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世间百态

 黄浦泪


   日期:2010/4/2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因为今天是佛的“欢喜日”,今天是报答七世父母的日子,我必须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已此引以为戒.

在20世纪的中叶,上海有一对善良的老夫妻,生有两个儿子。两个老人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大,供他们上了大学。在盼望中,两个儿子都相继成家立业,同时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大儿子是国家干部,供职于国家机关,小儿子也做了国家企业的干部,日子过的都不不错。

时光荏苒,无情的岁月使两位老人日渐衰老,该是一块与儿孙共享天论之乐的时候了,于是商量着把老房子卖了,决意与儿子一起生活。当时三方达在一致意见,两位老人按月在两个儿子家轮留生活。当初几个月生活的还过的去,可时间长了儿子媳妇就开始嫌弃他们了,认为他们老了,认为他太脏了,认为他们太罗嗦了等等。大孙子长的聪明过人,活泼可爱,儿子媳妇对他庞爱有加,总是买好多好吃的。当炎热的夏天买来西瓜时,大儿媳把瓜切开后不是让孩子拿给老人吃,而是让孩子拿过来炫耀一番问:这块西瓜好看吧?“好看”,想吃吗?“想吃呀”,孩子脸一沉说你们不能吃转身就离开了。每当家里有好吃的孩子都是以这种形式对待两位老人。老人家只是无奈的摇摇头,认为儿子工作辛苦该吃好的,孙子太小该补充营养。可是儿媳并没有善罢干休,总是让两位老人吃他们的残渣剩饭,两位老人天天黯然神伤,偷偷流泪。

一年有12个月,12月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当 12月31日时,二儿媳仔细算了一下,认为两个老人在他家比在老大家多一天,感觉31号这天应该到老大家过更公平。当时外面正下着鹅毛大雪,天寒地冻,二儿媳便硬是把两位老人从家里赶了出来。两位老人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到大儿子的住处。当到了大儿子家里时,大儿媳认为这个月还不满,是后一天应该在老二家过,同样无情地把两位老人赶出家门。

两位老人背着他们用的被子衣服,泪纵横相互搀扶着一脚浅一脚深地走在冰天雪地之中,“养儿养女防备老”,可是在大雪纷飞的日子他们却被赶出了家门,无家可归。

他们走着走着,实在无路可走了,只好走到了黄浦江边,江边有一棵,老人家结开了捆被子的一条绳,在树上系两个套,然后自缢身亡。两具尸体在寒风中随风摇曳-----

此事件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上海,当时在上海一家报纸一个版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报导。像这样的悲剧仍在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大地上延续。虽说不多,那怕中国只有一个,那也是对我中华民族的沾污----

世间哪个都有父母,而每个人将来都有做父母的机会,想想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怎么样呢?是否有尽人子之道呢,是否孝敬过自己的父母,对父母有过污辱吗?

“凡事不顺因不孝,谁知孝能感动天”,孩子来源于父母,母亲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含辛茹苦,乳是母亲的血液的成,用自己身体来养育孩子,心里在常常挂念孩子的身体病痛,咽苦吐甘。父母之恩德做子女的永远都报在不清,乌鸦尚知反乳,小羊知道跪乳,难道我们项天立地的人连乌鸦都不如吗?

<孝经>中有讲: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至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至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现在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做人应当把父母当成佛来供养,不要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否则会为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父母       遗憾)(五明学佛网:父母       遗憾)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一篇 培养健全的精神力量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自序 

 仁焕法师:孝顺父母是福德 

 仁焕法师:孝是原谅父母的过 

 仁焕法师:老祖宗与父母的定位 

 仁焕法师:老祖宗与父母对后代的影响 

 仁焕法师:父母孝顺对后代的影响 

 仁焕法师:信仰天地父母 

 道坚法师:父母亲的信念——苦谛思维修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