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幸福人生 -->育儿教育

 孩子拖延症的七大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日期:2015/10/23 15: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每天早晨,孩子是否在起床与赖床之间痛苦挣扎?孩子是否经常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孩子是否每次上课都是踩着点进教室?

  从起床、吃饭,到练琴、睡觉,你已经厌烦听孩子说“一会儿再……”了吗?

  大孩子已经有控制时间的责任,拖延的习惯应在儿时纠正,从而避免让它成为绵延一生的习惯。

  每一次拖延都是有原因的。了解原因,就是了解孩子的需求,也能更有效地防止拖延。

  孩子拖延的七项原因

  原因一:生理原因

  上海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咨询专家陈默认为,拖延有可能是天生的,“一部分动作慢的孩子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神经协调缺陷”。

  陈默认为,熬夜过多、年龄偏大或有过多次人流经历的母亲,子宫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及反应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教养你失控的孩子》(《Parenting Your Out-of-Control Child》)一书的作者George M. Kapalka博士认为,孩子一直拖延、抗拒写作业,很可能是学习困难症的信号。

  后天成长环境同样可能引发生理原因的拖延。中医大夫李辛认为,长期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孩子也会变得拖延。“因为TA的精力都流失掉了,做事当然提不起精神。”

  原因二:害怕做错

  著有《拖延心理学》的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认为,“拖延的毛病,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

  孩子很可能拖延去做、学一些新的东西,即使这件事是TA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害怕做得不完美。所以,即使是你的孩子自己强烈要求学钢琴的,TA也仍然有可能拖延练习,因为TA演奏得不像TA想象可能的那么好,或者认为应该的那么好。

  原因三:缺乏信心

  如果是个你知道TA能做的工作,比如清理房间、收拾玩具,那拖延有可能是因为这任务看上去困难得吓人,让孩子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开始。

  原因四:不了解做事的目的

  如果一个孩子不了解TA的角色和做事的目的,TA就倾向于不想做。但孩子很难对抗家长的意志、拒绝家长的安排,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拖延。

  原因五:习惯依赖

  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本来可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家长代劳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学习、玩乐都有人“侍候”,甚至很多应由孩子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都被家长“代理”了。

  长此以往,日久天长,孩子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和习惯,对自己的事缺乏参与感,总是很有“耐心”地等着家长“解围”。

  原因六:孩子和你的优先事项不同

  心理学主张,缺乏兴趣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原因。和写作业相比,玩游戏、看电视当然更有吸引力,更重要。没有积极性,拖拖拉拉当然在所难免了。

  原因七:“时间有的是”

  对孩子来说,如果事情不紧急,就很容易拖延,比如睡觉。

  七大原因,逐一解决

  生理原因,怎么办?

  因生理原因造成的拖延习惯,父母可以帮孩子进行适当的补养。比如,让孩子早点睡觉,增加体育锻炼,适当食补等等。孩子身体强壮了,精力充沛了,做事自然更有劲头。

  孩子怕犯错,怎么办?

  《正在拖延的孩子》(《The Procrastinating Child》)一书的作者Rita Emmett认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犯错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一部分”。

  “孩子要知道,犯错是OK的,不完美和失败是有区别的。与此同时,父母则要避免把结果看得比过程还重要。”

  此外,父母应更多注意孩子做了什么,而不要老注意孩子还没做什么,否则会蚕食孩子的信心。孩子每按时做完一件事,父母就可以在日程表上贴一个小星星,如果孩子收集了足够多的星星,就给予奖励。此外,赞美孩子的计划、打算,激励TA按时完成。

  缺乏信心,怎么办?

  Rita Emmett认为,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把一件事拆成多个小任务,逐一完成。

  “所以,不要说‘清理你的房间’,而要帮TA定义每一步:整理床、收拾桌子等等。然后让孩子专注在每件小事上,忘记其他直到手头的事已经做好了——如果你正在整理衣服,就不要考虑收拾书柜的事。”

  让事情变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建立目标、制定计划。简单的开始对一个爱拖延的孩子来说是最难的部分。所以愿景要清晰,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

  不了解做事的目的,怎么办?

  安排任务的时候,要花时间告诉孩子怎样完成任务,回答TA的任何问题。

  让孩子对计划的事感兴趣,可以和孩子一起定计划。要考虑到课后活动、孩子最爱的电视节目、宝贝的脾气等等。有些孩子倾向于一次完成任务,有的则需要每隔一会儿休息一下。

  给孩子选择,但不要太多。如果孩子想先看电视,再写作业,也是可以的,但一旦达成约定,就要执行。

  习惯依赖,怎么办?

  家长应尝试走下“火线”。如果你总是冲上去救火,孩子就会明白,拖延到最后一刻就能“被解围”。而且,“救火”太过频繁,也等于在向孩子发送信息——你不可能独自做好。

  孩子和你的优先事项不同,怎么办?

  想办法,把你认为重要、必须的事情,添加到孩子的优先任务名单上,George M. Kapalka认为,可以让任务和特权产生链接。

  “如果你允许孩子做完作业再看电视、玩游戏,孩子就会明白特权是伴随着负责任的行为而来的。”

  同时,让孩子每天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孩子已经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业,家长又紧追着安排各种其他任务,孩子就会产生抗拒心理,干脆故意拖延进度,应付家长。

  “时间有的是”

  帮孩子设定一个deadline,提早完成的话,发放额外的奖励。

  美国芝加哥DePaul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seph R. Ferrari博士说:“我们倾向于惩罚拖延行为,而不是表扬提前完成的行为。”

  “如果你期望孩子8点上床睡觉,7点45分TA就做到了,你必须说,我们可以再额外读一段故事了,因为今晚你这么早就上床了。最终,孩子会明白按时完成是好的,早早做完就更好了。”

  急性子家长遇上慢性子孩子怎么办?

  一个急性子家长,生出来一个慢性子孩子,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很多给孩子贴“拖延”标签的家长需要明白,如果孩子生就慢条斯理的沉稳个性,自己也没有因为拖延而烦恼,做自己喜欢的事能专注持久、乐在其中,其实算不上“拖延”。

  家长不能一味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节奏行事。要知道,孩子与大人的生活、生理、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好玩、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

  因此,家长和孩子要通过磨合,达成一种“共存”的和谐状态,家长不应打断孩子“乐在其中”的兴致,要发现、找到并尊重属于孩子个人的“独特节奏”,在“让孩子慢慢长大”和“凡事都拖拖拉拉”之间找到平衡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恐惧       痛苦挣扎)(五明学佛网:恐惧       痛苦挣扎)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恐惧 

 法藏法师:人一直活在恐惧当中 

 常善法师:如何度恐惧心及破诸魔境 

 慧光法师:恐惧是最大的幻觉 

 大安法师:一切恐惧 为作大安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道证法师:恐惧失去的感觉,造成精神上的贫穷 

 净土法门法师:遇到灾难,智慧能解决问题,恐惧不能解决问题 

 法量大和尚:如何正确面对生死?忆持六念远离死的恐惧 

 道证法师:要走的时候,自知时至心不颠倒,苦苦恼恼恐惧挣扎 

 战胜恐惧的方法比你想象得简单 

 戒色、行善、诵经,再来聊聊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