿命量到了十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人,这个人是弥勒佛的化现,他和那些众生不同,那些人的寿命量是十岁,身高是我们现在人的一肘,但是弥勒佛化现的这个人身高有两肘,寿命也比那些众生长。那些人生存特别艰难,长相也特别丑陋。但是弥勒佛化现的那个人特别庄严,又高又胖,满面红光的。那些人都觉得奇怪,都来问:“你是怎么回事啊?你为什么这么好呢?”他说:“我断除杀生了,不杀生就有这么大的福报。”于是人们就开始跟他学断恶行善,都不杀生了。慢慢地人的福报就上来了,寿命也增长了。寿命增至八万岁的时候弥勒佛出现了,在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辗转法轮。

人的寿命增长到八万岁以后又开始往下减。所以福报和寿命也是无常的,有时候递增,有时候递减。我们看,最初世界、人类是那样的一种状态,现在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以后福报会越来越浅薄,到最差、最不好的时候又会往上长。所以说,好是暂时的,不好也是暂时的,都是无常的。

殊胜正士——佛菩萨、大德高僧;世间主尊——金轮王、银轮王,国王、皇帝等。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寿命特别短暂,生命特别脆弱;与他们相比,我们就像是苍蝇、蚊子等小含生。我们要对照、思维这些,然后修无常。

还有思维一年四季的变化,夏天所有的草地一片青翠,雨水犹如甘露般,人们尽情享受舒心愉悦的美景。到实修中心看一看,心情殊胜又喜悦,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绚丽多彩,好似仙境一般。但这也是无常的,再过两三个月就开始变了,就到初秋了。那时候草坪也变黄了,树叶也凋零了,然后就进入冬天了。冬天地冻如石,滴水成冰,寒风凛冽。夏天的那种景象,哪怕是一朵花,即使你走遍了整个麦尔玛草原也找不到。

四季在变化,我们的身心也在发生变——身体在变老,心情时好时坏,一切都在变化当中。仔细思维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切的一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人、事、物,都在给我们展现着无常,都在让我们成就、开悟、解脱。但是因为我们太顽固了,习气太重了,所以没有明白,得过且过,一切都错过了,就是执迷不悟!

还有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高际必堕,一切都是无常的。

生际必死。有生就有死,在座的每个人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都是从母胎中出生的,既然如此,就必须要死。但死期是不定的,现在、一会儿,也许随时都会死,谁也预料不到。

积际必尽。我们不择手段,不畏辛苦所积累、建立的财产、事业、权力、地位等福报,都是无常的,随时都会失去,最终都会穷尽。穷尽的时间也是不定的,昨天可能还拥有万贯家财,到了今天也许就会贫困潦倒、一无所有。看看报纸、电视,看看我们周围的人,我们不是没有听到,没有看到,没有接触到这些。前一天还是个千万富翁,第二天进赌场了,一夜之间就身无分文了。有的连性命都保不住,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有的昨天还是领导,指挥着成千上万人,到了今天或明天,就进监狱了,判死刑了。

一切都是无常的,这些事业、财产、权力、地位都是无常的,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所以大家应该清醒,好好地将财产、权力利用起来,往世界银行——阿赖耶识这个银行里多存点钱。存到这里的,将来都是可以带走的。无论是去监狱,还是去地狱,面对阎罗王的时候都可以用得到的。若是你有善根、有福德,虽然出事了也没有事,都会好起来的。真的,多付出、多奉献,有付出、有奉献才有回报。利用这些承办一些有益的事情,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上供下施,那才是真正有益的事情。

我们无论是做慈善,做义工,还是上供下施的时候,如果有要求,求回报了,你所种的善就不是纯善了,是有杂念的。就好比本来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有营养、有价值,但是里面有毒。这样,即使再好的东西也不能食用,也要倒掉。不要求回报,不求就有,求就没有,求不得苦么。

我们经常讲,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没有就不要勉强,有的人特别勉强:“我要为上师三宝赚钱,我要做很多事情。”没有必要!福报是修来的,不是追来的,上师三宝用不着你来赚钱,这是找借口。“我要为上师三宝赚钱,如果赚了一千万,我就捐九百万;如果我赚了五百万,就捐四百万。”不可能,钱真的到手了,不要说捐四百万,你连一百万都不会捐的。有钱时的心态和没钱时的心态不一样。你现在没有钱,你这样说也是真心的。但是你真的有钱了,心又变了,又不一样了。你现在的心情和那个时候的心情,你现在的想法和那个时候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需求、欲望、想法都是两个世界的。

所以不要这样,有就好好地利用,能赚多少赚多少,能付出多少付出多少。有的人没有还想去赚,还想去捐。你这样还不如好好修行呢!你赚钱的时候,如果赚不到钱,钱就会转你;你不去赚钱的时候,钱就转不了你,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赚钱;你真正赚钱的时候,钱转不了你的时候,你才能赚得了钱。

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有多大的能力就付出多大的能力。是要做功德,是要积福德,但是不要勉强。有些人很多时候就是勉强,给自己施加压力,然后烦恼痛苦,最后就完蛋了。我们就是这样犯错误的。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你真会学佛、修行了,这个时候不会给你带来压力,也不会给你带来烦恼,一切随缘而做。

有的人觉得:“人家的福报太厉害了,我的上师太厉害了,有那么多的弟子,有那么大的寺院、道场,我也要这样。”然后给自己施加压力。你的福报还没到的时候,即使给自己施加压力也没有用,福报到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有了。

现在你的福报不到,因缘不到,就不要勉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一步一步地来。“你看我的那个同修道友,大功德主,捐了那么多钱,我也要捐钱。”自己就想赚钱了,可是赚不了钱,却把自己“转”进去了,活该!没有必要,那是他人的福报与因缘,你随喜就行了。佛讲了,你真心地随喜,也能得到同样的功德,没有必要想尽办法去赚钱。

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不要勉强自己,学到哪儿算到哪儿,修到哪儿算到哪儿,只要不懈怠就行了。现在有些人,看到某个同修打座坐得好,作业写得好,懂得也多。想想自己,没有文化,也不识字,又开始给自己施加压力了,吃不好,睡不好,越来越不行了。那是他自己上世修来的福报,你现在没有这么大的福报,没有这么大的根基,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应该多忏悔,然后尽心尽力地修:“我今生是这样,但是上师说了,成就不是靠学问,而是靠信心。我没有别的,但是我有信心,我今生一定能成就、能圆满。即使我今生没有成就,没有圆满,但如果我好好地断恶行善,积累资粮,好好地学佛修行,来世我肯定能得到人身,然后再修,再成就,也行啊!”

佛是慈悲的,佛法是圆融的,佛是不会放弃每一个众生的。只要有善根,有缘分,你放心,不会落下你的。真的,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化,做不了作业就做不了作业,你也不是没有做,能做到就做,做不到也没有办法。自己好好听,尽量铭记在心里,然后去思维。句句都要记住是很难的,抓重点,能记住一两句话,然后去思维也行。

人和人肯定是不一样的,福报不一样,善根不一样,缘分也不一样,这是不能强求,不能勉强的。这都是过去世当中修的、积累的,每个人都不同。虽然,在座的每个人都是有福报、有善根的,都遇到佛法了,遇到了殊胜的大圆满法,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这是共同的福报。但是,也有不共同的福报。什么都有共业,也有个业。福报也是,有共同福报,也有个人的福报。所以不能强求,不能勉强,主要是尽心尽力地做,不懈怠就行了。

合久必分,就是有聚就有散。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还是在道场,一切都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所以,不要太执着。在单位,不管是跟领导,还是跟同事在一起,也是缘分,应该珍惜缘分,和睦相处,多种善根,多结善缘,不要再去造恶业、结恶缘。领导批评你,指责你,看你不顺眼,这也是你们之间的缘分,也是你的业障,你应该认命。你若是能转为道用的话,他也是你的善知识。所以,没有必要记恨、争吵。和同事也是缘分,互相之间有一些矛盾和冲突,也是因果,是相互的业力,这是往昔结的恶缘,所以今生才会这样。应该多忏悔,了这些恶缘,不能再结恶缘,重新结善缘,这样就没有这些恩恩怨怨了。

单位有评选,自己想上去,结果某某同事上去了,心里就开始委屈、埋怨了:“论能力、论成绩,我也不差,怎么他上去了,我没上去呢?”这没有什么。他上去是他的福报,你的福报没有争过他,你没有这个福报。其实也没有必要委屈,上去就上去,这也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

若是你想今后再也不结这些恶缘,不愿意感受这些恶果,就把握当下,不要再去造恶业、结恶缘,这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这叫转变因果。转变因果才能转变命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次是这样的,下次就好了。

在家里也是,不管是母子,还是夫妻,都是暂时的。很多都是讨债还债的关系,很多都是报怨讨债的。没有恒常的,相聚也是暂时的。相依为命的母子,互敬互爱的夫妻,最终也要分离。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

就当了缘了债了。不是我有多爱他,他有多爱我;也不是爱有多深,感情有多深,而是了缘、了债、还债。他对我好,我也要对他好,这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互相欠,互相还,这叫轮回。

我们不能再轮回了。与妻子、儿女等,即然有了这个缘分,就要了这个缘,为了了缘而无私地奉献、付出。他对你有感情或没感情,有爱或没爱,好或不好,都无所谓。若是真的为了了缘,就没有这些事了,业力也没有了,因为你是为了了缘嘛。缘什么时候了了、结束了,就拜拜了。

对于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若是缘没有了完,债没有还完,那真是SORRY(遗憾)。今生今世受再多的委屈,最终还是SORRY(遗憾啊)!因为债没有还完!作为修行人,学佛修行了,也可以结婚成家,但这是为了了缘。我们不是攀缘,缘分来了也没办法,就要了,了完了就行了。有的人离婚了,还想找个老伴,别再找了。如果有这个缘分也不用找,对方自动就会找你的。会找到家里来,送到家门口,那也没办法。但这也是为了了缘,没有别的。

儿女也一样,既然投生为你的儿女,肯定也是缘分,肯定是前世的债没有还完。为了还债,无论他怎么不听话,你也不要有委屈,要心甘情愿地付出。心里没有这些烦恼,一切就都好了。任何事都是随缘而做,这就是修行。

师徒和同修也是无常的,也是合久必分,最终也要分离。现在在道场,有善知识和善友,自己要好好地把握这样的机缘,多积累一些善根和功德,到时候分开、独行的时候,自己就有好多福报和功德了,有了对付违缘、障碍的本事了。若是虽然遇到了善知识和善友,遇到了正法,但是自己没有珍惜、没有好好修,独自而行时,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这个时候谁也帮不了你。这就是佛说的,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才能监督自己,所以要对自己负责任。

堆际必倒,曾经金碧辉煌的建筑已经倒塌了,有些留下了一些遗产,有些仅剩灰尘或什么也没有了。现在建的寺院、实修中心等也都是这样的,大城市里的建筑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好。但是,再过几十年或一百年,都会倒塌,变成灰尘的。这都是无常。

高际必堕,无论地位有多高,总有一天会下台的。如国王、大臣、总统、主席等,最终都要下台成为普通老百姓。有些当官的,一旦犯了错误,就要进监狱,变成阶下囚。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可留恋、可执着的,一切都是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有福报也没有必要去积聚,没有福报也没有必要追求。

比如住房,如果只有山洞或草房,就住山洞或草房,好好地享受生活。如果只有平房,就住在平房。草房有草房的优点,平房有平房的优点,万事万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功德。所以多看优点和功德,别看缺欠和毛病,然后享受福报,享受生活,这也是一种完美。如果能住楼房,就住楼房。几十平、一百平或几百平,多大都可以。这叫知足少欲。知足少欲不是不吃、不喝、不穿;也不是吃不好的、穿不好的、住不好的。知足少欲是有平房就住平房、有楼房就住楼房、有别墅就住别墅,你就是这样的福报,享受就行了。

这些都是暂时的,没有什么。但是人不是这样的,贪得无厌,住草房的时候想住平房,住平房了又想住楼房,“楼房多好啊,多方便啊,还有卫生间。”住楼房了就又想要别墅,“别墅多宽松啊,一层二层三层多好啊!”真住进了别墅,又想住皇宫,真住进了皇宫,可能还不满足,还想住天堂!没办法,欲望越来越高,这叫不知足、不少欲。知足少欲是有多大福报享多大福报,有多大能力付出多大能力;不是非要穿破的、吃差的,非要住山洞或草房。

亲朋、怨敌,苦、乐,爱、恨,都是无常的。今天的亲人,可能明天就变成了仇人;今天的仇人,可能明天就变成了亲人。昨天的敌人可能变成了今天的恩人,昨天的恩人可能变成了今天的仇人或敌人,都是无常的。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苦和乐也一样,有一点点快乐了就活蹦乱跳、手舞足蹈的。有一点点不顺了就悲痛欲绝、痛苦万分。苦乐也是无常的,苦也不可能永远苦,乐也不可能永远乐,都是暂时的,所以不要太执着。

快乐是痛苦的开始,痛苦是快乐的开始;胜利是失败的开始,失败是胜利的开始。没有失败也不会胜利,没有胜利也不会有失败,这都是相对而产生、成立的。要学会坚强、安忍,什么都能忍受得了,苦也不动心,乐也不动心。快乐来了、顺境来了不动心,痛苦来了、逆境来了也不动心,这叫真正的成就。这一切都是一种自然的变化、自然的显现、自然的规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前一段是春季,天气变化特别大,太阳出来了,有些人就在外面遛达,挺开心、快乐的;一会儿打雷了,下雨了,变凉了,有些人就跑到屋里,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愁眉苦脸的。不要这样,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在地生活。不能跟水牛一样,要像牦牛那样。牦牛和水牛不同,牦牛的忍受力非常强,下雨的时候它也不会躲起来,阳光直射的时候也不会跑到水里去。水牛就不一样了,水牛身上的毛少,一下雨天凉了,就跑到圈里躲着。太阳晒了,就跑河里去了。

有的人和水牛一样,下点雨就赶紧躲起来。下的是雨不是兵器,不会有危险的,不用跑那么快。雨水落身上了又有什么,又不是纸糊的。在山上修练,必须要学会安忍,什么都要忍,饿就饿,冷就冷。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 寿命无常(六)

1、初劫时人的寿命和福报如此之大,为什么后来会落到这样的地步?

2、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高际必堕,为什么都是这种规律而没有例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       寿命无常)(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       寿命无常)  

 顶果钦哲仁波切:寿命无常 

 慈诚罗珠堪布:寿命无常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 十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九)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八)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七)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五)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四)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三)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二)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一) 

 普巴扎西仁波切:人身难得与寿命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