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信愿法师:念佛往生愿释疑通妨之三


   日期:2015/10/14 8: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信行一体,共为往生因

  问:此愿以信行共为报土生因,未知信行有何关系?

  答:信与行,本是一体,不可分割,同为此愿之愿事故。“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信,“乃至十念”是行,听闻第十七愿诸佛赞叹名号之理,在行者之机,领受之相,就是第十八愿之三信十念。即名号欲救度信者之佛意,显现于行者,就是至心、信乐、欲生之三信;又名号对欲救度称念者之佛意,显现于行者,就是乃至十念之称名,二者皆是佛力回向。名号摄受众生,万无漏一,信名号者,无一不度;称名号者,必来迎之。故无信之行,非为大行;无行之信,非为真信。信即是受持佛之本愿,行即是称念佛之名号,信行不离,内外一如。本愿名号,二者一体,本愿为因,名号为果,皆是弥陀救度十方众生之功德力,此力即是凡夫往生报土之增上缘。

  本愿、名号、信心、称名,乃是同体异位之名称。本愿是正觉位,名号是所信位,信心是领受位,称名是相续位。本愿、名号是能摄位,属于法;信心、称名是所摄位,属于机,此是弥陀所成就之机法一体。

  故知,净宗以信心为本,又以念佛为本。领受佛力曰信心,执持佛名曰念佛。佛力是用,佛名是体,体用一如,不一不二。是故言信心须不离念佛,言念佛须不离信心。以信心为本者,显示机受之要领;以念佛为本者,彰显愿力之起用。

  此愿成就文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乃是彰显信,以信摄行。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乃是彰显行,以行摄信。

  “信心欢喜”,是闻其名号之后的意业心情,是生信的自然流露。

  “称我名号”,是破疑生信之后的口业起行,亦是生信的自然流露。

  劝导断疑生信,为契弥陀之本愿力故,除众生之自力心故;勉励精勤念佛,为示弥陀之大行故,治众生之懈怠故。法然上人开示:“信者取一念往生,行者励一形专念。”最为精妙。信者,信法藏菩萨十劫前,已为我完成往生净土之德号,故一念往生;行者,行报谢弥陀如来不可思议愿行深恩之称名,故一形专念。若以信一声之念佛往生决定,而疏略多念之念佛者,即是信妨碍行;又以为念佛是一生中应当多念,仅一声之念佛不能往生,即是行妨碍信。以信碍行或以行碍信,皆不符第十八愿之愿事,非弥陀佛心,非净宗本义。故良忠法师言:“若无安心,非本愿,念佛何生报土?”故知,缺少信或行,皆不能圆满彰显本愿。

  注重信心,经典明证

  问:此愿注重信心,未知有何经证?

  答:佛诫依法不依人,法有经证,即应奉行,信心之经证,如下分明:

  一者从摄生三愿证明:第十八愿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第十九愿言:“至心发愿,欲生我国”,第二十愿言:“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由此可知,第十八愿注重信乐,第十九愿注重发愿,第二十愿注重回向。法藏菩萨五劫思惟之愿心,本来如此。

  二者从愿成就文证明:《无量寿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明信心欢喜,乃从闻其名号产生,故信从闻生,闻从名号生,甚为明白。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云:“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谤正法及谤圣者。”此明能发一念净信,乃从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产生;而欢喜爱乐,正是一念净信之心情。

  三者从付嘱弥勒证明:《无量寿经》有三段经文具一致性,即此愿之因愿文、成就文与付嘱弥勒文。

  因愿文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至心信乐乃是讲信心。

  成就文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信心欢喜亦是讲信心。

  付嘱弥勒文云:“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欢喜踊跃乃是得闻彼佛名号后之心情,当然讲信心。

  四者从同部异经证明:《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云:“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此文与愿成就文之意相同,“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是听闻名号功德后,生起信心。

  五者从同部异经证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

  疑心之相

  问:未知何等心相为疑心?

  答: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龙树菩萨《易行品》云:“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道绰禅师《安乐集》云:“复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故。迭相收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云:“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为能入。”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周智茂居士书云:“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得极,五逆十恶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断惑者,皆无其分。”

  又《文钞正编》,复邓伯诚居士书云:“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

  诃梨跋摩《成实论》云:“问曰:疑有何过?答曰:若多疑者,一切世间出世间事,皆不能成。所以者何?疑人不能起发事业,若发则劣,故不能成。”

  故知,欲学弥陀教法,先具深信;疑心是障道之根本,念佛人应首要去除。于净土一门,疑心不外机法二者,故善导大师说机法两种深信对治之。疑心通常潜伏于内心,平时不察,难以觉知,逢缘触境,则以各种不同之相状出现。譬如:

  一、我业障太重,不消业,怎能往生?

  二、我修行日浅,功德不足,恐难往生?

  三、我念佛工夫不好,妄念纷飞,如何往生?

  四、我虽念佛,临命终时,佛是否来迎?

  五、我临命终时,万一病苦太重,失却正念,该怎么办?

  六、我临命终时,如果没人助念,那就糟了?

  七、光念一句佛号,就够了吗?

  八、念佛是很好,但修一点功德辅助,岂不更稳?

  九、念任何佛菩萨的名号,不都是一样吗?

  十、我现在诵经、持咒、拜忏、放生、布施等,这样修应该可以往生吧?

  十一、凭我念了这么多的佛号,也做了不少善事,往生应该没问题吧?

  十二、会不会是念佛的方法不对?

  十三、再怎么念佛,都没有往生的把握,这样行吗?

  十四、念佛多年了,怎么感觉索然无味,问题出在哪里?

  十五、总是莫名地觉得,似乎念佛太少了,这样能往生吗

  十六、现在死了怎么办,一定能往生吗?

  以上种种皆是疑心之相,不胜枚举。此类之心,皆是怀疑弥陀本愿之心,若不扫除,难以往生弥陀真实报土。(选自《无量寿经要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往生       信愿法师)(五明学佛网:念佛往生       信愿法师)  

 仁焕法师:如何念佛往生 

 觉明法师:如何念佛往生 

 大安法师:念佛往生,成就信心 

 雪漠:“念佛往生”的误区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