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法就是圣谛


   日期:2010/4/1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K·SRI DHAMMANANDA/文
释印海 张大卿 /译

佛法是什么?这一问题使很多人模糊困惑。人们常问:佛教是哲学呢?宗教呢?或是一种生活方式?简单说:佛教既广大且精深,再巧妙也不能归纳于一狭窄的范畴。当然,佛法包括了哲学、宗教或生活方式,可是佛法却不是限囿于以上范畴之内。

以某些范畴或标签来归类佛法,就好像宗教使用招牌来告诉人们,他们的宗教正在传什么法。假使我们用佛法来比拟药房,将会更清楚。我们都知道药房的招牌不能治疗一个人的病;假使药品是有效的,你就用它来治病,你不用去管它招牌上说得怎样。同样的,如果佛法是有效的,就利用它,不管它用什么招牌或标签,决不可将佛法硬塞进任何一个简单的范畴或任何招牌的框框中。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环境里,对佛法必然有不同的归类和解释。某些人认为,佛法只是一大堆迷信的仪式;或者是可以获得短期利益的方便工具,是一个古时候流行的玩意。另外一些人却认为,佛法仅是对知识分子有意义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发明。但对虔诚热切的佛教徒来说,佛法则是他整个的生命,值得他倾其所有来完成的生命大事。

一些知识分子把佛法看成是印度环境下的产物,或者认为是印度宗教的另一种产品。然而,佛法并不是这样,佛法就是圣谛,它是到达实在的智性的途径。佛陀体悟到世间的困扰,并不是单纯来自于知识性或理性的过程,而是来自于心智的发展和净化。知性的立足点使人联想到科学的态度, 终于促使佛陀成为古往今来、 独一无二的宗教导师。当然,达磨(法)的曙光在印度出现,有其当时智性探究和伦理性建设的社会条件。数百年来的宗教和哲学发展,孕育了印度本土丰饶的知识土壤,在这种肥沃条件下,达磨的种子才得以诞生。同时代的希腊、中国、埃及和巴比伦,虽然各有其思想宝藏,但都比不上当时印度圣哲的水准。思想启蒙的胚芽犹如长了翅膀的种子,从世界各地数不清的遥远时空,一齐飞到印度的东北角来生长和发展。这个独特的胚芽在佛陀的人身上获 得了完整的表达。

透过这个启蒙的经验,佛陀不再使用教条性的信念或神秘来做为教诫。他采用一种有效的、你我都可以证实的经验来说明佛法。他用最正确的字眼,给佛法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定义,那就是圣谛。我们要记住:佛陀不是从学理上教导我们,他是从他的了解、他的开悟,以及他在圣谛上的实证成就上教诫我们。

佛法开始于二千五百年前的乔达摩佛陀身上,当佛陀介绍他的教诫时,他并不想要仅仅解释生命和世界,而是要指出他所发现的圣谛是在彰显正确而实际的解脱之道。

佛陀的原始教诫,包括宇宙、 人生真谛。 然而,佛陀的原始教诫(常称为法或佛语)和宗教用来吸引人们接近他们的教诫有着大大的不同。当佛陀灭度后数百年,佛弟子们开始将老师的教诫组织成为宗教。他们掺入了很多奇迹、神秘、算命、符咒、护身符、坛场、祈禳以及各种仪规,这些并不能在原来的佛陀教诫之内找到。当这些外来宗教的信仰和修持介绍到佛教中来时,很多人疏忽了原始佛教中最重要的修持:自律、自制、道德的陶冶和心灵的进展。人们不去修持佛陀原来的教诫,反而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去向神灵追求守护和寻求财富及好运。渐渐地,人们开始对原始佛教不生兴趣,变得一味地只想从观星宿、黑魔或病难中摆脱掉恶运和晦气。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的修炼与信仰就局限于一般世俗的追求了。即使到现今,很多人还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外在力量免除他们的种种困难。只要人们仍然攀缘于这种信仰,他们就不会培养坚毅意志、智慧与智能,以及其他的有关资质。换言之,人们开始用佛教的名义,滥用人类智能去追随仰仗外力的信仰,他们也因此染污了佛陀教言的纯净。

如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佛教在很多国家里所以被认为是宗教,是因为人类所居住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关系。即使把佛教当成宗教,它也不是开始于从天上降下来人间的超世间体系,而是经过很长的历史的过程,才诞生和发展的。在它的演化过程中,人们慢慢丢开佛陀的原来教诫而创立了很多不同于佛陀的新宗派。

佛陀的原始教诫所激发的不仅是宗教,而且是整个文明,这些教诫在历史上变成很多文化和国家文明的动力。事实上,佛教在世界上已经成为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它在文化、艺术、哲学、伦理和建筑领域上有着辉煌的历史成就。在过去几世纪以来,无数的社会和教育机构都和佛教拉上了关系。佛教史中庄严地记载着友善和友爱,从佛陀布教以来,这世界开始变成一个不同的地方,人们开始了解生命和宗教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今天的佛法在现代世界里仍然是一种伟大的文明动力,做为一种文明力量,佛法唤醒无数人们的自尊和自我负责,同时唤起很多国家的活力;它诉诸每个人的思考力去撑持提升精神上的进展,增进人们的容忍心以脱离宗教、民族和国家间之狭隘狂热;它驯服那野蛮,并且涤炼人们的心灵。简言之,佛法教导人们把整个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每个人都可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内在洞察,以达到最高目标,并且使人产生依靠自力以成就的感觉。

两千多年来,佛教已满足了将近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精神需求。今天人类对佛教的需求如同以往一样强烈,佛教的教义仍然是人类精神上最丰富的泉源。因为它能提升人类的努力,使人类达到较高水平,它不仅帮助人们不断地追求和上进,也由于其触角宽广,佛陀对生命的观点已有吸引知识分子的趋势。因为这些知识分子绞尽心力苦无出路;不过,佛陀的宝藏不仅是知识上的锻炼或慰藉而已。

另外一个需求佛教的原因,是因为佛教是现实的,而且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不是迷昧地把人们推进那种虚渺的乐园,也不是用尽各种幻觉恐惧和罪恶感去恐吓和烦扰人们。佛法正确而客观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现实世界,并且明示我们达到圆满解脱、和平、宁静和幸福之道。

假使人类要从不正确的宗教中救拔出来,佛教将是一个最有效的宝筏。因为佛教是人性的宗教,它的创立者是一个人,在它的教义中没有神的启示和介入。当此物质世界在人们成功控制之下的今天,人们可以回顾一下,他们对控制自我到底有多少的成就?提及这个问题,现代人们将发现佛教能解答很多难题和疑惑。

今天佛教正吸引着西方。因为佛教没有教条,它能满足理性,也能满足心灵;它坚持自己,也容忍他人;它包容科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和艺术。佛教指出:唯有人才是现实生命的创造者和自己命运的设计者,这正是佛教的特性。

佛教和平与慈悲信息的光芒普照十方,它照亮所有以佛法为新生命的亿万人们。


摘自《佛教徒的信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       圣谛)(五明学佛网:佛法       圣谛)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佛法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处(讲演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六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四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三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二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