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陈瑞珠:古文示范教学耕心莲苑学生弟子规修学报告分享


   日期:2015/8/27 19: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陈瑞珠老师:大众请放掌,端身正座。尊敬的上悟下道法师,各位尊敬的法师、师长,各位可敬的学长们,下午好。中华文化要学习好就是在个从容,假如没有时间从容,所学习的一切是不容易入心的。所以在每一堂课先让奉茶的代表,做这样一个进经奉茶的仪式,事实上就是让所有的学习者先沉静下来。除了做一分聊表恭敬师长之意,同样的也给师长沉定下来,你待会所要教的、所要阐述的内容都要对得起每一位的学习者。这一分沉静从容还是一句话,学习文化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所以一分诚敬、一分宁静、一分功夫都是不断在自己心上下功夫,我们大家继续在这条路上共勉。

  这堂课里面有两个单元要进行,一个是古文教学。孩子们背熟之后,在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词里面熟了,我们如何进行古文的学习?我们想做一点小小的分享。因为我们今天在学习上如果是《弟子规》,它是贯穿所有一切教学,贯穿日常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如何去运用它?各位请翻开讲义,我们今天上的古文是:「冯谖客孟尝君」。要上这一课之前,第一个,孩子一定首先要对作者了解,作者何许人也,他生在怎样的时代?那个时代为什么产生出这样的思想?他的目的、因缘如何?当如果了解这个背景之后,再开始看他的课文,就会了解他为什么可以做出这些事。所以说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了解到历史的背景,假如我们只看人,而没有把时空加入进去的话,这不是我们能够把文史读明白的。我们先做一件事,大家先来了解这篇课文,我们再进行解说。因为我们每个孩子前面的麦克风只有三支,事实上这一课是可以作文言文的广播剧的上法,非常精彩。我们想试试看能不能把它研究成功,就是大家在互相研习的时候,麦克风如何传给对方?我们先试试看。同学们,我们翻到古文这一课来了,请问第一段有哪些角色?我们看到了有谁?男主角是谁?

  同学们:冯谖。

  陈瑞珠老师:还有更重要的主角是谁?

  同学们:孟尝君。

  陈瑞珠老师:请问谁来担任冯谖的角色?永全,请。孟尝君呢?孝德,好请。在这边还有旁白,旁白是谁?旁白,承志。再来还有友人是不是?友人是谁来担任?友人请育贤。左右是谁?左右,好,安邦。你们麦克风要互相合作。还有谁?还有什么角色请告诉老师,有没有漏的角色,确定吗?一气呵成,没有漏了角色吗?

  同学们:齐王。

  陈瑞珠老师:齐王谁来担任?齐王,好,我看这个旁白让咏馨好了,你当齐王。好,还有什么角色漏了?还有没有少角色的?

  同学们:没有。

  陈瑞珠老师:没有了吗?确定吗?

  同学们:确定。

  陈瑞珠老师:确定,那我们好戏要正式上场了,好,他们是用背诵的方式,请:

  同学们:「冯谖客孟尝君,作者佚名,出处《战国策》,体材记叙文」。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於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於事,愦於忧,而性懧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冯谖曰:「愿之。」於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朞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於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於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於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庙之祟,沉於谄谀之臣,开罪於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於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陈亭君老师:「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通常这样的人,因为他是从小被冷落的,他都是在看人家的脸色,看人家的眼神,因此他的一个观察力特别好。孟尝君从小就培养了这样一个观察力,加上又能够读圣贤书,因此在跟父亲应答上,尤其在后来,当他开始有能力可以去召集当时的这些食客的时候,更能够展现出他的气度。因为曾经被人家瞧不起的他,就更能够去感同身受这些门下食客,他们想要被如何的对待。因此我们在这一课里头看到,第一段冯谖多么过分,在我们一般人眼中,真的是很过分。当然孟尝君在第一段里面,我们看到的角色是,如果今天有一个企业家,是像孟尝君这么大度大量,我们想他的企业经营起来,应该也是一种非凡的气象。所以等一下我们在提问当中,我们应该可以更深入去探讨,这一课它所要展现出来的一个文化的意涵,以上。

  陈瑞珠老师:好,谢谢。基本上,在当时这些谋士一定有他懂得的谋,就像《孙子兵法》里面的谋攻。当然一个谋士他一定会读到这些经典,所以懂得很多的技巧。我们就不论,我们今天要谈的是这一课最重要的是冯谖买义。冯谖买义又让孟尝君如何的死里逃生,到最后可以无殃无灾的当了数十年的宰相,都是冯谖为他所献的计策。好,孩子们请注意了,我们开始做提问。孟尝君以好客闻名,本文的哪些叙述可以看得出来?冯谖他贫乏不能自存,他又无好又无能,却要求成为门客,孟尝君说了什么?好,咏馨请。

  咏馨:报告老师,孟尝君以好客闻名的原因是,当冯谖想要请友人,拜托友人在孟尝君前面说情,希望可以寄食到孟尝君门下的时候,有人形容冯谖是无好也无能,是没有才能也没有什么喜好的,但是孟尝君在这种时候,却能愿意收留接受冯谖,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当冯谖成为孟尝君的食客,然后三番两次的提高他所要的要求,第一次是希望食物可以更好,进一步要求他的坐骑可以升等,他最后是希望他整个家都可以得到侍奉的时候,孟尝君他都是没有拒绝的,都是非常有气度的接受冯谖,并且答应他所要的要求。所以从这边可以看出孟尝君的好客,以上。

  陈瑞珠老师: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们说,他的好客在哪些文字里面可以看得到。

  咏馨:是,老师!第一个是在第一段的第二行,应该是从第一行的下面,「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然后一直到第二行,「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这边是第一点。第二点是,从第二行的下面,「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一直到这一段的最后,「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於是冯谖不复歌」。以上。

  陈瑞珠老师:好,亭君老师,你看我们咏馨找到这几点,我觉得她已经找到差不多两点了,而我们依我们归纳的应该还有,她已经找到一半。

  陈亭君老师:是,老师,尤其题目,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的题目叫「冯谖客孟尝君」。因此在整篇文章当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客孟尝君?然后身为一个门下食客,他在不管是发挥他的才能,还是尽他的一个职责的时候,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孟尝君好客?

  陈瑞珠老师:所以咏馨,你现在找到是两点,一个是冯谖假如他是一个贫乏又不能自存的,又无能又无好,然后孟尝君还是笑而受之;再来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还得寸进尺,孟尝君都能容忍而且顺应他,还有吗?

  咏馨:老师请问可以让咏馨再想一下吗?

  陈瑞珠老师:好,可以。孩子们有没有人可以接著说的?好,孝德请。好,咏馨你先请坐。

  孝德:报告老师,孝德还有主要两点,请老师指导。

  陈瑞珠老师:请。

  孝德:报告老师,孝德找到的一点是在第三段的,因为前一段是在叙述说,孟尝君要冯谖去薛地收债,是要人民缴税,但是他最后辞行前,冯谖就问了孟尝君一句说:「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就是当债券都收完之后,要买什么东西回来?然后这个时候,孟尝君就回答了他一句:「是吾家所寡有者。」看看我家少了什么?想不到隔天,冯谖他就很快的就从薛地这个地方回来了。然后这个时候孟尝君觉得很纳闷说,怎么那么快就回来了?结果他说,他已经买义回来了。可是这义根本看不到,然后钱也没拿回来。当下假如是一般人,可能就很生气说,我叫你去收钱,结果你就没有收回来,还说什么一个义,就两手空空的,一定会很生气把他赶走。因为我供养你那么久、那么多,你还没帮我把事情做好。但是这里文中在第三段提到,孟尝君他只是不悦,脸色虽然有不悦,但是并没有把他赶走,只是说,好了,你去休息吧。这时候就可以看到他容忍的一种气度,就是不会因为你这样子做就把你赶走,还再看看你是不是有真的发挥才能?

  陈瑞珠老师:收回的薛债是买义回来,但是孟尝君是有不高兴的,可是他没有去责备他,只是「诺,先生休矣」,所以孟尝君气度是不错的。谈到是好客闻名,连这个食客,他还没发挥功能的时候,食客还没发挥功能的时候,还是可以包容他,可以去尊重他,我们提的重点在这里。所以你的第一点,老师觉得是中的,你觉得他第二点中吗?

  陈亭君老师:老师,第二点他因为已经开始应验了冯谖所说的话,他所做的事,已经开始展现出他的道理,所以这个部分的话,还要请孝德再想一想。

  陈瑞珠老师:孝德,我们讲的主题是好客闻名,并不是说他做出什么功绩来,就是这个人可能还没发挥什么效果,我就愿意去栽培他,愿意信任他,还没看他发挥什么功能,是这样子。买义也没有看到,他还不知道,所以他会说先生休矣。第二点你已经看到他发挥功能了,所以还有一点,还可以再找到,你再想一想。

  孝德:是,谢谢老师。

  陈瑞珠老师:好,你先请坐。孩子们,谁可以再想一想?在文中。育贤请:

  育贤:报告老师,育贤找到一条,请老师指导。在第二段,「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一直到第二段的第三行,「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这里孟尝君问门下诸客,谁能为我到薛地去收债?「冯谖署曰:能。」孟尝君就说这个人是谁?左右告诉他,这就是那个要求三次,你给他鱼吃、给他车坐,然后给他养家的冯谖。然后孟尝君这时候就笑说,果然这个人是有才能的,我没有任用他这是我的过错。结果就请了冯谖会面,跟他道歉说:因为我沉於国家的事情,又性格懦弱,得罪了你,你还有意愿为我到薛地去收债吗?这里冯谖他三次要求孟尝君的请求,照理说对上司是无理的。但是孟尝君知道他有才能以后,还没有看到他的成果,就先向他谦卑的道歉,然后希望他可以帮忙去收债,所以觉得孟尝君这有做到好客。

  陈瑞珠老师:育贤,你找的这个里面有黄金,可是语言可以再精简一点,谁可以来说说?可以再精准一点找到我们要的,题目是「好客闻名」。亭君老师,孩子们,假如没有的话,我想亭君老师您来接招了,好,请:

  陈亭君老师:老师,在这边我们看到,当这个等於是冯谖他去有类似撕榜,把那样的一个超级任务承担下来。而孟尝君那时候,我们想的是他门下食客三千人,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承担这样的一个任务,而冯谖一个原本被大家瞧不起的人,居然这么勇敢的去承担这样一个超级的我们觉得不可能去实现的重担。孟尝君一听到,原来就是那一个人,这时候,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去接见冯谖。那个过程,在《战国策》当中,它所描述的字眼就用得非常精准。老师我们就提点到这儿,看哪一个孩子可以接著说?

  陈瑞珠老师:有吗?好,咏馨请。

  咏馨:报告老师,咏馨试著说说看,请老师指导。老师,咏馨看到的是在第二段的第二行。当孟尝君知道,在全部的人都不敢去替孟尝君接下这个特别任务,而唯有这个之前一直三番两次的要求孟尝君的人愿意扛下的时候,他是身为一个,应该是一国的丞相,他有身分有地位。但是他却在第二行的下面,「请而见之谢曰:文倦於事,愦於忧,而性懧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他身为那么一个高的地位,却能够礼贤下士,对一个很卑贱的门客,能够低声下气的先跟他道歉,然后还把自己贬低成性懧愚,就是自己是昏昧愚痴没有才能的。所以从这边看出,孟尝君他的气度,以及他能够低声下气的礼贤下士,对他的门客是能屈能伸的。报告老师,以上。

  陈瑞珠老师:亭君老师,我们这一课的「孟尝君以好客闻名」这一题,应该是搜集的全部到位了。

  陈亭君老师:是。

  陈瑞珠老师:所以刚才所提答的孩子们请起立,我们给三位孩子们一个五德掌声,谢谢。

  同学们:谢谢老师的肯定,谢谢大家的掌声,我们会继续努力。

  陈瑞珠老师:这一题就在孩子们自己找到答案解决了,孩子们自己找到的,我们上课就是这样上的。亭君老师,还可以再超出这个范围吗?目前我们还没发现。

  陈亭君老师:是。

  陈瑞珠老师:好,所以学习乐学习乐,孩子们自己找到答案,我们老师们帮他做一个检验,对了,这就是学习乐。教学教学,就在教学相长之间。我们再看第二题,本文里面它先抑后扬的手法来描写冯谖,先贬抑冯谖,在后面又开始的去表扬他,这种写法在这个文章当中造成哪些效果?谁可以来举例说明?好,采君请。

  采君:报告老师,采君试著说说看,请老师指导。报告老师,就是本文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叙写冯谖,这个先抑后扬是本文一个很重要的手法。它这里造成的效果,就是它在这个文章中把冯谖的才能写的是从无能、似能到真能,这样层层递进,然后相互映衬,更能显出冯谖他深谋远虑,能够想得很远,然后也能够思考得很面面俱到。举例说明就是,第一个,作者一开头,就先写他经过友人的介绍他是无好无能,就是一个平庸之才。然后再来就是到第二段的时候,其实那时候的一个历史背景是,那时候是正处於一个饥荒时期,所以孟尝君贴出告示说,有没有人愿意去收债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人敢揭榜的。因为饥荒的时候,老百姓通常是拿不出东西的,如果又没有收到东西,回去又不好向君上覆命,所以那时候没有人敢揭榜。可是这时候冯谖却把它揭了下来,所以这里好像显出了冯谖他似乎有才能。然后,孟尝君在跟冯谖道歉的语言里面,也有双关语。他第一个说的是「文倦於事,愦於忧」,在这里他说的双关语的意思,就是他表示自己很忙,现在非常急需要一个辅佐的人。第二点是「性懧愚」,他就是警惕冯谖,收债是要果决的,绝对不可以有任何的仁慈之心,如果有一点点的仁慈之心,你就会狠不下心去收这些老百姓的债。第三点是「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这也是要警示冯谖说,这个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要思考确定了之后才能去做。这里是孟尝君在向冯谖道歉中的双关语,而冯谖在后面也是回答孟尝君说「愿之」,所以他还是愿意去。第三点是到后来冯谖回来了,并且告诉孟尝君说我为您买义回来,而且把那些债券全部都烧掉了。当然孟尝君心里是很生气,但是表面上面他只是不悦,然后请冯谖下去休息。

  当时并没有显示出市义的效果,但是过了一年之后,当孟尝君被齐王给罢免的时候,他回到他自己的属地薛地的时候,这时候就显示了市义的功效,「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还离薛地有一百里这么远地方的时候,老百姓都已经在路旁等著君主的来到。到最后的时候,孟尝君看到了冯谖他市义的功效之后,可是冯谖说这样还不够,「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现在君主您只有一窟,并不能高枕而卧,所以冯谖要去帮君主再去凿两个窟。所以到后面孟尝君又给冯谖,就是给他金子还有车马,去说服梁王;又到后面又请皇帝把宗庙立在薛地。这三窟就保全了孟尝君,在日后为相数十年,都没有一点点的祸害。到最后的时候,就显现出冯谖他的真能。所以这样层层递进,就更能显示出冯谖他的深谋远虑。报告老师,以上。

  陈瑞珠老师:好,我们先给个OK掌声。

  学生:谢谢老师的肯定,谢谢大家的掌声,采君会继续努力。

  陈瑞珠老师:亭君老师,我觉得她整体的,待会你再来补充。我想孩子们请注意,我们要先谈到冯谖这个人格特质,第一个他已经穷到家里养老母都没有办法,可是他为什么还敢不断的提出这样的请求,不怕被孟尝君赶走吗?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反推,请问冯谖在怎样的一个心态里面,去不断的想要了解,孟尝君你真的是要培养人士吗?你真的是护法吗?要看出冯谖这么做的原因。因为我们古人有一句话「士为知己则死」,假如孟尝君是不对的人就把他给赶走了,他连吃个饭都没地方吃。可是今天必须看到冯谖的气魄,冯谖有这样的气魄,才可以看出一个人真正可以有智慧想出妙招,而且这些招数都是为君王著想,可以让当时的齐国不会引起纷乱,而带来百姓的太平,包括他买义都是为饥荒的百姓著想。这样的一个人,你必须反推到他的心理状态。所以可以知道,冯谖他在不断的想,你是我要跟随的仁君吗?你是仁君,我就是义臣。因为我已经准备好做义臣了,所以他必须要了解孟尝君你是仁君吗?孟尝君是仁君,他这样观察下来,是,他才敢为他买义。所以必须要读到这一点,才能够读透。

  所以我希望你们调整一些形容词,去看到冯谖今天可以做出这些、想出一些方法,我们讲的权谋权谋,不要把它认为都是一个卑鄙的想法。权谋有阳谋、有阴谋,阳谋是看得到的,阴谋是看不到的。所以有时候为一个人著想,我们讲最重要的是存心,阳谋你们看得到,表面很有礼貌,表面很得体,但是骨子里未必看得起这个人。可是有些人是阴谋,他做的好事,他做的坏事,没有让你看到,就像我们讲护法神就在我们身边,你相信吗?这时候我们讲的是属於阴的,所谓阴德。所以谋,像这个时代人讲的阴谋论,都提到是坏心眼的,可是真正在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到阳谋跟阴谋,最重要是存心。存心是善的,阴谋也是好的,只是现在做的不让对方知道我为你著想。就像刚才顺师父,就是他觉得舍不得我们孩子们,你们看他的背都能够挺著,是没得靠的,这样的椅子坐了三年。当有一天,自然孩子慢慢的,因为他脊椎正在长,他可以挺得直,这个毅力就这样培养起来了。所以无形当中孩子也学会到腰杆扳直来,可以坐有坐相,这是三年养成的。所以绝对没有坐靠背的椅子。当我们这个存心的时候,孩子们不了解,当他们愈来愈长大,都是为他的脊椎挺起来,让它有力。这就是看不到的谋,我们讲阴谋。

  像各位要坐这么多天,有些人基本上都有个年纪了,所以让大家轻松一点,因为已经学会了。我看很多人坐椅子都坐三分之二,有些人还是坐三分之一,说虽然是靠背椅子,我年轻我还行,所以我就离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假如是年纪比较长,有个靠背,这就所谓的已经到了什么?见山又是山,是一个区别了。也就是所谓的,我们都是纵然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以我们这一题是这样去观的。

  我们孩子,我们继续了。我们再最后一题。你觉得文中,你可以看见冯谖、孟尝君各有什么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假如用在现实当中,你觉得这样的做法、这样的存心是值得我学习的,谁来说说?承志请:

  承志:报告老师,承志找到一点,请老师指导。报告老师,承志是在看到冯谖,觉得他有一点是值得承志学习,就是他能够忍辱负重。在整篇的故事记叙当中,都能看到冯谖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然而反推过来,在第一段看到冯谖「三弹其铗」,先显示他那么的看似无能,但冯谖其实是藉此来观察孟尝君、测试孟尝君。再接下来,他有机会了,再利用市义去帮忙孟尝君,但是孟尝君在这边并没有马上了解冯谖的用意。在这边有说到「后棋年」,也就是冯谖在做了市义这项行为之后,孟尝君与冯谖之间的误会已经有一年,可是冯谖没有因此感到非常的没有自信,而是选择坚持留在孟尝君的门下,还是他的食客,因为他知道终会有一天,孟尝君会明白,他这项行为是正确的。果然是在「齐放其大臣孟尝君」,齐王就放逐了孟尝君回到他的薛地。孟尝君在看到薛地的百姓都是十分的拥护他,也看到冯谖他市义的用意。所以冯谖不管他是这么一个有才能的人,能够忍辱负重,能够替孟尝君这位仁君做事,使他的仁德不只是在对他门下的食客,更能够遍及到齐国的百姓,让齐国的百姓在薛地都能够是安居乐业。冯谖能够舍小爱,能够利益在薛地的百姓,所以这是值得承志学习的。报告老师,以上。

  陈瑞珠老师:你看到了冯谖的忍辱。孟尝君在当时虽然不了解冯谖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他可以去包容他,还可以继续待在他的门下,继续当食客。所以你觉得孟尝君到最后已经了解,有没有对他继续的重用?这是当个仁君者可以值得学习的吗?

  承志:是。

  陈瑞珠老师:好,所以你最想学冯谖还是孟尝君?

  承志:报告老师是冯谖。

  陈瑞珠老师:为什么?

  承志:报告老师,是因为冯谖的忍,还有在第四课「劝学篇」的第六段的经文,「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因为在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老师常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就必须能够忍,就是先学扎根,根扎稳了才能像一棵大树一样,不断的向上生长,长得愈是枝叶茂密,不断的向上发展,而且长得愈大,然后是会愈有价值的。因此承志现在还是在学生的时期,应该要学习像冯谖这样忍的精神,忍久了,像是十年定能磨一剑。将来不止是十年,要活到老学到老,每天不断的学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点一点进步,自己往后会不断的每天学习,希望真的能做一个利益大众的贤才。报告老师,以上。

  承志:谢谢大家的鼓励,承志会继续努力。

  陈瑞珠老师:谢谢。好,承志,我看不用老师给你请求掌声,这些长辈们都给你掌声了。好,我们继续成为一棵承担弘扬传统文化大任的大树。

  承志:是,谢谢老师。

  陈瑞珠老师:好,请坐。我们在家属班学习,每天都要写感恩簿,每天为自己留下很精简的纪录,每个礼拜要学习写的是修学报告。今天我们再看时间够不够,所以我请了几位同学来代表,把他在这几周写的修学报告跟大家做一个回馈。也看大家觉得这些孩子们,这里就是有小学、有国中、有高中的孩子,他们写出来的修学报告长得是怎般模样?好,第一位我必须要跟各位讲,要推荐的这一位,第一个,他本来是不喜欢写字的孩子,你叫他写字就像要他的命一样;第二,他不喜欢看字,他只要看到字他就头痛。可是现在我们来看看,他写出来修学报告长成什么模样?好,我们掌声欢迎安邦,谢谢。好,请,毕竟是孩子,这种场面实在是不容易的事,对不对?

  安邦:尊敬的师长们,可敬的学长们,大家午安。安邦今天要朗读每周修学报告:今年暑假,老师带领著我们骑铁马上雪庐山,得到了许多长辈们的肯定。今年雪心的师长们,再度热情邀请我们上山,老师公平的将我们分成两队比赛,以快速又省钱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听完老师说明规则,我们开始分配工作,有的人查询规划路线,有的人帮忙想出门礼仪、应带物品等等。经过几天的热烈讨论,我们孝亲队终於交出我们认为最棒的作战计划。出门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孝亲队很紧张,深怕睡过头,所以有些人整晚没什么睡,很早起,开始准备早餐、整理脚踏车、安顿好行李。最后承志哥哥带领著我们喊队呼,「孝亲队,必胜客,哈到雪庐山」,我们就在慷慨激昂的队呼中出发了。在骑脚踏车的过程中,因为要考虑到九岁的佳瑜、维新他们还小,所以骑的速度比较慢。我非常紧张,看著手表,时间剩不多了,我们才骑一小段。这时亭君老师叫我转念,想著一定能赶上。两位妹妹有了困难,赶快下车帮她们调整。最后到了中坜国小,我们马上分成三队,一队赶著去买票;一队大的带著小的,先进站等著;而另一队,承志哥哥、安伦和我,留下来将脚踏车安顿锁好。这时我看时间只剩三分钟,我们马上飞奔到火车站,最后我们在火车关门的刹那,全队上了火车。顿时我松了一口气,感觉有很大的成就。因为大家都非常团结,将原来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可能。在火车上,我们为了开源节流,於是开始义卖手工玫瑰,赚旅费。在我们的说明之下,我看到许多人都愿意赞助我们,可以感受到台湾人都很有爱心,充满著人情味。当我们到苗栗火车站,转搭公车到大湖站,过了一会儿,没想到竟然和尊师队遇上,我们两队就搭上了同班公车,一起到达了雪庐山山口,梅园站。我们孝亲队每个人都上紧发条,一下车喊完队呼,就努力往目的地冲刺。在奔跑的过程中,我们帮师长、亲长、妹妹们拿包包,让他们走起路来比较轻松。在大家团结互助合作之下,我们孝亲队终於领先到达雪庐山。

  这几天在雪庐山我学习到很多,例如有一天晚上,老师吩咐我带著兄弟姊妹们去夜游,后来在路上突然碰见一只狗,来势汹汹的向我们冲来。当时我非常害怕,就不知所措的往下冲,这时大家非常混乱,敬杰被撞到就跌倒受伤了。从这件事情当中我反省,遇事要镇静不慌乱,静下来想如何解决,而不是乱跑,使得敬杰受伤,非常抱歉,以后要改进,出门都要做好万全准备。第四天,我们到南华大学学习雅乐,到了最后一堂课快结束了,谦和说要去上厕所,但过了很久,迟迟没回来,就出动了许多师长、亲长、兄弟们帮忙找,后来找到,才得知他迷路了。这次事件让我得到了警惕,去哪里都要报备,「出必告,反必面」;迷路了,就不可再扩大范围,想办法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或询问路该怎么走,绝不可再自行乱走。此次壮游行,不是靠个人单独完成,而是靠大家同心互助合作努力而完成。我们遵守了游戏王法则,一路上有困难却相助,彼此包容互相成全,所以我们孝亲队才能够平安顺利的到达目的地,最后获胜。也非常感恩老师,一路上的指导,感恩师长用心的陪伴,感恩同学们的彼此包容、互相成全,更感恩雪心的师长们让我们上山,给我们学习的机会。以上是安邦的朗读报告,谢谢大家。

  陈瑞珠老师:谢谢各位长辈们的掌声。一个孩子他要长肉,他如何的把自己所学习到的文,透过长辈的指导、陪伴、提携,再从兄弟姐妹里面,互相的去商量实践,一起苦、一起哭、一起笑,生命就这样子的留下美好的回忆。亭君老师,我们看到安邦这一篇的结构性是非常好的。

  陈亭君老师:是,在安邦的这一篇报告当中,因为我们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写报告的时候,其实是任凭著他们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就让他们如实的去表达。但是等到过了一年半后,我们就开始跟他们导入,如何运用结构,来让自己表达的文字更加的有系统。因此我们平常都教孩子们九个字,叫「总分总、正反合、今昔今」,就三种结构九个字。这三种结构,其实用在任何一篇文章中,都很容易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路理得更清楚。安邦在这篇报告当中,我们可以说他有血、有泪,确实有流了血,然后也留了汗水,尤其是第一天要赶上火车。他能在文字当中,我想刚刚大家在听的过程里头,也许能够感受到那么一点点紧张。可是我们实际上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包含我们现场那天有参加,在后面跟拍的爸爸们,在最后将近五分钟的时间,他们三兄弟,这三剑客,从把脚踏车整个锁好,到飞奔到火车站,然后越过第一月台,到进了火车的门里面,然后哔的一声火车门关上。短短就那么应该是将近五分钟,他们要非常快速的奔跑五百公尺,而且不能停,而且当中就只有一个亲长,就在月台上向他们招手,等他们,其他人全部都在火车的门前等著了。而且我们共同约好,如果三个孩子没上车,我们统统不能上车,这时候我们就一边祈祷,你们赶快来吧!一边又祈祷著,火车你不要那么快开吧!可是真的那天,火车确实它比平常好像晚一些些关门,我们就觉得老天保佑。所以安邦自己亲自这样走过来,他从一个写一面三百字报告都觉得很头疼的孩子,他这篇报告大概写了一千二百字。谢谢。

  安邦:谢谢老师的肯定,谢谢大家的掌声,安邦会继续努力。

  陈亭君老师:好,这是我们在对孩子们的报告的一个点评,他用了总分总,把整个为什么会有「同心壮游雪庐山」的缘起,然后写到他整个的一个过程,从出发前到出发的过程,包含上了雪庐山参加教师营,到最后是他的感受,他的感受是大家同心协力真好。安邦从一开始,其实他也满像独行侠的,可是到后来他愿意把,他本来骑脚踏车的速度是很快的,可是他愿意停下来,帮小妹妹修理脚踏车。然后再说我们赶快上车,继续往前骑;然后又不时的回头,去观照著全队每一个人。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孩子他真的心智在成长,因此他就确实开始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以上。

  陈瑞珠老师:其实培养一个生命是我们用言语去教他,我们用身教去教他,再来让他自己去长肉。再来我们来邀请的是采君,我们来听听采君的修学报告,请:

  采君:各位尊敬的师长,以及各位可敬的学长们,大家午安。采君今天要来朗读每周修学报告:「同心名伦好教养」。一年一度的暑期好教养体验营开跑了,当然教养营不仅是给体验生体验而已,更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学习了三年,许多细节处,却还需努力。此次体验营,老师交给了我们一项功课,归纳出明伦园十四个地方的温馨叮咛。大家归纳得很好,细节处都有想到,但归纳出来却惊觉自己许多细节还是没有很确实的做到,实感惭愧。所以温馨叮咛,不只是提醒体验生,亦是在提醒我们,而我们更是要做到。学了三年,体验生的眼睛更是盯在我们身上,看著我们做了什么?会跟我们学。因此我要更加努力,把细节处警惕自己做到来,请合掌、请轻声、请问讯,一遍又一遍。想当初我们也是如此,但如今换我们担任小天使提醒他们时,却又有些许不耐烦的感觉涌上心头。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再嘀咕,完全忘记自己当初也是老师这样耐心的教导。面对著他们,依稀看到当初的我们,我们也要用同样的耐心去对待他们,这亦是我要学习的地方。每次体验营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体验生也可当作我们的镜子,说我们要当体验生的小老师,让我有些承受不起,因为他们每个人也都是小老师,都是一张张的考卷,让我学习到将来要当老师,耐心绝对少不了。我们学了三年,做得到应该的,做不到就要再加油,所以我们当体验生的小天使,也是自己很好的学习,让我们牵著手,一阶一阶的更上一层楼。以上是采君的报告,谢谢大家。

  陈亭君老师:好,我们在采君她这样的一个报告当中,她的题目我不晓得各位学长还记得吗?教养营中我要成长的地方。我们每年,应该是说从前年开始,我们在暑假都会办「好教养亲子体验营」。因为孩子们平常是关门读书,到了暑假的时候,我们希望透过这种接众的机会,让孩子们去检视,就确确实实很明明白白的看到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今年我们的好教养营队当中,很特别,在第一梯有从成都来的家人们,刚刚采君里头所谈的,就是在成都团的家人们来之前,也包含了我们也为后续的第二梯跟第三梯营队所做的准备。采君,你的志向是什么?因为这跟她刚刚报告里头所谈的有关系,她才会这么注重细节。

  采君:报告老师,还有各位尊敬的师长,以及可敬的学长们,采君的志向是以后要到偏远地区当老师,办一个像我们现在学习的家属学校一样,帮助那些没有钱读书,没有办法接触到文化的孩子,逐渐从偏远的地区,慢慢将文化扩展到全中国,让文化在中国复兴起来。报告老师,以上。谢谢各位尊敬的老师,采君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陈亭君老师:各位的掌声当中,其实我们想的是,就如同今天中午在看老法师的殷殷叮咛当中,老法师最后还是在不断的期勉,年轻人要能够发愿。我们的孩子,采君今年十四岁,她发了这样的愿。其实她这个愿应该是在前年就发了,在前年升国一的时候就发了。所以我们确实觉得,每一个孩子其实都可以带得起来,只是看有没有这样的一个环境,跟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引导者。在这篇的报告当中,我们还是再次肯定采君。我们当然也期勉,要当老师的这一条路,确实要比从事其他各行各业,要来得更加的严以律己,才有办法真的成为人师,以上。

  陈瑞珠老师:我们不知道时间够不够,因为我们还非常期待,我们要恭请悟道师父跟我们指导。好,接下来我们还有两位同学要做报告,我们先邀请的是承志,请:

  承志:尊敬的师长们,可敬的学长们,大家好。承志要来朗读每周主题报告:「第四年,我决定在哪里学习」。「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是做为读书人该有的气魄,特别是对於读圣贤书之人。第一课的《烛之武游说秦国》,使秦退兵,保卫了郑国。第二课的孔老夫子倡言大同、推行仁爱,立德立功立言,成为后世的万世师表。第九课的张良,「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坚守义节,为刘邦出谋划策,推翻暴秦,开创汉家天下。第十三课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心尽力为蜀汉牺牲奉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名永留后世。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先贤先烈,无不是学有所用,用於为官利民,用於教导后学,不只独爱利益自己一家。这礼拜有许多位校长老师来到,都说我们能在明伦园学习是很大的福报。晋嘉老师说,在学校教古文,很难有时间能仔细的分析一课。校长们说,学校里的考试,考的都是些是非题、选择题,机械式的应付考卷,时间久了学的也就忘了,学习不能与生活结合,学有所用。最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品德和学习态度,学校都是用齐头式的教育,把人人都裁切的一样,学生无法发挥他与生俱来的特色。在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是为了自己一家去努力打工赚钱,就是窝在家中当啃老族,很少有人能够想到为社会、国家贡献心力。

  但以上问题,在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后,一一得到解决。在明伦园老师依循著古圣先贤的智慧,教导我们,又结合现代新的思惟,老师上课的方式不是一直讲课,让我们在台下静静的听,而是透过引导、提出问题,让我们思辨找出答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也非常注重力行,学有所用。譬如第三课「孙子选-谋攻」,他不只可用於用兵作战,还可以成为理财学、经营学、古伦学、领导学。譬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就可运用於理财。在预算大於物品价格,就可安心购买;当预算与物品价格等同,就该考虑是否要买,财务状况会不会有危机;当预算低於物品价,就绝不要购买,先享受后付款。所谓无债一身轻,而且人生无常,灾祸随时会降临,只有做好万全准备,才能防止灾祸。学习古文是丝毫不离生活点滴的。文化是民族之生命,民族之灵魂,将来我们步入社会,报效国家,就可以将平日学习的古文、文化用在其中。我想做服装设计师,就可将中国风的书法、形状、线条、布料、材质,古人的精神智慧融入其中,又能以平价销售,人人都能穿得起,让文化融入於生活之中,让我们中华子孙能找回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师公上人说,中国人的教育就像一棵大树,小时不断的扎根,再不断向上生长,成为枝叶茂密的大树,年龄愈大愈有价值。我们现在都还是学生,旬子说「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不要刻意去表现自己。培养自己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方向,当我们展现能力时就要像诸葛亮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力以赴忠於我们所选择的路,不要辜负做一个学习圣贤之道的读书人。因此第四年,我决定继续在明伦园学习,一步一步努力向前,厚积薄发,十年定能磨一剑,利益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让我们的心与古圣先贤同在一起。以上是承志的报告,谢谢大家。

  陈瑞珠老师:亭君老师,我们就不做点评了,我们来听最后一位同学之后,就要恭请悟道师父为我们做指导了。好,我们掌声欢迎咏馨,谢谢。咏馨是本身考上了彰化女中的孩子,她却选择了自学,这条路对她讲心路历程更特别。

  咏馨:尊敬的师长们,各位可敬的学长们,大家午安。咏馨今天要报告每周主题,「家教」。家庭是社会的核心,而家教的好与坏,也决定整个社会的兴或衰。一个家教好的人,必能利益国家使社会安定和谐,反之若没有良好的家教,又恰好拥有高贵的身分地位,则容易祸国殃民,危害社会。到底什么才是好的家教?魏文帝曹丕(魏朝开国皇帝),文武兼备,甚有才华,所作的《典论论文》更是开创中国文学批评的先河,在文坛大放异彩。然而这样一位才子皇帝,在家务事上却为人诟病。为了争夺王位,不惜以虚假的泪水欺骗父亲的感情;成功登帝后,更是不尽手足之情,将自己的亲兄弟赶尽杀绝,手段残忍。他的父亲曹操从小就教他骑马射箭,又使他博通古今经传,习文也习武,不断在技艺和学识上下功夫,却未教导自己的孩子修身养性,而造成孩子日后行为上的偏差,有才而无德,可见曹操并未真正了解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另有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古圣先贤的薰陶下成长,不辞辛苦搬了三次家。除了学文,她更用身教教导儿子做人处世之道,向邻居买下猪肉,以示自己对孩子说话的守信;将辛苦织好的布剪断,告诫儿子做人不得半途而废。这贤慧的母亲就是众人皆知的孟母,而她的儿子后来不辜负母亲的殷殷教诲,成为与孔子一样以德行著称的孟子,更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儒家曾将世上的人分成四种等级,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无德有才、无德无才,有才之人的等级竟比有德之人还低,可见一个人的德行比任何东西都来得重要、珍贵。德行又该如何培养?除学习古圣先贤的经典之外,更要慎选环境。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们所待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环境,正是家庭父母的身教。因此生性多疑的曹操教出心机重重的曹丕,贤慧的孟母便教出德行兼备的孟子,古人如此,今人亦复如是。台湾著名生活教育家、心理学家郑石岩教授,在《妈妈教我的事》一书中,将自己所有的成就都归功於母亲,在他儿时所展现出充满慈爱与智慧的身教与言教。当他因为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是用一块块碎布拼接而成而感到自卑时,母亲告诉他缝制拼凑衣服的辛苦,并藉此教导他,学会利用自己的优点拼凑成美好人生。当他因为家庭而无法顺利就学时,母亲斩钉截铁的让他出门做生意,让他学会靠自己的努力换得学费。当他看到母亲对待孤苦无依的表哥视如己出,甚至为其缝制新衣时,他懂得爱人。郑教授的母亲只是一位平凡的农家妇女,却有著不平凡的妇德,给孩子受用一生的身教。

  我曾以为好的家教是有广阔的见识、亮眼的学历,就像自己拥有随著父母到处出国游玩充满欢乐的童年,也总能考出鲜少使父母担心的好成绩。来到明伦园,我发现我错了,好的家教是不说话便已透发出一个人的气质涵养;好的家教是言行举止中体现文化的力与美;好的家教不需要把礼仪挂在嘴边,却能在每个细节处处为人著想,时时体现恭敬。家教的好与坏不在於外在的贫富贵贱、学识多寡,而在於内在的品行修养。在老师教导下,母亲对我的教养方式有了翻转,以更柔软的言语宽慰家中长辈,以每次对老师深深的九十度鞠躬,体现她的恭敬,放下身段以身力行教导我孝亲尊师。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妈妈陪著我,在古圣先贤的教诲下学做窈窕淑女,更让我开始学习吃苦,严肃训诫我未做好的细节。又让我在老师的磨炼下,学著领众、学著忍辱。母亲熟悉的疼爱似乎少了许多,却转成一种更带著殷切期望的力量,激励著我向上。家教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一种习惯,形成了自然。台湾前阵子的太阳花学运,又或是近来造成人心惶惶的IS恐怖分子,都是一群年轻团体,试想若他们有好的家教,所言所行都能合乎正道,各个气宇非凡、正气凛然,那么他们就不再是社会的负面影响,而能成为一股改革新时代的清流。身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教养陶冶下,将这分优美的文化传承下去,再造一个辉煌的汉江和唐土。以上是咏馨的报告,谢谢大家。

  陈瑞珠老师:谢谢大家,谢谢!但这一分的感恩,我想藉助这样的一个场合,献给我尊敬的悟道师父。谢谢师父给我们这样一个学习分享的机会,谢谢师父这样十几年来,不离不弃的提携我们、照顾我们、指导我们。我们现在恭请悟道师父,为我们做更进一步更圆满的指导,谢谢。

  悟道法师:大家请坐,尊敬的陈老师,我们尊敬的诸位老师、同学,我们诸位义工菩萨,诸位学生家长、诸位同学,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刚才我听得非常感动,差一点掉眼泪。尤其听到我们采君同学的报告,更令人感动,你发愿要到偏远地区教学生,这个愿是地藏菩萨的愿。如果你要去的时候可以找我,我帮你介绍,因为现在我在大陆浙江苍南有一个年轻的法师,他说拜我为师,跟我学三时系念。他的法号,现在名片他自己印的,印庄迎,他要加入庄字辈的。他给我讲他有一个慈善基金会,他目前在那个偏远地区,在四川很远的地方,那个地方他给我讲都没有什么人去的,他们一辈子就是在那个山区的。他说他带著钱去那边,跟那边当地的领导跟他们沟通,现在去办一个学校,目前他说收了五十位女生。我说那你教什么?我说你要教《弟子规》,他说有教《弟子规》。他给我讲,他说这个学校要用悟道学校这个名字,我说不要,不要用这个名字。我说我再帮你想一个名字,不要用我的,这是你发心的,我只是随喜而已,是随喜功德。有机会可以介绍采君去满她的愿,他们现在也开始就是缺少这个师资。

  我们每位同学大家都这么发心,非常感恩我们陈老师,两位陈老师还有余老师,还有我们学生的家长、父母,非常感恩你们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认识,有这样的信心送孩子到私塾班来学习,这个是目前一般家长,他可能没有办法去接受的。因为我们净老和尚讲过,传统文化丢掉一百年以上,一百年了,现在给人家讲传统文化的好处,但是没有一个实际上实验的一个成果,大家没信心。真的吗?大家会打了很多问号,也不敢去尝试。我们陈老师算是很有勇气的,她承当了这个重责大任,所以十几年前我就非常随喜赞叹。我个人也没有什么能力、财力,只是随喜功德,随喜陈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学生的功德。

  我们今天大家的这个报告,非常珍贵,我们会录DVD,我往上报,向老和尚报告。我们真的,我们现在实验的结果,这个三年当中实验的结果,大家看到这个成果。现在实在讲,我要跟你们学习,这个是真的,因为学习要年轻,这个年纪是学习的一个黄金时代,记忆好。现在你在明伦园里面没有受到外面的污染,你们心清净,你们这个因缘非常好,所以学习会很快就开智慧。所以现在我们说真的,你去找一个大学的中文系的学生来,我看他大概不敢跟你们比赛。这是真话,因为大家刚才听到了,这个不是我在这里宣传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成绩、一个成果。悟道感到非常的安慰,非常的欢喜,希望我们同学大家继续努力再成长。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了凡四训》最后一篇「谦德之效」,我们学问愈高要愈谦虚,就像那个稻子,长得愈大,头就愈低,将来前途无可限量。

  这个DVD我们会做成,给老和尚报告,我想老和尚会非常欢喜,我就往上报。我也是执行老和尚他的教导,就是传统文化,只是我现在能力、财力、物力都非常有限,也没有办法做到很大。但是我们从小小做起,大家看到成果,我们可以展望将来一定会普及到全球。所以老和尚前天十五分钟的开示,我们就在今天这几位同学的身上看出了希望。真的,不是假的。初步已经实验成功了,我们大家要有信心,再接再厉,大家同共发心来护持。好,悟道就讲到这里,要讲的话很多,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悟道就简单跟大家报告到此地。祝福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六时吉祥,身心健康。阿弥陀佛。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古文示范教学耕心莲苑学生弟子规修学报告分享  陈瑞珠老师、陈亭君老师主讲  2014两岸三地中华传统文化青年学术研习营(第十三集)  2014/8/2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恭敬师长)(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恭敬师长)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净土法门法师:《弟子规》怎么补救?最好是在无线电广播电台 

 大安法师:《弟子规》与往生之间的关系 

 这个孩子说: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孝顺父母 

 净土法门法师:学习《弟子规》与往生西方有什么关系?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七(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六(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五(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四(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二(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