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蔡礼旭:学弟子规可以取得荣华富贵吗


   日期:2015/12/31 16: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世间的荣华富贵也挺好的……

  蔡礼旭老师答:我也觉得不错,(众笑),享了以后要享得很明白,不然容易堕落。你享得很明白,利用富贵造福更多的人,公门好修行,当大官可以造福更多的人。所以我们人生的目标、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这个我们要想清楚。

  问:学《弟子规》可以取得人生的荣华富贵吗?

  蔡礼旭老师答:可以!但我们先要很冷静地思考,因为我们往往立了一个目标,结果真的追求到的时候,其实不想要,这是很多中年人会有的感触。追求收入,追求很高的职位,结果搞得人生「忙、盲、茫」,每天朝九晚五,都没有时间陪家人,应酬一大堆。「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胃下垂。」我们追求健康的身体,结果健康不见了;我们追求家庭美满,但是因为忙于名利的追求,家里没有照顾好。

  当取得高的收入的时候,我们真正快乐吗?这是我们要思考的。其实很多人追求到很多财富的时候,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对他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所以西方的圣哲人都说:所有的成就都弥补不回家庭的失败。因为真正的快乐,绝对不是从外在的满足得来的,一定是由内而外的快乐,那个才能够持久。比方说,买衣服快不快乐?不是有一句俗话说「女人的衣柜里面永远少一件衣服」吗?你看年轻的女士刚出来从事工作,很努力赚钱,第一个月薪水赚到了,赶快去买名牌的衣服。信用卡一刷,一半的薪水就没了。她们也将会计用在生活当中,开始算一天要省吃俭用多少。结果没算准,后面吃泡面,吃啊吃啊,最后撑不住了,然后就去找爸爸:「爸,我没钱了。」求爸爸的时候快不快乐?不快乐,最后爸爸气得半死:「气死我了,我都跟你讲多少次了,你为什么都不听我的话?哎!要多少?说啦!」女儿很会花钱,也有可能是父母没有引导好、教育好。

  这一代奢侈了,下一代会更奢侈,所以假如是从物质上取得快乐,那是非常短暂的,不是人生真正追求的快乐。知足才能常乐,知足的人常常获得别人的付出,别人的帮助,他一辈子都记在心里,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孟子讲「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可以有父母奉养啊,兄弟姐妹一条心,面对人生的各个挑战、挫折的时候,心里都想我有父母、兄弟的支持,什么都不怕。一想到自己的家人,心里笃定踏实,这个是人生一乐;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我们今天假如对不起良心,再有钱、再有权,睡觉都不安稳啊;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实我们为人父母,当看到孩子有成就的时候我们比他更高兴啊,当老师的,学生比我们有成就的时候,笑得合不拢嘴。这都是人生之乐,包括助人为乐。所以富贵的真正意义在哪?富,觉得有钱就富,其实大家冷静去观察,是有钱人的烦恼多,还是比较没钱的人烦恼多?

  有一个湖南人,他的资产有三百亿,前一阵子自杀了。我们不要说三百亿,一千万就好了,这一辈子就够花的了。他为什么死了?我曾经看过一份报纸,已经好几年前的了。它统计,近二十年来,国内有一千两百个企业家自杀身亡,而且都不是小公司,都是挺大的公司。所以现在很有钱的人,因为产生了太多的困扰,活不下去了。什么困扰?他可能是赚了不干净的钱。人民那一股怨气啊,他的良心过不去。包含他可能在有钱的过程当中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家人,良心谴责。以至于自己赚了很多钱,讲了太多大话,最后收不了场了。《弟子规》说:「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最后都是因为他很有权,地位很高,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包含种种的诱惑,他抵挡不了、解决不了,就用不妥的方式来结束他的生命。

  所以我们今天在求富贵以前,要看看这些企业家这么有钱,最后是什么结果。所以,大家要富贵以前,一定要先把《弟子规》的根扎好。根没有扎好,「富贵,怨之府也」。老祖宗的话不能轻看啊,后悔后悔,后面才来悔,可是人生能不能重来一次?行不行?不行。凡事要谨慎于人生一开始的规划,先扎德行啊,而不是先求富贵。富贵一来抵挡不了,因为自己的德行根基不够。老子说「祸福相依」,富贵能长享,一定要有德行的根基,学习《弟子规》能不能取得荣华富贵呢?我们最近听一位企业家——胡总,他这一年多来落实《弟子规》,他公司的营业额增长百分之四十。而且他真正明白了财富的真因在哪里,我们要了解到我们人生所追求的这些理想,它是一个果,天地万物都离不开三个字(因、缘、果)的道理。

  比方我们小时候,学把绿豆种在土壤里面,绿豆是种子,是因,它需要有什么缘才能长大、结果呢?阳光、空气、水、土壤。我们常常听人家说:「我这一辈子都没有遇到贵人。」这句话有没有道理?铁定没道理,哪有可能说他这一辈子认识这么多人,都没有一个有智能的人,不可能。所以人不了解到,所有外在都是一个缘分,好的缘分要结好的果,因在自己的心地上。一个人谦虚受教,他遇到好的长者啊,那个长者欢喜啊,希望多给社会培养一些后继人才。可是年轻人假如不受教,他也不会趟这个浑水,有智慧的人会看。所以谦卑的态度是因,遇到有智慧的长者是缘,就结好果啊。你肯学习了,就把他几十年的经验拿来你的人生去落实,你很早就能够有智慧了。

  我们常常有听到一些犯错的人,他马上说:「都是我朋友害的了」,一下子就把责任全推掉了。朋友是缘,比方说,都是我朋友带我去花天酒地的了,这个叫不负责任。他假如没有好色的因,怎么会结这个果呢。唐玄宗跟杨贵妃的故事,大家听过没有?哎呀,你们真是「非圣书,屏勿视」。这种风花雪月都不看,只读圣贤文章,受我一拜。正确啊!康熙皇帝有智慧,他的子孙二十岁以前不能读诗歌,都是情感。可是二十岁以后为什么给他读呢?他二十岁啦,理智的根基够了,再看看这些诗歌,通晓人情事理,但不会陷入情执当中,所以根基要好。

  有一次在警校跟大家交流,我说你看「安史之乱」谁要负最大的责任?有一个长得很壮的警官说:「杨贵妃。」杨贵妃是缘,因是什么?唐太宗好色嘛。他是不是真爱杨贵妃?诸位女同胞要开悟啦,「华清池水马嵬土」,谁盖华清池给杨贵妃洗澡?唐玄宗;谁又把杨贵妃埋在马嵬土死了?还是唐玄宗啊。那个时候军队说杨贵妃不负责任我们就不走,唐玄宗怎么样?军队说要处死杨贵妃,唐玄宗装作没看到,这时他的气概去哪里了?真正遇到情况的时候,「以色交者」,因为女色而交,「花落而爱渝」。女色没有了,情就变了,或者因为某种利益的时候,这个情也会变。「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唐玄宗爱美女,把江山都放下了,把他祖宗的基业都放下来,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样的男人连孝都没有他会爱你啊?可是我们女性同胞就喜欢听「我就喜欢跟你在一起,其他什么事我都不想干了。」

  天地万物的道理离不开这三个字(因、缘、果),这三个字你参透了,你开悟了。所有的烦恼你都没有了,理得心安。所以要求富贵,人生要求什么,只要有好的因、好的缘,绝对好的结果都会呈现。一个人财富的真因是你常常乐善好施,这个是财富的真正的原因。接着呢你又肯努力,而这个缘就是不管你干哪一行,只要你有布施的因在,你干哪一行都赚钱。而且大家想一想,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他非常地和蔼可亲,所谓「财神财神,迎喜神」,和气生财。

  你看那个老板一脸尖酸刻薄的样子,然后卖给你的时候还要想,要多赚你两块钱,你下次去不去啊?不太想去了哦,所以乐善好施的人,他不管做哪一件事,他卖豆花也可以,他卖青菜也可以,他不管做哪一样都会赚钱。我有一个同学他们家就是卖菜的,卖到最后还买了两栋还是三栋房子,像我们家是公务员都没买到。这个时候要想起哪一句话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好,所以富贵可以求得到,真正能孝亲尊师了,这个是最大的福,福田靠心耕,而且孝悌传家,不只是你这一代有福报,世世代代都有福。所以我们追的福报不是追一时,也不是追一世。富,什么是真富?人生要求实质的东西,不要求虚幻的,「从来富贵都是梦」,过眼烟云。真正的富,富在知足,「知足者富」。我很多啊,我很知足啊,我命很好。「人敬者贵」,不是你地位高你就高贵,今天你不真正爱护人民,走到你面前来:「领导好。」等你走过去他会怎么样,他可能就在你背后指指点点骂个不休,那有什么意义呢。真正利益别人,真诚去帮助别人,人家私底下觉得:我能交这个朋友,是这一生最大的幸福。每一个人都这么样感恩、尊重你,这个是人间的贵人,所以我们应当去追求人生的真富贵,不要空来一场。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体现?当我们离开的时候能留下来的,那就是人生的价值。我们的德行留给子孙没有,留给这个社会没有,我们不是范公的后代,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读过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公是人间真富贵之人,而且他的富贵已经超过一千年了,现在祭祀他的祠堂我看是不少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荣华富贵)(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荣华富贵)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