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渡法师:复兴文化之要津


   日期:2015/5/17 22: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离俗脱俗、在俗言俗。据说,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们未来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南;教内也普遍组织了学习,作为因事在外之补遗,学人智渡也在此谈点学习体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华民族的子民,尤其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自认为自己尚是知识分子的人们,更“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缘具足者,则应该为建设、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作贡献。

  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如何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何让这一复兴文化事业的愿望如愿以偿。这,必须把握津要,方能四两而拨千斤。为此,学人内心潜藏的爱国思想萌动,欲妄作建议:

  一、从家庭教育入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什么样的细胞群体就会组成什么样的相应组织,形成其相应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文化革命后,尤其是倡导部分富裕以来,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金钱奴才”细胞群体,这些群体中的家庭、以及家庭中的成员,以贪婪为圣旨,只要能抓到“老鼠”不惜一切手段;自然地,什么道德、理念、法律和政策,或无知无觉,或抛向脑后,或熟视无睹,甚至肆意践踏。如果说文化革命破坏了传统文化的躯体,让人们成为“金钱奴才”的黑白好猫,则毫无忌惮地吞嗤着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由于家庭教育的苍白,加之宣传媒体的低俗内容的负面诱导,使得少年犯罪成了社会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第一要素和重点中的重点,而家庭教育的重点则在于培养子女的廉耻心。人格的保障不在于法律和书本上的种种规范,仅仅在于这简单的两个字“廉耻”;父母对子女的最大责任就在于培养子女的廉耻之心。反之,父母的最大过失,也在于没有培养子女的廉耻心。对祖先而言,也是“无后”、是最大的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后”应指此意,也就是美德有续的意思。

  培养子女的廉耻心,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知识,只要父母具有家庭责任心、具有道德理念即可。中国汉地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越是人们认为的经济不发达地区,越能保存这华夏子民的骄傲,因为那里的人们的良知还没有被“猫”彻底吞嗤。

  其实,发展经济并非要如此发狠地以放弃传统道德为代价,所谓“君子生财、取之有道”。何况每个人的一切享受和拥有,都是凭借自身往昔所积累的福报,只要创造相应的令福报显现的条件即可,不必操之过急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子女的培养上就会拔苗助长。在许多利欲熏心的广告的诱导下,在逃避心理、担忧的无奈、以及望子成龙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许多年轻的父母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太多的技巧知识,却完全放弃了做父母的本职教育责任,也让子女过早地将“好奇心”资源使用殆尽;加上一味地颠倒顺从,不作美德上的引导,一旦发现子女的行为和心态发展到玩世不恭的时候,父母们才怵目惊心。许多做父母的在后悔、抱怨和无奈的驱使下,又会走上更加迷信的道路,盲目地求神拜佛,总是心向外求、以消极的心态对待子女。这种情况的普及,使得那些邪命图财之人纷纷披上“信佛”外衣乃至使用佛门尊称(如活佛、仁波切、大师、菩萨化身等等),甚至混入寺庵,在“合法”场所的掩盖下,敲诈盲目烧高香的信众。问题父母们很容易遇上这些附佛的外道邪众,因为他们在等待、在招揽。于是,劳命伤财肯定不在话下,但愿无奈的问题父母们因此破财能够消灾,至少不要招灾。

  从教育的意义上说,父母们应当早日反省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孔子说,人当一日三省,佛门提倡时刻觉知当下,时常保持警惕,及时检讨自己。问题父母的问题,不在子女、而在于自身。要解决子女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自身的消极问题、推托问题、抱怨问题、虚荣问题......等等美德缺失问题。只要将自身问题解决好了,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也就会健康起来,全社会的正气和道德文化才能得以发扬。

  二、辅以宗族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柱是宗族文化。中国各大民族的文明及其文化能够得以继承和延续,各个族姓及其代代承袭、分布以及在道德上相互攀比、联系和促进的宗族观念,起到了经纬和凝聚作用。“光宗耀祖”思想就是其中的精华所在,宗族观念根深蒂固。

  宗族既是家庭教育、家庭调解的“靠山”,也是社会安定的民间保障和义务工作机构,应该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协作者。有了宗族在理念上的支撑,既能让问题父母有了就近的精神支持,家庭教育和社会美德将得以推动和氛围上的约束,父母们无助、社区不便过早间入的状态将会得到改变。

  在家庭教育和爱国思想已显苍白的环境中,宗族观念一旦动摇,中华文化就会砰然可危。因为,宗族观念是孝心和精忠报国思想的必要桥梁;此三者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即华夏文明的支柱、基石和栋梁,他们凝聚起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因此,以寻根问祖等方式,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宗族文化,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这将促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社会普及推动

  弘扬和发展文化事业能够得到中央全会的高度重视,说明中央领导开始有了明见,因为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之魂。在传统文化频临灭绝之前,能够得以拯救,也将是中国之福、民族之福,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响应和普及。

  总之,我们佛门人士应该加强自身修为,尽可能地为民众们营造一片宁静的精神世界,配合政府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生活内涵,为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发挥出家人在文化传承上的基础作用,增进各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内容,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传统文化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华人区和汉语爱好者在佛教文化上的多种形式交流,采取“请进来、弘出去”方式的,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复兴文化       智渡法师)(五明学佛网:复兴文化       智渡法师)  

 智渡法师:佛像很​多,应如何摆放? 

 智渡法师:一部经是不是要一口气念完? 

 智渡法师:请问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让我看到鬼神吗? 

 智渡法师:一个关于灵魂的问题! 

 智渡法师:死后49天又投胎,为何有已故亲人托梦或有附体? 

 智渡法师:妇产科医生帮人堕胎也是有罪过的吗? 

 智渡法师:杀生之害 

 智渡法师:时常头疼,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 

 智渡法师:教育的根本问题 

 智渡法师:儿子今年高考,怎样求佛保佑能实现心愿? 

 智渡法师:家长怎样做,才能利益孩子升学? 

 智渡法师:上了避孕环,是否这也叫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