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56】


   日期:2015/9/6 8: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551、《生西金鉴》是一本什么书?

  《生西金鉴》是在《净土圣贤录》正续录中,略录事迹显著者二百余条,并附之以赞。实为迷背家乡者作指南,为不识自己者作宝鉴也。

  二 林居士,取佛菩萨立法度生之因缘,与历代古德僧尼王臣士女,下及物类,念佛往生之事迹,兼录其宏扬净土之切要言句,以成一帙,名为《净土圣贤录》。莲归居士,又为续录,皆所以为迷背家乡者作指南,为不识自己者作宝鉴也。但以卷帙浩繁,不利初机,对凫居士欲令初机易生信向,于彼正续录中,略录事迹显著者,二百余条,附之以赞。名曰《生西金鉴》。冀阅者鉴古而怀景仰,咏叹而悉兴起焉,其意固甚深且远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五第1039页 生西金鉴序)

  552、《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此书是黄智海居士,取《疏钞》,《要解》之义,以白话解释之,使初机净土学人亦得了知经义。

  黄智海居士,利人心切,取《疏钞》,《要解》之义,以白话解释之,俾彼稍识字者,亦得了知经义。由是更加精进,竭诚修持,并以转化有缘,则现生身心清净,优入圣贤之域,临终感应道交,直登极乐之邦。其为利益,莫能名焉,爰书大义,以贡阅者。(《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085页 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

  553、《信愿念佛决定往生浅说》是一本什么书?

  古德所说经论,皆文深义奥,初机不易领会。童莲国居士乃宗其义意,而以浅近之语言出之,因名之为浅说。

  童莲国居士,欲令同人,同生正信,同发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以古德所说,率皆文深义奥,初机不易领会。乃宗其义意,而以浅近之语言出之,因名之为浅说。须知能说之文虽浅,所说之法,乃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之无上甚深第一法门也。阅者倘不以浅近忽略而依行之,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为极乐之嘉宾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122页 信愿念佛决定往生浅说跋)

  554、唐飞锡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的内容是什么?

  《念佛三昧宝王论》令念佛人,即一佛而圆念三世诸佛。虽圆念三世诸佛,而必专致力于阿弥陀佛,庶可念佛之心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即此念佛之心与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心,无时不相契合也。

  唐飞锡法师,驻锡终南紫阁山草堂寺,大宏净化。特撰《念佛三昧宝王论》,令一切四众,圆念三世佛,专注于西方阿弥陀佛。以若不念未来佛,则不能发大菩提心,折伏慢幢,于一切境,犹有凡圣情见,何由圆离四相,彻证一真。若见一切众生皆是佛,其心自无凡圣情见可得,方得究竟断除烦恼,究竟圆证自心也。若不圆念过现诸佛,则其念阿弥陀佛之心,或有拘局,不能圆满普遍。故令念佛人,即一佛而圆念三世诸佛。虽圆念三世诸佛,而必专致力于阿弥陀佛,庶可念佛之心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即此念佛之心与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心,无时不相契合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57页 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

  555、《阿弥陀佛圣典》是一本什么书?

  《阿弥陀佛圣典》节录诸经论,阐扬念佛诸义,章分十门,理畅一行,可为修净业者之一助。

  净土法门,实为如来一代时教契理契机之特别法门。以故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东瀛某某,节录诸经论,阐扬念佛诸义,为《弥陀说林》。章分十门,理畅一行,可为修净业者之一助。范古农居士,特为校勘,改为《阿弥陀佛圣典》,用示尊崇之义。然其所录,绝未叙明源委,待有暇时,居士必当依经详别,令一切人,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为一切上圣下凡共修之道。庶不致生自诩上根,不肯修习,并自委下根,不堪修习等过。排工将竣,令光作序,遂约所知,以为表白。须知念佛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如不见信,请质之普贤菩萨。(《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61页 弥陀圣典序)

  556、《净土辑要》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净土辑要》辑古今提倡净土法门诸要义,以为一书,分为三篇。上篇辑录《增订广长舌》,以为初机入门之阶。中篇则辑录龙舒居士等祖师大德最切要、最圆顿诸开示,以期由浅入深,领略净土法门之旨趣。下篇辑录念佛仪式,净土日课经咒,及回向诸文,以为朝暮课诵之仪轨。

  浏阳潘子慧纯,邵子慧圆,笃信佛法,鉴时机宜,因辑古今提倡净土法门诸要义,以为一书,分为三篇。上篇辑录《增订广长舌》,稍加芟正,以为初机入门之阶。中篇则辑录龙舒居士、觉明妙行菩萨,以及善导、永明、优昙、天如、莲池、憨山、蕅益、截流、省庵、彻悟诸大师,及最近彭二林诸居士,最切要、最圆顿诸开示,以期由浅入深,领略净土法门之旨趣。下篇辑录念佛仪式,净土日课经咒,及回向诸文,以为朝暮课诵之仪轨。末后附录觉明妙行菩萨,及哆哆婆娑诃菩萨应化因缘,以明净土法门之深契时机。拟排印流通,以供遍界诸同志之阅览,爰为题之为净土辑要,并略述净土法门之所以。以期见者闻者,同生正信,同修净业,庶可同生净土,同证无生,以迄同成正觉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63页 净土辑要序)

  557、《饬终津梁》是一本什么书?

  此书为李圆净居士编辑,共为四篇。第一饬终章程,第二饬终言论,第三预知利害,第四饬终实效,乃名之曰《饬终津梁》。

  李圆净居士,犹恐过为简略,或致人不介意,因会萃各处章程,及诸言论,又复采取古今发明临终利害等文,并近来因助念故,遂得往生之事证,厘为四篇。第一饬终章程,第二饬终言论,第三预知利害,第四饬终实效,乃名之曰《饬终津梁》。祈光作序。光年届古稀,学无所成,窃恐一气不来,又复轮回六道,则其苦何堪设想。因兹灭踪长隐,专修净业,庶不致平常为他人说者,自己反无其分,令无知者因兹谤法,以堕恶道也。兹于将入关前,接得伊书,不禁有感于衷。爰为撮举净土法门之大意,及助念之利益,以期世之学佛者,咸各注意,庶可大畅如来普度众生之本怀,亦堪成熟自己多劫培植之胜因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74页 饬终津梁序)

  558、印祖为什么极力推荐《观音感应课》?如何占卜?

  《观音感应课》者,俯顺世情,令卜休咎,以期同种善根之妙方便也。凡占者,皆须称菩萨名。如小儿有病,不肯服药,涂药于乳,则不服而服矣。菩萨名号,如返魂香,若得见闻,宿业自消,宿善自生,以渐至于上追观音之志事,究竟自利利他于无既也。

  欲决疑者,若原供有菩萨像,则于像前焚香礼拜。若无,则即向此课本焚香礼拜。取五净钱,在香烟上熏过,心中默祷所问之事,按下所列之偈,并念菩萨若干声,将钱掷于桌上,按次查是几字几幕,照课本查是何卦,即得其所示之兆云。

  观世音菩萨,愍念众生之心,不可以言语形容,虽天地父母,未足喻其少分。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喻如日丽尧天,万象咸蒙照烛;春回禹甸,百卉悉荷生成。有感即通,无谋不应。良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故得遍法界感,遍法界应,悉副彼念,了无差殊也。《观音感应课》者,俯顺世情,令卜休咎,以期同种善根之妙方便也。凡占者,皆须称菩萨名。如小儿有病,不肯服药,涂药于乳,则不服而服矣。菩萨名号,如返魂香,若得见闻,宿业自消,宿善自生,以渐至于上追观音之志事,究竟自利利他于无既也。兹因徐积余居士,与其夫人,得前明古本,石印千卷,以结净缘,略叙菩萨行慈之意云。(《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79页 观音感应课序)

  观世音菩萨愍念众生,寻声救苦。凡作善事,恳求菩萨,必垂加被,令其得成;若作恶事,亦垂加被,令决不成,以成则造罪堕苦,其苦难救矣。此菩萨之真慈大悲也。欲决疑者,若原供有菩萨像,则于像前焚香礼拜。若无,则即向此课本焚香礼拜。取五净钱,在香烟上熏过,心中默祷所问之事,按下所列之偈,并念菩萨若干声,将钱掷于桌上,按次查是几字几幕,照课本查是何卦,即得其所示之兆云。(《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366页 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法语)

  559、为什么要重订《西方公据》?

  《西方公据》一书,流传已久,内容及编辑方式多有不如法处。《重订西方公据》首列经、咒、念佛仪;次列古今显豁浅近各开示,而复注重于临终助念一法,以期不至功将成而被无知眷属破坏也;次列三皈、五戒、十善、四谛、《四料简》各略释,及佛号百颂,以期初发心者,略知意义。订作一本,以为永远传阅之书。其九品图记数之法,则另作一本,随附正书,以备行者记数,及将来焚化耳,其法甚善。

  《西方公据》一书,流传已久。其所采录之言论,繁简不一。有列《弥陀经》、《往生咒》于首者,亦有不列者。而其中列三圣像、九品莲台、莲中备圈,令人点以记数,则同。多有九品各莲台,均画一佛像者。此后则择古今切要开示,及显明事迹,以期阅者生决定信愿,得以决定资此以往生耳。其用意抑何深厚而周到也。然以念满,或没后则烧,殊觉有毁坏经像之过。而一本利人好书,终必付之一烧,不徒暴殄天物,又复不能普利。若留以传世,则点得乌黎巴皂,难起人之阅兴。进退思之,殊难合适。吾友逸人,特为另订章程。首列经、咒、念佛仪;次列古今显豁浅近各开示,而复注重于临终助念一法,以期不至功将成而被无知眷属破坏也;次列三皈、五戒、十善、四谛、《四料简》各略释,及佛号百颂,以期初发心者,略知意义。订作一本,以为永远传阅之书。其九品图记数之法,则另作一本,随附正书,以备行者记数,及将来焚化耳,其法甚善。遂为排印以广施送,以期一切同伦,同得往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84页 重订西方公据序)

  560、《日诵经咒选录》是否专为在家净土行人编辑?

  此书以开本知见为先导,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庄严为助修。列诸经咒,无论专兼持诵,悉作修持净业助。以冀彻悟五蕴原空,诸法非相,遍行万行,而不见能行之相。专志念佛,而了知心作心是。为便于在家二众,于日用伦常中,即能真俗并融,儒佛两尽,因附录《感应篇》、《阴骘文》、《觉世经》,及净土修持各开示,以为改过迁善,趋吉避凶,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规矩准绳。

  其修持次序,当以开本知见为先导,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庄严为助修。以故首列《金刚经》、《心经》、《观世音普门品》、《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阿弥陀经》、《往生咒》、《念佛起止仪》、《发愿文》,以及大悲咒、准提各咒。或兼持各种,或专持一种,悉以作修持净业助。以冀彻悟五蕴原空,诸法非相,遍行万行,而不见能行之相。专志念佛,而了知心作心是。能如是修,则顿出迷途,直登觉岸矣。良以末世众生,障深慧浅,匪仗佛力,实难解脱。以念佛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无上法门,较彼一切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者,奚啻天渊悬殊焉。又欲初机行人,深知各种法门之所以,在家二众,于日用伦常中,即能真俗并融,儒佛两尽,因附录《感应篇》、《阴骘文》、《觉世经》,及净土修持各开示,以为改过迁善,趋吉避凶,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规矩准绳。庶可现生即出三界六道之外,直入七宝九莲之中。愿诸修士,同加注意。(《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614页 日诵经咒选录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法师       念佛三昧)(五明学佛网:印光法师       念佛三昧)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张秉全居士:学习《净土决疑论》摘记——印光法师殊胜开示之 

 张秉全居士: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东晋南北朝居士名家文集:念佛三昧诗(王齐之)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华严念佛三昧论(彭际清) 

 妙境法师:持名念佛与念佛三昧 

 洪修平教授:什么是念佛三昧?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示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佛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尽形修习,造极为则;念佛三昧,心力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