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有求必应


   日期:2010/3/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法祈求 有求必应

有求必应是佛法作为真理的标志,也是佛法与外道的区别所在,更是佛法弘传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应求原理、祈求方法二个方面来讲述。

应求原理

《楞严经·观音耳根圆通章》讲述了观世音菩萨的“二种殊胜”和“四种无作妙德”。“应求原理”是这段经文义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内容:第一,“第一种殊胜”表明满足哪些众生祈求;第二,“第二种殊胜”表明怎样满足众生祈求;第三,“无作妙德”表明为什么能满足众生祈求。

拜读观世音菩萨第一种殊胜经文:“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和十方诸佛本妙觉心,相同一相一致。即十方诸佛本妙觉心怜念哪些众生,观音菩萨也怜念同一众生。

“与佛如来同一慈力”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力和十方诸佛的慈力相同一相一致。即十方诸佛的慈力护佑哪些众生,观音菩萨的慈力也护佑同一众生。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中说:“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的念佛人,能蒙受十方诸佛的护念。蒙受十方诸佛的护念就能蒙受观世音菩萨的护念。反之,不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的人,就得不到阿弥陀佛心光摄护,自然也就得不到观音菩萨的护念。

观音菩萨第一种殊胜告诉我们:众生的祈求能否得到观音菩萨的护佑,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是关键。

拜读观音菩萨第二种殊胜经文:“二者,下合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再拜读相关经文:“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十二者,……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生爱敬有相之女。”

从这些法语中,可以明白这样因果关系:“观世音菩萨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是原因,“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是结果。

“无畏”就是真实不虚,即无子众生求子必定得子,求女必定得女。

“悲仰”就是仰仗,依靠的意思。根据《佛说阿弥陀经》,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劝十方一切众生,仰靠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无量寿经》(宋译)说:“所有无边世界中,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又说(唐译):“十方最胜之大士,彼皆当往生喜心。”即十方一切众生最终毕竟仰靠阿弥陀佛。

“与诸众生同一悲仰”的意思是:观音菩萨像十方众生那样,也仰靠阿弥陀佛。十方众生中,有的众生罪恶缠身,毫无功德,这些众生自身毫无功德可依靠,只有完完全全依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这些众生一样,也完完全全依靠阿弥陀佛,虽然观世音菩萨自身有无量功德,但不依靠。

“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的意思是:因为观音菩萨像十方一切众生那样,完全仰靠了阿弥陀佛,所以观音菩萨才能够使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即阿弥陀佛为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提供了根本保证。

“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就是观音菩萨仰靠诸佛,借助佛力,而不是离开佛力,单凭自己来满足众生的求子祈求。

“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就是观音菩萨的身口意三业和十方微尘如来的身口意三业完全相应,完全一致。即十方如来护念众生,满足众生求女祈求,观音菩萨也随顺护念众生,满足众生求女祈求。

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完全仰靠阿弥陀佛,就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

观世音菩萨的第二种殊胜告诉我们: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才是如法祈求的根本。

拜读经文:“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傍及”就是“珍宝种种”主要用来供养十方如来,顺便附带满足众生各种祈求。

依据阿弥陀佛的供具如意愿及《无量寿经》相关经文:极乐世界的菩萨用来供养十方诸佛的礼品,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功德成就的。那么,观音菩萨用来供养十方如来,傍及六道众生,满足众生祈求的“珍宝种种”,自然也是阿弥陀佛赐予的。

“无作妙德”就是:观音菩萨不依靠自己修积的功德,而完全仰靠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的功德上供养十方诸佛,下布施六道众生,满足众生各种祈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阿弥陀佛昔日曾发起遍供诸佛之殊胜本愿。综观这些经文可以断定:观音菩萨之所以,要以种种珍宝遍供诸佛,附带满足众生种种祈求,不是因为众生的殷勤祈求,也不是因为众生的善业所感,而是因为阿弥陀佛的佛力加持,是因为观音菩萨遵从阿弥陀佛心意,是因为阿弥陀佛的遍供诸佛愿和供具如意愿圆满成就的结果。

依据阿弥陀佛的遍供诸佛愿和供具如意愿可以得知,“有求必应”是阿弥陀佛经过五劫思维的规划,又经过兆载永劫的创建而成就的。

《佛说阿弥陀经》说:“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其实,极乐世界的所有珍宝种种,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即观音菩萨用来供养诸佛,附带满足众生各种祈求的“珍宝种种”,是阿弥陀佛变化而成的,就是阿弥陀佛本身。即阿弥陀佛是满足众生各种祈求的具体操作者,是满足众生各种祈求的直接实施者。十方诸佛和观音菩萨是“有求必应”的宣传者和护卫者。

《无量寿经》又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具足”是圆满之义。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拥有满足心中愿求的圆满功德。

观世音菩萨的无作妙德告诉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名号,才是如法祈求的真实内涵。

祈求方法

拜读《法华经·普门品》经文:“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说明众生祈求的方法。依经文次序,先说明礼拜,后说明供养。

观音菩萨是法身大士,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即是无相的法身。因此礼拜的真实含义不是拜某种宝像,而是归依的意思。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即是归依十方三宝,归依十方三宝,即是真归依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的化身,凡夫是不认识的,因此无法礼拜化身。报身在十万亿国土之外的净土,凡夫礼拜观音报身更不可能。

《普贤行愿品》说:“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凡夫既不能像普贤菩萨那样于观音化身或报身前现身礼拜,又不能像普贤菩萨那样清净自己的身语意业。凡夫所能做的是以不清净的身业礼拜种种宝像,这种礼拜的功德是不真实不圆满的。

根据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的具足德本愿(魏译):仰靠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则能圆满“礼拜观世音菩萨”的功德。

具足德本愿说:“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若,不取正觉。”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的人,就是属于“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具足德本愿的意思是念佛人在闻信受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当下,就圆满了一切菩萨行的功德。根据《普贤行愿品》,“礼敬十方三世诸佛”就是菩萨行之一。“礼敬十方三世诸佛”包括“礼拜观世音菩萨”。

具足德本愿在唐译《无量寿经》中为具诸善根愿。善因能生善果,能生善果的善因,叫善根。根据《普门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就是“求子得子,求女得女”的善根。具诸善根愿的意思是,念佛人在闻信受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当下,就具备一切善根,即具备了求子得子的善根、求女得女的善根、求长寿得长寿的善根,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的善根。

供养的种类多。根据《普贤行愿品·广修供养章》,供养有财供养,还有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等法供养。无财人不能修财供养,无德人不能修利益众生供养。根据“普门”二字推断,供养观世音菩萨中的供养不是财供养,而是如说修行供养。“说”是教导之意,包括言教和身教。供养观世音菩萨就是完全顺从观世音菩萨的教导。

《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说:“故我(观音菩萨)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又《普门品》亦讲述了观音遍十方国土,现种种身,说法度众生。由此可知,观音菩萨的教导涉及无量无边法门。即只有广修无量法门,才能圆满供养观世音菩萨。普通凡夫是难以做到广修无量法门。

根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住定供养愿,仰靠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能成就供养无量诸佛。供养无量诸佛,等于听从诸佛教导,广修无量法门。广修无量法门,等于圆满供养观世音菩萨。

正面直接修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功德难以圆满。而通过仰靠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途径,间接地修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功德容易圆满。因此,应当舍难以圆满之行,应取容易圆满之行,即舍难取易。许多大雄宝殿的佛像后面供奉有观音宝像,这样的供奉方式也形象地诠释了舍难取易这个法义。据说观音道场普陀山的正大门是关闭的,这一建筑特点也形象地表明这一法义,这或许是偶然的巧合,或许是大师的有意安排。观音菩萨在《普门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也明示了这一法义。

《普门品》全文写了观音菩萨的两个动作:其一是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的供养。其二是把无尽意菩萨的供养,分作二份,分别供养了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塔。

观音菩萨是忍力具足的大菩萨,他的动作不是普普通通的动作,是庄严的菩萨行,是对众生的身教,是对法义的明示。即供养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塔,就是真实供养观音菩萨。

释迦牟尼佛和多宝如来共同宣说的就是《法华经》,信受奉行《法华经》就是真实供养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塔。

《法华经》讲述了佛弟子应当勤修无上佛道,立志成佛。又讲述了世尊授记诸大弟子和学无学二千人,供养无量诸佛后,当得作佛。供养无量诸佛就是信受奉行《法华经》。

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就是顺从十方诸佛的教导。顺从十方诸佛的教导就是供养无量诸佛。根据阿弥陀佛的住定供养愿,闻信受持阿弥陀佛名号,则能成就供养无量诸佛。

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就是成就供养观世音菩萨。

因此,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的真实含义是归依三宝,如说修行。归依三宝,如说修行就是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

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就是要下定决心,从今以后,毕此一生,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要下定决心,从今以后毕此一生,自己念佛的同时,也要随缘奉劝他人念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如法祈求       有求必应)(五明学佛网:如法祈求       有求必应)  

 仁焕法师:有求必应的佛菩萨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经典,功德有多大,只要诚心,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才能有求必应 

 放生布施求地藏菩萨,妻子房子考试求子求财有求必应 

 两件阴德事,改穷苦之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放生、吃素、念佛,就能有求必应,有求必得 

 本源法师:佛氏门中真能有求必应吗? 

 佛门里有求必应:求好姻缘,就把婚姻交给菩萨 

 信愿法师:奇特治疗 有求必应 

 佛菩萨有求必应,为何就不应你? 

 净土法门法师:能做到这样,就能有求必应!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拜地藏忏,念地藏经,得合心工作,美满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