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48集)


   日期:2015/6/30 18: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生:岁次乙未年中元祭祖专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仁者,阿弥陀佛!台南极乐寺华严实验室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水知道——华严水结晶实验中的十二德目。

  中国古圣先王强调:「修身齐家,格致为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修身教学之内容,首重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并总结出十二德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华严实验室水结晶实验,让水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德目,呈现出绚丽庄严、光彩夺目的水结晶。

  一、孝是万善之根本

  老法师诠释孝悌二字时说:「孝是孝养父母,顺其心意。悌是奉事师长,广修礼敬。圣贤之道,以孝亲尊师为根本。」因此,孝悌是人伦的大根大本。水结晶看中文字孝,呈现上下承接,表示上一代和下一代密不可分,富含传承之意。《说文解字》解释孝字说:「孝,善事父母者。」段玉裁在注解中引用《礼记.祭统》说:「孝者,畜也。」并进一步解释:「顺於道,不逆於伦,是之谓畜。」因此,孝就是要顺於五伦之常道。

  孝字是会意字,由「老」和「子」组成而为孝。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整体。孝道的落实,是始於孝敬父母,进而扩展至孝敬一切众生,方达到圆满。(上图:看中文「孝」字,水结晶呈现多元样貌,而和谐并存,彰显孝敬之理贯彻长幼、环周天下。)

  「父子有亲」是爱的原点,华严实验室在水结晶实验中,让水看关於「父母生养、教育孩子的恩德」的图片,呈现出的水结晶令人惊叹。

  (一)母亲的「怀胎守护恩」:水看图片「父母的爱由十月怀胎开始」。水结晶(图一)好像反映出父母结合为一体的亲爱,共同守护母亲胎中的婴儿。皎洁明净的水结晶(图二),自然流露父母对孩子慈爱的光辉。水结晶(图三),好似反映出母亲腹中的胞胎,四周有母亲的羊水围绕保护著,吸收母亲身体内的营养。

  (二)水看图片「婴儿在母亲胎中孕育」:婴儿在母亲胎中孕育十个月吸收母亲的营养。灿烂美丽的水结晶(图一),内部有圆形胞胎形状好似反映出婴儿胚胎在母亲爱心的包围下孕育成长。光莹明净的水结晶(图二),反映出新生胎儿未受染污的灵性。两个水结晶(图三),相依相偎彷佛反映父亲关怀著怀胎的母亲,而母亲(图三的大结晶)内部孕育著胞胎并散发出母爱的神圣光辉。

  (三)母亲的「临产受苦恩」:水看图片「母亲生产的阵痛」,母亲生产的阵痛好似用钢刀每隔十五分钟在手上划一痕。璀璨美丽的水结晶(图一),内部有光球围绕著中心圆点,彷佛显示母亲圣洁爱的光辉超越生子如刀割的痛楚。闪耀绚丽的水结晶(图二、图三),内部好似呈现被母爱光辉包围的婴儿卷曲在胞胎中等待出世。

  (四)母亲的「生子忘忧恩」:水看图片「母亲看到孩子健全喜极而泣」。璀璨闪耀的水结晶(图一),内部好似呈现一个母亲怀抱著婴儿。也有两个水结晶(图二)相依相偎,而大结晶内部显示一只眼注视小结晶,好像母亲满足的看著她怀抱里亲爱的孩子。

  (五)母亲的「哺乳养育恩」:水看图片「母亲哺乳幼儿」,母亲耗损自己的血及营养来哺乳幼儿。光莹清澈的水结晶(图一),内部好像反映一个母亲怀抱著她亲爱的孩子在哺乳,散发出母爱圣洁的光辉。璀璨闪耀的水结晶(图二、图三、图四)反映出哺育幼儿的母亲无尽的爱及容忍。

  (六)母亲的「咽苦吐甘恩」:水看图片「母亲耐心的喂养幼儿」。水结晶(图一、图二)呈现像爱的水结晶一般灿烂美丽。也有水结晶(图三)好似母亲张大著嘴喂养小孩,而内部散发母爱的光辉。

  (七)母亲的「教导养育恩」:水看图片「母亲爱心无限的带领孩子学习」。水结晶(图一、图二)呈现像爱的水结晶一般灿烂美丽。也有水结晶(图三)好似母亲对孩子的求知欲有高度的包容及耐心。

  (八)水看图片「父母满心喜悦的看到孩子学校毕业」:水结晶(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呈现像爱的水结晶一般闪耀灿烂,好似父母栽培子女长大成人的那种无条件的辛劳与付出,就是父母无尽的爱的显现。

  二、悌是孝道的延伸

  悌是指在家庭中敬爱兄长,在学校、社会上奉事师长,礼敬大众。悌是孝的延伸,《弟子规》说:「兄弟睦,孝在中」,即此之谓也。《说文》:「弟,韦束之次弟也。」段氏注解说:「以韦束物……束之不一则有次弟也。」因此,引申为次弟、兄弟、岂弟之弟。由此可知,弟字的本义体现出长幼有序的伦理关系。(上图:看中文「悌」字,水结晶由内而外,层层堆叠繁盛,彷佛盛开的花朵。)

  三、忠是诚敬的体现

  忠是负责尽职,用真诚的心,尽心尽力的做好本分的工作。《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段氏注解说:「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特别强调真诚恭敬之心。净空老教授解释忠字时说:「一心中正名为忠,心存偏邪则不忠。一念不生名为忠,心存二念则不忠」。因此,忠字的深义就是真诚恭敬至极。此诚为忠字的妙解。(上图:看中文「忠」字,水呈现出端正匀称、不偏不倚的结晶,显现出端肃恭敬的相貌。)

  四、信是德行成就的基始

  信是以诚实的心态处事待人接物。《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说话一定要有诚信。《说文》:「信,诚也。从人言。」段氏注解说:「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佛家教人远离妄语、两舌、绮语、恶口等四过,这就是儒家所讲的信。净空老教授教导我们:「世出世法德行学问之成就,应从不妄语始。诚实守信,众德之基。」这是德行的基础。(上图:水看中文「信」字,呈现出庄严圆满的风貌,印证古人所言「民无信不立」。)

  五、礼是儒家的根本

  礼是人与人往来的法则,是人与人之间最为优美的距离,礼以卑己尊人为尚。在古礼之中,首重祭礼。《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段氏注解说:「履,足所依也。引伸之凡所依皆曰履。此假借之法」、「礼有五经,莫重於祭。故礼字从示。丰者行礼之器。」由此可知,古人非常重视祭祀之礼。祭礼能够启发人性本有的孝心,达民德归厚之效。(上图:水看中文「礼」字,水结晶端正庄严。)

  祭祖的意义是教人不忘本,所谓「报本反始」,这是人道的大根大本。古人有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如此久远的祖宗都还要祭祀,眼前的父母、尊长哪有不孝敬的道理!祭祀祖先就是帮助世人长养厚道的心,养成孝顺的心、感恩的心。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二O一四年香港冬至祭祖大典,出现许多三层及双层灿烂夺目的水结晶,这些水结晶有多方面的意义。三层水结晶体现出中国三代同堂父慈子孝的亲爱,是人性本善的真善美慧。三层水结晶亦反映出慎终追远、缅怀先祖,是儒、释、道三家同出一源的基础。三层水结晶同时也反映冬至祭祀内涵有三:祭祖先、祭天、祭诸神。(上图:公元二O一四年冬至祭祖大典。)(上图:二O一四年香港冬至祭祖大典双层水结晶。)(上图:香港冬至祭祖三层水结晶。)(上图:香港冬至祭祖三时系念法会的三层水结晶。)

  六、义是言行思虑合宜

  净空老教授说,义是求尽义务,不讲权利。言行思虑合情、合理、合法之谓义。真正认识自己所处身分、地位,负责尽职,各守本分。中国古代义的本义是威仪的「仪」。《说文》:「义,己之威仪也。」段氏注解说:「古者威仪字作义,今仁义字用之。仪者,度也,今威仪字用之。谊者,人所宜也,今情谊字用之。」这大致体现出义、仪、谊这三个汉字,在中国从古至今字义的演变过程。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崇尚行为合宜、思虑合情、守礼循义、公平正义、义薄云天的忠义精神,这是因为它是契合本性、符合天道的至善至美的精神。(上图:水看中文「义」字,水结晶典丽庄严,充满正能量。)

  七、廉是清正廉洁的美德

  净空老教授说,廉是廉洁,绝不贪污受贿。廉洁有守之人,生活再苦,也不愿意问人要一分钱。如此为官,无欲则刚,为国为民处事才能公正严明。为《说文解字》作注解的段玉裁先生,一生为官清廉。他曾任国子监教习,师事戴震。曾在四川代理富顺县的知县,在此任上段玉裁开始注解《说文解字》,从撰稿至刊行,呕心沥血,历时四十年。他离任返乡时,仅带走七十二箱书稿,其他一无所取,可见他为官的清正廉洁。正是基於此清贫守志、淡泊名利的品德,段玉裁才能写出《说文解字注》,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类典籍的无价瑰宝,王念孙在序文中赞其为,自许慎之后,「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上图:清代杰出的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先生,是干嘉学派的著名学者。)(上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书影。)在古代,廉字的本义,是指厅堂的侧边。《说文》:「廉,仄也。」段氏注阐明此字的引申义:「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伸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因此,清、俭是廉字的引申义。(上图:水看中文「廉」字,呈现端正圆满、净洁自律之相。)

  八、知耻则勇於改过

  耻是耻辱,知耻是人性本具的良知良能,知耻之人必能勇於改过,发愤精进。《说文》:「耻,辱也。」子曰:「知耻近乎勇。」净空老教授说,常怀惭愧,知错能改,自能勇猛精进克服一切烦恼习气,圆满成就。水看中文字「耻」,水结晶呈现结实刚强的结构,六角形端正严谨,坚实稳固。启发世人要明道知耻,有羞愧感,才能勃发图强之心。耻为切实的觉悟与力行、果敢以及坚忍等美德。

  九、仁是爱人如己的亲密

  仁是二人,人与人彼此之间亲密无间,互相包容,爱人如己,处处为对方著想,必然能和睦相处。《说文》:「仁,亲也。从人二。」段氏注曰:「按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段氏引用《孟子》经文曰:「仁也者,人也。」并解释说:「谓能行仁恩者人也。」《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段氏解释说:「谓仁乃是人之所以为心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能够以仁爱存心,并施恩於人。进一步还要能够推己及人,且绝不与任何人对立,真正做到仁者无敌。(上图:水看中文「仁」字,所呈现的水结晶,似乎体现出「仁」的包容大度,仁慈之心是光芒四射的。)

  十、爱是万德万能万福的根源

  小篆爱,本义作行惠解,即身行仁惠(见《说文古本考》),是加惠於人之意,亦即怀福人之心,有利人之行。爱,从心,从受,以真心感受为义。真诚心的感受就是爱。真诚包太虚,仁爱周沙界,落实在世间,即是《弟子规》;落实在佛法,即是《十善业道》。爱就是真心、真性、真如、法性。爱就是本性、本善、纯净、纯善。爱就是真理、真谛、生命、永恒。爱就是神圣、上帝、真主、圣灵。爱孕育出宇宙万物,天地万物,无一不是从爱心而生而长。爱是万德、万能、万福的根源。(上图:水看中文「爱」字,呈现祥和愉悦的氛围,绽放、立体的姿态,闪烁著柔光,欣欣向荣,生意盎然。)

  十一、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净空老教授教导我们,俗云:家和万事兴,凡有争执则易生祸害。无论有理无理,应以和为贵。有理尚且不争,何况无理?圣贤教人凡事包容,事事忍让,绝无所争。常思退步,则能冷静反省,开启智慧。大众同心同德,则无事不成。古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今时代,社会动乱,灾变频繁,解决之道应从宗教团结下手。宗教团结的理念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多元宗教一定要平等对待,人人都第一,没有第二。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宗教可以共同携手合作,挽救社会动乱,化解世间灾难,促进世界和平。(上图:水看中文「和」字,水结晶显示自然融合有次序的紧密排列。)(上图:华严实验室曾经於三时系念法会中所得的水结晶,发现出「和」字的字形,意味著大家心念契合时,让水结晶呈现出团结圆满的结构。)(上图:平是平静单纯、无分别、没有偏爱,无染污一切平等。平是一种无负担宁静安适的状态,也是智者的境界。水看中文「平」字,水结晶呈现出平整端正、清净明亮的样貌。)

  综上所述,人类倘若能够落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就能保持仁慈博爱的心,永恒不变,并且能将仁慈博爱的心扩大,就是能将父子有亲的天伦之爱发扬光大,爱兄弟姐妹、家族、社会、民族、人类,进一步扩展爱一切树木花草、山河大地,爱一切众生。所以仁慈博爱是大自然法则及人类本具性德的原点。人类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宗教教育带回原点,恢复仁慈博爱的教育,让人类在意念及行为上真正落实仁慈博爱,人和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才能互相敬爱,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山河大地一定也会随著我们的心行回归到仁慈博爱而恢复正常,地球也会恢复到它原来美好和谐的风貌。

  以上是台南极乐寺华严实验室的「岁次乙未年中元祭祖专刊」文稿,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评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华严实验室顶礼敬呈。

  老法师:我们听了实验室的十二个德目,照片每一张都很精彩,如果能放大一点就更好了,能够放到这张纸二分之一,图画放这么大就更好看了。水为我们证实这十二个字,确实是庄严纯洁美丽的结晶。更希望我们看到文字,看到这个图像,一定要想到把这十二个字落实到我们自己心田当中,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这十二个字是传统文化的根,也是佛陀教育的根,我们现在要学习传统教育,要修净土,净土说心净则土净,这十二个字学成了,决定往生净土,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而且用这十二个字常常劝导别人,看到有善根的人我们把这个送一份给他,这份教材做成小册子大量流通。这是科学实验证明的,不是哪个人编造出来的,这有科学根据。好,我们看下面的。

  学生:《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开了,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内容是:

  前言:大士阁第二届「《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已经圆满结束了,这三十天和各位法师、家人们一路走来,确实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多。在这里向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同修,汇报如下:首先感恩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感恩师父上人的悲悯护佑,感恩上印下信法师和馆长的真心护持,感恩各位法师及同修们的通力合作。感恩六十五位家人们能够在百忙之中,能抽出宝贵时间参加此次莲池海会。

  甲、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

  修学三十天后大家普遍有个共识——听经很重要。记得四年前馆长给我们分享到:当年她在师父上人身边学习的时候,看到师父老人家送客人离开时常常会叮嘱一句,回去好好听经,听经很重要。馆长告诉我们,她这些年来修学上之所以能有一点点进步,完全得益於师父上人经教的薰习。学生也深刻感受到,「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师父上人所宣讲的经教为什么能如此的摄受人心,就是因为他老人家所说的都是他做到的,所宣讲的经教也只是老人家真实的修学报告而已。这些年来因为长期秉受师父上人经教的薰习,学生才更加坚定了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也更加明白了今生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主业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副业是讲经说法救度众生,在没有往生之前,讲经弘法的工作还得认真去做。

  师父上人说:佛法在今天已经到了继绝存亡的关键时刻。今日自己得到了佛菩萨如此之大的恩惠,做为一名出家人,最好的报恩方式就是把正法传下去,让更多的众生都能从中受益。此次学习班的学员们分享他们从前在家听经所出现的问题。有位学员分享到:以前在家因为杂事较多,听经比较少,听了几年的经,把《无量寿经》中的三辈往生都没有听懂,还以为是上辈子怎么往生,这辈子怎么往生,下辈子又怎么往生呢?这次参加学习班有机会安静下来,这才听懂了,听懂才能落实,万缘放下,专心听经很重要!还有学员分享到:从前在家听经,没有恒心,虽然都是师父上人讲的经教,但今天听《无量寿经》,过几天又换成《地藏经》,听多了把自己也搞迷糊了。而且发现听经时自己恭敬心不足,甚至会躺在沙发上听经,没有恭敬心怎么会得利益?在这里可以万缘放下,恭敬聆听,以前很多听不懂的地方都听懂了,对经教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本次学习班六十五位家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不识字的,也有博士后。大家共聚一堂,共同聆听圣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佛法的智慧、伟大、殊胜、平等。师父上人的慈悲愿力不可思议!不管你认不认识字,只要你愿意学佛,肯念佛,肯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不管你是一名博士后,或者是一名家庭主妇,只要发心念佛求愿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会慈悲摄受接引往生。世间学问再高,权势再大,到最后都得看破放下,只要万缘放下老实念佛,临命终时都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真是平等平等!

  乙、佛教是爱的教育

  佛教是教育,是世尊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而释迦牟尼佛当年的教育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老人家先行其言,身教胜於言教。海贤老和尚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我们要把佛陀的教诲做出来,而不只是说出来。怎么做?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做起。在此次学习班开班之前,两位大家长就告诉我们:要把心放在学员身上,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要用心观察别人的需要。学生这一点做得不好,但也一直在努力,希望能通过学员的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能觉察到他们需要我做些什么。凡事都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学员们犯了任何过失,学生都包容理解,不批评,不指责;学员们有了一点点进步,学生都大加随喜赞叹。永远保持微笑,念念反省自己,念念忏悔自己,用一颗真诚孝敬之心,像对待父母、对待阿弥陀佛一样,对待一切众生。平时安守本分,把师父上人的教诲在生活中表演出来,恭敬、礼让、谦卑。能够吃苦耐劳,把干净整齐的环境留给学员们,把脏乱和辛苦留给自己,落实老实、听话、真干。用庄严稳重的形象、得体大方的谈吐诠释佛法,使学员们重新认识佛教是爱的教育而不是迷信。让每一位学员来到这里都有宾至如归之感,给人感觉到出家人是这么亲切随和,改变了过去对出家人的误解,开始尊重、敬佩僧宝,增强了学佛的信心。

  本次学习班学员们最赞叹的就是法师们的威仪、谈吐、恭敬心和做事的细心等,特别是我们在不经意当中做出的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是最让他们感动的。有一天早课结束出班的时候,有一位学员看到了一位法师正蹲在那里认真的捡著地上的小虫子。这位学员后来分享到:这些法师对小虫子都这么有爱心,那他们对众生又怎么能没有爱心呢?也许对我们来说是每天在做的小事,帮人摆摆拖鞋,倒一倒水,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一片树叶……,但学员们看来却是那么的感动。在此当下,感到我们肩负著神圣的使命,我们的一举一动已经对正法开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人们从我们身上看到了正法的希望,愈是到这时候我们自己愈是要冷静、清醒。有今天这一点点成绩,都是历代先祖德行庇荫,师父上人的多年教诲,二位大家长的真心护持,诸佛菩萨龙天护法慈悲护佑的结果。我们既要有感恩心,又要生起惭愧心,同时又要生起一种使命感,正法兴衰是我的责任。

  当然我们这次办班工作当中,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下一次办班,汲取这次的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好的要保持,不足的要完善和提升。首先应具有的态度:道场兴亡我的责任,正法兴亡我的责任。时时为正法树立良好形象,保持正确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做总结,念念反省自己。一切为大众著想,「於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众生的法身慧命高於一切,此生誓将如来正法弘传下去,发扬光大。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了粗浅的学习报告,学生障深慧浅,肯定有许多错谬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惭愧学生开了顶礼敬呈。

  老法师:同学的名号叫开了,这篇报告确实有一点开了,希望往后不再迷惑,不再退转,这比什么都重要。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怎么办?开了发心承担这个使命,每一位同修要开了了,我们都要把这个担子担起来。我们不做谁来做?求人难,求人不如求自己。我行吗?只要真正发心,就行。为什么?有三宝加持,有祖宗之德在支持你,你一定能成功。难得你认识了佛法是教育,佛法是爱的教育。佛菩萨的爱心,不但六道里头没有,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没有,真正是大爱。这种爱心完全是自性里头自然的流露,为什么?菩萨真正知道万法跟我同体,爱众生是真正爱自己,不爱自己就是不爱众生,这个动力来自大自然的根源,永恒不息。学佛要有这个大爱心,要真正能够承当,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这一生决定得到三宝加持,希望你前途一帆风顺。

  学生:《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开定,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内容如下:

  甲、学会担当 不忘初心

  大士阁第二届「《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已经圆满结束。回顾过去的三十多天,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多位学员一起生活、学习。学员们的精进好学激励著我们更要学会担当,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奉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师父上人精心安排的课程,两位大家长的发心护持,师兄弟们的辛勤付出,清净庄严的修学环境,威仪有则的行持,温馨周到的服务。师父上人常常教诲我们做事安定徐为、谨言慎行、面容和善、心存谦敬,给人以稳重又不失活泼,严谨又让人倍感亲切,在清净祥和的氛围中生活、学习,体现出生活处处是学习,学习时时不离生活,两者和合,自然能令身心清安,与性德相应。时时处处,一切人、事、物都体现出佛法是生活,佛法是教育。这才是真正为佛法正名,让大众心生欢喜,对佛法生起敬信之心,接引众生令入佛道。

  在回归极乐老家,投入弥陀慈父怀抱的道路上,无量劫来直至今生我们苦苦追寻了很久很久,今又重逢欢聚在此!每日幸闻师父上人讲经六小时,带领我们畅游在深广无尽的如来觉海,引领我们回家的方向;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成佛回归自性。在修行的道路上,应时时铭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不忘初心。自己没有自度之前,自度比度他更为重要,只有自己得度了,才能更好的利益众生,自己也不会退转,这才是真正的慈悲与智慧。念佛求生净土是自己的主业,弘法利生是自己的副业,在没有往生之前,弘护正法、利益众生的事情要尽心尽力去做,以师父上人为榜样,以两位大家长为榜样。

  乙、幸闻妙法 念佛心喜

  每次临近学习班开课前,两位大家长都要亲自请教师父上人,听从师父上人的教诲为学员们安排课程,本著对大家的法身慧命负责任,谦虚恭敬,不敢夹杂个人的意思,两位大家长为学生们做出尊师重道的典范。老师、大善知识是我们修行道路上的依止,法身慧命的依托。认定一个老师,就要完全相信老师,真正依教奉行,才能获得真实的利益。来参学的六十多位学员,在家里每天只能在影碟机前或是网路上恭听师父上人的教诲。苦於世缘的牵绊,俗事的干扰,很难让自己的身心安定下来,让自己每天都有固定的听经时间系统的学习。修行的道路上更是独自一人艰难前行,不能真正感受到善友相依,依众靠众的共修力量。但对於师父上人的教诲坚信不疑,此生定当往生极乐世界的信愿丝毫不减!因为学习的机缘来之不易,所以倍感珍惜,求法之虔诚,修学之精勤,念佛之精进……,无不令自己望而生愧。回想自己,学习的课程来自於师父上人的亲自指导,修学有两位大家长的亲力护持,前行的道路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善友相依,期许自己能常存一颗稀有难遇之心,至诚恭敬,勤苦精修,不枉此生,幸遇胜缘!

  此次学习班,师父上人为我们精心安排的课程是《大经科注》四十八愿的内容,课程后面还安排了三天的念佛,无不令大家倍感殊胜难逢。《大经科注》四十八愿的内容虽然在学习期间没有讲完,师父上人慈悲至极,又将「发大誓愿」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和讲解,更令我等弟子深受感动。师父上人之恩德无极,诚敬之心油然而生。师父上人的法语甘露时时注入吾等弟子心,喜获无上法益,唯有依教奉行,老实念佛,才能无愧於师父上人的深恩!

  前面经教的薰习,师父上人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明了娑婆世界是真苦,极乐世界才有真乐。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有的物质都是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相,虚幻不实。诚如贤公老和尚常劝人:「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苦口婆心教我们看破放下,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名号功德的不可思议,无不令大家心生向往之心。

  后面的三天念佛,有前面信解的基础,念佛更加入心、摄受,心生欢喜。许多学员是第一次尝试在佛堂整天的念佛、绕佛,即便腿脚浮肿,身体疲乏,依旧精勤不懈。虽是五月天,正值当地干旱燥热之季,大家依旧气定神闲,佛声朗朗,「念念清风来,步步莲花开」。在念佛的第一天早上,绕佛没多久,因为音响设备出了一些故障,导致音箱里的佛号声突然中断,彷佛无常突如其来,大家仍旧念念弥陀,步步西方,音声清晰爽朗,丝毫不受影响。每念一声,彷佛离西方极乐世界又近了一步。《无量寿经》云:「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娑婆世界的欢聚总是短暂的,唯有极乐世界才是永恒的。在修行的道路上,有师父上人在前面带领著我们,两位大家长护持著我们,让我们一起手拉著手向前走,今生都不要掉队!《无量寿经》云:「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广度生死流,佛说此人真善友」。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定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惭愧学生开定顶礼敬呈。

  老法师:佛门常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话是古人说的,不是现在人说的。我们从什么地方去观察?学佛的人多,跟念佛的人相比,学佛的人比念佛的人多。念佛的人跟往生的人相比,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什么原因?问题的答案,你们同学的报告都说到了,退心。为什么会退心?教理没有搞清楚,所以信心会退,愿心也会退。特别是现前的社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六尘境界诱惑的力量比过去增长,我看应该用千倍来说,不是几十倍、几百倍,而是几千倍,你有什么能耐能够平安度过?念佛人当中有少数真正抓住了经典、抓住了佛号,分秒必争,才能够安然度过,才能够往生净土。

  我初学佛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以台中莲社为例子,我们自己的莲友,老师不批评别人。台中莲社莲友,在那个时候将近二十万人,老师说真正能往生的,一万人当中也不过三个、五个而已。这就不错了,一万能有三、五个人往生,这是六十年前。六十年后的今天,一万人当中有一个就不错了。现在佛法在滑坡,向下坠落,伦理、道德、圣贤教育全都在滑坡,而且这个幅度一年比一年严重,这是我们忧心所在。怎么办?说一句不应该说的话,是不是众生没福?真的,现前的众生福报比不上过去十年,过去十年众生的福报又比不上他再上去十年,十年十年一个阶层看,看得很明显。现在最近这二、三年很可怕,不是十年,一年不如一年,人心不安,人心浮躁,没有归宿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得了?所以我们确实像开定所说的,不忘初心,这一句很重要。人果然能保持著初发心,那样的真诚、那样的恭敬,学佛就不难,人人都可以成就,保持著初心比什么都重要。

  学生:《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开熏,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菩萨时时刻刻在表法。

  近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很开心,每天跟大家一起学习,念佛,依众靠众,互相成就。师父上人教我们要珍惜缘分,善缘、恶缘都是我们修行路上的增上缘,都是来成就我们的,身边的一切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所以要善学。像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老人家一样,在因地发愿,建立一个超过诸佛刹土,最美好庄严,最适合我们六道苦难众生修行,最容易成就,而且是最容易去的佛刹土。他老人家遍参一切诸佛刹土,取长舍短,成就了极乐世界。所以我们也要像阿弥陀佛学习,跟阿弥陀佛一样,精进不懈,早日成就。

  每天上课前,我们大家都要一起读一遍印光大师开示,每天提醒我们「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恭敬、要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所以学生感恩大家给我机会,是大家来成就我,是大家来陪我学习,给我历练、落实经教的机会。到今天课业结束了,我们一起来沉淀、总结。感觉每天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大家欢喜的笑脸,即使身体有些疲乏,但是看到大家,自己就有动力,有这分责任感,要照顾好大家。真的感觉很惭愧,真的没照顾好大家,很多地方没做好,不管是身体上还是修学上,自己都没有做到尽心尽力,是自己发心不够,心很粗,没有处处为大家著想。不过正是因为有大家在身边,让自己能够发现到自身太多的不足,给我补救的机会,给我信心,给我动力,培养我的慈悲心、耐心,让我慢慢学会去照顾别人,难道这不都是菩萨慈悲的爱护与照顾吗?不都是菩萨的慈悲示现吗?都是来成就我这个愚钝的凡夫!所以当生感恩之心,好好的珍惜这短暂的时光。

  听经时、学习时,看到大家非常的专注、恭敬,来聆听师父上人慈悲教诲,很欢喜,很赞叹,这是那分好学的心,对师父上人的恭敬、信任,这是学生要特别向大家学习的。如果自己能时时保持这分初发心,这分诚敬,相信我们不难成就。有时候精神不佳,大家为了克制昏沉,地上铺个拜垫,跪著来听经,不想错过一分一秒,自己看了既惭愧又感动,自己不如大家勇猛精进。小组分享,真的很欢喜,每天将我们的心得感受供养大家,将自己修行改过、心态的转变分享给大家,自己欢喜,大家也欢喜,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借鉴,感受到同参道友在一起共修的力量,精进不懈,共同进步。

  明白道理之后,心就安了,能够安住在当下,能够在自己本位上尽职尽责。佛法不离生活,大家都说回去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要好好孝顺父母,照顾好家人,要把佛法带给更多的有缘人,让更多的人对佛法生起信心。我们的方向目标很明确,抓住一句佛号,信愿持名,此生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自身的收获是,反省到有时候私心起来时,一想到大家,慢慢就放下了,帮助我提起那分责任心,要护持大家。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在一起,让我能学到很多,时时对照自己,哪些地方做错了,要反省总结,及时的改正调整,把本分的事要做好,要不断提升才行,才能对得起佛菩萨,才能真正的做一名佛弟子。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熏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惭愧学生开熏顶礼敬呈。

  老法师:开熏师的报告,人如其名,开了之后就要薰习,薰习是我们前途向著哪个方向。佛法宗派很多,有显有密、有宗门有教下,你接受哪一种薰习,这个不能不选择。为什么?我们寿命太短了,只有在几十年当中,如果方向错了、目标错了,又要等来世。来世能不能遇到佛法是个未知数,所以最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抓住现前,不可以等待未来,要把今天抓住,这就对了。如果寄托在未来,那是决定不可靠的。而且现在的社会,一年比一年严重、复杂,几个人能够不受干扰?真正能不受干扰的那是圣人,那不是凡夫,凡夫不可能不受干扰。这个干扰几乎都是负面的,正面的太难得了。闻佛法,要练功,在哪里练?生活上。练什么?练不受干扰、不受染污、不受欺骗,好好扎住脚根,坚固信愿,一向念佛,这才能成功。善缘、恶缘都是增上缘,善人、恶人都是善知识。有这样一个概念,好!我们这一生真正可以做到身心清净安稳,能不受人事的干扰、物质环境的干扰就容易远离了。最难的是人事,善人,他的长处我们向他学习;恶人,他的缺点,我们认真反省自己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统统都是善知识,都是善友,这一点学佛的人不可以不知道。好,我们看下面还有一位。

  学生:《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开莲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时时铭记方向和目标」。

  古人有一句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志向,一生朝著这个方向目标去努力,都会有所成就。我们说立志,在佛法里讲就是发愿。《无量寿经》最精华之处即是弥陀如来所发的四十八弘愿,这四十八大愿成就了庄严美好的极乐世界,成为三界六道众生的皈依处。这一成果来自於法藏比丘在因地时的发心,要帮助十法界一切苦难众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在世间自在王佛的指导下,遍参十方刹土,取人之长,舍人之短,从始至终贯穿著这颗爱众生的大愿悲心,经过五劫的精勤努力,终於建成了殊胜美妙的极乐世界。正是因为法藏比丘的发心和努力,才有了众生的福祉,让学生对「佛法兴亡,我有责任」有了更深的感受。自己的发心直接关乎众生的幸福,佛法的弘扬,所谓「一人有福,连带一屋」,这一观念帮助学生提起了责任心。之前虽在努力,但并没有觉得自己每日进步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有意义、有价值,因此常常懈怠懒散,要想学习法藏比丘的精神,唯有在生活中去落实。

  善知识常讲要善用其心,经过慢慢的深入学习,愈来愈体会到自己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离善知识的标准还差很远很远。在善知识的面前自己唯有回归到一张白纸的状态,修行才能受益,一切从零开始才能将善知识的精华吸收过来。所以善用其心就是完完全全将自己的心换成老师的心,老师用什么样的发心去做,自己也要用同样的心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能够看出自己学到多少、理解多少,做的事情可能不一样,但是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用善知识的发心做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是在当下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中去练习。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将正知正见在自己的心中扎下根基,在以后做事的过程中就会与善知识的发心相应。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并不知道修心,所以没有很深的感触,做完就完了。后来才反省到,世间人与学佛之人不同之处就在於用心,如同师父上人常讲的没有学佛之前一切为自己,辛辛苦苦劳碌一生,总离不开六道轮回之苦。学佛之后一切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自己成就道业,方向目标不同,结果当然也不同。没有闻到佛法之前经历的三苦八难,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因为没有觉照的智慧,只能在其中受苦;学佛之后,这些苦难是修行路上看破放下的动力,激发自己生勇猛之心,出离六道轮回。在遭受侮辱冤枉时,修自己的忍辱;在看到众生遭遇苦难时,修自己的慈悲;在服务众生时,扩大自己的心量。在做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放下,不能执著。所以会修行的人每天都在积功累德,增福增慧,不会修的人,则是在空过时日。

  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同样跟一位老师学习,受益程度则不同,关键也在自己的用心。天资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就是用心,所以时时要记住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时时明白自己要做些什么,为什么要做。就像世间自在王如来对法藏比丘说的一样,「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只要明确方向,一直向前走,总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莲粗浅的心得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惭愧学生开莲顶礼敬呈。

  老法师:开莲的报告也写得很好,一个人在这个世间,方向、目标很重要,如果稍稍有偏差,后果就不堪设想,而且要坚持方向、目标。我从听到佛法,方东美先生给我介绍,我听了之后很感动,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学习,我发心来学习,没有人弘扬,我发心来弘扬。我的能力很有限,福报没有,这个人一生当中没有福报,没有福报做事就受很多限制。学佛到今年六十四年,六十四年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我是一个人,连同参道友都没有。为什么?我们的志向,就是方向、目标,不相同,所以一生孤立。非常难得,早年时候遇到一位同参道友,黄念祖老居士,确实我们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但是我们命运不一样,他住在北京,我住在海外,一年我们见面二、三次,不能常在一起,这就是没有福报,一生没有道场、没有信徒。

  大家在谈到英国去办个汉学院,为什么要办?都是时势在逼著我。我有没有能力办?没有能力,一切看缘分。为什么要办?很简单的一个理由,《四库全书》、《四库荟要》,大家知道,我买了很多,我向商务印书馆买了一百一十二套《四库全书》;《四库荟要》,我向世界书局买了二百七十多套。为什么?我把它分送给世界著名的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去收藏,我相信这部书不会失传了。这是我心里想到,这个国宝要永远传下去,世间灾难很多,什么方法保存得住?就是分送给各个地方去收藏,无论什么灾难,都不可能全部毁掉,总会有几套留下来的,目的在此地。书是买了,都送出去了,可是谁会读?这是用汉字写的,是文言文,如果没有认识汉字文言文的人,这书等於废纸,不起作用。所以办汉学院,就一个单纯的目标,培养能够阅读《四库全书》的人才,希望这些人才将来都是国学的老师,好的所谓国学大师,这是我们所盼望的。他将来有能力讲这部书,把这部书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不是讲全书,讲全书里头的一种、二种,古人说,「一经通一切经通」。所以希望将来慢慢形成一个汉学院,汉学院专门培养是能够解读《四库全书》的老师,他们将来在全世界各个大学中文系里面教汉学,我们的方向目标在此地。

  我一生方向没有变,目标没有变,我学释迦牟尼佛,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他老人家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我接受了。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道场,我一直到晚年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为什么不建道场,明白了。建道场,你要管人管事,要管钱,什么都要管,你要分心,你的心不能专,你的心不得清净。我早年有个同学,傅乐成,在台湾大学做教授,是个读书人,是个好教授,一生教书。台南成功大学成立了,学校请他去做文学院院长,他做了一个学期,辞职不干了,回到台北来跟我说,简直不是人干的事情。我笑著对他说,你现在才知道。你想想看读书人,一生读书,你叫他搞行政,他怎么能受得了?好教员一心专搞一样,你怎么去搞行政去了?我跟傅教授一样,我们命运相同,目标方向也相同,他不能干还去干过一次,我一次也没干过。为什么?我们一生没有在这上操过心,一生得到清净就是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我能给你出主意,能给你当参谋,我不能给你办事。所以我一生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助手,办事助手都是临时来的,常常更换,不是固定的。好不好?好,一点都不操心,有也行,没有也行。我的正业,每天至少两个小时讲经,这是我的正业,干别的就不务正业,那就错了。

  所以我理想当中的佛教大学,我赞成,我支持,请我去做校长我不干,那害死我了。我说我做顾问可以,我不能做校长,也不能做教务长,咱什么行政事情我都不能干。你请我去,我可以给你讲一堂课,专讲《无量寿经》,这是我的本行,是我的正业,讲其他的那就不务正业,何况是佛法以外的。我传播,我在推动《群书治要》,《群书治要》我看过没有?没有看过。里面缺少了三篇,早年我读《春秋左传》,《左传》上中下三卷,它缺了上卷,我把上卷补出来,出版界里头他也认可了,把我补的一卷列进去了,我都不知道。到这个年龄,九十岁了,还搞这些事情吗?不可能。我要搞应该在四、五十岁,怎么可能到九十岁才干这个事情?哪有这种糊涂人!身体虽然还可以,但是体力不如以前,今年跟去年比,不如去年,一年一年的老化。所以一年一年,念佛要紧,其他的都放下了。

  这一次跟诸位第四次讲这部经,我跟前面讲的不一样,这一次讲经等於带著大家同学一起来学习,如何将这部经里面所讲的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变成自己的行为。我们要落实这部经,这部经活在我整个身心上,这叫表法。这个身表《无量寿经》的法,重点在这个地方,所以进度很慢。学习,大家很欢喜,这好事情。所以方向、目标要把握住。「佛法兴亡,我有责任」,这句话重要!我真干,佛法就兴;我不真干,佛法就亡,这是不能不知道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习班       无量寿经科注)(五明学佛网:学习班       无量寿经科注)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229集)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228集)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227集)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226集)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225集)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224集) 

 净土法门法师:陈玉华同学,第二届《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心 

 净土法门法师:张红艳同学,第二届《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心 

 净土法门法师:刘露同学,《无量寿经》学习班心得报告之二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223集)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222集)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22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