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问答:夢中見瑞相防止變成魔障


   日期:2010/3/1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链接(请您将此内容推荐给志同道合的学佛同修——功德无量) http://www.amtb.org.tw/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问答
1問:念佛後,當晚夢中見到頭腦裡有亮晶晶的光,請問這是否如古大德說的實相本體、常寂光湛然之體?
答:不是的。你看到的不是常寂光,也不是湛然之體。如果你看到常寂光、湛然之體,那就恭喜你,你決定是法身菩薩,你不是凡人了。
  你念佛或者在夢中見到光是一種瑞相,這些瑞相不要放在心上,否則就變成魔障。《金剛經》教導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有這些瑞相,只有在求老師印證的時候才能提出來。而且不是在公開場所提出,是單獨見老師,沒有第三者在場時,請老師為你做印證,絕不向外宣揚,古大德都是這種作法。
  而且這些瑞相常常跟人講就不好了,這好像有點炫耀自己,「我念佛有瑞相,你還沒有,我比你高」,有這個意思在,這不是好事情,容易著魔。所以,一切瑞相都不要放在心上,這是《楞嚴經》教導我們的。如果放在心上常常想著,這個境界就不好了,慢慢就使魔得其便,因為魔知道你喜歡神通感應,他就來找麻煩。
  無論在中國、外國,我們遇到許多著魔的人,這是一般醫學上講精神分裂,最後都送到精神病院。我遇到不少,有人來找我:「有沒有法子幫助?」我問他:「是不是喜歡神通?喜歡感應?」他回答:「是的。」凡是著相久了,會對於神通、感應很在意,這就是著魔的因素。所以,一切境界相現前時,一概不理,也不必跟人說,就是好境界。
  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一生住山,在廬山建立「東林念佛堂」。他曾經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從未跟任何人提起,到他往生的時候,西方極樂世界又現前了,他才告訴別人說:「現在我要走了,佛來接引我了,這個境界過去曾經見過三次。」所以,什麼時候才能告訴人?臨終往生時才告訴人,你沒有走的時候不要告訴人,才能保持你的身心清淨。21-90-79

2問:我念佛入靜時,面前出現紅色的「離」與「積」字,請開示。
答:「離」是教你放下,離一切虛妄相。《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如何離?心裡決定不分別、不執著,就是離;不是真的要你離開相,相是離不開的。「積」就是積結功德,你能離相,就是積結功德,所以離與積意思相同。這是好境界,但是不能執著,執著就容易產生魔障。你念佛止靜時,出現任何境界,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不要執著就是好境界。21-90-68
3問:請問念佛時意守何處?
答:這大概是講心安在哪裡?要安在佛號上。古德教導我們,念從心起,從口裡面念出來,從耳朵再聽進去,字字分明,字字清楚,沒有念錯,如此功夫容易得力。21-90-71
4問:請問使用佛珠念佛時,是否可以越過母珠?
答:可以。但世間一般有個習俗,特別是初學者,最好不用念珠頭裡面嵌著佛像的這種念珠。對佛像要尊重,手拈著念珠頭,摸著佛像,這不太恭敬。真正念佛人不用這種念珠,就沒有顧忌了。21-90-71
5問:經云:「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是我們日常工作繁忙,沒有念佛名號的時間和條件。有人說:「一心一意工作,別打妄想,這也等於念佛一樣。之後再把一天所做的成績迴向極樂世界,這就等於念佛求往生了。」請問這樣做我們的心真能清淨嗎?
答:我想這不用我開示,你自己很清楚。你一心一意做工作,不打妄想,你說也等於念佛,假如你開個海鮮餐館,天天殺生,很認真、很用心的在殺,這個功德能迴向往生嗎?「一心一意做工作」,如果你的工作是利益社會、利益一切眾生,這是福報,還可以說得過去。「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佛經講的功德不是講這個,是講純善的心行,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持戒、得定、開智慧是功德。我們沒有透徹明白佛所講的道理,這是愚痴。我們不能依教奉行,這是缺德不是修德,這種淺顯的道理一定要懂。
  你是修行人,在工作的時候就要一心工作,工作才能做好;工作放下之後,就一心念佛,佛也念好了。念佛的時候想到工作,工作的時候想到念佛,工作沒做好,佛也沒念好。所以,一心不能二用,心一定要專一。我們做一天的成績,成績有善惡,自己一定要清楚,只要我們的心真能清淨就行了。何謂清淨心,你一定要清楚,不能含糊,不能誤解。21-90-73
6問:當念阿彌陀佛念到很法喜的時候,想起苦難的眾生,有時也會流眼淚,請問是何原因?
答:這是一種悲心的流露。我們更應當努力修學,自己修成之後,就能幫助這些苦難眾生。在現前,我們應當把念佛、誦經、修行的功德迴向給眾生,這樣就好。21-90-7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1)(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1)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空观开示(10~19) 

 傅味琴居士:空观开示(1~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0~1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9)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10~19)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1~9) 

 傅味琴居士:定学开导(110~119) 

 傅味琴居士:定学开导(100~109) 

 傅味琴居士:定学开导(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