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寂静法师:如此沟通,你才和孩子真正处于同一个世界


   日期:2015/6/11 9: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于一向内敛的中国人来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不畅,一直是困扰着中国家庭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不畅甚至出现问题,又成为亲子之间继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所以,具体解决所有孩子教育的问题,必从亲子沟通始。2015自然恩典德州冬令营上,寂静法师为广大家长朋友们生动分析了亲子沟通不畅的原因,还给出了实现沟通顺畅的具体做法。愿能对您有所启发,从此学会乘着时光机,进入孩子的世界。

  为什么父母跟孩子不好沟通?有两大原因。第一大原因:父母和孩子不是同一个物种;第二大原因:父母跟孩子不在同一个世界。我们发现,不同的物种一般不好沟通。农村常常把鸡跟鸭养在一起,但我们发现鸡跟鸭沟通很少,它们很难沟通。但是鸭跟鸭好沟通,鸡跟鸡好沟通。我发现麻雀跟燕子也从来不沟通,但麻雀会跟麻雀沟通,燕子也会跟燕子沟通。所以,当我们跟孩子无法沟通的时候,我们,和孩子,就已经成为两个物种了。

  我们和孩子为什么会变成两个物种而无法沟通呢?有一种说法,说家长和孩子无法沟通是因为孩子的成长进入逆反期。那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唐朝、清朝的时候孩子没有逆反期,为什么到现在就有逆反期了呢?大家有没有看到古书上写着孩子到了12岁、14岁就会进入逆反期?没有,古书上从来没有这样讲过。在中国的古代不存在孩子逆反问题,不存在代沟问题,不存在沟通问题。为什么不存在?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农业社会几千年,父母和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所处的生存环境、教育环境都是一样的。

  当今世界就不一样了,父母受的教育和今天孩子接受的教育就不一样。当今社会,十年时间就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何况孩子是在我们出生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才出生的,所以他是在一个新的世界里诞生,他的很多观念想法就会受到这个新世界的影响,对这个新世界里的信息接收的也最快。而我们父母这一代人已经接受了一些固定的信息和固有的模式,由于惯性的作用,依然会保持,虽然也会受到这个变化着的世界的影响,但还是没有孩子变化的快,适应的快。这样就造成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差异,两个物种就是这样诞生的  


  那怎么办呢?——重新变成一个物种。两个物种是改变孩子还是改变我们父母呢?当然是做父母的改变。为什么要改变父母呢?因为孩子就是在当下这个环境、当下这个社会里头出生的,而且由于孩子还小,如果我们让他们改变实际上是很难的。我们做父母的,站的高,高可以就低,所以父母要主动地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跟孩子成为一体,然后就好沟通了。

  我发现我比较容易和孩子玩在一起,当初行脚的时候,就有很多小孩子喜欢跟着我一起走,到现在我也一直很容易和孩子们在一起。开始我也觉得奇怪,后来我一思考就知道了,因为我跟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就像孩子一样,讲孩子会讲的话,像孩子一样快乐的玩耍。大家发现,孩子就是喜欢和孩子玩,孩子不喜欢和大人玩,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和父母玩呢?因为我们的父母跟孩子在一起还是讲大人的话,孩子就不喜欢了。作为父母,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带领,还能带领谁啊?我们呀,应该跟孩子一样的玩,跟孩子们一起玩,生出童心,给孩子们讲讲童话故事。我们主动跟他们变成一样,就跟他们成为同一个物种了。

  如果孩子是燕子,我们父母却是麻雀,这样当然没法沟通,那我们父母就应该变变变变变,变成燕子,变成燕子就有好多话可以说了。我昨天在马来西亚参加空瓶子组织的亲子游学活动,有位妈妈告诉我,自从孩子参加了我们的活动之后,她和孩子的关系特别好,但他们之前的关系不好,因为上了我们的课,(编者注:冬夏令营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父母找回童年的感觉,找回孩子的感觉,引导父母去主动进入孩子的世界)妈妈开始改变,孩子呢,也开始改变,所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越来越好了。  

  父母无法和孩子沟通的第二大原因就是不在同一个世界。不在同一个世界,就没有共同语言。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在同一个世界;“话不投机半句多”,就不在同一个世界。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想跟孩子很好的沟通,就必须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我的很多思想是从佛法里面来的,我看到佛经里面写到,释迦牟尼佛过去还没有成佛,还是菩萨的时候,他想度兔子,他是怎么度的呢?他绝对不是化个菩萨的形象,或者化个仙人的形象,手背在后面,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一群兔子中间,说“兔子兔子快过来,我度你们!”。我相信兔子会被吓到,跑的一个都不剩,跑得比兔子还快。如果释迦牟尼佛又想度鹿,他会不会想:我打扮一下,衣服穿整齐、穿漂亮一点,让鹿看到我不害怕!——打扮的再漂亮鹿见了也怕啊!然后佛陀又走到鹿群中间,说:鹿,你们都过来,我给你们讲法!——肯定鹿也都撒腿跑了。

  那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救度众生的呢?这就是我们受启发之处——释迦牟尼佛会变成兔王。第一,成为兔子,这就成为了同一个物种,进入了同一个世界。第二,还是兔子中的“王”。兔王是兔子中的领袖,是最优秀的,是引领者。我们带孩子也是这样,首先成为孩子,进入到孩子的世界里面去,然后还要比他优秀。所以,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要成为孩子王,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上,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和孩子们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做他们的引领者,领着他们向前看,往高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