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43】


   日期:2015/9/2 8: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421、念佛人以世间法为己任有何重要意义?

  佛法不离世间法,念佛人以世间法为己任,则基址坚正。又果具真信切愿,当必往生上品。

  须知佛法,原不离世间法。凡诸社友,必须各各恪尽己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主仁仆忠等。又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不餐荤酒,闲邪存诚,克己复礼,自利利他,以为己任。如是则基址坚正,堪受法润,果具真信切愿,当必往生上品。

  422、何为自利利人与己立立人?做功德以何种方式为好?

  世出世间,无一事不以身为本者。若能以身率物,宏扬佛化,即为自利利人与己立立人也。

  做功德当以开人智识为最。

  即以身率物,宏扬佛化,唯以自利利他,己立立人为志事。于虚名浮利,略不萦心,于伦理清规,决不违犯,俾凡见者闻者,悉生景仰之心。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世出世间,无一事不以身为本者。本若不立,纵有作为,悉是场面上事。既非真修,必招外侮,反令邪见人据此以谤佛法,自他二利既失,生死大事何了。(《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2022页 南通金沙区佛教居士林成立宣言)

  汝以教员兼弘佛法,宜随分随力,何可强求各界人士之信仰。以身率物,是为根本,若于其中或有侵蚀,人便不生信心矣。外学纵高,真行无有,汝欲兼通,亦徒然耳。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此自利利人己立立人之铁章程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173页 复林赞华居士书十)

  汝母发愿寄款交光随意作功德,及助印芜钞。依光鄙见,做功德当以开人智识为最。拟以此款任印《观音颂》,普遍施送于远近,俾一切人同知观音大士,为法界众生之恃怙,随类现身,寻声救苦,兼以辅弼弥陀,接引众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90页 复周孟昆弟书)

  423、为什么说凡欲利人,须从自己真实修持为主?

  凡欲利人,须从自己真实修持为主。若只口说而不力行,或于伦常,或于朋伍,居心作事有不合宜,则便难感格矣。世出世皆以身为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此言,乃千古不易之圣训。

  一超直入如来地,当念圆彰寂照心。

  弥陀誓愿宏深,因兹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净土法门广大,故得千经俱闻万论均宣,此二联与归宗二字及序悉有相应处。所言念佛之课,光不能立,此须汝自己按各人及大家之身分而立。如欲取法,净土诸书,印光《文钞》,皆可参考。凡欲利人,须从自己真实修持为主。若只口说而不力行,或于伦常,或于朋伍,居心作事有不合宜,则便难感格矣。世出世皆以身为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此言,乃千古不易之圣训。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此拯邦之根本法轮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42页 复王拯邦君书)

  424、最危险之时世为什么要以念佛为主?做功德要改念《地藏经》吗?

  念佛一法,最易得益。以文少而易念,即有人持刀欲杀,亦能念,念即得益。是知最危险之时世,当以念佛为主,何可改向之念佛为念经乎?地藏菩萨救苦心切,然比阿弥陀佛临终接引,令得往生,则又相去悬远。

  凡做功德仍以念普佛为事,不必改念《地藏经》。念佛一法,最易得益。以文少而易念,即有人持刀欲杀,亦能念,念即得益。苏州杨鉴庭因于城门向东洋兵鞠躬,心念观音圣号,其人不喜鞠躬,即以刀砍下,(此盖前生怨家,今以破头皮了之。)及至头,则成平的。头皮已破,血流许多,而顶骨一毫莫伤。若非刀转为平,则头已成两块矣。是知最危险之时世,当以念佛为主。彼矜奇竞异者,皆不注重在救苦难,注重在显己之智识高超耳。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数有无量无边,皆受普贤菩萨教,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此其人为何如人,此其事为何如事,况我辈值千古未有之刀兵大劫,何可改向之念佛为念经乎?地藏菩萨救苦心切,然比阿弥陀佛临终接引,令得往生,则又相去悬远。固宜婉劝慧甲,仍照旧规为事,易行而利益多多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36页 复陈慧恭居士书)

  425、何为居士?怎样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居士?

  居士之名者,居家修道之士也。居士发金刚坚固之心,誓行自他兼利之事。尽伦学儒,尽性学佛。追踪过去先觉,不肯稍涉退屈。是名真佛弟子,是名真大丈夫。是名副其实的之居士。

  金沙居士林,已经成立,当于居士之名实事业,一肩担荷。则世返唐虞,人希圣贤,当不久可亲见矣。所言居士之名者,居家修道之士也。实者即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行世善,以立其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普愿自他,同了生死。能如是者,方可不负居士之名。若是入林林友,各发金刚坚固之心,誓行自他兼利之事。尽伦学儒,尽性学佛。追踪过去先觉,不肯稍涉退屈。是名真佛弟子,是名真大丈夫。则居士之名实事业,可以光辉即世,垂裕后昆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2022页 南通金沙区佛教居士林成立宣言)

  426、欲为佛弟子,怎样行持才可不愧佛心之名?

  为佛弟子,必须依教奉行。于家庭必须尽孝、尽悌,对朋友必须劝善规过,居心必以诚敬为主,作事必以慎重当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起一念不正心,即是恶,必须洗涤净尽,非谓行之于事,方为恶也。凡属主敬存诚,希圣希贤之念头,即是善,必须扩充令其由中达外,圆满无馁。世之大恶莫过于杀生食肉,若能自由即可断荤,否则心生怜悯勿贪多食。世间大善莫过于自己念佛求生西方,又种种方便劝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乡党邻里,亲戚朋友及一切有缘者,同念佛求生西方。汝宜量力而行,庶可不愧佛心之名矣。

  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转来汝书,知年当志学,便慕佛道,不胜欣慰。即令商务馆任心白君寄汝《文钞》一包,以便自看,余送有善根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以迷而不知,反承此佛性功德力,起贪嗔痴,造杀盗YIN,以兹沉沦于三途六道,永不能出。如来愍之,令修戒定慧以断妄起之贪嗔痴。贪嗔痴尽,则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矣。此自力法门,欲于现生了脱者,万不得一。以故令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果能信愿真切,即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较彼仗自力者,其艰易天地悬隔也。汝既欲皈依佛法,为佛弟子,必须依教奉行,方可名实相副。于家庭必须尽孝、尽悌,对朋友必须劝善规过,居心必以诚敬为主,作事必以慎重当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起一念不正心,即是恶,必须洗涤净尽。非谓行之于事,方为恶也。凡属主敬存诚,希圣希贤之念头,即是善。必须扩充令其由中达外,圆满无馁。世之大恶莫过于杀生食肉,若能自由即可断荤,否则心生怜悯勿贪多食。世间大善莫过于自己念佛求生西方,又种种方便劝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乡党邻里,亲戚朋友及一切有缘者,同念佛求生西方。汝宜量力而行,庶可不愧佛心之名矣。寻常皈依必起法名,即以汝名为法名。汝其顾名思义,勉力而为则可不负此一番诚心矣。详看《文钞》,修持之法,悉可了知。不必常常来信,致令彼此烦心。(《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39页 复佛心居士书)

  427、做善事对念佛有没有妨碍?

  若能令伴助主,则无妨碍之可云。

  念佛人宜修一切善行,然须分出主伴正助。倘主伴倒置,则其利甚少。若能令伴助主,如一人垂拱,百辟布政,何妨碍之可云。(《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55页答俞大锡居士问)

  428、如何处理持咒与念佛的关系?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此意不可不知。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37页 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29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第四章 念佛功课与仪轨、方法

  429、念佛一定要有章程吗?念佛为什么不可有急欲见佛之心?

  专一念佛,本无定章,可照平常念佛之章程即可。然心中总将一句佛号,持念不令间断。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大小便利,均于心中默忆佛号。于七日中,不令起一切杂念,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

  汝姊欲专一念佛,本无定章。若照平常念佛之章程,则五更起礼佛(多少拜,随己立)毕,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遍)毕,即念《赞佛偈》,绕念若干声,然后静坐半点钟,再出声念若干声,即跪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若欲礼拜,先拜佛若干拜,九称菩萨,即作九拜。)念《发愿文》,三皈依,此为早时功课。吃早饭毕,静坐一刻,再念佛时,即礼佛三拜,或多拜毕,即念《赞佛偈》,念毕,绕坐皆照前。唯念佛毕,不念发愿长文,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即已,礼拜而退。早或二时。午饭后二时。晚课与早课同。夜间再念一次佛,仍照早饭后章程。念毕发愿,当念莲池新订发愿文,毕,念三皈依。此虽有起有落,然心中总将一句佛号,持念不令间断。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大小便利,均于心中默忆佛号。于七日中,不令起一切杂念,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亦不可太劳,劳过,则次日便难清爽如法矣。或者每次念佛,皆念《弥陀经》,《往生咒》,但早起发愿,念长发愿文,晚亦如之,余皆念四句即已。或者早起第一次念《弥陀经》,《往生咒》,以后但接续念佛不断,至晚念《发愿文》,三皈依。(《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139页 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430、印光大师每日的功课是怎样的?

  光则早晚必按朝暮课诵直念。先则日礼数百拜,近数年来事多,只二时功课。冬则日过百拜,夏则只数十拜。亦只拜释迦,弥陀,净土三经,及诸大乘经,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

  功课各随己意,亦无定章。光则早晚必按朝暮课诵直念。凡起腔唱者,亦作直念,但稍缓点,光绝未学唱念。然在丛林中,只可小声,不得声闻于外,以致惊动别人。先则日礼数百拜,近数年来事多,只二时功课。冬则日过百拜,夏则只数十拜。亦只拜释迦,弥陀,净土三经,及诸大乘经,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114页 复许止净居士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印光法师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