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何为五浊恶世?


   日期:2015/6/1 9: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给我们解释“五浊”。五是五种,浊就是今天话所说的污染。浊是污染、不清净,一共分为五大类。第一个是“劫浊”。“劫”是讲时间、时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说实在话,污染使一般人都能够觉察得到,不但觉察到,是深深的感觉到。今天生态的污染,甚至于讲整个地球的污染,这个污染,环境要不能再改善的话,现在科学家已提出警告:恐怕五十年之后,这个地球上不适合人类生存。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提出,这个世间已经开始在污染了。‘劫浊者,浊法聚会之时。劫浊中,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劫浊,时间哪里会污染?是在这个时代里头有许许多多的污染,我们称为这个时代的污染。在这样一个时代,确实如果不是带业横超,你要想出三界了生死,的确不容易。

  究竟哪些污染造成时代的不幸?底下这个四种:第一个“见浊”,见是见解。今天环境污染大家都知道,也想出许许多多的方法来改善,现在几乎差不多开发中的国家,即使是地方政府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讲求环保。到底有没有效果?我们根据佛法的理论、事实来观察,效果不会很大。道理在哪里?佛在一切经论里常说:“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环境的污染从哪里来的?从正报生出来的。“正报”是人心。所以,“心净则土净”;心是正报,土是依报,心清净了,环境自然就清净。我们想想:现在这个社会人心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精神的污染,这个太严重了。如果不能在这上讲求保护、净化人心,单单从外面环境上去做,不会收到效果。这跟治病一样,今天要本末兼顾;本是心地的污染,末才是外面环境的污染。所以治这个病,这是治标不治本,决定解决不了问题。讲求治本,也就是净化人心,佛法确实是很好的方法。……

  ‘见浊者,五利使,邪见增盛。谓身见,边见,见取,戒取及诸邪见。昏昧汩没,故名为浊。’把错误的见解,归纳成五大类。“利使”是比喻。“使”,在古时候就是在衙门里面当差的,官府派他去抓人的,他去执行的,有一点像现在的刑警队,这个“使”就是刑警队,“利”是很猛利。这有五个,五个刑警队跟着你,你麻烦就来了,好人决定不会被跟着。至少有这些人跟着你,还没有拿到你,你已经是严重的嫌疑犯,他跟到你,他不放你了。这是比喻。这五种:第一是身见,第二是边见,第三是见取见,第四是戒取见,第五是邪见。

  “身见”,身就是身体,一切凡夫都把身体执着是我,这是错误的见解。佛说: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就好像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的,它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这就对了,这个看法就正确。我所有的可以舍弃,我的衣服不要了,换一件很容易。身体也是如此,舍身受身就跟脱衣服、换衣服一样,你在这地方见解正确,生死就没有痛苦了。生死是什么?换个身体而已。我有没有死?我没有死,换身体而已,就好像衣服脏了,脱掉换一件新衣服,就那么样自在。一切众生因为执着身是我,那个生死才有大苦,苦难从这里来的。这是他看错了,误会了,所以产生这么大的痛苦。一切为这个假身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不值得!这是第一个错误的见解。

  “边见”,就是执着两边,用现代话来讲,就是相对的。科学家发明相对论,我们世间人认为了不起。这个相对在佛法来讲叫边见,说得不好听的,就是偏见,是错误的见解,不是正确的见解,看错了。譬如学佛的人,乃至于不学佛的人,执着断、常两种见解。执着常见的,认为人死了没有关系,来生还是人身,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叫常见。狗死了还是狗。另外一种叫断见,人死如灯灭,人死了什么都没有,还有谁知道?这叫断灭见,不晓得他还有轮回。像这样两边,常、断两边,这种见解是错误的见解,没有把事实真相真正搞清楚。“见取见”跟“戒取见”,我们中国人讲的成见,一个是因上成见,一个是果上成见。“邪见”,凡是不属于上面这四种,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都归在邪见上。这些错误的见解,蒙蔽了我们的智慧、蒙蔽了真心,所以叫浊、污染,心地上的污染。

  ‘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在错误的见解里面,一定要有第一方便我们才有办法成就,不是第一方便就很难成就。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见解错得太多了。

  ‘烦恼浊者,五钝使,烦惑增盛。谓贪瞋痴慢疑,烦动恼乱,故名为浊。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这是五浊的第三类,烦恼浊。“见浊”是见解上的错误,“烦恼浊”是思想的错误,一个是你看错了,一个是你想错了。“五钝使”,它也有五大类。前面见惑叫利使,它来得很凶猛,来得很猛利。这五类来的样子没有前五种那么猛利,但是它很难断,前面那个利,断起来倒容易,这个比较麻烦,古德有个比喻说“藕断丝连”,所以很不容易断。即使证得阿罗汉果,这四果罗汉的确见惑跟思惑这两条真的都断了,可是佛告诉我们,他还有习气存在,习气是什么?习气是藕断丝连。他确实没有贪瞋痴慢,但是贪瞋痴慢的习气还在,可见得断习气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贪”是贪爱。“瞋”是瞋恚。“痴”是愚痴。所谓“愚痴”,是对于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分别不清楚,往往把它颠倒错看了,这就叫做愚痴。实在说,烦恼里面这五大类,愚痴是最严重的,也是最不容易断除的,愚痴要智慧才能断除。贪瞋,定就能把它断掉;唯独痴要慧才能断得掉,单单靠定还不行。所以阿罗汉有九次第定,他这个烦恼能够断;因为慧没有开,所以习气没有断。习气里头,痴是最重的。“慢”是傲慢,“疑”是怀疑。怀疑,为什么把它列入根本烦恼?这种疑不是普通的疑,我们过去学佛,读经,听经,听了许许多多,实在讲对“疑”这个字都认识不够深刻。其实“疑”摆在这个地方,算是最严重的烦恼,它真正的意思,就是对于净宗念佛法门怀疑,这个实在太严重。因为这个法门对它怀疑,换句话说,这一生就出不了三界。如果对于念佛法门不怀疑,换句话说,前面所有一切烦恼,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统统都没有了。所以这个疑不是指别的,就是指对于念佛往生成佛怀疑,这才是真正严重的地方。这五种都能够“烦动”,“烦”是能叫人心烦,这五种都能叫你心烦,“动”是叫你动心,我们今天讲动感情,“恼乱”,让你自己心神不宁,不得清净,这就叫“浊”。

  “烦恼浊”,在我们现代社会里,可以说是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来得严重,大师跟我们说,如果不是“就凡心即是佛心”这样的一个方法,你就不能成就。“凡心”与“佛心”要是一个心,理上讲没有错,大乘佛法都是这样讲的。事上讲不行,事上讲凡圣决定不一样,也就是说,除了念佛法门之外,大乘经上跟我们讲“同生性”与“异生性”,三贤以下的菩萨、声闻、缘觉、六道众生,都是属于异生性。这个异生性与佛心不一样,是凡夫心,难成就。那是讲声闻、缘觉、菩萨不容易成佛,我们六道凡夫不容易超越三界。这是大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人决定不是这一生就完了的,人有来生、有来世。这一世,说实在的话,时间很短暂,往后的日子长,这怎么过?所以聪明人他考虑到将来怎么办,只有迷惑颠倒的人把来生疏忽了,只看眼前,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在一切修学法门里面,唯独念佛这个心是真心,是本性。我们前面提到多少次,能念之心性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个心性就是佛心。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佛号是什么?佛号是性德;不但是性德,是真心本性圆满的德号。能、所都不可思议!这就是“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就是指念佛往生这个法门,除这个法门必不能度。

  ‘众生浊者,见烦恼所感粗弊五阴和合,假名众生,色心并皆陋劣,故名为浊。’众生浊怎么说?“见烦恼”就是前面的见浊、烦恼浊,“见”是错误的看法,“烦恼”是错误的想法,你把宇宙人生看错了,想错了,因此所感的是“粗弊五阴和合,假名众生”。“众生”就是我们常讲的万事万物。我们人是众生,花草树木也是众生,山河大地也是众生。众生的意思就是众缘和合而生,这叫众生。我们今天讲动物,在佛法里面讲有情。有情众生的生命,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所组成。“色”就是身体,身体是物质,色是代表物质。物质之外有精神,精神讲得比较详细:受、想、行、识。“受”是感受;“想”,它有思想;“行”,它是剎那生灭的,是一种相续相,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剎那相续。“识”就是唯识里讲的阿赖耶识,中国俗话叫灵魂,佛法里面叫神识,六道轮回就是神识去投胎。没有开悟之前,没有见性之前,神识是主宰;换句话说,是真正的我,这是讲没有见性。见了性之后,神识也不是我。真正的我是什么?是真心、本性,真心本性才是自己的本人。“识”是怎么回事?我们真心本性迷了,给它取个名字叫做识;悟了就不叫做识,就叫做性,叫做本性,叫做真心。可见得,识跟真如本性是一个东西,只是迷、悟有两个不同的名号而已,其实是一桩事情。在物质上,就像植物、动物等,它虽然不是五阴和合,诸位要晓得,它至少有三个阴和合。植物跟矿物里头,没有受、想,它有色,色是物质,它有行、识。“识”,在物质上我们叫它做法性,在有情,我们叫它做佛性,佛性与法性是一个性。可见得,真性是宇宙一切万法的本体,一切万法是从它而生的。许许多多的因缘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因为见解与思想的错误,所感召的色与心都不清净,这是大乘经上常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是一点都不错。“众生浊”,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世界所有一切物质都被污染,生物都被污染。‘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在环境里面,一定要厌离污染的世界。污染的环境,我们发心要离开它,我们要取一个清净的环境去进修。西方极乐世界是个清净的环境,你能够舍离污染的环境,能够取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得度了,这样才行。换句话说,统统是指本经所说的念佛成佛的法门。

  ‘命浊者,因果并劣,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故名为浊’。“命”,这是大家常讲的健康长寿,那个果报就好了。如果不健康、不长寿,那个命就劣,就不好,这是果上讲的。因是什么?这个一定要知道。第一个是清净心,第二个是大慈悲心,如果我们有这两种心,这个因好,果报一定好,果报就是健康长寿。假如我们的因不好,心不清净、不慈悲,你所得的这个身必定是不健康也不长寿。我们看这个世间人,佛说得好,六根具足的人很难得。六根具足,用现代话来说,健康没有缺陷的人,这就是六根具足。眼看不见,这是眼根不足,耳听不见,这是耳根有缺陷,在人生当中就不圆满,不美满,有缺陷。所以,哪一种果报都有它的因。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里面,给我们列出佛的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果报,三十二相是怎么修来的,我们要知道,你修殊胜的因一定感殊胜的果报。大致上来讲,我们不细说,从原则上来说,从纲领上来说,佛给我们讲:布施是因,福德是果。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三样东西都是世间人,不管中国人、外国人,天天在求,求财富、求智慧、求健康长寿,能求得到吗?不见得能求到。原因在哪里?他不晓得修因,修因一定就得到果报。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要知道这个事实。不修因,希求果报,那是幻想,那是得不到的。我们看现代的人确实缺乏慈悲心,缺乏清净心,因此命就浊,这个寿命短促了。‘命浊中,非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度。’在命浊这个环境中,用什么方法修行容易成功?因为寿命短,所以我们最好选一个不费时间的,也不太辛苦的,这个容易修。念佛往生这个法门正是不必要很长的时间,也不要很辛苦就成功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五浊恶世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五浊恶世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