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个80后学佛后的蜕变


   日期:2015/9/19 9: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个80后学佛后的蜕变

  我是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第一批80后,有着80后典型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做事缺乏耐心,疑心病重,花钱大手大脚还觉得没有幸福感……

  从只为自己大把花钱的人,变成甘愿捐助、放生为乐的人

  80后的我,有着追求时尚、追求浪漫的小资情结,消费观念是能花才能挣,人活着就是享受生活。

  时尚的体现,就是要把自己打扮得很摩登。怎么把自己打扮得摩登?那就是不断地逛街买衣服、做指甲、烫染头发……

  浪漫的体现,就是寻找各种理由去创造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比如过生日,过完阳历的,再过阴历的;情人节,过完西方的2月14日,再过传统的“七夕”,还要加上一个白色情人节。还有,借节日的名义,吃烛光晚餐、看电影、K歌等等。

  我还是一个淘宝达人,家里衣食住行都“淘宝”解决,但有些买回来的衣服鞋子一次都没有穿过,压在箱底,看来要成为古董了。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往往是心血来潮的消费。记得有一次想做寿司了,就淘了做寿司的食材和工具,总共只做了一二次以后,就把它们闲置了。类似的消费不胜枚举。

  所有这一切都要有经济来支撑,每个月的工资根本就无法满足我的支出,可我并不担心。我是现代人,会用现代化的支付方法:三张信用卡轮换着使用,还用高明的套现来偿还最低还款额。所以,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负”翁。其实,不管再高明的支付方法,花掉的钱总是要还的。这样恶性循环着,窟窿越来越大,每月发的工资还不够还信用卡的。当接到银行账单和催款电话后,没有办法,只能向老妈求救。

  那时,同喜班正在学济群法师的《佛教的财富观》,让我明白了贪欲和信用卡背后隐藏的陷阱,了解到“金钱何以会成为万恶之源”,除了来源有问题,就是不正当的使用和对财富的贪著。我还懂得了,物质财富是有限的,在满足生存需求之后,应当追求精神财富。内在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赖的无价之宝。

  后来进入同修班学习,让我进一步认清了,财富乃至地位、权力都是暂时的、不究竟的利益。我开始懂得,今生享用的是前世布施得来的福报,如果尽情挥霍,福报用完就没了,所以还要修布施,广种福田,积累功德法财。

  现在,我逐渐改变了对物质和财富的贪著,开始和同修们一起布施、放生、捐助。还学会了合理分配财富,并将家庭财富分作四份:一份用于家庭的日用开支;一份用于投资增值;一份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份用于慈善事业。如此,我感觉快乐了很多,欢喜了很多。

  从整天抱怨的人,变成幸福满满的人

  以前,我总觉得过得不幸福,对幸福的感觉一直停留在幼时的记忆中。其实,那时我们家的物质生活和现在完全没办法比:爷爷在父亲刚成年时就去世了,奶奶三岁就成了盲人,我们一家是在政府的照顾中生活的。父亲和我都是在舅公接济给我们的房子中出生的。童年时虽然生活过得很拮据,可我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我疼爱有加。再加上那时大家在物质方面没有太大区别,所以,我的童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

  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我慢慢长大成人,越来越喜欢和别人攀比。上小学时,其他同学家里都造楼房了,我们才刚有自己的平房。后来攀比心更严重,我向往名牌、豪华轿车、舒适的房子,但老公比其他人的老公挣钱少,儿子成绩没有其他同学好,自己工作付出了很多可工资还比别人少……所有一切都让我感觉不满意,不知道何为幸福!

  学佛让我逐渐明白,幸福是心的一种感觉,无法具体地量化。进而明白,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妄想中,喜欢攀比只是虚荣心在作怪:他富贵啦,我贫穷啦;他地位显赫啦,我卑微啦;他家怎么好,我家不如他……这些攀比让自己的贪著不断升腾,欲望越来越大。

  导师教导说:世人忙来忙去,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建立于脆弱的色身上。如果我们能舍弃贪著,反而容易幸福!我不断思维导师的教导,调整心态,心逐渐平静了。虽然我没有名牌、没有车、没有大房子、老公挣钱也不多,但只要心态好,一样可以幸福。我看到,老公是一个有爱心、负责任、有担当、努力上进、无不良嗜好的好男人;儿子的成绩虽然没有其他同学好,可他是一个身心健康、活波可爱而独立的孩子。我开始明白,“别人所拥有的,未必是你所需要的;你所拥有的,未必别人也拥有”,能否获得幸福,关键取决于心态。

  慢慢地,我的痛苦在减少,快乐在增加。我发现,我的周围也发生着变化,我的家庭、老公、儿子……一切都是那么好。我发现,每一个单纯的当下都充满着淡淡的喜悦。感恩菩提道上的同修们!感恩一切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身心健康)(五明学佛网:学佛       身心健康)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