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静坐修定的八障与八触


   日期:2016/1/17 10: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参禅同修定是两回事,参禅是禅宗一个用功的方法,当然离不开打坐,我们先讲修定,即使参禅开悟了,大彻大悟了的人,学问怎么好,智慧怎么高,乃至神通具备,能不能得定,这是个问题,这才是个大话头,值得一参。换句话说,禅宗所讲的言下顿悟,一下就开悟了,还要不要修持,能不能得定。这个修定的功夫就是《大学》上所讲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个定静的功夫,在教理上与事实上,我们先要认识两个方面。首先是修定的八个障碍:忧、喜、苦、乐、寻(觉)、伺(观)、出息、入息。为什么不能得定?譬如我们静坐,坐在这里,为什么不能真达到那个静的境界?当然睡觉不是静,睡觉是生活动态之一,不算静,真达到了定静的境界不是睡觉,可是也不像现在这样乱七八糟地在思想,那个才是定。我们有心理的障碍,心中还有事有烦恼,不是东想西想坏事就是好事。心理的现状归纳起来,不是忧就是喜,譬如说现在想静一下,不晓得静不静的下来,这个心理状态就是忧;或者静坐一下,好像不错,这下有点甜头了,觉得蛮好,已经在那里乱了,这是喜的心理状态。苦与乐,这个腿子受不了痛苦,或者哪里气脉走通了很享受,苦乐的状态一半是生理的,一半是心理的。忧喜完全是心理状况。

  寻、伺就是觉、观,汉代以后翻译是“觉观”,唐代翻译成“寻伺”,是心理的状态、感觉,思想能够知觉的。“寻”,就是自己头脑里、心理上专门找一个东西,自己也不晓得找些什么,一直在思想不能停留。“伺”呢,还有个等待的心理状态,譬如有时候你们下了课站在门外愣在那里,同学过来问你“干什么?”“啊,没有啊!”你真的没有,可是你愣住了,那个心理状态是“伺”。“寻、伺”是整个身心两方面偏重於心理、精神方面,障碍我们不能得定。后两个严重了,鼻子要呼,还要吸,不能得定,换句话说,真得定,鼻子呼吸几乎停止了。所以不出息、不入息、不寻不伺、不忧不喜、不苦不乐;这八个障碍拿掉才能定。这是一。

  第二,我们打坐一定会踫上的,八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这是简单的归类,打坐初步学定,不管你盘腿不盘腿,真的进入静定的状态,你的身心一定起变化,这个变化在佛学的名词叫八触。触就是交合、接触的意思,色、声、香、味、触,触与受两个相对应,触受是什么?拿现在话讲就是交感,像电视的插头一样,插不对电线要烧焦爆了,插对了就通电,都是触的现象。所以真的静坐,坐对了以后,普通还做不到耶,多坐一下定住了,八触就来了。

  “动”,分好多种,觉得身体内部气动了,不过气动了也要分清楚哦!在台湾有位同学現在已经当教授了,当年也来打七,坐在一起打坐,晚上小参报告,就是每一天修持用功下来,当眾作一个心得报告。他的报告很有趣,他说: “我今天下午坐了好几堂,气脉通了,一直在腰里动,通过来,通过去,好难过,不过我晓得气脉通了,后来慢慢通到腿上了,然后到小肚子那里,搞了半天,原来是只蟑螂在里头。”(眾笑)。现在在我们那里还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所以动触,真的气脉动了以后,过去叫打神拳,你坐在这里自己慢慢地都动起来了,没有意识哦!然后这边转三圈,那边动两下,一般人以为特异功能来了高兴得很,这是生命的作用发动了,自己意识定不住的时候就有动的现象,不是什么上帝给你,也不是菩萨在你身上,也不是鬼也不是神,这是生理必然的反应。“动”有各种的,所以许多有特异功能的人,动到眼睛,眼睛可以透视东西,动到耳朵,听不见的声音能够听见,是真的,换句话说,没有什么稀奇,这是生命本有的功能。但是了解了这个道理,到那个时候,反而要不使它动,把它关闭掉,不然,你用到这一面去就糟了,整个的道啊、佛啊就不能完全圆满的成功。“动”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所以一般说练气功,练什么任督二脉打通、奇经八脉打通,那不过是动的一种,有时候真的动得好,生命的功能发起来,人真的可以悬空,这也是一种动态,生命的功能是有无比潜力的。

  “痒”,发痒,譬如说身上长疮,疮是什么?从娘胎里头所带来不干净的业气,都排泄出来了,会长许多的疮,不容易治好。现在科学医学进步了,我们过去看到有些苦修的老和尚,身上长疮,到处烂了又没有药,很痛苦,可是他们真了不起,自己把自己看空了,不在乎,可我们看了真难受。所以发痒,身上会长疮,烂了的也有,各种各样的怪病都会来,在佛法里头讲,这是生命业气之所生,包括父母的业气,所以说要修持变化气脉,就是儒家讲变化气质,这一句话是科学的哦!气与质,质是物理的、生理的,硬要把自己的身体修到脱胎换骨转化了,变化气质。

  这都只是简单地讲,每个人经历的个案过程不一样的。“轻”,修行到了某一个阶段,有时候觉得身体,譬如两个腿不能走路了,腰也动不了,我自己也有经验,到了四十多岁爬楼梯,两个脚抬不起来,但是我知道这是用功的过程,我就不在乎;还有一个阶段,一个多月里拿一张纸都拿不住,可是我一点都不怕,所以要懂得原理去实践的。我还有经验告诉你们,我有时候走路感觉到自己倒转来,我的头在走路,脚在上面,我也不在乎,就看怎么样把我“弄死”,既然要实验嘛,修行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这个道理中去实验。

  所以道家有两句话我很欣赏,“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很有道理,你要修到生命不死长生不老,除非你以准备死了的决心去修。有些同学又怕这样又怕那样,“唉唷!我发晕了。” “唉唷!我冷起来。”“唉唷,老师啊!怎么得了。”我说:“怎么样?”“唉唷!我留鼻水,打坐好几天都不好啊。”所以给人家叫老师,是天下最倒楣的事,这里不通那里不通都来问你,其实原理很简单,只要搞懂了。

  “轻”,有时候身体非常轻,“重”有时候身体拖不动,不要怕,这都是修行的过程,等於开车、走路一样,都是道路两旁的环境、景色,不是目的地,不要怕。“冷、暖”,有时候怕风,打坐感觉好像冷,有时候冬天却可以穿一件衣服,都非究竟,都是身体气质变化的现象、过程。“涩、滑”,有时候身体乾枯了,皮肤都乾燥,像木头一样,有时候皮肤润滑得像婴儿的肉体一样。

  譬如修持安那般那假使你修好了,八触的反应作用马上就出现,身体的变化就很大,可是你不要给身体拉走了,身体上的感受都不是。

  你打起坐来,一定碰到感觉特别强烈,感觉叫做触受,佛学里触就是瑜珈,瑜珈中文旧的翻译是“相应”,要是我现在翻译,要翻成“交感”。物理世界,生理跟心理的交感,物理跟精神的交感、反应,就是瑜珈。打坐修禅定就是修瑜珈。身瑜珈是面对交感触受,简单分类有八种:冷、暖、轻、重、柔、粗、涩、滑,分析起来内容多了。

  “冷、暖”,打起坐来有时候发冷,你就晓得里头有毛病了。有时候一身流汗,火烧一样发暖。“轻、重”,有时打坐坐久了,两腿或身体酸痛胀麻,好像得病一样,甚至有水肿,两个腿都肿胀走不动了,以为有病了,赶快找医生。一找医生,就看出来很多毛病,其实都不是。有时候觉得哎哟!这一次坐下来真好啊,身体好轻灵啊,好舒服啊!自己以为工夫有进步了,这些不过是个变化。这是讲现象哦!所以修行哪里那么容易啊!你要注意,发生任何的现象,同你的男女饮食,或者其他受风受寒等等,都有关系。

  滑、涩,有时候身体很灵活,甚至打起坐来感觉皮肤都变细嫩润滑了。有时候身体动不了,古人用这个涩,现在就是像塞车那个塞。有时候“柔”软,柔是柔,软是软,柔是比较柔和,软像婴儿一样。有时觉得“粗”,粗糙硬化了,有时觉得身体有些地方变细了,有时觉得懒洋洋的。有些同学一辈子缓慢,懒洋洋的,已经散了。他从小就是这样,这是他的业报,自己不肯努力。缓就是像弓箭一样不肯拉紧,永远放在那里。有些人看到他身体就可以看到他的个性。你看那两个老板,个子大大的,胖胖的,但是并不缓,办起事来很快,这是个性问题。有时性急,你觉得神经都绷紧了。有时候力量强起来,虽然没有练过武功,打坐下来,觉得威力无比;有时觉得实在没力气,变成很差,不行了。

  我告诉大家,我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忽然两个指头连一张纸都拿不住了,拿到笔不会写字,我说完了。我忽然对自己哈哈一笑,我说我不上你的当。还有,快五十岁时,我上楼梯都走不上去了,我就站在楼梯的中间,就这样定住,心想就这样走了,还一定要躺下来死吗?等一下气脉走通了,一样地走上去。所以要认识自己的生命,这些都告诉你。

  有时为什么拼命要喝水呢?以为生病了,得糖尿病了。这只是生理工夫进步的变化。有时肚子发胀,什么都不想吃;有时吃很多仍觉得饿;有时发闷;有时发痒,全身痒,连骨头中心都痒起来;身上发黏,或者喜欢动,或者喜欢静。加上老、病、疲劳、爱休息,这些生理现象的变化就有那么多。

  假设现在讲生命科学,一个一个的问题,可以做多少医学的题目!这个学问有那么大,都是从地水火风变出来的,变相生灭,从能触的功能来的,所以发生了感觉。结果我们打起坐来做工夫,统统跟着刚才上面讲的感受走,算一算一共三十几个。这还是简单的,佛经上面有,我再重新归纳过来。我们生命一天二十四个钟头,统统上当受骗,都在这个感受里头转。

  这一次听过课以后,自己碰到那个现象不要忘了。那么去看医生可以吗?可以,西医也好,中医也好,你去请教高明医生。如果你说是打坐做工夫出来的,医生不懂你这一套,他也不听你的,他照现象来给你治病,反正医生说什么病,你作参考就行了。

  一切的疾病都由四大变化来的,简单讲有三十几种感受作用。一般佛学家,不大管这些东西的,只讲空啊、有啊,唯识、般若啊、三止三观啊,哲学思想搞了半天,不晓得干什么!所以要我来研究佛学,做一辈子哲学教授,我不干!尤其办学院的,这些根本也不教,每个佛学院培养出来的,也不懂真正的佛学,更不懂真正的佛法要点。

  所以这三十几种感受,好好去体会,每一个都是医学上的大题目,是四大的变化,是生理物理的变化,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身体都被它转动。要想不听它转动,只有安那般那,把那中间的重点“息”看住,不跟这些现象走才行。你说头痛,痛得要死好不好!最后是死嘛,除死以外还有什么大事啊?死的不过是这个肉体。而真正的生命,等于房子盖起来,虚空还是存在,没有减少;房子坏了拆掉了,那个虚空也没有增加啊!

  就像你们戴眼镜戴习惯了,呼吸系统鼻子这里有两个小的脉管被压住了,旁边两鬂这里也压住。所以我十几岁时有近视,我现在八九十岁了,反而看报纸不要眼镜,一戴就难受,你们戴惯了不知道。譬如我坐在在这里,我眼睛看前面这个方向,两边这样大都看到了。你们戴眼镜,只看这么一点。所以要想恢复的话,自己打坐时要把眼镜拿掉;戴假牙的最好也拿掉,神经就不紧张了。神经的放松最后统统在脑,不在肢体。全身所有的反应,最后是脑的问题。你看那个病人最后上氧气,就是这个气的问题嘛!所以你平常把这个气先调好。

  刚才讲的触受,酸、痛、胀、麻、痒等等,涩与滞同一个意义,就里塞住了。譬如背部风大水大停留在那里,如果人老了检查这里,关节疏松就来了。因为风大跟水大泡了这个地大,关节骨头的功能被压住了,工夫到了会打开的,打开的时候自然会跳动的,那是本身的功能发生气脉振动。至于吃饱、吃多了以后打嗝,内行的人一听,知道这是胃的问题;有些是肾脏肝脏的问题,打嗝的声音都不同,所以叫“明师难遇”。知道的师父就让他去发泄,他的病气就出来了。

  所以修行需要同参道友,内行的师兄弟招呼,不然算不定你入了定,别人以为你死了,放张纸或什么在鼻孔上,觉得一点呼吸都没有,就抬出去烧了。所以修行要有环境,很难的。刚才讲的触受,每一个都先吩咐你,你们在佛经上虽然看到,一眼就晃过去了,觉得很多余,其实这个最重要。

  走修行之路,要注意两个重点的问题:饮食、男女。肠胃一定要清爽;男女性的关系,不能说叫你完全守戒,至少要做到清心寡欲,尽量减少,不然对于安那般那及你的身体会有影响。修气要懂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这同中国的医学有密切的关联。而且要懂得印度乃至于传到西藏密宗的三脉七轮。这不是理论哦,这是生命科学,都要认清楚,才知道自己的生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静坐修定       障碍)(五明学佛网:静坐修定       障碍)  

 净界法师:念佛的两大障碍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净界法师:障碍最怕你坚持 

 净界法师:福报越大修学净土的障碍越大 

 净界法师: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碍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如何排除禅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初心修道中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漫谈修行中 

 梦参法师:念佛的障碍 

 仁焕法师:身体的障碍和生命的障碍 

 仁焕法师:烦恼带来各种障碍 

 仁焕法师:生命的三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