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真正的执持名号?


   日期:2015/9/6 16: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弥陀要解。】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

  【谓持名,法门深妙。】

  『持名』就是我们讲的老实念佛,这是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上所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叫做持名。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误会,持名就是我们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叫持名。这样去体会,是自己错会了意思,你没有深解义趣。持名,持是接受,这一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多少你要能体会到一些,理论、方法、境界你要明了,完全接受,依教奉行,这叫持、这叫受。持是保持,不能够失掉。

  『法门深妙』,因为这一句名号是整个佛法的大总持法门,也就是整个佛法的纲领。受持一句名号,就是受持圆满的《无量寿经》,名号是题目,就好比文章一样。所以「法门深妙」。

  【破尽一切戏论。】

  『戏论』是指的经教。你抓住这个总纲领,下面可以不必再提,原理原则掌握到,所有一切经教、法门都是戏论。

  【斩尽一切意见。】

  『意见』是讲禅宗。这两句就是持名这个法门超越宗门、教下,所以叫深妙!

  【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

  哪些人懂得?哪些人真正做到了执持名号?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智者大师、永明大师,他们这些人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执持名号。

  【彻底担荷得去。】

  『担荷』是承担的意思,他们能够承担,彻底承担。这个意思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遇缘不同,他们遇的缘胜。他们能够承担的,我们能不能承担?这要问自己,刚才讲了,你把《无量寿经》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跟他们一样。什么叫承担?做到了!把《无量寿经》变成自己的信、愿、解、行,这叫「彻底担荷」。所以,经不是念念就完了,名号也不是挂在口里念念就算了,不是!一句名号就是一部《无量寿经》,名号一提起,整个经典里面的道理、方法、境界,阿弥陀佛的教训,统统能现前,这叫受持名号。这个叫法门深妙,真的深妙,不是假的。你不懂这个道理,不是这样修法,那怎么会相应?

  马鸣、龙树是印度的菩萨,都是地上菩萨,初地菩萨,智者、永明是佛在中国化身的。智者大师,传说当中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永明,刚才说过了,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近代我们晓得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来的。这些不是普通人,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典型,我们学佛应当向他们学习。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十六集)  1996/4

  演【举名兼众德者,由名召体。】

  『体』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本性。阿弥陀佛这个名就是本性的名字。念这个名字,就要把这个名的实体、实相、实用都要把它念出来,这才叫真正持名。自性清净心本来是觉而不迷,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称之为本觉,「本觉本有」。这个名号完全是梵文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无量觉」,念这一句名号就把自己的觉性念出来,声声唤起我们的觉性,觉而不迷,这叫做执持名号,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如果每天拿著念珠数著名号,句句都是迷而不觉,这个不叫持名,不叫作念佛。佛是觉的意思,念佛就是念觉,念念觉而不迷,这叫念佛。你是念念迷而不觉,那哪里能叫念佛?这就说明这四个字不容易,无怪乎现在人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他那个念佛是念名字佛,不是念观行佛,念观行佛就有办法了。只念名字,连名字什么意思都不晓得,迷惑颠倒,这种念佛怎么能成功?念观行佛,就是念念自己提高警觉。我们在境界里面才起一念分别执著,那就叫迷,那就叫做无明,无明继续不断往下发展,那就变成见思烦恼,那就得造业受报。所以这一句佛号,是把你从迷里面给拉回来。「南无」就是皈依,从迷里面回过头来,回归!依觉悟、依觉心,觉心是清净的、觉心是平等的、觉心是广大的,这样才能成功。真正觉悟的人一定晓得人生苦短,何必去造业!几十年光阴一弹指就过了,广造罪业实在不值得,真正是愚痴迷惑颠倒。更应当觉悟,古人常讲:黄泉路上无老少。不要以为我现在还年轻,来日方长,你有没有跟阎罗王订下合同?看看许多寺庙骨灰塔里,多少年轻人!这是我们要特别提高警觉的。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十四集)  1984/12

  疏【谓既闻圣号,要在执持。执者,闻斯受之,勇猛果决,不摇夺故。】

  念法,就在「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弥陀经》上讲修行的方法就这八个字,特别要紧的是执持名号。名号大家晓得了,「阿弥陀佛」四个字,当然要紧的就是「执持」这两个字。什么叫执?什么叫持?这先给我们解释。什么叫执?『闻斯受之,勇猛果决,不摇夺故』,这就是执的意思。

  演【闻斯受之者。】

  「斯」是指这部经,你听到这部经所讲的,你要完全接受。

  演【谓闻斯殊胜法门,通身领荷,直下承当。】

  这是「执」。佛给我们讲这部经,我们听了之后完全接受过来,一生就照著佛的教训去做,这叫「执」;不能照这个经典去做,这就不叫执。有人误会,以为每天把这部经念一遍就是受持。念一遍、念十遍也没用处,没照做!口里面念,心与行都不相应,那就是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喊是大声念,喉咙念破了也没用处,一天念一百部都没用处,要做到!我跟同修们讲,第一个阶段「熟」;第二个阶段「要做到」,不熟就做不到。在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处事待人接物时时起心动念,这个念头一动就晓得,佛经上怎么讲的,我应不应该动这个念头?我应不应该有这个行为?这叫修行。经不熟,你就没有标准,你怎么修法?你没有法子修。这叫做「通身领荷」,领是领纳,就是接受,完全接受过来,荷是担负,接受是自利,担负是弘法利生,不但我自己要这么做,我要劝别人这样做,自行化他,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专修专弘,「专修」是领纳的意思,「专弘」是荷负的意思,这个担子我要把它挑起来。「直下承当」,自己要承当起来,不能推给别人。

  演【勇往直前,不为他岐所动。】

  「他岐」是岔路、歧途。决不被动摇,不但不被世间法所动,世间法是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绝对不动心,为什么?担负起如来家业弘法利生这个重担,还有什么闲情去干涉这些事情?不但世间法不动心,佛法其他的宗派、其他的法门遇到了也不动心,这样才行。不能说遇到禅,禅不错,我也去参几天禅;遇到密,密也不错,我也跟他去念几天咒,那就坏了,这个执就没有了。执持不容易!世出世间一切法展现在面前如如不动,不取不舍,这叫执。

  疏【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贞固,不遗妄故。】

  这叫『持』。「持」是保持,「执」是接受,接受过来之后要保持。

  演【谓领斯殊胜法门。】

  「领」就是执的意思,也就是接受,我接受这样殊胜的法门。

  演【终身依付,念念不离,与生俱生,不至中道而废也。】

  所以,你一定要认识这个法门的殊胜。为什么大家在这法门里面或有或无、时念时断?名号真实的功德你不知道。你要是知道真实的功德,你怎么可能放弃?不肯放弃。大家不知道名号真实功德,信了,那个信心也是或有或无,一会儿相信,一会儿就不信了,愿行都不切,这样你的功夫不得力。功夫不得力,就愈来愈怀疑,愿行愈来愈退转,毛病发生在这个地方。所以为你讲解,研究讨论,详细说明是建立信心,把这桩事实认识清楚,这样你才晓得,这才是我们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桩大事情,是我们生命当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比这个更殊胜。你真正认识,你才理解,生活才充实,你自己会真正感触到,我一天、一个小时、一分一秒都没有空过,我的生活非常踏实,人生才真正快乐!从前没搞清楚的时候,日子是醉生梦死,不晓得为什么活著,活著究竟干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很可怜的事情。人生当中,他怎么会得到快乐?

  底下几句把受持的意思圆圆满满的给我们道出,「念念不离」,这就是不间断,「与生俱生,不至中道而废也」。念念无间,无间决定不夹杂,夹杂一定间断。你打个妄想,就会断一会儿,把妄想夹进去。果然这个佛号念念无间,妄念怎么能渗透得进去?所以,执持名号,「执」的意思就是不怀疑,「持」的意思就是不间断、不夹杂,这才真正做到执持名号,这是念佛的秘诀。

  钞【执持分释如上。】

  这两个字分开来讲,像前面所讲的,什么叫「执」,什么叫「持」。

  钞【单言持,则摄执。】

  这两个字分开来讲可以,合起来讲也可以。单单讲一个,不管讲哪一个,讲执,执里面包括持;讲持,持里面包括执。所以不管怎么说法,意思都是圆满的。

  钞【总之为专念不忘意也。】

  『专念不忘』的意思。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二二集)  1984/1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执持名号       依教奉行)(五明学佛网:执持名号       依教奉行)  

 妙祥法师:依教奉行 

 仁焕法师:尊师重道 依教奉行 

 蔡礼旭老师:依教奉行经教 

 纯祥法师:《阿弥陀经》讲记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传喜法师:依教奉行求正觉 

 传喜法师:依教奉行 勿恼众生 

 传喜法师:一心向往佛世界 依教奉行不自欺 

 妙祥法师:依教奉行入净土——二〇一〇年夏安居佛七开示 

 蕅益大师:始知念佛三昧,无上宝王,方肎死心执持名号,万牛 

 宣化上人:佛之遗教经,也就是佛的遗旨经,告诉我们怎么样依 

 净土法门法师:你只要记住,依教奉行这些佛法修行的根本法, 

 一心执持名号,就好比熏香一样,它起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