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没有舍哪来得?


   日期:2016/1/17 13: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兄弟二人皆立志远游修道,无奈父母年迈,弟妹年幼,老大家里还有病妻弱子,所以一直未能成行。某日,一高僧路过,兄弟二人要拜其为师,并将家中难处诉说一遍。高僧双手合十,微闭双目,喃喃自语:“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够,十年后我会再来。”然后,飘然而去。哥哥顿悟,手持经书决绝而去。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终不能舍弃。

  十年后,哥哥归来,口诵佛经,念念有词,仙风道骨,略见一斑。再看弟弟,弯腰弓背,面容苍老,神情呆滞,反应缓慢。高僧如期而至,问二人收获。哥哥说:十年内游遍高山大川,走遍寺庙道观,背诵真经千卷,感悟万万千千。弟弟说:十年内送走老父老母,病嫂身体康复,幼妹成家立业。但因劳累无暇诵读经书,恐与大师无缘。

  高僧微微一笑,决定收弟弟为徒。哥哥不解,追问缘由。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大川;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父母尚且不爱,谈何普度众生?舍本逐末,终致与佛无缘。”哥哥默然。

  我们常说,修行就是要放下,活在当下,并非让自己抛弃所有的责任,去追求了无牵挂、悠游自在的生活和一些表面的虚浮的东西。“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单单为了修行而去修行,心中少了善,那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为世人所鄙夷的。

  生活的艰辛,命运的坎坷,其实都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人生,要经得起磨砺,挺得起脊梁,担得起责任,吃得起苦头,只有嚼得出苦味,你才会知道生命的滋味和深沉,不是你意气风发的时候,也非你富贵尊享的时候,而是在你尝遍人间苦味、踏遍人间泥泞、看遍人间悲欢的时候。当你这一切都坦然平静地走过,你会突然发现,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才是修行路上最值得回味的、最美的风景。

  佛在心中,不在路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牵挂       悟性)(五明学佛网:牵挂       悟性)  

 嘎玛仁波切:不在无数个“盼望”中苦中作乐,明白苦难的源头 

 心会产生五种香,善良,慈悲,真性,悟性,谅解 

 信愿法师:放下牵挂即能生西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一天一夜那是真念,所有一切牵挂全都放下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牵挂统统要放下,是不是太无情无义? 

 净土法门法师:有一点留恋就有牵挂,就有麻烦 

 刘素云:世事都是假,何必空牵挂 

 净土法门法师:对这个世间有一点留恋​、牵挂,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念一辈子,到最后一念他心里有牵挂,不能 

 愿=原+心 欲=谷+欠 愿望VS欲望 悟性VS妄想 

 达磨大师:悟性论 

 我们该如何开发自己的灵性和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