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满一上师:坐禅的窍诀


   日期:2015/10/23 23: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满一上师开示坐禅的窍诀

  (2009.2.13晚于湖北团风县云南寺禅堂)

  大家有一个愿望就是讲讲我们在座的僧人修法都有个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就是坐禅。实际上从佛法来说任何修行法门达到解脱都是由三学而入,三学而成,那就是戒、定、慧。戒前边是前行的闻思,发心,最后必须开智慧,那才能修行成就,才能达到我们解脱的目的。反过来,如果要想开悟那你就必须得入定,定、慧这是殊途同归。我下午讲的时候念了《转变成觉的最后求证》,是这本《圣道指归》的“跋”,将来把书给你们寄过来也行,你们可以看一看。这篇“最后的求证”是经过这么多大德看了都没有改过一个字,我觉得那是在定中一气呵成的,你们可以看就是讲定悟,通过定才能开智慧,怎么才能取得定?首先就是清净,然后进入。入定是有窍门有窍诀的,也有一定的方法,有好入定的,也有不好入定的,那么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大德,我们的祖师,他们又最讲究这个,可能你们都学过,就是坐禅五事,有五个事要做。五事,首先是调整饮食,第二调整睡眠,第三调整呼吸,第四再调整身体,最后是调心,心是最难治服,修禅就是止念,修禅也是净虑,止念就是把你这个念,你这个心止在什么地方,如果有妄念就止不住,止的不对也不行,这就是调心问题。那么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你修净土念阿弥陀佛,念密咒,你修律宗,还是禅宗,不管你是做事……,所有的一切,包括念咒、诵经、禅诠……这一系列的修行,都是一个目的,就是“摄念”,摄住自己的念头。就是说人有一万个念头,随时变化,随时增多,随时减少,有高潮,有低潮,是管不住自己这个心,那么用念咒,用观想一个正念,把万念摄为一念,这是最根本的路子。什么叫无念?止于一念不起妄念,那就叫无念。无念不是没念,是只有正念没有其他的妄念、分别念,就叫无念。要达到这一步那就需要讲究一些方法。我们出家僧人对外一个最好的形象就是打坐的威仪,非常潇洒,非常平静,宛如一潭静水如如不动,心不动,身不动。为什么叫三千威仪一万细行?那就是讲的坐禅的威仪和修行人的行、走、坐、卧的威仪。

  那么你们出了这个坐禅的题,我回忆了一下这五事,首先就是要调饮食,饮食第一个是吃得饱了昏沉,太饱了会昏沉,第二如果吃得太少了会悬虚,心吊着,都不利于入静,所以必须恰到好处。那就是见到再好吃的也不贪食,充饥而已嘛,不饿为止,但也不节食,贪食节食都不对。第三不能吃上火的东西,比方爱吃辣子,那你在闭关、入禅、禅定之前你要少吃,这就是防止火的东西。第四,防止食油腻的东西。总之就是坐禅的时候要吃到舒服为止,特别是这几天你要准备参出点味道来,那你就要注意饮食上的调整,一定要够营养,但不能多,不能吃刺激的,当然我们没有葱姜蒜,那个味道更不行,但辣的也不行。这个饮食调整得有营养,还得保证不能超量,一定要正好为止,饱了坐着不舒服,饿了也不行,都静不下来,这些是调饮食应该注重的地方。

  第二就是调睡眠。睡眠如果睡多了打不起精神来,身上发软,那要是睡少了呢,也提不起精神来,迷迷糊糊,所以睡多了不行,睡少了也不行,都没有精神打不起精神来,所以睡眠既不能放纵,也不能过度的节制,这是个原则。不能说:“哎呀,我缺觉。”睡吧,一睡几天,坏了,坐禅更是迷迷糊糊,没有力气,这叫放纵。节制就是“哎呀,我不能睡多了,睡多了没劲儿,我要节制。”就不睡,或者缺觉硬行打坐,就是他特别缺少睡眠,硬去打坐,那肯定也是迷迷糊糊,这就是说睡眠一定要正好。实际上人的睡眠最为重要,像年轻的时候保证八小时,四、五十岁以后最少得六小时,我这是按科学说的,你达不到这些那就不行,所以这个睡眠也需要调整。有的人睡不着,睡不着就是功夫不到,是坐禅的功夫不到,你要是禅的功夫到了能管住自己的心念,很快就能入睡,入睡好的身体就好,入睡不好的身体都不行,东倒西歪的,要调睡眠。大家要会睡眠而且掌握住睡眠的技巧,能睡着但不能过,不能放纵也不能节制,比方你困的时候打坐,坐着睡着了,所以整个睡眠的调整必须是恰到好处。有的睁不开眼不愿意起床,那就证明睡眠质量没有调好,因为你不愿意起床。还有的人起床下不来,他腿软,这也不行,所以我们打坐、坐禅还要练习睡眠,如果你睡眠不好先解决睡眠问题,睡不够的要如何想法保证睡眠,作为我们负责的法学法师很关心大家,肯定给大家足够的睡眠时间,那么你自己要能练习睡得着,睡得好。这就是第二个关于睡眠的调整。

  第三就是调身。刚才我讲了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是讲的修行人的行、住、坐、卧形成的一种制度规范和模式,按这个做就有利于修行。咱们有这方面的书籍讲什么叫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行、住、坐、卧都有他的要求。有时候我们看一个修行人,一看他的威仪就知道这个人清净,他是修行的。一看那个人他就没有修行,眼球咕噜咕噜乱转,像猴子一样,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稳,那一看就没修行。修行人是非常平稳、柔和、轻松、愉悦、矫健,那是不一样的。闭关出来,有的像猴子一样夸夸其谈“我是如何见到什么什么了。”那这个不用多说,这个人没有修行,妄语。如果出关以后那种意境仍然在那个境界中出不来,所以常说进关容易出关难,进了关之后他一清净,他就不愿意入到世俗里来了。如果出关后那么活蹦乱跳,那肯定就是他一下子就出来了,甚至他就都没有入进去,那这是自欺欺人。

  很多人他拿闭关当样子,“啊,我闭关去了!三个月,三年。”实际上闭关是让你完成任务的,闭关就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规定的修学计划,达到一定修行境界。如果你进关以后学不下去,完不成,在那瞎琢磨事,那就是自己骗自己,你还不如干脆出来呢,耽误时间,吃着十方饭,还影响人家护关者的情绪,所以闭关禅修要讲究威仪,讲究调身。如果没有威仪,不会调整,那就不能够有证效,所以打坐一般都要求身体孤立,不东倒西歪,不前俯,不后仰,不左靠,不右靠。为什么要这样?那就是保持住,看你是不是掉举,是不是昏沉,有的人头歪到别处去了,就是不打呼噜也知道他昏沉了。身体是直的,那他是清净,他是觉照朗朗的,那外表一看就知道,这个威仪一坐就是坐禅的样子。有的上年岁的愿意靠一下,这是最大的危险,你一靠,第一要是靠墙的话会受凉,受不了一下子就出问题了,再一个即使不受凉,你这时八万四千汗毛孔都张开是出气的,出入的,一靠你就出入不了了,出入不了那就影响你散发,你就容易上火,所以调整身体,威仪也一定要解决了。

  第四就是调息,就是呼吸。呼吸在整个儿坐禅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呼吸的要求是什么呢?主要就是一个字,要求“柔”,柔和的柔,就像平地的小溪流水一样,清澈见底,不急不缓,潺潺流淌,也没有陡峭的上下奔流,也没有特别的停止不动,是一直在流淌,清清楚楚的,呼吸要掌握到这个程度。呼吸急促不行,最后达到若有若无,因为人的大脑占用氧量的三分之一还多。

  我曾去做过印证禅定功夫,当时后藏有几个闭死关的大成就者,咱们这位觉母都知道他们那儿有这样的人印证。那就是说比方我写个名字“陈泉州”送给几个大成就者,告诉他们今天六点坐禅,大家同时观察你,观察着你这个心的走向,它的停点,它的曲折。我们这个心并不是一下子定到高层的,是有个曲折的过程。就像我们从这儿要到北京,不是说这个心一下子就到北京了,可能一下子到石家庄了,可是突然有个妄念,又退回来了,退到郑州了,察觉了再一猛劲到丰台了,马上就进郊了,突然有个意念又出来了,到济南去了,然后再归位,再上,一下子到北京定那儿了。那么这个过程就是“S”形的,那么一个大成就者看到你的心是“S”形状的,第二个人看也是,这都是不会走偏的,那么把这几个成就者画的“S”曲线图摆出来以后是重叠的,才证明你的心相的走向,这是很科学的,你来不得半点虚伪,他们不会商量,也不可能商量,谁也不见谁的。同时旁边还有两个人看你的血脉,就是测呼吸和心跳,因为大脑用氧量是全身的三分之一还多,如果大脑静止了,止到一个地方,不再活蹦乱跳了,不再念头纷纭了,那么用氧量就不要那么多了,呼吸由18次/分可以降到12次/分,10次/分,心跳60次/分可以降到50次/分,40次/分,正好他画的曲线跟你的心跳呼吸一对照变化一致,比方走到中间的时候心跳是50次/分,呼吸是12次/分,走到顶点定下了的时候,那么心跳就是35次/分到40次/分,那呼吸就剩8次/分,9次/分或者10次/分,这是很科学的,所以这个“息”是非常重要,是若有若无,一定缓,一定要有这个变化,体现一个柔,体现一个紧紧密密不停止,停了就死了,脉就停止流动了。但急了也不对,就是要像小溪潺潺流水,若有若无,清澈见底,又绵绵密密,非常平稳,这是要练习的。总之就是饮食要注意练习,身体也要注意练习,睡眠需要注意练习,呼吸也要注意练习,这些都调好了。

  最后最难的就是调心,这个心呐,一炷香有无数念头涌上来,那是没法形容。那么怎么样才能调伏它,先分分类,一般禅学界分类有五种念头。

  第一种念头叫故起念。我没带资料,我记忆是叫故起念,故事的故。这故起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故意起来的分别心。比方正在打着坐呢,想起:“唉,我那孩子现在在哪呢?他上学是不是没饭吃啊?他是不是冷了,怎么办?”这是故意起的念头,就是故起之念,故意想的念头,一般这个是干扰人的禅定,这是故意干的事,就是不务正业了,坐禅不叫坐禅,叫瞎琢磨事呢,这是故起之念。

  第二就是串习之念。串习之念就不是故意的,是管不住自己的心,跳出来了,正打着坐,正打着坐呢,唉,各式各样的想法就起来了,这个还没想完呢,“叭”又来一个,不是故意的,他想观住,止到一个地方,止不住,一个劲儿起念,就是不停的不分类别的,密密麻麻,一个接一个起念,这叫串习之念,不是故意起来的念头,这是第二种类型是串习之念。

  第三就是连续之念,或叫接续之念,这种念头是怎么解释呢?就是前两种念,故起之念和串习之念,挺有瘾,不愿意停下来,本来你打坐,观,止到一个地方了,它不愿意停,跟着这个念头走了。想到孩子上学去了,他没吃的了,让谁给他送啊?要不然我明天给他送过去吧,哎呀,不行,一会儿我打完坐我就给他送去。这是突然起来的念头,无意起了个念头,就是串习之念,他不但不马上止住,还又跟着它想下去了,这叫想入非非。打坐,还在那订起计划来了,哪个事我下去以后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出了问题怎么办,顺利怎么办,最后结果怎么样,一下就高兴了,肯定是好结果,这叫接续之念,也叫连续之念。这种念头就是连续顺着想,念头越跑越远,十万八千里去了,心都抓不住了。这是第三种念头。

  第四种就是别生之念。别,分别的别,生,生活的生,别生之念,别生之念不在两种念头的范围。他就是意识到有念头不对了,“哎呀!我打禅呢怎么想起这事来了,真是惭愧!对不起佛祖,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十方!”他就生起惭愧心。“这不行,我得改,我一定得改!”骂自己,恨自己,生起惭愧之念,这就是别生之念,这种念头也是乱七八糟的念头,它比别的念要好,但这个别生念,惭愧意,也是一种念,也是一种妄想,不是正念,是分别念的一种,所以这也是一个种类的念头。

  最后,第五就是静念,静止的静。静念是没有念头,静下来了,只剩正念了,静下来不是没念头,没念头人就死了,断了,这个念只止在这一个上,其他的不起了,叫静念。一个人在一炷香时间内都是五种念头交替出现,层出不穷,这些念头搅扰你坐禅、念佛、持咒、观想,始终不能去除,也不能够进入禅定,也不能够进入意境。

  我传了个“阿”字加持法,将来你们接了法之后就可以按这个方法修一座。带了吗?(答:带了)带了啊,有光盘,你们可以放,你们一会儿打坐修一个“阿”字加持。“阿”字加持法是什么呢?现在已经在全国各地翻刻了上万盘了,就是过去印证了活佛,他也有笨的,有时候印证了以后老入不了静,入不了定,没办法,这些大活佛就用这个“阿”字法给他加持,这是加持活佛用的方法。“阿”,阿弥陀佛的阿,她是万有生命的根本力量,这是一个。再一个,“阿”字也是一切菩萨的种子字,一切菩萨都可以说从“阿”字里边生出来的,所以她是种子,根本的种子字,是个通用的种子字,所有的菩萨从这儿来的。“阿”字也是十万亿个太阳的光明和能量,所以她能量很大。一会我可以带着大家走一下,你们随时就可能找到这种感觉。有的整个儿几年都没有禅定味道,他接到这个法以后,他就进去了。就是用这个引导语言让他借佛光,“阿”字这种力量的光芒加持进入全身,走一遍之后他就进去了,有的甚至睡着了,睡着不是坏事,那是梦观修炼,他在光明定中修,他意识清楚,他就是这样听着我那个引导语言就睡着了,他仍然听得分分明明,每一字,每一句话都听得非常真,这就是一种使自己清净入定的方法。

  一般就是一炷香的时间五个念头交替出现不停止,醒着它也不停,睡着它也不停,做梦也不停,这些念头这些分别心就时刻不停止的来搅扰我们,所以用心这个功夫调心是最重要,坐禅五事,五调就是讲这五个方面。

  比方密宗,我怎么也稍微知道点坐禅的皮毛呢?实际上今天我来跟大家是一块儿探讨。我主要是修密法,我的入静入定是不用这样观念了,我是观住一个我的本尊,观住一个咒轮,一下就进去了。像你们将来修了圆满次第,把中脉修空,把自己的心往中脉中一安住,与中脉同体放大,一切妄念就没了。因为人有左脉、右脉和中脉,这个左脉右脉就是是非脉,这个活蹦乱跳的思想、念头都是左、右脉起来的。把左、右脉灌入中脉,把中脉打开,人进入中脉,这个心一下子就能得到不可思议的清净安住。所以说人是有这些一系列的活蹦乱跳的思想,这个安住的方法是有窍门的。

  永佳禅师有用心四句话,我不知道背的对不对。我记得他是一个门派大法师,他去拜六祖,他是六祖的弟子,很有名的。他是天台宗的一个大法师,很有造诣了,他去拜六祖时也不跪,按说见这么大禅师应该跪拜啊,他在那儿站着就问起话来了,就一问一答,结果六祖来往对话的语言,让他一下子得到了印证,马上就五体投地磕头,最后他说:“我马上要走了,受用了。”六祖说:“既然你来了就再住一宿吧。”他还有个外号叫一修诀大师,他就在漕溪寺漕溪洞,就是南华寺住了一宿就回去了。他写的修心四句话是这样“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就这四句话,我不知记得对不对。就是说:我在用心观照的时候,却没有观照住的这个心了,这是一句话。就是说我现在怕乱,想观照着我的心,可是没有心,没有方法观照了,清清楚楚的,这是用心的高级功夫,炉火纯青的时候。下边是“无心恰恰用”,就因为我没有这个念头,恰恰用上最高的功夫了。所以才是“常用恰恰无”,就是我天天用天天无,有无又不用,这就是他这个辩证法,就是这个心态,这就是用心的窍诀。

  因为我是多少年前看的读的他的这么四句话,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的心没有停止的时候,都在攀缘,就是刚才讲那个故起之念,串习之念,接续之念,别生之念,都是乱七八糟的想法,管不住自己的心,一个劲儿地想,这叫攀缘。一攀缘就不能止熄,这个熄是念头熄灭,这个念头就止不了熄,止不了熄就不能静念,就不能得到清净,就产生这个问题了,所以攀缘多了就是掉举,你光想别的了,正念起不来了,不是掉举了吗?反过来,要是止熄了,念头没了,止了,但觉照跟不上,那就变成了昏沉,昏睡了,这就是这个辩证关系。这个念头必须熄了,熄了才能静念,可是他攀缘心熄不了,越演越烈,越想越热闹。比方想起女儿了,女儿出门了,缺吃缺穿了吧,给她送去,怎么送,让谁送,带点儿什么去,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这个攀缘心越来越多。有攀缘多,那你就掉举,这是大忌,就是正念提不起来,掉了举了。反过来要是突然没有攀缘了,没有念了,静了,但静了没有智慧观照,就是智慧观照用不上,那就“呼——”又昏睡了,昏沉了。所以“恰恰用心”时,我这时候正想用心呢,我很清楚,但是我“恰恰无心用”,没有念可用,我连这个惭愧心也没有,没念就不用检讨嘛,所以“恰恰无心用”,没有地方,没有心可用,没有什么雾气可荡来观察这个心。所以“无心恰恰用”,正因为我没这个念头,没有这个心,恰恰你的功夫就派上用场了,解脱的道路就走上去了,所以“常用恰恰无”,我经常观照又没有念头,这个时候那就是炉火纯青的入定境界达到最高峰的时候,所以他这句话我记得很深,现在还能背主要是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说这个用心这就是窍诀。

  如果将来我们愿意学禅定还可以再讨论。我觉得你们现在直接修禅,光修禅还有问题,因为禅宗是大善根,大慧根,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是无分别心而自然安住,才能成就。没有任何分别,冷、清、静,静念安住,他没有任何分别,这叫安住。大家想想看,我们是个有漏之身,,有色身呐,色身就是我们的肌肉之身,还要喝水,还要吃饭,还怕冷,还怕热,还有受蕴,色身、受蕴。受蕴就是五蕴,受蕴还有感觉,这个水烫,这个水凉,这是甜的,这是咸的,我愿意吃这个香的,我愿意吃这个……,有觉,有色身有需求。有受蕴就有分别,那你说这个分别心、妄念心能不起来呀?所以你卡不住它。修禅宗是直接进入高层次修行,直接改变你的六识到八识的运作模式,思维模式,这是高级修法,那你功夫不到你不能直接改变。

  咱们知道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那摩罗识,这是八识。前五识我们都知道是眼、耳、鼻、舌、身,第六识“意”那就上升了一个层次,意是意识,是心性活动。末那识是上窜下跳的分别,末那识把第八识作为自己看待,第七识是分别,它得到报告,马上报告给第八识,让第八识再分别,就这样拖住这个人就分别下去了。

  那么禅宗必须有一个功夫,什么功夫呢?就是我直接在上边修,高层次修,我不分别,我妙观察,是平等性智。因为我们知道第八识有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有漏就是六道轮回的,无漏就是成佛的佛心、如来藏或者叫佛性。那么你有漏的泛起来,无漏的就受影响,那就分别心加重,那你就不可能无妄念而安住本性,妄念就纷飞起来。所以第八识要转成智慧,就是大圆镜智慧,按大圆镜智慧对待你才能成就。第七识末那识它分别,这是你,那是我,这是这,那是那,要把它变成平等性智,一概平等心,一律平等,没有分别。第六识变成妙观察智,观察什么呢?它等于是断除五根,杜绝了六尘。实际上是把握住这六识,是这个问题,就是没解决到根本问题上,没从高层次上去修法。如果要从高层次修法,禅宗就是直接解决这个问题,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转成成所有智,那就肯定没有妄念分别,大家想想看,那么就没分别没妄念了嘛,这些都达到了,最后,一下子转成法界体性智,就是与佛无二无别的法性了,禅宗就是这个,是从高层次这么来看,这么来分析。如果我们入禅,那是艰难的,所以你看六祖之后很大的成就者就不多了,修禅就出现一些问题。

  所以人们要双运,是禅密,还是禅净,还是禅教,是双运,教、证结合,所以你们要只修禅那这需要大根器。我们是要解脱的,不是装样子的,不是让别人看“我坐着禅呢”就行了,不是这样,我们要求证悟,求成就。光装个样子,像演戏一样,想让人家看我像个大成就,对我望而尊敬,那是没什么意义的,就要实实在在修行,修行那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个用心问题,这就是调心。

  实际上调心有很多窍诀,比方说我就有个最土的办法,我就教给他们,他们也使用过。这个人的妄念特别多,我说第一个层次你先数一数一分钟有多少个念头出来,这是功夫啊,你不信,要不修行的他数不出来,数着数着连数念都忘了,他数不出来,你看只一分钟,他半分钟也数不出来。能达到数出多少念头,包括所有的念,刚才讲的五种念,不管是哪种,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都算上,你算算有多少个念头,一般数不出来,数出来了这是第一步成就了。第二步就要分类。大家可以试试我这个小方法,我这是土打土闹的方法。分类,你自己分分类,生活上的有哪几类,社会交往上哪几类,事业上哪几类,修行上的哪几类……你分分类。一算,我这一分钟总共是500个念头或者100个念头,生活类的20个,其他的有多少多少,一分类。开始根本分不出来,能分出来了,这又进了一步。这个细微的心力,觉照力已经开始大提高了。有了这个提高基础,再观察,怎么观察?就是看一个念头的起落,观这个念头突然起来了,“我从哪儿开始想的呢?……”看出来是怎么想,怎么想……最后在哪儿消失了,就是观这个念的一起一落,这个也很难。这实际上是练习什么呢?是念起即绝,不怕念起就怕不绝,这就是锻炼这个问题。一起念,好,照住了,看着它怎么走,怎么走……,我把你当个贼,我是摄像机跟着你这个念呢,最后到哪儿没了,唉,钻到地下去了,这就是观一起一落。到这摄心就快了,就快厉害了,这是很厉害了。第四步就是止于一念,就一个正念,也不观它的起落了,我根本不用观了,就看着它了,哪儿它也去不了,绝对你跑不了,我就盯住你了,“你这个贼,你站着,老实点儿。”我给你逮住它了,它哪也跑不了啦,这个念就稳固了。那么这个稳固以后就剩一念了,一念就是无念,没有妄念。如果这时候再用功夫纯熟进入空性,一念化空,化光,那你的觉性一下子就能发现了,就可能是大彻大悟,一下子解决问题。我这个土办法我指导过好多人,都说行之有效,所以你们可以试一试这个方法,这是土方法,绝对没有哪个祖师说过,我也没听过,书上也没看过,这就是陈氏琢磨出来的。(笑)你就按这个土方法慢慢就能够无妄念而安住本心本性,能够见到自己的性,那就成佛了,叫见性成佛。

  坐禅还有注意事项也是窍诀,第一,心要向下定,打坐千万不要想肚脐以上,你这样一着力就是火,一定要想到肚脐以下,把心安到肚脐以下。常说的把心放下,把心放下,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心放到下边。你不信你现在你的心在上边呢,放到肚脐下试试,唉,把心“唰”沉下来,唉,一下子心胸就打开了,这就是放下。把心时常安住在下边,不要安住上边,更不能安住头上,如果这个心光想头,那么这个火“噌、噌”,地往上拱,昏沉,头痛,脑仁儿疼,失眠,神经错乱……都出来了,你经常打坐这是一个经验,很多祖师都谈到过这个,我是把它总结归纳一下。一定把心的着力点向下,不要向上,以防火上来,这是心的着力。

  第二个窍诀就是一定保证下身的温度,肚脐以下腿以下一定不能凉。你们很有经验,有被子盖着膝关节。下边一凉,热气往上涌,下边凉,热气下不来。下不来,那个热就越膨胀,越膨胀,火都憋出来了,大家知道走火入魔,这就叫走火,不能走火,所以下身要盖住膝盖以下一定保持温暖。你要坐禅每天最好烫脚,用热的水,如果盆浅,最好用深一点,实在没有深盆就用水往上撩,撩到膝盖,反复摩擦,摩擦七的倍数,七七四十九遍呐,五七三十五遍呐,摩热它,这个热气往身体下调整,它不会往上涌,不会昏沉,一定要保持下体的温度,时时坐禅时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第三,坐禅一定要头露在外,不要戴帽子,保持头脑清净,戴帽子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把汗毛孔护住了,不畅通,就会头痛,就是整个儿调整不上来,就会迸发。再说,不带帽子还能防止感冒,你越怕感冒捂着越容易感冒,越露着他能经风雨见世面,温度差距很大,他反倒是感冒不了了。实际上咱们和尚剃光头也跟这有关系,(笑)光,这个气息才畅通,散发也好,就解决坐禅这个观念,所以这个头一定不要捂住,不要戴帽子,要敞开,否则那就容易走火。时时注意调解,把住,一定不能让热气涌上去,要防止上涌,一个就是不要往上想,也不要把热气都逼上来,如果不注意这个,那就容易走火入魔,什么叫走火?就是下边凉,这个火去不了,往上逼,逼、逼、逼……“叭”走火了,这叫走火。一走火就发昏,就神经病了,胡思乱想睡不着觉,魔就乘虚而入,走火入魔从这来的,这是禅宗的一种说法。所以一定不能上去。这些方法都属于修行的基本方法,你只有掌握住了这些基本方法,那你才能够进入禅定。

  还有我们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本身就是个入定的方法,就用“阿弥陀佛”这个念来入定。你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也没关系,你就想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老想着这几个字把念摄住,仍然不起妄念,不管念什么就是为了摄住心,把这些翻滚如江河的念头、妄念摄住,摄、摄、摄……,收摄,越来越少,越来越小……最后剩到一念,一念化为无念,化入光明,见到心性,就见性成佛了。这个禅无非就是这些东西。

  因为我不是禅师,我也不是坐禅出身,我是从修密法,从修本尊和修圆满次第气脉明点进入禅定,我是根据过去看的一些总结的。你看我们那儿叫大圆满禅修中心,他也是一种禅。这个禅修行万变不离其宗,万法归于一统,最后都得进入定、慧,然后见到心性光明,那才能成就。明天上午咱们灌了顶,我就给大家讲这个次第,一级一级我给大家讲讲,你要按照这个方法修,那没有不成就的。这个学佛都有窍诀,都有方法,我那个书(指《圣道指归》)上,你看过吧?就是那个“凡圣诸根器成就图”,(答:看不懂。)噢,看不懂。就是再笨的人按照这个修也能成就,就是凡人、圣人都能成就。实际上我们这一次来你们真得感谢法学法师,她的愿是我们的缘起,而且她的眼是能分辨的,她就是偶尔听到我的名,她就感觉值得一见,她就打电话,带着人就过去了,带着哪个居士过去的嘛,(答:杨居士)对。到那以后她就接了我一个法,还没得到全部的大圆满传承,她就悟到这是好的,她就非要求我们来,我一看缘分,就过来了。

  给大家说老实话,我这个传法呢,我本人是不收任何供养,我传法之前就有个发愿。我原来在北京二十多年,是军人,级别还不低,这么说吧,19岁正营,21岁副团,我学佛修证之后,我要传法,我把什么都扔了,我一看缘分往南走到石家庄去了,这个政治环境好。去之前我就想了,过去僧人做法事,给点钱念念经,给点钱我给你传个咒,传个法,这等于卖佛法,这么贵重的佛法能用价钱卖呀?这不行。我有了钱,我声望高的时候我再传法,我现在的地位、声望可以随便问,到军队入伍那个地方一查就知道,那绝对是立了很多功,不是他们说的那样的。所以另外我就做企业,我有了钱就是弘法,做什么事你发心好,菩萨特别保佑,龙天护佑,我是四年不到的时间帐上就有大概五千多万现金,对我来说根本用不着,就不知道这钱怎么赚的,稀里糊涂的账上就有钱(笑声),就这个概念,所以这就是促使我早日传法,菩萨看着呢。实际上你们看着我是所谓的上师,到处给大家讲,好像是国外也那么受欢迎,我到藏区都是上万人欢迎我。但你们可知道在汉地居士弘法可太难了!在我们净土和尚里边要说汉传佛教的居士传法,不敢想象,根本不敢相信,他也看不上你,他认为你这说不定是邪的,所以阻力是很大的。居士有旧框框,他也不接受你居士传法,他认为你是居士。当然在藏区就无所谓了,在觉母(指果珠师)她们藏区那儿,四川、甘肃、西藏那很正常,他不管你是居士是和尚,还是真、假和尚,你有法我就到你那儿接法去,你有电,我就接你的电,这个藏传佛教,这密宗他是依法不依人。我们可不行啊,像我既是居士这么大阻力,那么还得有平台,还得有道场,又建了道场,又有法脉,又是法权,还能传法,政府现在又限制密法,不让居士内地传法,这是层层障碍,层层险阻,就一个方面他就卡住你了,但是我最后能成就这些,我从来不认为是我某人有什么水平,有什么证悟高低,根本不在这个,那就是法界安排我任务来的,而且配备了很多保驾护航的人员,这些人有的在军队,有的在政府,有的在党委,有的在老板那儿,有的……在各个方面,都在护持。没有龙天护法,不符合天意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我就坚信这点。我来传法,我仅仅是一个团队的一员,别看我出面,那绝对不是因为我而出面,是因为法界需要,众生需要,也是天龙八部护天的功德,我是真切地这么想这个问题。所以法学法师能到那认识,我们认为可行,跟咱们来座谈,如果我这一次传法要是给大家有受益、有成绩,也归功于法界,归功于诸佛菩萨,同时也归功于咱们法学法师,也归功于大家有这个道心。如果没有道心那么今天晚上你们也累了,你们还要求:“是不是再给我们在禅堂坐坐,再讲讲啊?”你们肯定不会这么要求,所以你们的道心,你们的缘分,那我必须做的,是任务,我要不这么做那就是违约,那就是没执行我的任务,那我就在造业了,实际上是一切自然自然。

  所以修学呀,说过来道过去,就是自己的慧根、善根,自己求解脱的这个心。各位法师,我真有感慨啊!希望咱一定不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定要解脱!人间太没意义,太苦了!你要站高了看,这个“人”,这是什么呀?混来混去都是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你的。你们出家真是智慧的选择,可以说真是多年积的福报,但是已经出来了那就一定要解脱。密宗有一个说法就是“方便为究竟”,方便目的是究竟,为达究竟不择手段,什么法都得用,只要能解脱,什么法都用,在所不辞!这是聪明智慧人做的。这个修行啊,要吃苦,用到功夫上,一定要用到功夫上,这个功夫可不是一句话,也不是像唱戏,那是时时当下呀,一天两天不行,得持久地来做这个工作。所以希望我们这一次来能结一个非常好的善缘,这个善缘结了以后,你们种下一颗信心。我想这一次来解决这么几个,第一个是信心,一定下决心这一世我一定成佛,一定成就!我下午讲了,释迦牟尼佛他就示现一生成就,那你为什么不能成就啊?他是王子,出家那么难,你现在已经出家了,比他先走了一步,比释迦牟尼佛还高明呢,那怎么不能成就啊?是不是?是应该这么看这个问题,要有信心。第二,一定要弄清楚成佛的道路,做个明白的修行人。什么明白的修行人呢?就是我知道我成佛的路还有多远,还需要做哪些修法,哪些安排,实实在在我一步一个脚印按着次第,按系统地走向解脱,这是个最关键的问题了。只要你解决了这个,那其他都不是问题。所以我希望我们第二个就是一定做个明明白白修法人,别是茫然“我今天修什么呀?”“我这段修什么啊?”“我下个月,明天修什么呀?”不知道,这是对不起自己呀!“人生难得”我们有人身,“佛法难遇”我们已经做了个法师,是佛法住世的表率,那你现在还弄不清楚要做什么,修什么,把修行忘了,那对得起自己吗?所以一定要做一个明白的修佛之人。第三,一定不要懒惰,要持之以恒,一步一步走下去,就能见成效。第四就是用在当下,观照,这个般若智慧,要学一点用一点,时时用智慧般若观照。共产党那个观念就是从佛教来的,观住自己的念头,这个念头只要观住那就能够成就。《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安住当下,什么叫安住?安住就是不分别。过去心不可得,它搅扰你,找麻烦来了。一个人晚上两点不睡觉,是因为前三年让人家骗了一万块钱,想起来睡不着觉:“唉,这个人我得报复他去,明天我找人如何如何。”睡不着觉了,“哎呀,不该不听谁的话,要不这一万块钱我干多少事,我已经成大资本家了。”这后悔得睡不着觉。人家骗了你一万块钱,人家游山玩水,正呼呼睡大觉,你在那麻烦,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不会再来,你何苦自找麻烦呢?这就是过去心搅扰你。第二就是未来心,未来心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期盼和等待,这个期盼和等待就是“哎呀,我大学毕业就好了。”“哎呀,我出了家就好了。”“哎呀,我把这个殿盖起来就好了,我就修法了。”等待这个好时候。有的为了等待这个好时候天天琢磨:“哎呀,我应该如何。”发愁啊,着急呀,睡不着觉,这不是烦恼啊?其次,另一方面就是担忧和恐惧,他知道世间无常,未来他做不了主。“哎呀,孩子不孝顺怎么办呢?”,“我这个事做不起来怎么办呢?”“谁要是反对我,跳出来骂我怎么办呢?”天天琢磨,恐惧,心里也是不得安宁,睡不着觉,你看,过去心麻烦,未来心麻烦。当下心也麻烦,就是有分别,如此如此,如此如此,这个分别心咱就不说了,这个“我来的早,她怎么当这个当家啊?”“我修行好,怎么不说我啊?”“我当维那他为什么不听我的呀?”这就是分别心。

  安住当下就是安住自性,自性就是圆满的,祥和的,乐意的,愉悦的,这就是安住在当下,所以你在有限的条件下光想好的一面。比方你当和尚,没有当执事,也没当维那,也没当住持,就想:“哎呀,我真清净!要是我干了那,就一点时间都没有了,这我光修法了,这好,好好好。”在这个云南寺“啊,条件好,山青,水不秀,但是也有水。”(笑声)“在这儿吃住条件比不上人家大的寺院,但是比那小茅棚要好得多。哎呀,这儿好,可得珍惜这个寺院。”修法上看人家天天挨着大成就者,在五明佛学院,在什么什么大寺院,天天指导座谈,指导修行,我们这儿没有成就禅师指导,这就分别了吧?你要想:“这儿清净,正是我用功的好时候,我可以闻思,可以想办法学,这儿法学法师又是提倡实修的,系统大乘,这个道场好。”那就安住,光想好的,心态一下子就开了,心情愉悦,庆幸,感恩,“哎呀,我这真好!真好!”天天这个心态。你看,这就过去心没有,不找烦恼,未来心没有,不找烦恼,当下没有分别,没有烦恼,只安住安乐愉悦之中,你光感恩,光微笑,就是天天喜上眉梢,天天学习欢喜,这人眼眉一开,心就大了,光想笑容,别绷着脸,发怒,天天就保持在笑容上。这样一来,那就促使你实实在在进入修行禅定的境界了。海燕,给他们拿那个碟去,阿字加持。一会儿我讲完了,咱们再提点问题,你们放一放光碟,你感受一下。所以你们光在喜悦之中,那么你今天能把握你这个心在喜悦中,明天仍然在当下,后天这个心也在当下,那你今天能喜悦,明天也能喜悦,后天也能喜悦,永远都喜悦下去了,这样你就没有烦恼了嘛。这就是安住当下,安住自性,安住自然,使这颗佛性圆满之心得以呈现,那这就叫超越了生死,超越了人生,超越了人生烦恼,那你就成就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我传法就是有缘我就见,没缘不见,你修到哪个层次就给你指导哪个层次。比方我的钱是几生我都用不了的,所以我不欠别人的。我这一生最怕过节,他们都知道,别人给我送礼,人家拿一个苹果我都单记着,今天晚上打坐我一定还给他100个,10个苹果,(笑声)万一落下了,还不了,下边怎么办呀?以后再还,再没这个条件了怎么办呀?不能欠情,所以我天天担忧欠别人的情。我是无欲则刚,没有欲望,接触谁不是为什么,我看你这个善根,不是为你,也不是为我,是如母众生需要解脱,就是按照这个走。法学法师昨天晚上还说呢,我们这边也没问题,将来我们共修的时候,李总这是老主持共修的,我带来这几员大将,你们提前报名可以安排几个,这样你们一次一次慢慢接受这种引导,你们就都有这种觉受体验了,慢慢就进入这个境界。去年“十一”法会传法那人都坐满了,我连续讲了六天,(李总:有一天从早上九点,一直讲到晚上十点)所以当时他们都法喜充满,回去好一段儿时间都高兴欢喜,法喜充满,说这回知道什么叫法喜了,所以人们都是渴望解脱的,说明每一个人既然能接触这个法脉就都有善根,都有法可修。所以将来你们这儿是个点儿,将来可以排出程序,早、晚课。因为咱们是汉地的寺院,所以这个忏法该怎么做怎么做,早晚功课该怎么做怎么做,不要影响。回到禅房门一闭,你修什么谁知道啊?你就按照这个规律往前走就行了,修到一定时候一指导,一闭关,就能成就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很快达到一个境界。前天我开了一个第二届禅修中心研讨会,全国各地都去了,去了很多学者教授,还有博士研究生,还有我们很多人员,我们讲了我们将来准备培训指导老师,初级指导、中级指导、高级指导。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他们藏地叫堪布、上师,我不叫堪布,不叫上师,叫指导老师,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我们的印证开始很可能别人还不认可,将来这些人一走出去,是骡子是马那么一遛(笑声),讲也能讲,说也能说,禅定功夫又好,那慢慢的“哎哟,还是人家大圆满禅修中心认定的好。”用不了十年就得到认可了。主要事在人为,有为才能有位,才能有位置,这是印证,我也列了印证的几个条件。一个是佛法,什么是佛啊?“依止唯佛陀,成佛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此乃真现实”,这就是真正成佛的窍诀。就是必须让大家评你,大家先投票,评你有没有分别心,烦恼是不是减少了,因为你要证悟了肯定没有分别,烦恼也没了,大家投票,大家认可了。第二就是考试,见地上的认可。第三体悟印证,你对每一个话头印证,对答印证,经印证。,第四就是心印,这就是靠我们这些有一些禅定知识的,来通过各方面数据认定,很严格。先搞一个试行,一两年,一观察,那就是正式的,再通过平时考察,那你就可以指导。我们全国弟子很多,因为我盖的寺院也多,国外也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欧洲都有,但说明一下这不是我的钱,我到那儿一弘扬,大家愿意拿钱,我一分不要,我连路费都不报,所有的钱都在他们那儿,找几个管起来,把寺院盖起来。我一开光一引导,那就是我的寺院,国外那也没人管。咱们这儿呢,将来慢慢你们可以就按这个系统走,你们还有一个领导支持,在汉口的。这不是有变化了,打电话来说明天我在这儿下午讲完就得走,因为他明天晚上聚集了一拨儿修行大德,还要我去给他们谈修行。所以他们也愿意在武汉做一个这样的指导修行的场所,如果他要搞成了对咱们更有利,将来他们可以到这儿闭关,到你们这儿支持你们,你们可以得到他们帮助,也到他们那儿去,互动,那么这样你这个道场慢慢就以实修出名了。因为说老实话咱们要办佛学苑这个条件有限,这儿的场面,环境,交通等等都有限。首先要定好位,我看法学法师定的不错,大乘传播,大乘修行体系系统教授,系统引导,系统修证成就,是讲大乘。大乘包括禅、教、律、密、净,大乘菩萨就是自利利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他,或者是觉照一切利他行为。所以希望我们能够互动,把我们修行实实在在推上一步,使每个人修有成就,学有提高,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逼向般若,人人都得到智慧的解脱,达到实相。般若有三个层次,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就能达到这个水平。

  今天咱们讲禅呐,我是外行,真是外行,我讲不出一、二、三来,就凭我自己修密的体悟来讲。下午你们给我出了这个题,他们让我闭闭眼休息一下,我就闭闭眼琢磨了这么几条,是跟大家咱们探讨, 我不是禅师,我是从另一个方法入进来,修到这个地步的,希望大家能理解,咱们共同探讨。

  下边呢,有个“阿”字加持,我特许一下,你们大家都坐好,按照这个引导走,总共是四十多分钟,四十分钟不晚吧?(答:不晚)把这四十分钟修完你们体悟一下,前行我都讲完了,你们按我那个引导你们体会一下就知道这个法的厉害,就能够得到一个是加持,一个是直接趋入那个深定深静,或者进入梦观,或者是进入禅定。

  好吧,今天咱们见面,我是外行,就说到这儿,不对的地方大家一块儿提出来啊。

  (众:感谢上师!)(热烈掌声)

  (法学师:我们接触上师的时间不多,这些出家师都是想成就的。明天早晨……)

  上师:你们不是这个寺的呀?

  (答:不是的,离这里一千里路远。)

  上师:你们是湖南的?

  (答:湖北。李总:湖南、湖北交界)

  上师:我湖南的弟子很多,包括出家人都很多。你们记住我对外我对出家人不称是我的弟子如何,谁谁谁,因为显宗汉地他有这么个……,你们心里知道就行了,心里明白我跟哪个上师学的法就行了。但你特别好的道友可以推荐一下,特别是道心特别强的,我是看不上那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想修行的人,只要你道心强,我就给你指导,就是这个意思。咱们慢慢结识,统共咱们才见不到一周天(笑声)大家对我基本上有一个相了,是修行人还不是修行人,是证得没有,你们起码心里都知道对吧?所以下边你们听听这个。

  (法学法师:我们想明天早上不上早殿,学破瓦法。)

  上师:破瓦法?是这样,没带破瓦法法本,宁玛派的破瓦法跟这个还不一样。再一个,我这一次主要是大圆满前行灌顶。明天早起你们就可以听听这个“阿”字法,一会儿你们听一下,觉受一下,明天早起再听,又不一样。你们听一下,共修一下就行了。明天上午咱们主要传法灌顶。早起我有运动的习惯,早起六点我得爬山去,回来就七点多了,没那个时间,我要不活动这一天就憋得慌,难受。所以明天上午咱们就是传大圆满法,财神法,我传了这个法,你接了法将来有法本了,那你们修行就有依凭了,一步一步的修。下午呢,咱们可以再座谈,你们可以提问题。我这个法包括破瓦法,明天传的大圆满前行包括这个,破瓦法是宁玛派的入门法,先修这个法,实际上这个法是最低的,他是为了急用,这个人快死了,传一下,他马上修一下就行了,但你要提前修,我们的观点是这并不好,这个人借着这个机会在阳世修行的,你弄不好就走了,特别是修得好的,走的人很多。所以我们考虑呀,你们提的这个破瓦法我是不推荐广修的,还有这个因缘呢。所以你们可以慢慢体悟体悟,好吧?你们现在马上先觉受一下“阿”字的力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满一上师       坐禅)(五明学佛网:满一上师       坐禅)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一、禅的基本原理舆性质 漫谈禅人与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4.坐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贤崇法师:坐禅三要 

 明一法师:初学坐禅调五事 

 贾题韬居士:坛经讲座 坐禅品第五 

 明奘法师:坐禅指导 

 妙祥法师:直心是道场——为僧众开示坐禅 

 妙境法师:佛学问答四篇-止观坐禅篇 

 其他日籍作者:坐禅的哲学(柳田圣山)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9 安静地坐禅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 坐禅不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