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在世间如何修 “利益众生”


   日期:2015/11/6 17: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缘起:佛香在与佛菩萨沟通过程中,佛菩萨曾多次提到过修行者要做到“利益众生”。那么在红尘生活中,要怎么做才是佛菩萨所言的“利益众生”?下面是佛香粗浅的感悟,望各位同修与佛香一起共同探讨,不吝赐教,阿弥陀佛!

  “利益众生”佛香认为是修行者与众生的根本区别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众生做事出发点皆是利已。无论做什么事,第一出发点皆是想到自己有没有利,有多大的利,皆是以“自我”、“为我”为出发点,为了利益最大化可以不择手段摄取。所以古人才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之感叹。

  而修行者,佛菩萨却要求做到“利益众生”,那么什么是“利益众生”,怎样才能做到“利益众生“呢?第一步是修善,先修至人天标准,第二步又要放下善,修佛道标准。在六道中必须先修得人天标准,以修善为主。但要想出离六道。又必须放下善恶之别,如果仍放不下善恶之别,则不能脱离六道。大多数修行者正是因为修善而又执著于善,才障碍着自己生生世世未出六道。因为六道正是三恶道与三善道组合而成,你心里只要还有善恶之分别,你就难出六道。

  财是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按宇宙因果定律,你必先舍,才有得,无舍则无得,彻底的舍才有彻底的的得。修行的过程,其实是在一点一滴培养舍的精神,一点一滴的小舍,正是为将来彻底的舍打下量变到质变的基础。但是,很多人修行未果,就是败于舍不得财,因为财是一切利益的的总代表,故财舍在修行过程中也尤为重要。下面佛香把“利益众生”分成三个修行阶段来阐述。

  第一个阶段:是修行入门阶段。此阶段修行者是修人道,人道标准是“利已利他”,即还是以“已”为主,但在“已”基础上能同时兼顾“他”,具体表现就是修行是为了求佛菩萨保佑生意兴隆、无病无痛、消灾解难。做事是为了求利,但求利同时还会考虑到尽量减少或避免对别人伤害、损失,能做到公平、公正、不昧良心。此阶段修行者心念上表现的是“小爱”,在红尘中做事会很辛苦,皆是劳心劳力做辛苦事,赚辛苦钱。

  第二个阶段:是修行体悟阶段。此阶段修行者是修天道,天道标准是“利他利已”,即做事出发点是以“众生”为主,同时兼顾“已”。修行者心境比第一阶段更上一个层次,明白宇宙运行规律,即一些起码因果常识,先舍才有得、此消彼长等规律,能基本做到谦恭卑下、虚心求教、知恩图报、吃苦耐劳、不贪不求、布施精进、与人为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做事时起心动念皆能以众生为主,达到“不求而求”的境界。此境界表现明面上看是修行者在“舍”,但实际上修行者得到比“舍”多十倍、百倍的“得”。 只有懂得并进入了“多失多得,不失不得”的道理后,才能向更高层次“无失亦无得”的宇宙本性靠近,否则就无法理解和悟入“无失亦无得”的微妙境界。此阶段修行者心念上表现的是“大爱”,是利益众生的心,在红尘中做事会很顺利,赚钱会越来越顺,事业也会越来越顺利。在此我把昆明同修王师兄朋友例子例举如下。

  王师兄言:其朋友是一位做绿化工程生意人。年底结算,赚了300万,但钱被别人欠着,账面上一分也没有。其朋友走投无路,遂向王师兄请教。王师兄叫其“舍”,有多少舍多少。朋友不解其意,一分钱都没有,怎么舍?王师兄教其即使借也要舍。朋友听从其意,把许多绿化苗木无偿种植在昆明一处寺庙光秃秃后山与两旁,并且心中欢喜发愿:愿能绿化美化环境,愿能给修行人一个好的修行环境。陆续种植了近百万的绿化树苗。过了不久,好事来了,欠债公司不仅主动归还了300万所欠款项,还把大量工程皆拿给其做。后来修路,别人主动找上他,给他做两个标段。修路要经过一片山林,这位朋友怕伤害林中众多小生命,开路前先恭请它们离开,然后朋友亲自上阵开铲车铲路,尽量减少对众生命伤害。炸山时在山洞中发现一条大腿粗大蟒蛇,师兄也按其习性恭请它离开。路修完了,其他工程队或多或少都出了事故,有的甚至还死了十余人,但师兄皆顺利做完工程,甚至工程还没做完,大部分工程款就已经到账,只余小部分余款未到账,其他工程队皆被拖欠工程款。

  王师兄还讲述另一个朋友的事情:其另一位朋友是做电梯生意的,每次做成一单生意,要安装电梯了,其都在心中欢喜发愿:愿此电梯能给居住于此楼众生带来方便!居于此利益众生的善念,其安装的电梯从未出现过一次事故。

  以上两则例子便是“利益众生”在红尘生活中实际运用。两位主人公在做事过程中皆以“利他”心念为主,先不考虑自己利益,即先“舍”,然后“得”,达到了“不求而求”。所以各位同修,“利益众生”其实在生活中并不难做到,也就是起心动念皆以众生为主,你利益了众生,按天道运行规律,天道也会补偿你,并且补偿是你舍出的十倍、百倍。

  第三个阶段:是修行觉悟阶段。此阶段修行者,已经趋于圆融境界,万事万物刚生起时,便已知晓其前因后果,便“随缘”顺应天道。觉悟者悟透了宇宙真相及本性,既随缘起用万事万物奇妙作用,而又丝毫不执著,不追求,一切皆顺其自然,既生活在世间,融合于世间,又超凡脱俗,是一种大超脱、大自在的极乐境界。做事是随缘做事,而又不思善恶,不计得失,不求结果,不为回报,虽也做事,但清静无为,合道而行。开悟者虽也行善,却没有障碍。道理就在于他们的行善,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们一无所求,不动念头地随缘修善,而非攀缘行善。一无所求,才是纯善、真善,是本性的自然流露。他们在在做事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一切都是随缘,从不勉强自己去做什么,更不会强求别人去做什么。他心里没有善恶、对错、是非、好坏。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包括喜、笑、怒、骂都是自自然然地合于道,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

  以上便是佛香关于“利益众生”粗浅感悟,有什么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修指正。阿弥陀佛!感恩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利益众生       因果定律)(五明学佛网:利益众生       因果定律)  

 万行法师:佛法只为利益众生而来 

 仁焕法师:因果定律 

 慧光法师:用功办道即是利益众生 

 慧光法师:用功办道即是利益众生 

 印光大师:菩萨欲利益众生,作种种方便 

 佛法界因果定律,种善因得善果 

 每天都要闻思修,发广大心,以不同的方法利益众生 

 发愿戒YIN,利益众生,当愿一切众生永离邪YIN,福慧圆 

 学佛必知的8个因果定律,改脾气是关键 

 道生法师:如何利益众生 

 戒觉法师:如何利益众生 

 惟愿法师:如何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