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刘素云:怎样才能够做到往生心切


   日期:2015/5/19 12: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档恭录: 《智言慧语》之四 生死心切出轮回 往生心切归净土

  2014/12/27 哈尔滨家中

  有人说,我想往生。往生,你心切不切?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说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挺好的,但是还是有犹豫。就我所接触到的同修,现在能够响当当地说,我生死心也是切的,我求往生的心也是切的,真真实实是这样的同修,人数不是太多。

  为什么师父说,念佛的人多,求往生的人多,真正能往生的人不多?就是求往生的人里,究竟有多少是真求?有多少是随帮唱影的求?有多少是虚情假意的求?这个不是批评大家,真是,你想想你是哪个层次。如果今天,阿弥陀佛给你信了,说明天我来接你往生,你还有没有什么牵挂?

  师父上人曾经讲过,他七十九岁那年得了一场病,在似梦非梦中看见了五尊佛,不知道谁在背后问他,你还有什么事没办完吗?师父说没有。你还有什么牵挂吗?师父说没有。就是这样,如果我们没有师父这个信念,到时候一犹豫,可能这个机会就错过了。但是如果真是这个娑婆世界,还有的事需要你去办,需要你为众生去服务,阿弥陀佛会给你这个时间的,那你继续留在这个娑婆世界,去为大家服务也未尝不可,不是说一定要走,我不走不行。一切都顺其自然,我的态度就是,阿弥陀佛接我走,我就走;阿弥陀佛说你再留下,再为大家服务几年,那我就留下为大家服务几年,真正做到一切顺其自然。所以今天讲这个题目,我想提醒各位同修,你能不能把那个心,那个切做到?如果光发这个心,达不到切的程度,可能还差一成,到时候可能会耽误事。所以咱们既然发心,就要发这个很切很切这个心,就是一定我要达到这个目标,那就成了。

  那怎么样能够做到这个生死心切呢?能够做到往生心切呢?就目前来说,我们该做什么?就是一个铺垫,我们现在怎么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是那样想的,就是,一个是少欲知足心则安;第二个是,心安念佛真智慧,就这两条。这两条我们能不能做得到?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我们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现在人的欲望是没完没了,就这个世界,就这种竞争,这种攀比,让人们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因为这个欲望,欲壑难平呀,所以就使人活得很苦很苦,活得很累很累。为什么现在人这么烦恼多多?烦恼从哪来?烦恼从欲望中来。欲望达到了,得到了,怕失去;得不到的,千方百计想得到。

  在这里有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师父讲过,就是说你命中有的不用求,早晚也是你的;你命中没有的,你去求你也求不来,如果你不择手段,勉勉强强你把它求来了,后面跟着的肯定是祸害。人生就是经历了这么几十年,我自己经历的,或者我看到的,我觉得这是一个真理!真是你命中有的,你不用求,它自然它就是你的;你命中没有,你勉强去求,你最后求来的是一身的疾病、一肚子烦恼,你这何苦的呢?

  我记的师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那个小偷,他千方百计的不择手段的去偷东西,打砸抢,把这个东西偷来了。师父说,他不用这种手段,他命里该有的这个财早晚也是他的。现在他用这种手段偷去了,偷去的东西本来就是他命中应该有的,但是他用错了方法,他用这个手段把这个东西得到了,他变成犯法了。这个例子,我估计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所以师父举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不要去争!不要去求!你心里欲望越低,你活得越潇洒、越自在。

  反正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就觉得这一条在我身上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因为我这一生,可以说没过什么大富大贵的日子,过得都是平平淡淡,老百姓的普通日子。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这种日子真的挺好,挺幸福、挺快乐!我心里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争。我觉得这个欲望低,也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快乐,这也可能是佛菩萨加持我的吧。怎么样做到少欲知足?就是第一,你对你现在的生活,你满不满足?这最起码的,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

  有的人现在很富有,就在我身边的也不乏这样的人,但给我的感觉,他不幸福、他不快乐,而且烦恼很多很多。我就拿他跟我自己比,有时候我们面对面谈心的时候,我也说,我说现在无论从哪个方面说,从经济条件还是各方面说,你都比我强得多的多,我现在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我倒觉得我一无所有我真富有,我什么都不缺!我就这种感觉。因为什么?我知足。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比起我小时候的生活,就从物质上来说,那要比那时候强得多的多。可能我现在这个生活和别人比,那我这属于清贫,但是我喜欢这样的日子,所以我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我就觉得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已经很快乐、很不错了,因此我就没有那么多烦恼,我想不出来那么多事,我心里没有事。如果你要是欲望多,肯定它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满足,满足不了呢,你就心生烦恼,你想想是不是这样。

  我有一个想法是什么呢?就是为什么我能够满足,我没有那么多争、那么多求?我的性格特点有一个,我从来不知道计较,我不仅和人不计较,和事也不计较,和物也不计较。我们从来不知道跟谁比,说比比人家张三李四如何如何,比比人家如何如何,我没有这个想法。我就想安安稳稳过我的日子,我就是什么标准呢?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平常的人,平常的人就是抱着一颗平常的心,然后过我们平常的老百姓的日子。通过这个,把自己这个心修炼的平平静静的,你说这有多好!

  有这么几句话,说「水清能见天」,是不是这样?你比如说那河里的水非常清,或者小溪的水非常清,你往水里一看,那天就印在水里,就是「水清能见天」,如果它浑浊,像现在有很多水都污染了,那你肯定就看不着天了,「水清能见天」。说「心清能见性」,如果你的心清净,你的自性就容易显露出来,我们的自性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能显现?有的显现不出来?就是你的心清不清净?这是第二句。第三句,「只要能放下,自性便现前」,这么四句话。有些个时候,我想这些个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比较有益处的,你一听了以后和自己对照对照,你的生活,你周围的人事物,你比较比较,是不是这样?真是这样。

  如果说,有多么富有多么富有,我不是反对人家富有,如果你富有,你安于富有,你过你富有的日子,也别生那么多烦恼;如果你清贫,你就安于过你清贫的日子,也没有烦恼。这样富贵也好,清贫也好,主要的目的是,你能不能心清净下来?能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如果很富有的生活,你烦恼那么多,而那个清贫的,他那烦恼倒很少,我说我宁愿过那种清贫的日子,我也不愿意过那种烦恼多多的,富有的日子。我说这个,不知道同修们能不能理解?可能有人说,因为你自己没有富有过,你比较清贫,可能你就说大话,你就说你喜欢清贫。真不是这样,我说的是真话。我觉得从我走上了学佛的正路,两千年以后,因为读《无量寿经》,听《无量寿经》的讲解,听老法师讲经说法,我明理了以后,我就觉得我一下子就从那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了,我整个人就轻松了,就自在了,现在是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自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欲望       往生心切)(五明学佛网:欲望       往生心切)  

 雪漠:别落入欲望与贪婪的蛛网 

 卢志丹居士:幸福感并非欲望的满足 

 高月明居士:为什么说心理疾病源自对本能欲望的压制 

 传喜法师:欲望无止境知足是快乐 

 蔡礼旭:一个家庭假如放纵了一个欲望,这个家也会败! 

 当你不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你会发现自己更有自控力了! 

 嘎玛仁波切:为了欲望没有不敢吃、不敢杀,就是灾难随之而来 

 嘎玛仁波切:内心充实富有,就不会被欲望和财富所累 

 只有控制欲望的人,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有时候欲望太多,喜欢吃喜欢买东西,怎么办? 

 念南无莲花尊丰如来马上断除强烈的欲望 

 净土法门法师:欲望能够有节制可以得它的乐,不受它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