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您在修行上有否这些病?


   日期:2015/9/23 11: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真正的善知识所证的妙法,应该离开四种毛病,没有这四种毛病,才有资格称为善知识。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哪四种病呢?第一种是作病。什么是作病?就是认为圆觉成佛是造作出来的。我们的一切修行不是在造作吗?何以说造作是病呢?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的自性本来就和佛的自性一样,何必还要修呢?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修个什么呢?再怎么修还是一样不增不减,修并未增加,不修亦未减少。认为有修有证,有佛可成,这是作病。

  这是圆觉境界,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大家可不要听了以后,都不修行,都不造作,那不可以,我特地在此强调一句,因为诸位没有这个气派,没有这个胆识,没有这个智慧。假如诸位有的话,就不来搞《圆觉经》了。“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我们所有的一切修行,都是本心第六意识的造作,以此有修有证求圆觉境界,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境界,永远达不到。为什么呢?佛说“彼圆觉性非作得故。”真正的清净圆明自性是本有的,不是造作出来的,不是修得起来的。所以说有所证,这是病态。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第二种病是任病,任者放任自然。中国的古人常讲学禅宗容易狂,所谓的狂就是任病,不做功夫。现代世界各国讲禅学的很多,其实,我们以前哪有听过什么“禅学” 这个名词?学禅就是学禅,甚至连禅宗都很少提。现在处处都是禅学,可是,连个狂禅之流的人都没有。过去我们所看到狂禅之流的人,假如现在在这边的话,这一班人就不要谈禅学了。现在搞禅学者,对《指月录》、《五灯会元》也许能倒背如流,但是,你要他盘腿打坐,则一点功夫都没有。他认为不需要作功夫呀!懂了就悟了,狂得不得了,上不见佛,下不见众生,这是狂禅之流,这是任病。

  佛说“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生死有什么可怕?死了就死了。但是,临死之前痛苦不痛苦呢?当然痛苦。我以前有一位老朋友,学问好,禅也学得好,临死前,我去看他。“怎么样呀?老哥,这个时候还痛不痛啊?”“当然痛啊!”“那你一辈子学佛……”“那有什么关系?”他答复得很自然。他也真有这个气派,他的见地也不能说不到,可惜,没有下过禅定功夫。所以说任病也是不对。有些人认为不用断生死,也不需要求涅槃,因为“涅槃生死等空花”,那你去等等看吧!

  “任彼一切随诸法性”,一切放下,任其自由自在,如果这样就可以圆觉成佛的话,永远不可能。因为“彼圆觉性,非任有故”。刚才讲过你有意去修成一个佛,不对;相反,不修而能成佛,也不对。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第三种止病是我们一般学佛最容易犯的,总认为学佛修行是把妄想杂念完全停止,认为妄念不能停止,就不能学佛。尤其大家都想把妄想止息了,“永息诸念”,什么都不动念了,那么就达到“寂然平等”,认为这就是空。有没有人做到呢?在修持上也有人做到,中国禅宗称之为“枯禅”,枯木是不能生花的,这是不对的,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所以无论学显教也好,学密教也好,假如教理搞不清楚,一切修行都是徒劳无功,那真是“涅槃生死等空花”,成佛毫无希望了。

  佛说如果以这样的观念来修行,要想成佛,“彼圆觉性,非止合故”,并不是说把妄念停止了,那就是圆觉自性。即使打坐坐得好,能够定千万年也没有用,《法华经》上讲“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一定定了十劫,够久了吧!结果如何呢?“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佛在这里说:“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第四种是灭病。止和灭有什么不同呢?止是用意志力硬是把它压住,犹如石头压草,根柢还在,石头下面不长草,但是住石头边长上去。灭是认为自己永断一切烦恼,永远没有烦恼了;“身心毕竟空无所有”,身体与心灵彻底空了,“何况根尘虚妄境界”,身体空了,心也空了,六根的作用没有了,外在的六尘也不相干了,也没有什么境界,“一切永寂”。这总该是佛境界了吧!释迦牟尼佛说这也不是,因为“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自性本来清净,你有一个寂灭相,那是你造出来的境界,不是自性清净。

  以上所讲的是上上乘佛法,可以以此来检验自己在修行上是否犯了这些毛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毛病       南怀瑾)(五明学佛网:修行毛病       南怀瑾)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