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转变心态才能转变一切


   日期:2010/5/1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转变心态才能转变一切


达真堪布


皈依是一种最基本的修法,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非常难。如果你真正能够皈依三宝,走进佛门,会得到很多的功德和利益。仅仅皈依了,这个功德与利益也是非常的不可思议。佛在经中讲过:皈依的功德,若是有个形状的话,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了。非常大,非常不可思议。

你真正能够皈依上师三宝,走进佛门了,就生生世世不离上师三宝的光明,能够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能够得到一切善神护法的护持。皈依三宝的人不用怕一切鬼神与恶魔,不会被任何外在的鬼神所侵害。皈依三宝是对自身最好的一种保护,以前有很多这方面的公案。你只是皈依三宝了,没有修任何的法,但是在轮回的过程中,再也不用堕落恶趣,最起码也能得到人天的福报。皈依的功德非常大,对我们的利益非常大。这都是佛讲的,都是事实,都是一定的。

但是我们能不能皈依佛门,能不能走进这个佛门还是个问题。你有没有这个机缘,有没有这个条件?什么是皈依的条件?皈依的前提条件就是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皈依的基础也是信心。如果你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的话,无法能够皈依到上师三宝,无法能够进入这个佛门。所以说最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信心。

但是这个所谓的信心,是明信,不是迷信。不能迷信,一定要明信。很多人已经皈依了上师,皈依了三宝,可是没有多大的成就,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信心不足。有的人所拥有的所谓的信心也不是明信,而是一种迷信的状态。

信心有三种: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什么叫清净信心呢?就是一种完全清净的欢喜之心。上师三宝有好多无漏的功德,有广大的智慧,无伪的慈悲心,清净的戒律。你知道了以后,对这些生起了欢喜之心,特别喜欢这些,并且非常喜欢具有这些功德的人物,比如佛、菩萨。在“暇满难得”的课程里,也讲过意乐圆满。意乐圆满就是这种希求正法的心。但是现在很多人没有希求正法的心,也不是很了解、很喜欢这些功德。

不清净的欲乐、不清净的欢喜之心,叫贪心。这种清净的欲乐、清净的欢喜之心,叫信心。什么叫清净、不清净呢?对境不一样。信心的对境是超越的、无漏的功德,具有无漏的功德的人物也是超越世间的。贪心的对境是世间的,你喜欢世间的这些名闻利养,这叫贪心,这与欢喜之心、追求之心是非常不一样的。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若是你有这样一个迫切的心情,你肯定会去学、去修,而且肯定会非常的清净。

自己能够放下,就没有什么事了。我们在《掌握完美》里讲,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就是缘聚缘散,缘生缘灭。缘聚就是生,缘散就是灭。因缘和合,这都是宇宙的真相。

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有高就有低,有贵就有贱,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这都是相对的。其实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也没有什么可痛苦的。如果你都明白了,心能够达到那种如如不动,不为境转的时候,那你就解脱了,自在了。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了。

为什么我们现在在轮回,在受苦?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为境转。顺境来了我们高兴,逆境来了我们伤心;好的来了高兴,走了伤心;聚了高兴得不得了,散了伤心得不得了;贵了好,贱了不好;赚钱了好,赔钱了不好。这个心就是被境转,所以不自由,累。

我们会找很多很多的理由与原因。有工作,忙的时候认为,是不是因为我有工作,工作太忙了,所以苦啊?有的人根本不要上班,也没有什么事要做,闲的不得了,然后想,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工作,太闲了,是不是应该找个工作?或者因为什么什么原因,然后也烦恼。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我们现在修什么?就是要把一些事情、事物看淡、看破,让自己的心超越。我们的心要超越、脱离,不为境转。让境为心转,那个时候就解脱了,那才是在净土中,才是快乐。所有的顺境、逆境都是,你不随顺它,不理它的时候,它就跟随你来。你特别随顺它的时候,它就牵着你走。自己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做自己的主人。

想开、想通、随缘,放下、知足、少欲,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你真正看破了,才能放得下。什么叫看破呢?看破就是看明白,看透彻。把人世间的一切缘法,事实真相和真理,都看明白,看透了,才是看破,才能放下。否则要知足、要少欲是很难的,要想开、要想通是很难的。有的人有时候很烦恼,然后东想西想,想一想就好一点。但这不叫想通。真正的想通了、想开了,心根本不动,根本不在乎,是很自然的。你了解了以后,就是这样的。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什么。佛法不可思议,一定能让我们从烦恼中,痛苦中解脱。

佛法说难也难,这些机缘也都很难。虽然很多人也学佛修行,但是都在盲修瞎练,这样的话永远不会有成就。修行是有次第的,是非常有程序的。现在都东学西学,东抓西抓,这样不如法地学修,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所以就要如理如法地学,如理如法地修,这样才能得到圆满的功德。

其实这些表面上、形式上的东西,也不是很重要,主要是心,内心的转变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学佛修行,内心没有转变,烦恼依旧,习气依旧,那是不行的。佛法和相续是一定要结合的,修行和生活是一定要结合的。所以我讲,佛法是一种活法,生活就是修行。你真正达到了这个标准,你才能在工作中、生活中解脱,在烦恼中、痛苦中解脱。我们这些烦恼、痛苦都是从哪里起来的?就是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来的。我们如果要从这些烦恼痛苦当中解脱,一定要把修行和生活结合起来,一定要把佛法运用到生活当中,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解脱烦恼与痛苦。学佛修行人,照样可以工作,可以生活,而且应该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工作。

学佛修行就是了缘了债,有什么样的缘就了什么样的缘,有什么样的债就还什么样的债,最后才能了脱生死。但是你要面对这些事情,面对生活、工作的时候,心一定要放平放正。任何时候都能够心平气和地,心甘情愿地接受、付出,这样才能了缘,才能还债。要不然的话,你再努力也没有用,这个债还不了,这个缘了不了,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轮回就是这样,今天你欠他,明天你还他。欠啊还啊,欠啊还啊,它是轮的,没有始也没有终。有始有终就不是轮回了。你在这边还,在那边欠,你还是有外债么,心里还是不平静,就是痛苦。没有外债,不欠不还了,就好了。

就这样轮回,都是自己的业。今生今世,它是很大的轮回中一个很小的短片,一个过程。前世来世,前世来世,这样不断地循环,不断的还、欠,这叫轮回。它没有始终,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时候。所以就要想办法结束这些。

在坎坷、挫折来临的时候,尤其是在逆境当中,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接纳,能够心甘情愿、无私地付出,那是有一定智慧,有一定定力,有一定成就的人才能做到的,一般人做不到。做不到就是凡夫,做到了就是圣者,就是佛菩萨。说容易,做起来难,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我们现在为家人、为他人,也付出,也做很多事,但这都不是无私的,都是有私的。佛讲破“我”,先把“我”破掉,把这个“我”去掉。我们现在是被“我”牵动,这样不行。为什么你能这样关心家人,照顾孩子?就是因为有“我”——因为是“我”的家,“我”的儿女,“我”亲生的,始终是为了“我”。那是自私的,所以你还不了债。

为什么你对家人再好,也感化不了他们呢?因为有“我”在牵动。你的发心不清净,是自私的。你为儿女也付出很多,但是为什么感化不了他?为什么还不了这个债呢?为什么越来越不好呢?也是因为有“我”。“因为是我的儿子,是我的闺女,是我亲生的啊!”

我说了要平等,你可以照顾家人,可以关心孩子,这是应该的。但是你要转念,不能因为是我的孩子,才这样做。而是因为他们是与我最有缘分的众生,是最需要我的众生,所以我要特别的关心照顾他们,这个发心就对了。其实,所有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所有的众生都是我们的儿女,但是对今生今世来说也不一样。有的缘分远,有的缘分近,有的特别需要我们,有的不是特别需要我们。你的家人,你的孩子,一个是离你最近的众生,一个是最需要你的众生。你出于这样一个观念、一个心态,一个发心,然后去付出、去照顾他们,你一定能了这个缘。

还有欲乐信心。什么叫欲乐信心?不仅是喜欢,而且自己也想得到这些功德,自己也想变成佛菩萨那样伟大的人物,就是想成为菩萨、想成为佛。欲乐信心是有这个欲望。

然后是胜解信心。什么是胜解信心?佛曾经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就是都有佛性,绝对都可以成佛。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功德是学来的,福报是积来的、修来的,智慧也是修来的,每一个人原本就有这个能力,这叫佛性。都可以学功德,都可以修福报,都可以修智慧。功德会越学越圆满,福德也会越修越圆满,最后也一定会达到最圆满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就是佛。你明白这个道理了,生起信心了,自己也可以学、可以修,可以当菩萨、可以当佛,成佛就没有问题了。胜解信心,是坚定不移的信心,是不退转的。

第一是喜欢,第二是想得到,第三个是坚定不移。这三种信心都是明信,不是迷信。这三种信心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相当于发动机,若没有这个发动机,你无法能够发动整部机器。我们看现在很多人修行都是反反复复、断断续续的,有时候相信,有时候不相信。偶尔学一学,修一修,一有事就不学、不修了。为什么这样断断续续,翻来覆去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三种信心都不具足,都不坚定,这个发动机不好,经常出毛病,走不了。

发动机为什么不好呢?信心为什么不足呢?就是因为不明理,没有别的原因。信心是从明理中产生的,如果你明白了佛讲的这些道理,对这些道理有甚深的感受和体会了,你的信心才能坚定。如果你根本不知道目标和方向,根本不知道佛讲的这些道理,那你怎么能生起信心呢?所以明理非常的重要。

首先就要闻思,要明白佛讲的这些道理。这都是事实真相,都是宇宙的真理,不是别的。我们现在都在自寻烦恼,自找痛苦,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宇宙人生的法则,不知道它的事实、真相和真理。佛讲的这些道理,佛讲的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无常、缘起性空,都没有弄明白。这都是诸法的事实真相。

它在变、在动,这是很正常的。你没有必要跟着它变,跟着它动。我们之所以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就是因为不明理。所以明理非常的重要。佛讲的这些道理都是通的,你越去研究,就会越明白。越去体会,越能够感觉到这个真理。

命运就是因果循环,它是可以改变的。通过佛法,通过修行,一定能改变命运。不是要靠外在的天主、神仙,而是要靠自己,自己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佛讲,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主要靠自己,不靠别人。自己就是自己的建设者,自己就是自己的怙主。佛、菩萨、上师、善知识,只能给你这个方法,只能引导你。能不能解脱,能不能转变,还是靠你自己。

如果你有方法了,然后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了,很容易就能改变。佛讲,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自己的心的幻化与游舞,没有别的。你的心态一转变,一切都会转变。学佛修行就是转变心态的过程,就是转念的过程,转念业消。念一转,业就消了。业一消,本具的这些光明自然就显现了,自然就解脱了,自然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了。

将烦恼转换为菩提,就这样转换。家人也是,为什么会成为一家人?也是缘分么。他们是今生今世与自己最有缘分、离自己最近、最需要我们的众生,所以我们要关心照顾他们,不求回报地为他们付出,这叫无私的付出。不是为我而是为众生,这叫菩提心。如果最终是为我的,这叫自私自利,这叫我执,还是执著于这个我。所以佛讲要破我,把我忘掉,不要让“我“来带动,而是要为众生。为众生就是菩提心,就是修行。

你做生意、做买卖也可以,但是你得发心转念,佛讲的。你为了什么做生意,是为了自己能够生活的好一些,现在我们看,我们在社会上,也是非常勤奋的工作,做事业。其实不管你是工作还是做事业,都是做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如果你发心不正,是出自于为了自己能够赚钱,为了自己能够生活、生存的更好些,然后去骗人,这就不对了,你发心不正。

你做生意了,可以照样学佛修行;你学佛修行了,也可以照样去工作,去做事情。但是你一定要转念,发心必须清净。为什么呢?我是为了这个社会,为了这些众生,我们也需要,社会也需要,众生也需要这些环境与条件。我今生今世得到人身了,我有这个能力了,我一定要作贡献,一定要付出。然后去为社会做贡献,给这些众生提供条件,他们都需要这些,这样做生意,也是需要的,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你出于这样的发心,为了社会、为了这些众生,这样自然就赚钱了,不用特意去赚钱。

发心很重要,尽责任、尽义务是应该的,但是发心一定要清净,一定要转念。佛法是种活法,生活就是修行。你心是好的,心里亮堂,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众生,这样你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有智慧了,有福报了,工作也越来越顺利,然后就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快快乐乐地工作了。学佛修行也是为了健康、为了和谐。你学佛修行了,能够无忧无虑无烦恼,能够时刻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身体自然就好了,生命自然就延长了。

你能这样无私的奉献付出,能真心的对待所有的众生,你就能感化他们。科学家们也在研究这些。我们不说人,就是一般的物质,一些动物、植物也是这样。你善待他了,他就高兴;你恶待他了,他就不高兴,有这种现象。人和其他无形的众生也一样,你能善待他们,他们也能善待你。你能这样无私地奉献付出,他们也是一样。人心是肉,不是铁,这样不可能不感化他们。这样,家庭自然就和睦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佛讲的:这些分别、执著、妄念都要统统去掉,这些都是什么,其实说白了,佛也说了,就是不该想的不去想,没有用的不去想。如果不该想的事情你去想了,不该做的事情你去做了,这叫邪。没有用的事情你去想了,这叫妄念。费时,还没有用。学佛修行就是要规范自己行为、思想。什么叫正知正见,什么叫正道?就是不该想的不想,不该做的不做。该想的想,而且想的周到。该做的做,而且做的圆满,这才是真正的成就者。到那个时候,是事事如意。那个时候,是心想事成。你把自己的心放平了,一切都会放平。你把自己的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这样的话,你一切吉祥,然后生活圆满、工作圆满,一切圆满了,这就是大圆满。

大光明的境界也是,其实没有什么。都能够转为道用,都能够观为清净,这就是大光明的境界。在哪儿都舒服,在哪儿都高兴,做什么都愿意,都快乐,这就是大光明的境界。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美好的环境,这就是大光明。看什么都顺眼,做什么都心甘情愿,特别法喜充满,这是大光明。

这些境界是好,但是一定要修行,最后才能达到。你不修不可能达到。你得从基础开始,一步步地修。其实如果你有信心、有决心的话,非常快,一点都不难。

刚才讲皈依的基础,信心很重要。我们皈依的时候,也是要发自内心的以佛为导师,以佛法为道路,以僧众为道友,以上师为怙主,就是要下这四种决心,立这四种誓言,这样才能得到皈依的戒体。还有很多皈依的学处,多看看书,去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才能明白。你们皈依上师三宝了,进入佛门了,成为佛门弟子了,以后要多做善事、好事,不能做恶事、坏事。还要好好学习佛法、修持佛法。这样的话,上师三宝才能时时刻刻地关照你们,加持你们,一切善神护法都会护持你们。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在善神护法的护持下,你们的一切,身体、家庭、工作,都会越来越圆满,越来越吉祥,最后能够达到究竟的解脱。就讲到这里。

回向:此福以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转变心态)(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转变心态)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