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佛说善恭敬经:德行是修行成就的根本


   日期:2015/5/16 17: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时临末法,众生福薄。

  明师难遇,正法难求。

  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

  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正知正见,乃修学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缘我等发心每日汇集大德开示、佛陀经典浅释,愿与见闻者共同学习进步,树立正知正见,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学,早证菩提,同归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每日基础佛理共修

  【德行是修行成就的根本—《佛说善恭敬经》(1)】

  孝亲尊师,是做人基本,《佛说善恭敬经》是如来教弟子对老师的态度。现今之人,求法学法均漫不经心,毫不恭敬,故得益甚少。

  恭敬心是一个人德行的重要体现,一分恭敬的一分利益,从今天起,分三天学习佛说善恭敬经(经文原文加白话注释)。

  【佛说善恭敬经(原文白话对照版)(1)】

  隋 天竺三藏 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在如来本所行处宝庄严殿。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及诸菩萨摩诃萨等。并余无量百千万亿四部大众。左右围绕共会说法。尔时长老阿难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右膝著地。以十指爪合掌向佛。身心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有多闻者有大功德。若复教他立多闻处。世尊。彼善男子。得几所功德。作是语已。默然而住。”

  (译文)我是这么听佛陀说的,有一次如来处于他清净本然的宝庄严宫殿时,大比丘及诸菩萨,还有无量的在家出家男女四部弟子,都围绕在世尊跟前,准备听法。

  这时长老阿难就从座位上起来,先把衣服整理妥当之后,就用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身心都很恭敬的问佛说:‘世尊,您常说多闻的人有大功德,如果教别人多闻的善男子,会得多少功德呢?’问完话之后,阿难就静等佛陀的回答。

  “尔时世尊告长老阿难言。阿难。汝既问我以是义故。我当为汝譬喻解释。所以者何。智者于义譬喻得解。

  阿难。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树木百卉药草若小若大。乃至似于如横一指。从地生者彼等树木。并著枝叶花果子实皆悉备具。

  阿难。而彼所有树木之中。如横一指最小之者。所生花果多少之数如一恒沙。如向一指所生花叶果实枝等。如横二指所生草木。还有若干花果子实。多少之数。如二恒沙。如是次第乃至从地更有出生。如横三指还有若干枝叶花果。多少之数如三恒沙。

  阿难。于意云何。颇复有人能数彼树多少以不。

  阿难言。不也世尊。”

  (译文)佛陀跟阿难说,阿难,你既然问我这件事,我就用譬喻来解释给你听,因为很多有智慧的人,也是从譬喻的引申而了解的。

  阿难,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花草树木,有大有小。如果只有我们小指头那么粗的植物,所生长的花果有一恒河沙那么多。两根指头粗的,有二恒河沙那么多,三根指头粗的,有三恒河沙那么多。以此类推,三千大千世界的树木,总共有多少花果,阿难,有人能算得出来吗?

  阿难回答说:‘世尊,没有人能算得出来。’

  “尔时佛复告阿难言。彼之一指以上所有花果子实。有人尚能数知多少。而彼善男子善女人。教他乃至一四句偈。为他显示不求果报。发慈哀心怜愍之心。乃至教他令得阿罗汉果。

  复作是念。以何方便令多众生。以此法施因缘力故令得须陀洹果。乃至令得阿罗汉果。乃至令发菩提之心。以慈愍故教他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解释分别显示。

  以此功德。欲比于前譬喻功德多少之数。于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亿千分不及一。歌罗数分不及一。譬喻分不及一。优婆尼沙陀分不及一彼等福德不可称量。

  阿难。彼之男女多得善根。乃至令他住多闻中。复能向他乃至宣说一四句偈。”

  (译文)佛陀告诉阿难说,粗细如一个手指头以上的一切花果数目,有人还能知道有多少。而善男子善女人教人佛法的功德,可就算不出来了。他们以慈哀的心,怜悯的心,不求果报,教人一四句偈语,甚至教人证得阿罗汉果。

  他们心想,应该用何种方法,让很多的众生,因为他们法布施的因缘,而证得初果至四果,甚至能发菩提心。他们完全居于慈愍之心,甚至教众生一四句偈语,为众生详细的解释分别其中的含意。

  前面所说大千世界花果的数目,比起善男子善女人教人佛法的功德,是千万亿分之一都比不上的,因为他们的福德根本多得无法称量。

  阿难,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善根深厚,能令别人多闻,或者只是向别人宣说一四句偈的真实第一义谛而已。

  “尔时世尊作是语已。长老阿难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世尊乃能作如是说。希有。婆伽婆如来。乃能作如是说。世尊。彼之受法善男子善女人。于是法中及法师所。应作何等恭敬之心。

  作是语已。

  佛告阿难言。阿难。汝莫问我如是之事。何以故。今者众生无敬法心。

  阿难复更重白佛言。善哉世尊。我渴仰法。于是法中深生敬心。如法学法。我作世尊侍者已来。未曾闻此如是之法。

  世尊。我从今已当作如是恭敬之心。如世尊敕不违圣教。”

  (译文)世尊说完之后,长老阿难又问佛陀说:‘希有的世尊,只有世尊您才能说得出这种法。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听闻佛法,他们应该对佛法及说法的法师,持怎么样的恭敬态度?’

  阿难把话说完之后。佛陀就告诉阿难说,阿难呀,你不要问我这种事,因为现在的众生,根本就没有敬法的心。

  阿难又再度请求佛说:‘美好的世尊,我非常的渴仰法,我对佛法深深的生出恭敬之心,我都照著佛法所言去做。自从我当世尊的侍者以来,从来都没有听过这样的法。世尊,我从今之后,都要用今天这种恭敬的心,照著世尊所教敕的去做,绝对不违背您的教诲。’

  “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世尊。于后末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诸法中或有渴仰敬重心相。惟有口言。为衣食故为利养故。从贫贱中剃发出家。而作是言我能为法。虽复彼等求诸佛法。世尊。然彼众生无行法心示下贱相。是人还起下贱之心。

  世尊。我为自身故发是问。我等云何应住。云何应行。作是语已。”

  (译文)这时阿难又向佛说:‘世尊,未来世会有些善男子、善女人,他们有的内心真正的敬重法,有的只是嘴巴上敬重。他们之中,有人为了衣食,有人为了得到名闻利养,于是就脱离贫贱的家庭,而剃除须发出家。虽然他们嘴里说是为了求佛法,然而却没有修行的心。因此,即使已现出家相,然而所作为仍属下贱,于是此人,还是会起下贱之心。

  然而世尊,我是在为我自己而发此问的。请问世尊,我们这些真心求法的人,应该如何求法,应该如何去做?’阿难说完之后。

  “尔时佛告长老阿难作如是言。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乐于法者。欲得读诵。彼等众生欲向和上阿阇梨所。至已应问诸佛法言。随心所乐所堪说处。应说依止。彼或十腊或十二腊。为重法故应乞依止。

  何以故。如来往昔虽复说言五夏比丘不须依止。而彼学者于前敬心乃能为法。以是义故应当依止。何以故。彼人欲学于佛法故。”

  (译文)佛陀就告诉长老阿难说,阿难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乐于求佛法,想要读诵佛经,他们就要到授戒师和教授师那儿,请问佛法上的各种问题。这时和尚及阿阇梨就要随问法者的根器和性向,告诉他们要依止老师。求法者有人或许已经受具足戒十年或二十年了,但是为了敬重法的缘故,还是应该要求依止。

  原因何在?我以前虽然说过,受具足戒五年以上的比丘,可以不须要依止师父。然而因为他对法很敬重,因而对教授师十分恭敬,由于这个缘故,应该要依止师父。也就是说,求学的人想要学佛法,就应该依止师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德行       成就)(五明学佛网:德行       成就)  

 大寂尼师:一佛名号开显万佛德行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们的心跟佛号一接触,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成观法师:地藏法门系列 四、地藏法门修行自我鉴定及成就次 

 万行法师:成就来自专注力 

 陈兵教授: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开愿法师:信心是成就的基础 

 贤崇法师:成就无上正觉的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