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要下一个决心,我来生不再搞六道轮回了


   日期:2015/8/28 20: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阿弥陀佛!惭愧弟子甘肃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学班释开定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

  甲一、净土法门殊胜,为今世所必修

  净土法门,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诸佛出广长舌而赞叹也,文殊、普贤之所指归也,马鸣、龙树之所弘扬也,匡庐、天台、清凉、永明、莲池、蕅益之所发挥宣导。释尊发真实语以显扬,以普劝夫若圣若凡、或愚或智也。此诸菩萨大士,於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笼,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摄禅教律而高出禅教律,即浅即深,即权即实,殊特超越天然妙法也。可见佛祖利生之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

  如来出世,说法度生,原欲一切众生,直下了生脱死,亲证无上觉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等,不能究竟畅佛本怀,只得随顺机宜,循循善诱。大根则称性直谈,为说佛乘,令其即生圆证佛果,如华严经之善财,法华经之龙女等;次则为说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令其渐次修习,渐次证果;又其次则为说五戒十善,令其不堕恶道,受人天身,渐种善根,随其所种善根大小,将来於三乘法中,随宿善力,发诸现行。或依菩萨乘,修六度万行,而得亲证法身;或依缘觉声闻乘,悟十二因缘及四谛法,而得断惑证真。此诸法门,虽则大小不同,顿渐各异,然一一皆须自己修习力深,断惑证真,方可超出轮回,了生脱死。若三界内见思二惑,丝毫未尽,则生死根本,未能斩断,纵令定慧力深,依旧无由解脱。如三果圣人,尚生五不还天,经许多劫,方证四果。若证四果,则生死根本,断尽无余。然只是小果声闻,尚须回己所证小果,趣向如来大道,於十方世界,乘愿受生,广行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随己功行深浅,或渐或顿,以次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至等觉已,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便入妙觉位而成佛矣。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法门,虽则无量无边,其证入地位,毕竟不能超越於此。虽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为圆顿直捷。然见性成佛,乃约本有法身,不涉凡圣因果修证而论。若依修证地位而言,亦与教家了无异趣。而末世之中,人根陋劣,知识鲜少,悟者尚难其人,何况实证。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於一切法门之外,特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但能信愿真切,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声,或止数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况彼修行世善,不作诸恶者乎。若是精修梵行,禅定力深,则往生品位更高,见佛闻法最速。即大彻大悟,断惑证真之人,亦须回向往生,以期圆证法身,速成佛果。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生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然此法门如是广大,而其修法又极简易,由此之故,非宿有净土善根者,便难谛信无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犹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萨,方能彻底了当,谛信无疑。能於此法深生信心,虽是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虽其才德未立,而仗王力故,感如此报,修净土人,亦复如是。由以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得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甲二、能拔一切业障,救度众生脱离苦海

  乙一、自力不足,修行路险

  以具缚凡夫,随业缘转。以一切法门,依戒定慧力,修到业尽情空地位,方有了生死分。业尽情空,岂易言哉。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纵令见地高深,以烦惑未断,仍旧轮回。再一受生,退者万有十千,进者亿少三四。自力之不足恃,敢矜己智,而不随顺如来誓愿摄受之道乎。蕅益大师临终有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名字位人,圆悟藏性,与佛同俦,而见思尚未能伏,何况乎断。末世大彻大悟人,多多是此等身分。五祖戒为东坡,草堂清作鲁公,犹其上者;次则海印信为朱防御女;又次则雁荡僧为秦氏子桧。良以理虽顿悟,惑未伏除,一经受生,或致迷失耳。」

  其他法门,全凭自力,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例如《楞严经》中广明行人於禅观中之五十种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故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可见行人稍有执著,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犁,是故其余诸法,名难行道。但念佛法门,同於密法,是他力门,靠佛力,属於果教。行人发心念佛,仗弥陀本愿摄受,威神加被,护持行者,魔不能扰。如《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乙二、业力深重,三界无安

  《十善业道经》云:「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有自心中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又凡有境缘,多由宿业。《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须知吾人从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凡夫迷之,故法法头头皆成障碍,於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各起烦惑,造生死业。纵令修五戒十善,得人天身,然人间福乐,乃堕落之根本,天上虽不比人间烦惑猛利,然天福一尽,决定下生。由宿福未尽,故享福,由享福,故造业,既造业已,则堕落恶道,直在瞬息间耳。况有由天命终,承宿世恶业已熟之力,直堕恶道者乎。故古德以修行之人,若无正念修持净业,唯得人天福报者,名为第三世怨。《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知好歹者,当以急求出离,企得安稳,为上计也。

  乙三、愿力宏深,带业往生

  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普贤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文殊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又如《无量寿经》云:「佛告弥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彻下,则《观经》中,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可见弥陀大愿乃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药,能愈万病。

  若人如第十九愿发心念佛,则临寿终时弥陀与极乐世界诸菩萨等众,前来接引,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彼人即往生极乐净土,作阿惟越致菩萨。深显果教他力不可思议之方便妙用,具缚凡夫能带惑往生者,皆因弥陀此愿,临终圣众现前,慈悲摄受之大力。如宋灵芝师曰:「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可见凡夫业重,临终之际,更多颠倒。复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何能正念持名?不能持名,何得往生?故知凡夫往生,非凭自力,全仗弥陀大愿加被,令不颠倒,始能往生也。如《圆中钞》曰:「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曰:「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可见凡夫临终心不颠倒,亦不散乱,正念持名者,全因弥陀慈悲加佑之力也。又《悲华经》曰:「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於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又说愿曰:「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发愿欲生我世界者,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我於尔时入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其心喜故,得宝窴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是经所显他力妙用,弥为明显。《悲华经》说弥陀因地及极乐庄严,均明彼佛临终接引摄受往生之殊胜愿力,可见弥陀愿王,妙德难思,大恩大力,不可称量。

  端在宿世作恶之人,罪业深重,所受果报在於三途;今生闻名发心,悔过向善,至心回向,植德求生,临命终时蒙佛愿加被,不堕三恶道,往生彼国,是为本愿之殊胜慈德也。故云「四十八愿,愿愿皆为众生」。大悲慈父恩德无极,我辈佛徒当何以报?

  善导大师於《观念法门》云:「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弥陀名号力者,千劫万劫,恒河沙等劫,终不可得转女身。」如释迦因地,行菩萨道,积一大阿僧只劫勤修,渐离女身。可见女转男身,实非轻易。今以闻佛名号,「得清净信」。

  「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乃国中无有三恶道愿,此正表弥陀大悲心切,故首两愿唯愿众生无苦,三恶道乃苦中之极也。密教中曰:「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故愿国中永无恶趣。我国不但无三恶道,甚至从焰摩罗界(即地狱界)等恶道中,来生我国之一切众生,受佛之教化,不但永不更入恶趣,并悉皆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甲三、以持名为根本,真信切愿得生净土

  念佛法门,纵不明教理,未断惑业,但能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临命终时,决定蒙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极乐之乐,约根身则莲花化生,长生不死。体禀男质,绝无女形。不闻恶道之名,况有其实。约器界则黄金为地,七宝为池,行树参天,楼阁住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皆是化现,非如此土,由人力造作而成也。而弥陀导师相好光明,无量无边,一睹慈容,即证法忍。况复观音、势至,清净海会,各舒净光,同宣妙音。故虽具缚凡夫,通身业力,若能信愿真切,即蒙佛慈摄受。一得往生,则烦恼恶业,彻底消灭,功德智慧,究竟现前。能如是信,可谓真信。

  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阿弥陀佛於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倘志心称名,誓求出离娑婆者,无一不蒙垂慈摄受也,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欲生西方,最初须有真信切愿,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永明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

  莲池大师曰:「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彻悟禅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蕅益大师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先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又曰:「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真是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乃铁案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何不於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

  甲四、往生不退成佛

  极乐胜於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不退转。不退有三:(1)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夫。(2)行不退:断见思,伏尘沙,恒度生,不堕二乘。(3)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别教须登初地,圆教至初住,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能双舍二边,全归中道,念念流入萨婆若海,可见念不退之难证。但今愿言,十方众生,闻名发心,一心念我,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阿鞞跋致。」《要解》又云:「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下下品人,亦证三不退,一生圆成佛果。此乃十方世界之所无,唯极乐所独有。如是胜异超绝,言思莫及。故《要解》云:「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以上三种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须断见惑,如藏教初果,通教见地,别教初住,圆教初信,名位不退;通教菩萨,别教十向,圆教十信,名行不退;别教初地,圆教初住,方名念不退。但此净土法门,横生圆超,不可思议,凡往生者,不再堕凡地,是证位不退;极乐国土,唯一佛乘,故不堕於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圆修圆证,於此土中,必破无明,显佛性,而证念不退。於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一生成佛。

  又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一、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故不退。三、水鸟树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四、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五、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

  一生究竟圆满成佛,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寿命无量故。故必於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

  以上是惭愧弟子开定粗浅的心得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惠予批评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开定顶礼敬呈。

  老法师:我们看到了文字,听到了开定法师学习心得报告,他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也很简单,把净宗要义都宣布出来了。特别是对初学的同学,这一篇开导要多读,要熟记。

  现前我们居住这个地球,障难很多。原因也很多,总的一句来说,我们对佛法认识程度不够。所以虽然修这个法门,不退心的很少,坚持到底,一直念下去的人不多。还有,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许许多多人看到这个现象,对念佛没有信心,这都是因素。怎么补救?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能离开经教,不能离开善友。这个善友指指导的老师,同参道友。如果这个缘好,对於修行人有很大帮助。我们知道缘,缘殊胜那是福报,如果前世没有修福,到哪里去找善缘?找不到。那我们前世有没有修?这个不要问别人,自己认真反省就知道了,我们遇的是什么缘。我们为什么能不退?天天在学经教,尤其这些年,专门依《无量寿经》来学习。这几年难得海贤老和尚给我们作证,给我们表法,让我们信心增长。

  我们今天处在这个时代,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在中国,无论是哪个年代,即使满清亡国,军阀割据,中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没有像今天这么困难。这是我们要知道。知道之后,我们要珍惜,自己运气还算不错,为什么?遇到佛法,遇到净宗,遇到了夏莲老的会集本、黄念老的集注,也遇到了我们这些年来学习没中断过。我们得到善友的帮助,有卫星电视,有网际网路,虽然没有道场,我们不在一起,可是藉著这些高科技的工具,我们天天都没有离开。无论在哪个地方,同学们都不在香港,开定法师在甘肃,其他几位同学在云南,可是我们如同面对面在一起学习一样,这我们要感激这些科学工具。这叫佛度有缘人。你看有缘,无论在哪里,到这个时间收看这个频道,就如同面对面。这是在这个时代无比殊胜的缘分,能让我们的学习永远保持在一起,不至於中断。

  成功,实在说绝对的因素就是明白了,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明白了。这是六道轮回,这是人道,虽然是人道,现在他不讲五伦五常,他不讲道德,他也不信因果,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像《地藏经》上所说的,「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现前我们所受的叫花报,未来呢?未来是果报,花报不好,果报就有大问题。我们今天花报虽不好,这个频道就是一朵花,莲花,我们天天没有离开这个频道,天天在一起学习。诸位想想,这是不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给我们设的一朵莲花?我们乘著这朵莲花就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搞明白了,就要下一个决心,我来生不再搞六道轮回了,把六道轮回的事情要从心里舍得干干净净,不搞六道了,专修净业。

  开定师报告里头讲得很清楚,三番两次举祖师大德的开示,特别是蕅益大师,我们都听得耳熟,「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的浅深」。古今大德都告诉我们,品位不要紧,不要去计较,要往生,往生比什么都重要。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有人问过他们,你们往生,什么样的品位你就满足?祖师给我们做榜样,只要往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满足了。下下品是什么?到极乐世界,从小学一年级念起。往生极乐世界无量寿,有的是时间,我就从小学一年级念起,我也会念到等觉、念到妙觉,有的是寿命。那个地方环境好,没有退缘,只有进步,没有后退,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如果有缘分,有一种机缘,抓住这个机会让我修行功夫得力,这没有障缘,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大分,细分等级很多。在这个地方努力精进,好!到极乐世界成佛时间就缩短了。

  这些事情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抓住信、愿、持名,持名就是念佛。我跟同学们谈过很多次,我都记不清楚,常常劝导同学,只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除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统统放下。清醒的时候可以做到,睡著又不行了,睡著还作梦,梦里头还搞六道轮回,我相信有这个境界的人很多。梦里头也念佛,梦里面也是一尊阿弥陀佛,没有其他的妄想杂念,功夫到家了,至少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往生是插班,不是从小学一年级念起,功夫成片最低的位次,是方便有余土下下品往生,不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没功夫,就是念佛功夫不到位,连功夫成片都没有得到,有信、有愿保证往生。所以,凡圣同居土也有三辈九品,那都是念佛功夫不及格的;不及格也有分数,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五十分、四十分、二十分、三十分,所以它也有三辈九品。真正到功夫成片就不在凡圣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一直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方便有余土上辈往生,功夫成片是下品往生。这都是插班去了。念到理一心不乱,实报庄严土,这位次高了。实报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理一心不乱。这些我们知道,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个压力,不好,一切随其自然。

  最重要的,看破这个世界,知道六道轮回苦,真苦,六道轮回不能住,要有出离六道轮回的心,要有这个念头。无论干什么,我们都回向求生净土,绝对不求人天富贵,人天福报,不求这个,一切要放下,要真放下,跟著阿弥陀佛走。经上字字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都是佛金口所宣,绝对没有一个字是妄语,没有一句话是骗人。唯有我们人欺骗别人搞惯了,养成习惯了,所以对佛也不相信,这个障碍很大。决定对佛没有丝毫怀疑。所以我们对人也不怀疑,他骗我,骗我就骗我,我知道他骗我,还要上当吗?愿意上当,愿意被他骗,这个高明,这就真放下。我见过一个人,早年台湾的道安法师,有一个信徒骗他,他骗钱。我有一次到松山寺去看他老人家,他就问我,刚才有个居士你看见没有?看到了,很熟,点头了,在门口,我进来,他出去。他说:他今天又来骗我。我说:给他没有?给他了。那个人不知道老和尚晓得,老和尚清清楚楚。这很难得,并不揭穿,老和尚不糊涂。为什么?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何必计较。所以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抓住这一句就得救了,佛法讲就得度了。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一六四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决心       六道轮回)(五明学佛网:决心       六道轮回)  

 净界法师:精进·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 

 陈兵教授:“六道轮回”在心理学中怎么解释? 

 济群法师:佛法如何解决心理的问题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真有其事?圣人为 

 常福法师:六道轮回是不存在的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十)我们为什么 

 体慧法师:众生为什么一直在六道轮回 

 大安法师: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可救人 

 大安法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理念是先决前提 

 南怀瑾: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佛学建立的基础 

 传喜法师:寻求解脱定决心 

 法藏法师:努力「决心」去做,成败「随缘」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