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婚姻不能讲道理!讲道理注定是失败的


   日期:2015/7/3 22: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我生活的周围,有幸福的家庭,也有不幸的家庭。

  幸福,是因为懂得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不幸,是因为把家当成了讲道理的地方。

  其实幸福婚姻最忌讳的是华山论剑、据理力争、得理不饶人。

  尤其是夫妻之间,没有必要非得分出个厚重薄比、高低输赢,许多不幸的家庭正是因为不晓此理才经常搞得夫妻之间狼烟四起、战火不断,最终把和睦变成了分离。

  俗语说: “有理走遍天下”。

  但对夫妻来说,有理千万别拿回家讲,也就是说千万不要把理带回家,尽管家是一个身心自由驰骋、栖息的地方。在家里,可以同吃一锅饭,同饮一壶水;可以同床共眠,相爱相拥;可以说,可以笑,可以做一切,但偏偏就不是个讲理的地方,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讲理。

  一个温馨的家也许需要的很少,一杯水、一碗饭、一句我爱你!而这里的很少却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包容的心,男人要“让”,女人则要“忍”,宽容、谅解是组合家庭最基本的东西。

  毕竟,家是用来存放爱的地方,不是用来讲理的地方。

  每一个家庭都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婚姻的磨合期,审美疲劳期等情感方面的危机期,无论你们婚前是怎样的相亲相爱,怎样的难分难舍,怎样的海誓山盟,都将经历这样的婚姻里程碑,甚至白雪公主和她的王子也要走过这样的路程。

  大仲马曾说: “要维持一个家庭的融洽,家庭里就必须要有默认的宽容和谅解。”萧伯纳也告诉我们: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而同时也蕴藏甜蜜之爱的地方。”

  柴米夫妻,食的是人间烟火,谁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就不要太过较真,求全责备,而应多体谅,多包容,这样彼此相处才会和谐,婚姻才得以延续。

  我相信,婚前的每一个家庭都是我们自己用辛勤的双手亲自建造起来的,建家的时候,我们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期盼、充满了幸福感!

  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延伸,夫妻之间的神秘感和亲近感也随之不断的在淡化,随着淡化的不断深化,淡出了平淡、淡出了矛盾、淡出了争吵、淡出了伤害;有些人也可能淡的夫妻反目成仇,淡的双方体无完肤。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婚后怎么这个人变得这么不讲理?

  这么不可理喻?

  我从前不知你是这样,我要是知道你是这样,我就……

  谈恋爱时,男女之间往往是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

  可一旦生活在一起后,各自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其实,人,还是原来的人;家,还是原来的家。

  只因为夫妻间神秘感的消失,双方对对方淡化了、吞噬了、收缴了。

  初恋时的心潮澎湃,望穿秋水的幸福感没有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感觉也没有了,最清晰的感受便是左手握右手。

  于是,尊重的目光少了,挑剔的目光多了;包容的心减弱了,好胜的心强化了。

  难道婚姻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婚姻就像吃饭,你点的肯定就是你爱吃的,可等菜上了桌,你还是忍不住先看看别人的盘子。”

  这是一种不甘心的心里在作祟呢?

  还是因为没上桌的菜最好吃呢?

  抑或是吃不到嘴的才最香呢?

  我们不能否认人心都有着这方面的贪婪和占有欲。

  爱情和婚姻的演变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及其复杂的过程。

  不可否认,相守多年的夫妻许多感情问题都是在男方功成名就,女方花容失色之后。

  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夫妻出现感情问题不能排除争强好胜这个因素,因为争强好胜是削弱夫妻感情的潜在危机,一般情况下,男人的成就感和女人的衰减都可以助长这种潜在的感情危机。

  男人成功后的“气吞山河”和女人的“色衰之后”的自惭形秽,一方面使成功的男人自我感觉良好;另一方面使色衰的女人遭到伤害和冷遇。

  成功的一方觉得另一方就得听自己的。

  于是,战争和隔膜就有了,结局是: 一个成了“白眼狼”,另一个就成了“糟糠之妻不下堂”。

  婚姻经营到了这个境界,谁还肯为对方的幸福和冷暖再去买单呢?

  还怎样让婚姻日久弥新呢?

  所以,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

  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

  既然结合了,就要努力共同走下去,即使不再爱这个人,也只有怀念,而不要去怀恨!

  “婚姻是需要填充的空盒子,你必须往里放东西,才能取回你要的东西;你放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

  很多时候,婚后的情感是靠一点一滴存储起来的,如果说一个尊重的眼神,一句体贴的话是零存整取的话,为对方多做一点,多谦让一些,爱对方多一些便是零存整取,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你所得到的情感回报就会愈来愈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婚姻       道理)(五明学佛网:婚姻       道理)  

 陈兵教授:佛教的情爱观及婚姻伦理 

 王骧陆居士:菩提法用 婚姻之礼 

 曾琦云居士:在爱情中实现涅盘——与现代禅一起讨论佛教爱情 

 仁焕法师:道理、道德与修行 

 华方田教授:中道理念与现代佛教教育 

 仁焕法师:婚姻的定位 

 仁焕法师:说话的道理 

 魏德东教授:佛教的婚姻观 

 仁焕法师:学佛是学平安的道理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三十二节 勿讲求道理知解 、勿过 

 张尚德教授:修楞严咒的道理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三 居士修行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