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洗心


   日期:2015/7/2 15: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几年前接触佛法时,我带着一种初学的热情,每天废寝忘食地诵经念佛、听经闻法,也到处搜集与佛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奇人异事。知道了佛教有普陀、九华、峨眉、五台四大名山,分别是观音、地藏、普贤、文殊四大菩萨的道场,我在网上如饥似渴地浏览四大名山的图片,非常向往,也敬慕。就在同时,不记得从哪里得到一张《百年虚云》的碟片,我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看了两遍,为虚云老和尚一生拥护佛教、慈悲济世、普度众生的精神感动,尤其是他为报父母恩,从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台山,一路乞讨为生,吃尽万般苦头,历经三年时光才到达,更是让无数佛子为之敬仰。那时我见识尚浅,心想电视剧里有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后来刚好看见一本佛教杂志上,一群居士在普陀山的林间小道上三步一拜的图片,那虔诚恭敬的态度很令人感动,于是我在佛前发愿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分别去朝拜四大名山,并且要三步一拜到山顶,哪怕只是选择一小段路拜上去也好。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也许是这一片虔诚之心感动了佛菩萨,于是在2011年12月底,我得以有机会朝拜普陀山,当时正是一年中最冷、风最大的时候,当我们坐船到普陀山下时,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寒风刺骨,我把包里最厚实的棉衣穿上仍旧觉得很冷。同去的朋友不信佛,只是以一种观光旅游的心态来普陀山,我们一直往山上走,我正在犹豫要不要三步一拜上到山顶,如果我一个人拜,必定耽误她的时间,但是千里远道而来,如果不履行当初自己发下的誓愿,岂不是很可惜?正在犹豫之时,忽然见到一位居士身穿海青,在我前面的青石板路上三步一拜,也许是佛菩萨的有意安排,来提醒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于是告诉朋友我想三步一拜上去,没想到朋友很支持,我们约好在山顶的佛顶寺会面,于是她边走边到处拍照,我则跟着那位居士在潮湿的青石板路上三步一拜,这是我第一次拜山,感觉很很兴奋,浑身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这段路有时候上坡,有时候是石阶,有时候是小石子路面,但见同时拜山的居士毫无退缩之意,虔诚而专注的目光从不斜视,而且遇到小石子、小水洼也毫不避让,我更加感动,跟着她一起虔诚朝拜到山顶佛顶寺。远远见到朋友在那里等我,她仍旧冷得瑟瑟发抖,而我却浑身热气腾腾,内心无比激动,我想此时我一定满脸泥浆,一身污泥,没想到对镜一看,居然一全身尘不染,令朋友非常惊讶,我也感到不可思议。

  之后2012年12月底,我与同样学佛的先生一起朝拜九华山,因为我们带着共同的目标而去,因此这次得以从九华山大门口三步一拜到山顶万佛寺,历时9个小时。12月底的九华山也非常寒冷,山顶还有积雪,我们一路从小石板路拜上去,饿了就啃几口面包,喝几口矿泉水,先生还要负责背着我们的食物在前面拜,我跟在后面,感觉浑身有用不完的劲,越拜越有精神,越拜越觉轻松。很多人走上去都觉得很吃力,但我们却拜得不亦乐乎,这大约就是地藏菩萨的加持了。

  虽然曾经朝拜过普陀山、九华山两大名山,但那时我还不太理解拜山的意义,只是带着一种对佛菩萨的无限敬仰,以及一种冲动和热情去拜山。而这一次峨眉山之行,却让我忽然明白了拜山的意义。承蒙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永寿大和尚提议,峨眉山佛教协会于4月底在大佛禅院召开峨眉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因为曾经在《四川佛教》发表过几篇文章,此次有幸被邀请参加会议。大佛禅院巍峨庄严,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梵音缭绕,进大门处有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塔、普贤多宝塔,构造精美,庄严肃穆。大佛禅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大”,殿堂大、佛像大、字体大,无论是藏经楼、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还是四大菩萨殿、弥勒殿、药师殿,都比我以往去过的寺院大很多,站在殿外仰视,放佛一座座从天而降的楼阁,真不知道建盖这些殿堂凝聚了多少佛子的心血和智慧。大佛禅院的佛像,除了号称世界第一大的乌木观音像外,其余每一尊佛像都是金身塑造,很高大庄严,跪在佛像下面,连我这样高度近视的人也能清晰地看到佛菩萨的慈眉善目。大佛禅院的走廊到处都挂满佛言祖语,还有高僧大德题字牌店,所有的字体都很大,大约一方面是为了让近视的人也能看清楚,另一方面是为了彰显佛教庄严肃穆的气势,真乃佛家大手笔!在会议结束后,王荣益主编亲自带我们游览峨眉山,当天很冷,我们是坐缆车上下,峨眉山风景灵秀,古木撑天,溪水瀑布随处可见,仿佛一片未被世俗污染的人间净土,遗憾的是当天天气不太好,金顶的十方普贤菩萨圣像时隐时现,瞬息万变。我隐隐感觉到这又是佛菩萨的提醒,让我履行当初的承诺拜上去,或许能瞻仰到菩萨清晰的尊容。于是在大家爬到金顶准备返回城里时,我和先生决定在半山腰的灵觉寺挂单一晚,第二天再三步一拜到金顶。王老师成人之美,帮我们安顿好之后才返回。

  当天下午,我们沿着灵觉寺外的山间青石板路一路走下去,准备去看看洗象池。途中遇到一位50多岁的农民,又瘦又矮,身上却用一个陈旧的木架背着三袋米,看他很吃力的样子,我问:“这位师傅,你背的米有多重啊!”

  他答:“150斤!”

  我又问:“为什么要背?用车拉不行吗?”

  他叹道:“车子到不了洗象池那里,只能靠人背啊!”

  再问:“这段路有多长?”

  他答:“七公里半全是山路。”

  又问:“你一天来回背多少趟?”

  他答:“一般来回背两三趟。”

  我们听得目瞪口呆,这段路比较陡峭,下山的青石板路两边都有护栏,护栏外就是万丈深渊,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很少有平路。先生很同情这位“背山工”,又见米袋子上印有“十方普贤”金色圣像,便自告奋勇地帮他背一袋米,那位背山工很感激地说:“小伙子,谢谢你了,我在这山上背米这么久,还没有遇到谁这么好心愿意帮我背米,一般人连走路都困难。”先生边走边高兴地说:“我不是在背米,是在背普贤菩萨啊!”于是我们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已经走了两三公里。先生毕竟不是干体力活的人,渐渐觉得体力不支,脚也痛起来,没有办法再帮他背米,我们只好告别了“背山工”,气喘吁吁地返回灵觉寺。

  先生的脚从背米回来后一直疼痛,于是原本计划第二天一起拜山的,变成了他护法,我拜山,而且计划从灵觉寺大门起香的,也因他脚痛而一再缩短。他背着水和面包,我们一路走上去,到了一个叫“太子坪”的地方,我们才起香。他跟我一起拜了一段,又喊脚痛,只好慢慢在旁边走。他的脚每走一步都痛,疑心自己连走到山顶都困难,我们只好对着水念咒、念佛,求普贤菩萨加持我们能顺利到达山顶,神奇的是当我们把念过咒语的净水喷到他脚上时,他顿时感觉一阵清凉,疼痛大大减轻,步伐也轻盈起来。我无比感恩菩萨的加持,一路拜得更加起劲。我穿着一身浅灰色的居士服,走三步,拜一拜,路上不时有人好奇地观看和拍照,但是我仍旧目不斜视,勇往直前。到了一处,路两边分别有两块大石头,石头上流着小溪水,两块石头中间的路面十分潮湿,经过路人踩踏之后布满泥泞。有一位老人小跑到我前面等着,可能想要看我怎么办,是要继续拜?还是站起来走过去?我想起昔日玄奘大师到印度寻求佛法,可谓九死一生,但他立誓“宁可向西一步死,绝不向东一步活。”古人求法不畏艰险,我又何必在乎这一点泥泞?于是我仍旧三步一拜过去,没有在乎衣裤上的泥浆。那位老人忽然问我:“你这样拜过来,衣服裤子都脏了呀!怎么不走过来呢?”

  我头也不抬,想也不想就回答:“衣服脏了可以洗,心若是脏了该怎么办呢?”

  老人笑眯眯地说:“有道理!我看你拜山,衣服越拜越脏,但心应该是越来越清净吧?”

  他这一说,我忽然领悟到:原来拜山的意义,就在于洗心。一切众生原本是佛,在无始劫的轮回里,我们的心沾染了贪嗔痴慢疑,眼耳鼻舌身意贪求色声香味触法,将我们原本清净污染的心改变得面目全非。无明是最可怕的病,因无明故,众生往往贪求世间财色名食睡,造恶因,得恶果,因此生生世世轮回六道,无法出离生死苦海。我们皈依三宝,修学佛法,不是为了得到更多,而是逐步放下,恢复我们清净污染的真如本性。拜山的意义,不在于向佛菩萨求取什么,也不在于锻炼身体,更不是为了做样子给别人看,而是以佛菩萨为榜样和老师,通过这三步一拜的虔诚忏悔,修行以往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逐步洗去我们内心的污垢,找到最初那颗灵灵觉觉清净无染的心。

  当我们拜到金顶十方普贤菩萨脚下时,原本阴沉沉的天空忽然放晴,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一时间阳光照耀着十方菩萨金色圣像,披了一层金色外衣的十方菩萨菩萨圣像更加灿烂威武,庄严肃穆。我们绕佛三圈后,在不远处的草地上歇息,目不转睛地仰视着普贤菩萨的圣像,没想到以前经常在网上、杂志上看到的十方菩萨圣像,今日居然真的近在咫尺,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瞻仰,菩萨的十个面容各有不同,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微微含笑,有的悲悯众生……

  快要下山的时候,空中传来传喜法师悠扬的歌声:“点一盏明灯,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个角落……”我忽然忍不住流泪,佛菩萨正如这黑暗世界中的大明灯,照亮众生心中的无明。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我们能听闻佛法,实乃三生有幸,佛菩萨是我们离苦得乐、脱离轮回唯一的依怙和救星,想我一介凡夫,不知道在六道里轮回了多少世,受了多少苦,是佛菩萨不舍一个终生的大愿,十劫又十劫的救度,才让我有机会听闻佛法,让我能够洗去千万年来面目全非的心眼,让我看到光明快乐的净土,并作为一生的向往和追求。

  承蒙普贤菩萨加持,以及峨眉山佛教协会的盛情邀请,让我有了这一次朝拜的殊胜因缘。此次峨眉山之行收获很多,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明白拜山是为了洗心,今后若有机会,我愿继续拜下去,愿佛法的清泉,不断地洗刷这颗蒙尘的心灵,愿早日恢复清净自性,愿早日回归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