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佛说:三种高等境界


   日期:2016/1/15 16: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只一字,却是最难解的一个字,有人顿悟,有人渐悟,有人不悟。

  人说禅宗有三种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人生百味,甘苦自知,如若能从其中,获取一点让心安静的法门,即是收获。

  1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诗句来自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诗人想送一瓢暖酒给山中苦寂的友人,但又怕满山落叶,寻不到他的踪迹。

  人生是无常的,有人欲望难填,有人身陷绝境,犹如在秋风萧索凄风冷雨时想进山,满山的落叶,无路可走,满目苍凉与凄酸,不知该何去何从。“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是人在欲望与思考中的矛盾,在煎熬中的焦虑。

  想必韦应物也曾受此煎熬。“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对自己人生的无所作为感到忧伤。这时期的人还在受贪、嗔、痴的磨练,却能理智思考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在犹疑不决中煎熬。

  2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句出苏轼的《十八大阿罗汉颂》,赞颂第九尊者诗文:

  饭食已毕,璞钵而坐。童子著供,吹禽发火。我作佛事,渊乎妙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寥寥数语,已将尊者神游世外,观心自在的神态刻画得维妙维俏。

  佛家推崇“空”,意即脱离七情六欲之苦,六根清净。空山无人,大概就是指自身不再受人生的俗世苦难煎熬,得以解脱。水流花开是顺承,意念皆空,一切当自在兴现,心旷神怡。达到这个境界,大概要受到些磨难,才能真正的物我合一。

  苏东坡是学禅之人,他的一生大起大跌,所谓“万事到头都是梦”。正如明代僧人悟空所写的,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不如归去,抛去一切欲望,山水流连,潜心静修。

  3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段故事:

  有一僧人问崇慧:达摩未来中土之前,中土有佛法吗?

  崇慧说,没来之前的事暂且搁着,你自己的事怎么样了?

  僧人还是不懂,崇慧就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一切自看”,就是这样简单。一朝风月是当前的刹那,万古长空是遥远的未来。也可以说,一朝风月是短暂的,万古长空则是虚幻的永恒。既然虚幻不真切,又何必牵挂,我们只需要做好目前就可以了。无论以后怎么样,“眼下”才是最重要的。把握眼下,屏弃虚无,这个境界应比什么都抛却要高。

  俗世凡人没有慧心,不懂参禅悟道。但禅宗的这三种境界,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三种形态。有悟得深切者如李叔同,在风光无限之时抛却一切世俗繁华出家,青灯古佛,心静如水,自在夕阳山外山。但更多的,譬如你我,还在兜兜转转。

  从执着,到放开,是一种豁达;从放开,到专注,是一种顿悟。我们且行且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六根清净       欲望)(五明学佛网:六根清净       欲望)  

 雪漠:别落入欲望与贪婪的蛛网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卢志丹居士:幸福感并非欲望的满足 

 高月明居士:为什么说心理疾病源自对本能欲望的压制 

 济群法师:六根清净方为道 

 法忍法师:21世纪的「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 

 传喜法师:欲望无止境知足是快乐 

 蔡礼旭:一个家庭假如放纵了一个欲望,这个家也会败! 

 当你不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你会发现自己更有自控力了! 

 嘎玛仁波切:为了欲望没有不敢吃、不敢杀,就是灾难随之而来 

 嘎玛仁波切:内心充实富有,就不会被欲望和财富所累 

 只有控制欲望的人,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