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2】


   日期:2015/8/25 8: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11、以放生款赈灾是错因果吗?

  以放生款赈灾,则是转济疏轻之财,以济亲重之急。因果固有,当不致因此获罪。

  近来放生者,多多不得其道。名曰放生,实无放生之益。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较比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了无所减者,利益多多也。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以放生款赈灾,则是转济疏轻之财,以济亲重之急。因果固有,当不致因此获罪。十三年,黄涵之在道尹任,募开放生园。江浙打仗后,彼即告退。冯梦华知彼尚有放生园款数千,与光书,令光劝彼,以此款济灾民。光极力劝彼移赈。彼与谛法师书,说所以,谛责以错因果。彼以谛书见寄,光论因果固有,若谓阎老子加以刑罚,则光愿相代,其事遂不至中止。近来放生者,多多不得其道。名曰放生,实无放生之益。以张名揭晓,令捕生者多捕,以故光绝不赞成,定期放生西湖。若不是不知事务者提倡复放生池,何至冤枉花万数千元净资,犹令多少生命,得莫救之灾。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较比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了无所减者,利益多多也。光已六十九岁,应酬日多,精神日减,若不长隐,则于己有损,于人无益,岂可云法弱魔强之故乎?此系大竖法幢者之身分,光何敢僣窃此名义乎?祈慧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113页 复骆季和居士函)

  212、为什么说人若抛撒五谷,必定来生无饭吃;人若遭践字纸,必定来生无目及愚痴无知?

  食为民天,何敢暴殄。虽一粒半粒,亦不宜弃。弃之得饥饿之报。遭践字纸,必定来生无目,及愚痴无知。食牛,固宜切戒。以牛于人有功,食之更加罪过。

  汝本回教,能信奉佛法,皈依三宝,可谓豪杰之士。然须力敦伦常,恪尽己分,衣不蔽体,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复以此化他,自可决定即生出此五浊恶世,生彼清净莲邦。不致上负佛恩,下负己灵也已。今为汝取法名为宗道,汝妻为宗德,文庆为慧畅,文裕为慧丰,文智为慧纯,文馨为慧馥,俾彼等同皆吃素念佛。如不能净素,切勿恣意令食。一则保存慈心,一则卫护身体。汝教食牛,固宜切戒。以牛于人有功,食之更加罪过。湖南人吃饭不吃尽,此风甚劣。食为民天,何敢暴殄。宜与儿女及仆婢等,说其所以。虽一粒半粒,亦不宜弃。人若抛撒五谷,必定来生无饭吃,今生亦有即得饥饿之报者。人若遭践字纸,必定来生无目,及愚痴无知。宜令儿女等同读《阴骘文》、《感应篇》。为彼讲说,俾知为人之道,及三世因果之理,则将来自不至流为暴恶。彼杀父杀母,废伦免耻者,皆由最初不知为人之道,及因果报应。一闻邪说,遂极力依从,以逞其肆无忌惮之心,为可哀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110页 复马宗道居士书四)

  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身家经营,遗之于子孙,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整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之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措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383页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文)

  卷七 净土法门与信愿行三

  第一章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213、为什么说生死到来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

  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49页 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74页 复包右武书二)

  214、为什么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面对无常当如何发心?

  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属后世。当观此娑婆,浊恶甚于圊厕。信彼极乐,即我本有家乡。不求此世来生,人天王等福乐。唯愿报终命尽,蒙佛接引往生。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沉沦之无上妙法耳。汝既厌弃世荣,发心出家,必须努力勤修,切莫因循度日。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属后世。当念形质虽禀五漏,心性原具三德。痛洗积劫之女习,力持弥陀之圣号。观此娑婆,浊恶甚于圊厕。信彼极乐,即我本有家乡。不求此世来生,人天王等福乐。唯愿报终命尽,蒙佛接引往生。朝斯夕斯,念兹在兹。念极功纯,感应道交。临命终时,必克果愿。既生净土,顿悟无生。回观世间富贵,奚啻阳焰空华,直同囹圄毒海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七第1408页 示某比丘尼)

  何况我等凡夫,业根深重,不致力于此,是舍易而求难,惑之甚矣。且今世杀人之具,日新月异,若飞机大炮,毒气死光等,山河不能阴,坚物不克御,我等血肉之躯,何能当此。而人生朝露,无常一到,万事皆休。是以欲求离苦得乐者,当及时努力念佛,求佛加被,临终往生。一登彼土,永不退转,华开见佛,得证无生,方不辜负得闻此法而信受也。唯愿大众精进行持,是所至祷。(《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633页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215、生死事大,可世人多将其置之不问,为什么?如何求了生脱死之法?

  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三途一报百千劫,悲哉。

  欲求了生死之法,唯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最为第一。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以了生死之法,则可悲者,转为可乐也。若不求了生死之法,徒生悲感,有何所益。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唯于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讲求也。须知法门无量,皆须自力断惑证真,方有了生死分,则末世众生,颇难现生即得实益。唯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最为第一。以其仗佛慈力,即未断惑业之人,亦可出此娑婆,登彼极乐,实为我辈无力断惑者之一大恃怙。(《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617页 净土问辨功过格全刊序)

  216、如何才能做到心不贪外事,专一念佛?

  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

  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燃,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疱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53页 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217、劫难之中当如何修持?

  劫难之中,当竭力专修净业,以期往生净土。不然,一息不来,而欲再闻如此之径直法门,恐无有如是之侥幸了。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来,人死四五千万。自有生民以来,未闻有如此之惨凄者。又复风吹,水冲,地震,瘟疫,各处频频见告。又兼水旱,不一年中,每兼受其灾。诸物之贵,比昔几倍。当斯时也,幸而得生,敢不竭力专修净业,以期往生净土乎?敢以幸得之身,游逸其志,不注定一法,而泛泛然致力于不契时机之法门乎?倘或一息不来,而欲再闻如此之径直法门,恐无有如是之侥幸也已。(《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84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218、求生西方者为什么不可怕死?

  怕死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65页 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219、怎么解决念佛时不能恳切的问题?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如是则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洗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81页 复陈慧超居士书)

  220、常作临终想对念佛有什么帮助?

  生死到来,人各有此日,故宜常作临终想。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若不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为依怙而常念之,则祸患之来,或所不测,及其卒遇,徒唤奈何。化学能预先持念,必有冥为转移。况生死到来,人各有此日,故宜常作临终想,则一切非分之妄想,与不能资之以了生死之诸法门,自不致力驰骛,而令此决定仗之可了生死之法荒疏不修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61页 复袁闻纯居士书)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88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印光法师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