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广钦老和尚精选法语(五)


   日期:2015/9/29 11: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你们台湾还好,女众能出家,要不女众在社会上只有堕落下去,来出家再怎么没修,不杀生,看能不能转个人身再来修行。

  ★心里坏的力量比较强,好的比较弱,好的说:“我是善的。”坏的说:“我是大善。”它每样都要占第一,这样强欺弱,善的终被恶的捉走(压倒),这样最不好。

  ★每天做事,把事情做好,心都在佛道上(念佛悟道),如扫地也会悟道--扫尘埃。

  ★佛号要多念(这最重要)。

  ★念佛还有感觉,还知道有念没念,则是执着。

  ★做事情要有计划,不能随随便便草率了事,要把常住的东西,做适当圆满的处理。例如一棵树,未能给予适当的种植,误把它糟蹋了,则我们就有过失。

  ★说话要视个人根基而定,例如我们对有根基的说:“有了过错能够忏悔,罪从心起从心忏。”则此人虽有过,但经忏悔则清净,不再犯过,能把心用在道上,对没根基的人,就不能这样说,若对他这样说,他会认为:“反正做错了,忏悔就好了。”这样他永远没有办法改过,永远在忏悔。

  ★出家人不分拜谁为师,只要能守寺里的规矩,大家都一样,大家都是佛子,若分得清楚,你是外来,我是……,则非出家人。出家人只要能好好依戒修行,修行得好,则到哪里皆受人恭敬,天龙八部也会拥护你,十方丛林皆可为家。

  ★修行不讲是非,不讲“没影”的事。

  ★若人爱漂亮喜穿高跟鞋,则以后就有自然的高跟鞋可穿--投胎为马。

  ★有两个人,一个丑,一个美,丑的认为自己丑,就浓妆艳抹,则愈涂愈丑,倒不如自然的好。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到哪里都跟人家和合,能随顺人家。但随顺有轻重之分,若是坏事,我们当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随顺坏事。

  ★戒本有各各职事的规矩,要详问才不犯戒,以后担当职事,才能胜任、有寄托。

  ★职事要一步一步、一级一级地按照规矩来当,不是统管的。

  ★女众出家都不容易,何况要到别处参学,所以要参自己(起心动念,贪、嗔、痴、慢、疑),男众方可到处参学。

  ★心若在此,学了师父的德行,则到别处亦可安定。

  ★出家做事与社会差很多,社会是追求名利,我们是修身、口、意。话有如刀,一句不对,可害多少人。(言多必失,少说话,多念佛)

  ★每天训练没贪念,不乱说话,讲话讲佛法,求生西方。世俗的种子已够多,不要再讲这些俗话是非。

  ★带来的业善念少,恶念多,所以才要修苦行,消业障,才不想睡、不想吃。去掉坏念头,才有正念,烦恼才少。

  ★若着于色声香味触法,则智慧不能开,要想办法去掉它。

  ★修行要修到慈悲相,眼神让人看起来很和蔼慈悲。

  ★用善巧方便之法,使父母入道,有善念,起码做个天人。

  ★若别人把做不好的事往我们身上推,亦要忍。以前人家说师父“怎没把饭煮熟,叫人怎么吃?”师父默然不辩,这才是功夫。

  ★人若修好的话,即使到哪里,人家亦要找你,别人也喜欢和你讲话。

  ★一天都是坏念头,没正念。不要想有色相的东西,而是要想无色相的东西。

  ★坏的意念跑出来时,若没做或已做过,则内心求忏悔,不再犯就好。

  ★挂单的人来时,不能有分别心,讲人家好坏,让人家不好修,只要他遵守规矩即可。

  ★丛林每个人皆可挂单,挂单亦有规矩,也不是看好坏人才给挂单的。

  ★职事都会做,到哪里都自在。

  ★行住坐卧,自己去体会佛法,光阴易逝,莫放逸。

  ★听师父开示,觉得很好,好是好,好是师父的,还是要自己去行,自己去体会。

  ★有根基的人出家就很清楚,很能体会出家与在家的好与坏,没根基的人则不能体会出来。

  ★若不能去体会道,虽是出家,仍是修在外境,心随境转,还很危险。

  ★你们现在虽出家了,仍在茫茫大海中,找不出个出路。

  ★要常看看穿的这件衣服,摸摸这个光头,提醒自己的身份--僧,否则有时忘记了,此身虽在,而心常跑出去,自己不觉得,就不是出家心。

  ★举个例:自己昨天才做的错事,今天见别人做,即笑人家那个样子,而忘了自己昨天才做的。

  ★父母亲对儿女,常骂不听,常打不痛。

  问:意业难持,为无始来习气沾染自然而现,如念起即刻忏悔,有无因果?

  师答:意业未做出来,还在腹中,即忏悔则无因果,若做了即成身业、口业,则有因果。应时时刻刻有忏悔心,有忏悔心则善念就跑出来了,头脑就明白,就知道该怎样。戒有开遮,要看清楚,否则易被戒戒回去。无故可忏悔,未出家前做不如法的事,皆为无故。有故(出家后)则不能忏悔。忏悔不能超过三次(同样的过错)。意业不怕起念,只怕觉迟,随犯随悔。

  ★若有斗争计较,则不会安定,不是他坏,是我们不会修,因自己怨恨烦恼而不安定,是你自己不安定而怕,不是他怕。什么事都要用比喻的,过了就没事,才会有正念。

  ★有一甲者有吐痰的习惯,常常到处吐痰,恰巧碰到乙者有疑心,有一天甲在乙者前吐痰,乙者疑心甲者瞧不起他,结果两个起了冲突。丙者知两者的习惯,前来和解,从此两人皆改过,不再吐痰,不再疑心。人的习气不改,会给自己添麻烦,疑心对自己不利,给自己障道,当我们知道有两者起冲突时,应予和解,不可再加油添醋,否则事情愈闹愈大。

  ★从前有一个人,和人讲话时,总是东看看、西看看,故做神秘,让第三者看到时,由于他的动作,给人的反应,就是他在说人坏话,其实不然。所以做任何事皆要自在自然,否则会添不必要的麻烦。

  ★做事情是在磨我们。做事情若关心则会专心,一件事若会专,则其他事也都会专,边做边念佛,同样的,一理通则万理彻。

  ★身为徒弟的人,若师父有再大的过失,我们也不能说,若我们听人家说他们师父怎么样……,其实真把这些话说出去,则他们的罪都归于我们,说四众过罪。

  ★出家了要知道出家的意思,不要被别人提着团团转,自己要有主,该听的听,不必要的不用多听,打哈哈就好了。

  问:钵打破了,是否出家饭碗就丢了?

  师答:这也是执着,若你的钵让人给打破,因此埋怨打破你的钵的人,为了这个钵,你和人家结冤仇。

  ★若有人想害我,则我们要想:大概过去我害过他,所以才这样,我不能再和他结冤仇,我要度他。凡事都有因果,一针一线一句话,皆有因果,意同梵网经二十条。

  ★看做事情就知道,做事专心用心,则学佛念佛也就专心用心。自己有感觉到,则工作中哪里不干净也会知道,就是地上一粒沙也知道(会感觉到)。即一件事人家说了,就知道该怎么去做。

  ★一个再怎么没修行的出家人,能持长斋、不杀生,没有很大过失,则来生可直接再转人身来修行,不要再经过三恶道。

  问:一个破戒的出家人,罪恶无边,堕落地狱,是否比一个在家人还不如?倒不如在家修?

  师答:还是要出家好,虽堕落,但果报受尽还会再来修行,毕竟出家多少种了一些善根。

  ★故出家说忏悔,忏悔什么呢?无始以来所造的很多业。

  问:什么是空?

  师答:看得破,即是空。

  ★一个愈有修行的人,愈觉得忏悔的重要。

  ★修行要表里一致,不要口是心非。

  ★静坐时若有好坏境,皆不着,也不用说。

  ★多吃多忙碌,人在做事情时不会想吃,闲下来时就会想吃东西,吃习惯了,时间到了,自然而然就想吃,少吃少忙碌。

  问:以后师父圆寂,我们会想师父怎么办?

  答:我在西方接你们,但也要你们放得下,到时我们就在西方见面了。

  ★人家在讲我们的是非,修就是修这些。

  问:听师父开示听得很高兴。

  师父: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三心范围很广,贪嗔痴亦包含在内。“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此三心亦即现在、未来、过去三心。

  问:听师父开示,有时不敢吃太多太饱,但体力又差,该如何?

  师父:要吃饱,只要不贪、不着就好,不要说好吃多吃一点,不好吃少吃一点。

  ★贪一样,就有很多样出来。

  ★不说是非,说是非就失败,说是非让人不安定。又如爱情爱别、爱漂亮……,则又要来六道轮回。

  ★修行要自己修,修到有体悟,悟到娑婆世界的苦、轮回的苦,悟到一条,就是一条的智慧出来。

  ★较能干的人不好修,就会想怎样怎样?修行是修香味触法、粗衣淡饭,是看能不能修得脑子清净解脱。

  ★寺里也会有是非,形形色色,看得会害怕,会修的人则会想:等我修好一点来度他,不会修的人则会和他结冤仇。

  ★修行要修无碍的,像鸟在做巢,“笼鸡有食锅汤近,野鹤无粮天地宽。”他飞到哪里即到哪里,随处也就飞走,是最自在的一种鸟。修行要处处不挂碍,心才静,才会念佛,如如不动。

  ★没有说还有我的父母、朋友、同事、亲戚……等,爱情爱别,千万劫也是在轮回这些,也是为这些在轮回。如果有佛的种子,修行就比较快。

  ★从无始以来带的善念少恶念多,所以我们的自性被盖住了发不出来,故有妄念、爱睡,无法与它抵抗,这就是业障,故要做些事情来调配,否则是到处听,听得乱糟糟,烦恼都没处通(没地方发泄)。

  问:有时候好像有魔?

  师答:不要说他是魔,要说自己是魔。

  师:出家不能贪求名利。

  徒:师父如今名声远播四海。

  师:我也没感觉。

  徒:这才是真功夫。

  ★修行修得好,自然有人拥护你,不是刻意强求来的。

  ★如果有一个人修得好,则其他人也会沾福(一人有福带满屋),则人人也会起勇猛心,向他学习,每个人都想修行,一起共修,大家互相勉励,否则起是非、嫉妒、愚痴,大家都不安定。

  ★社会是造业的路,出家是极乐的路,得解脱。

  ★凡事都说自己不对,说忏悔教我,而不起烦恼,则是无我相,就不会有坏念头。

  ★贪一样则多一样,少一个念头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出家人若不依佛理行持,则十人有十人差错。

  ★弘法利生,就是牺牲自己。

  ★我不识字,教你们一些基本修行方法,你们识字,看些经及释迦佛、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传记,学他们的修行方法,诸佛菩萨都是有愿的,所以修行要发大愿。

  问:我发不出这个愿?

  师:愿,不是要我怎么样,这还有个我。愿,是自然的,像师父也没有说我要怎么样,但现在有这样的成就,我也不知道。

  ★修行,是做人不愿做的,勇猛精进,不是和人计较这是不是我做的。斤斤计较,即和社会人一样,做人不做的才是修福慧,修行不是用算的、计较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精选法语       广钦老和尚)(五明学佛网:精选法语       广钦老和尚)  

 其它法师:戒学庄严(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 

 广钦老和尚: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 

 广钦老和尚:都是因为我不好,没有德行,所以才不能感化他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之道 

 广钦老和尚: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 

 广钦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 

 广钦老和尚:逆境中修行 

 广钦老和尚:逆境中修行 

 广钦老和尚:修行人有这种表现那才是真功夫 

 老人家的修行方法(广钦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