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布施中,无贪心为最殊胜


   日期:2015/8/11 21: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智海撷贝】布施中,无贪心为最殊胜

  今天接着讲噶当派的一些教言。

  阿底峡尊者说:“布施中,无贪心为最殊胜。”

  布施就是要舍掉对身体的贪着,对受用的贪着,对善根的贪着。比如说,若是贪着自己的善根,你所做的善根无论有多大都是有漏的,不能成为无漏的。若是有漏的善根,以此善根只能得到一些世间的福报,暂时的利益,不能成为解脱或成佛的因。所以,若是要断除对善根的执着,最好有三轮体空的摄持。若是有真实的三轮体空的见解是最好的,若是没有,也可以有相似的。我们做布施的时候,包括上供下施,也是三轮体空。布施者自己,所布施的对境,所做善根的方法或过程,都能视为空性,有这种相似的三轮体空的见解也可以。若是有真正的空性见,功德和利益肯定是不可思议的。但若是有相似的,心里这样忆念、观想,也能摧毁轮回之根,所以要有三轮体空的摄持。

  此外,进行善根回向也是断除贪着善根的方法。比如说,将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会非常重视自己的善根,因为它是最大的财富。我们现在还是没有真正明白善根的重要性,也没有明白善根对我们的真正利益。所以,我们将善根回向给别人时都特别大方。其实应该是善根第一,生命第二,财富第三。但我们现在是颠倒的,一说生命或财产,就不大方了,也许几百块钱都很难舍掉。

  佛经里有这样的公案。有一次,佛到城中化缘,遇到了一个乞丐,他见到佛非常欢喜,想供养佛。但他没有别的,只有七粒米。他以恭敬心,把这七粒大米撒在了佛的身上,供养佛。就是这么一点点善根,使他得到了七次转轮王的果位。转轮王也有好几种,他所获得的是统治整个南瞻部洲的。只用七粒大米供养佛,得到的却是如是的殊胜果报,这还是属于世间的利益。出世间方面,通过这个善根,可以获得永远的解脱,也可以获得圆满的佛果。可见,善根才是真正的财富,是第一的财富。

  对一个稍微有些智慧的人来说,善根第一,生命第二,钱财第三。为了善根,为了修行,可以舍弃生命,可以舍弃一切。但对一个愚者来说,财富第一,生命第二,善根第三。看看自己是智者还是愚者?

  很多人为了暂时的利益,为了自己这么一个脆弱、短暂的生命,不择手段。对他们而言,仁义道德算什么啊?善根算什么啊?身体稍微有一点点不舒服,为了补身体,就去杀害众生的生命;为了身体可以舍弃善根,为了钱财可以舍弃生命,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

  “但是没有钱不行啊,钱是第一。”没有钱怎么不行呢?你们看看那些大德高僧的传记,他们没有钱也行,更自在,更快乐。其实人一生的快乐和钱财是没有关系的。现在很多人认为,有钱就是快乐幸福,没有钱就是痛苦。不是这样的!也许你真正有钱的时候,内心的烦恼痛苦就更大。

  人没有钱也可以快乐,没有钱也可以幸福,我对此是亲身体验过的。以前我在喇荣学习的时候,物质条件不是一般的差,而是非常差。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身上一点钱也没有。但是现在回忆起那段生活,在上师座前听闻佛法,每天都法喜充满,非常快乐。那时,喇荣来去是自由的,随时都可以离开。什么时候来都行,什么时候走都行,没有人管的。那时候住的都是草皮盖的房子,漏水漏风,还不如山洞呢。山洞里面很暖和的,最起码也不漏水。尽管条件这么差,但是我们一天也不愿意离开,没有觉得烦恼、痛苦,内心的快乐、幸福是无比的。所以,一个人内心的快乐与幸福,与物质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有也行没有也行。所以不要把物质看得太重,不要变成贪心的奴才、物质的奴才,一切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有多大福报就享受多大福报。

  这些钱财属于是世间的福报,是求不来的。若是自己有福报,就会有这些;若是没有福报,就不会有这些。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所以不要不择手段地去争这些,不要把钱财看得太重,应该是生命比钱财还贵重。讲人身难得的时候讲过,我们可以通过人身承办解脱,承办究竟的利益——佛果。人的生命比财富珍贵,有几十亿、几百亿的财富,也不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健康的心灵。

  生命是第二财富,善根是第一财富。但是对善根的执着也是要断掉的,不能贪执。我们的受用,世间的福报,为什么达不到圆满呢?就是因为有贪着。若是对受用、钱财有贪着,你很难得到这些,即使得到了也是暂时的。对身体也一样不能贪着,要放下对身体、生命的贪着,这是轮回的根。

  此外,对异熟果也不能贪着。《佛子行》里讲,“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布施了就能得到更多的财富。但是不管是以恭敬心上供,还是以慈悲心下施,都不能图回报,不能求这样的果报。

  “布施中,无贪心为最殊胜。”比如你为了求平安,求健康而去做供养,并不是对佛生起了恭敬心、感恩心,这样的心就不够虔诚。你是有目的的。布施众生,是以慈悲布施的。若是你图回报,图异熟果,就不是以慈悲心做的布施。慈悲心就是真心想拔除众生痛苦,真心想给予众生安乐。因为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养育过我们,帮助过我们,对我们有恩。现在他们都是我种善根的福田。我要解脱、要成佛,就要靠众生。带着这样的慈悲心和感恩心去做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若是你图回报、求回报,就不是慈悲了。所以无论是上供还是下施,要去掉自私自利,不能图回报。若是你有自私,就是图回报,就不够虔诚,也不够慈悲,你的布施就是假的,不是真正的布施。

  其实,我们上供下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断除对身体、对受用、对善根的贪着。布施是要去掉贪心。若是对身体、对受用、对善根没有贪心,没有欲望,就是布施度圆满。

  为什么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失财始终是苦”?是因为有贪心和欲望。若是没有这些,就不会有这些痛苦。你今天赚钱的过程是种痛苦,赚不到钱也痛苦;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又造了很多恶业,将来还要感受痛苦。这里有痛苦的果,也有痛苦的因。特别想赚钱,然而却赚不到钱,这是痛苦的果,当下就是痛苦。同时造下了很多恶业,将来还要感受痛苦,这是痛苦的因。赚到钱了,还要守护钱。放家里好,还是放银行好?放银行也不安全,还是放家里吧,但是家里也不安全。那怎么办?守护财产也是种痛苦。若是真有钱了,心里的那种压力、烦恼也是种痛苦。守财的过程也是种痛苦。最后,你还要失去这些财富,要么是财富失去你,要么你失去财富。如同小品里表演的,“人死了钱没花了”,这是痛苦;“人活着钱没了”,这也是痛苦。其实,人活着钱没有了,这是种痛苦;人死了钱没花了,这是种更大痛苦。一个人有很多财富,今天得病了,突然要离开这个世界了,那是非常痛苦,不是一般的痛苦。虽然舍不得,但是没有办法!心里的那种无奈,真的是无法形容。但是如果你去掉了贪心,没有贪着,就没有积财的苦。因为财富是修来的,是自然而然来的,不是求来的。

  那些大德高僧不会有积财的痛苦,因为这都是自然而然来的。他要的不是钱财、名誉、地位等,但是没有办法。地位追着他来了,名誉追着他来了,财富追着他来了。这叫修来的福报。比如说,我们的上师如意宝,他即使躲到喇荣沟了,也躲不掉。当时法王到喇荣沟的时候,喇荣就是一个空谷,一个人也没有。后来成千上万的弟子都追来了,没办法!虽然他要的不是名誉,但是没办法,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了!他虽然要的不是地位,但是没办法,他成为了人天的供养处!那时很多人对法王非常的恭敬,不是一般的恭敬,每天的供养堆积如山!修来的福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就来了。我们点火的时候,要的不是灰,最好没有灰。但没办法,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了。他没有积财的苦,也没有守财的苦。对一个真正的大成就者来说,黄金和牛粪等同,在他的境界里,一屋子的黄金就相当于一屋子的牛粪。他不会执着这些,钱财不可能变成压力,钱只是一张纸而已。他也没有守财的苦,也没有失财的苦。他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不可能贪图这些,不可能放不下这些。我们现在也要学这种境界。

  其实,贪着是解脱、成就最大的障碍。我们要解脱烦恼,解脱痛苦,首先必须要断掉贪着。我们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要达到圆满,必须要先断掉贪心。没有贪心,没有欲望,才会有真正的福报和快乐。所以“布施中,无贪心为最殊胜。”

  ——摘自达真堪布上师《噶当教言讲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布施       无贪心)(五明学佛网:布施       无贪心)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布施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许智铭居士: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陈坚教授:无畏布施:“人间佛教”的虚云模式 

 高明道老师:布施 慈心 为善 离欲 

 宽运法师:何谓布施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6 布施就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施平等觉 

 永海法师:布施得当 

 永海法师:适当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