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道法师:安士全书 第1集


   日期:2016/1/20 20: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这次也很难得有这个因缘,来到此地跟我们诸位同修来学习《安士全书》。这个因缘是上个月我到英国去,回来的时候,去跟回来都是在上海转机,回来在上海小住了三天。到和风来公司,傅蓉居士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她觉得赚钱这么辛苦,有没有赚钱比较不辛苦的方法?当时我一个直截的回答,说这个答案就在《安士全书》。她说希望请我们净老和尚来讲《安士全书》,看看净老和尚什么时候能够为我们来讲《安士全书》。我说他已经九十岁,他原来讲《华严经》都放下了。他一生最喜欢的就是《华严》,从年轻的时候跟方东美教授学哲学,方教授教他华严哲学,他对《华严》就很有兴趣。到八十五岁那一年讲《华严》,《华严》从新加坡一直到二OO八年,那时候在他的家乡庐江实际禅寺华严讲堂,实际禅寺还有个华严讲堂,专讲《华严经》的。他觉得年纪大了,还是念佛求往生比较优先、比较重要,就把他最喜欢的《华严经》放下。现在专讲《大经科注》,《无量寿经》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其他的经他就不讲了。

  这一点我们应该可以理解,因为年纪大了,九十岁了,他老人家常讲,八十以后的人都是风烛残年,随时都会往生的。所以我就跟傅蓉居士讲,你要请老和尚讲《安士全书》,可能要到极乐世界去听,在娑婆世界恐怕这个机会非常渺茫。我说我也可以讲,我当时就自告奋勇。当时我讲这个话,我也是想就讲一讲。但是她也很认真,就真的要邀请我来讲。这个话我讲出来,又收不回去了,所以也就答应下来。这一次香港冬至祭祖法会,之前听老和尚讲《大经科注》有一集,哪一集我忘记了,讲到要发心学讲经,特别是出家人。我也写一篇《无量寿经》学习班的心得报告,听到老和尚这么开示,我也写了一篇报告。报告之后,我也跟师父报告,说香港祭祖法会,我做三天法会,第四天原来都请居士讲,好像出家人都不务正业,都专门赶经忏做法会,都不发心学讲经,我自己来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就是来带个头,希望年轻的法师要发心来学习。所以我就跟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建议,从今年开始,每一次三天法会做完,第四天上午祭祖,下午原来都请三位居士轮流讲,我说从今年冬至开始,我一个人全包,下午一点到六点,原来是三个居士轮流讲,这次我一个人包,一个人包四个小时,一个下午讲四个小时。同时我也跟老和尚报告,答应上海的居士来讲《安士全书》。所以可能大家有听到这个讯息,会来,但是我们不敢惊动太多人,因为这是傅蓉居士她启请,这个因缘。所以,少数人可以,人太多了,来了也没有地方给人家坐,也没有场地。所以也就没有通知太多人,这样可能比较不会有障碍。

  《安士全书》这本书,跟《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是我们净宗十三祖印光祖师一生极力提倡的三本书,这三本书祖师一生印最多,比大乘经典印得还多。过去我们净老和尚到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看到《了凡四训》,苏州弘化社印的,都印了一百版,重复翻印。所以根据我们老和尚的估计,印祖一生印这三本书应该超过三百万册。当时的印刷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在二战时期的时候印这么多,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大乘经典印的反而比较少。为什么一个出家,而且还是一代的祖师,这三本书不是佛经是善书(这个善书所讲的内容也都引用儒释道三教,跟佛经讲的道理都相应,完全符合佛讲的),为什么这三本书印这么多?这三本书的内容到底是讲什么?这三本书的内容就是讲因果教育,讲三世因果。三世因果,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佛经看到有六道轮回,三界六道,六道轮回就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有六道轮回。有六道轮回、有三世,这个当中就必然有它的因果在,如果没有因果,那有很多事情是讲不通的,我们也无法理解的。因果主要讲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因果,六道轮回出不了善恶报应,做善事来生生三善道,造恶业来生堕三恶道,六道轮回就是善恶因果报应的一个事实情况。

  印祖为什么在现前这个时代提倡这三本书,印这么多?因为满清亡国,民国成立,我们中国全国的国人都抛弃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认为这些过时,不合时宜,跟不上欧美这些现代化的国家,欧美发展科技、功利,觉得应该向欧美学习,才是强国之道,传统文化似乎是强国之道的障碍,要把它去掉,不要了。所以在民国时候有五四运动,就是推翻传统文化的,后来大陆又搞文革,一直到现在,这个传统文化可以说被摧残得快断根了。我们净老和尚对这桩事情非常著急,他说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如果这十年不抢救起来,再过十年就连根拔除了,就完全没有了,我们民族的灵魂就灭亡了。所以现在非常著急这个事情,极力呼吁大家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因果教育。

  在中国,儒跟道是本土的,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传来中国也二千年了,跟本土的儒道可以说相得益彰,融为一体,佛教在中国也变成中国本土的宗教。儒释道三教,宗教它是最主要的教育,宗是主要的、尊崇的,这个教育是非常重要。印祖在当时提出这三本书,主要是看到国人现在都不知道了,只有一昧向欧美学习科技,对於做人处世、伦理道德这些观念就没有了,对因果报应这桩事情更不相信,认为讲到因果两个字就会被贴上迷信的标签,那个标签就给你贴在脸上,你是迷信,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还讲什么因果。现在大家都相信科学,不相信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不相信这个,相信外国的科学、科技。

  相信科技,我们净老和尚讲过,现代人迷信科学,现在人觉得你没有讲科学就是迷信,你讲科学才不迷信。净老为什么讲迷信科学?这个听起来满新鲜的,从来没有人讲过的。我们现在看看,现代人是不是迷信科学?我们冷静观察一下,真的是这样。为什么说迷信科学?因为科学不是万能的,他认为是万能的,认为有了科学就可以解决所有一切的问题。事实是不是这样?事实不是这样,不但不是这样,科学还带来很多的负面作用,很多负面的问题,搞得现在整个地球空气污染,气候不正常,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科学家也讲过,地球如果再不改善,五十年后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这是科学家自己讲的。科学既然是万能的,为什么不能改善这个地球的环境?它不是万能的,你认为是万能的,你相信它是万能的,那不是迷信是什么?所以净老和尚讲这句话也把我们点醒了,真的现代人迷信科学。现在世界这么乱,到处在打仗,科学能解决吗?让这些人能够和谐吗?全球的人类都在追求和平,口号是要和平,但是所作所为都是做一些不和平的事情,你说能和平吗?所以愈来愈不和平。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中国这个伦理、道德、因果观念,必然走向灾难。如果没有净老和尚给我们提醒,真的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因果教育,因果两个字迷信吗?我们中国人使用语言文字喜欢简单,就是简要详明,如果讲得比较具体一点,因果我们用比较浅显的,因是原因,果是结果,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这个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原因,都有它的结果。稻米的种子,那是因,你把它种下去,明年结成稻米,那是果,当中还要加上缘,人工去培养、去照顾,还有土壤。大家想一想,因果有迷信吗?听到因果两个字就说迷信,那个人他自己真迷了,是他自己迷信,他还说别人迷信。一讲到佛,佛是迷信。他迷不迷?你讲佛是迷信,那你迷不迷?什么叫迷,不明了就叫迷,你不认识、不知道,你就叫迷。佛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不知道,不知道你就说他是迷信,那你不迷了吗?所以现在说迷信的人,其实他本身就迷了,他自己还不知道自己迷信,到处说别人迷信。现在到处都是这样的,人云亦云。

  佛是印度话的翻译,音译,翻它的音,没有翻它的意思,如果把它翻成中文的意思,佛是智慧、觉悟的意思。觉是破迷的,怎么会迷信?你不觉才是迷,你觉了就不迷,佛是教人破迷开悟的,讲得比较具体一点,是教人断除迷信的。你连这个字的意思都没搞懂,你就说迷信,那你自己不是迷上加迷了吗?现代人很荒唐的一种言论、看法,到处都是,因此印光祖师提倡这三本书。你不相信因果,难道就不会有因果了吗?如果说不相信就没有了,那大可以不相信,干坏事也没有恶报,做好事也没有好报,那何必做好事?大家尽干坏事就好了,反正做坏事也没有事。事实是不是这样?事实不是这样。你干好事,不相信因果的人他还是会赞叹你、会支持你,做坏事的人社会还是不容许你,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所以这个事实就可以给我们证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做好事,纵然不相信因果的人,他还是会喜欢的,不相信因果的人他还是喜欢人家做好事,不喜欢人家做坏事,这不是很具体的证明了这桩事情吗?

  我们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了凡四训》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一生赚多少钱,你做官能做到多大,你今年考试考第几名,生活点点滴滴,再微小的事情都有它的因果。他被孔先生算命算得很准,他知道人真的有命运,命中你有的,到时候,我们佛法讲,因缘到了你自然会得到,不会丢掉的;你命中没有的,你想尽什么办法,你也求不到。我们看到很多人发财,这个世界上谁不想发财,想发财的人大家都发了吗?还是有人发财,有人还是发不了,而且发财的人还是少数,不发财的人还是多数,是不是这样?事实是这样。为什么这样?老天不公平吗?

  过去大概二十几年前,我们净老和尚到加拿大去讲经,当时有个洋人听到老和尚讲经,讲完下来,他就透过同修的翻译,他就请问老和尚,他说他的命运怎么这么不好,常常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们净老和尚看到是洋人,洋人都信基督教,他说你这个问题有没有到教堂去请教牧师?因为信基督教都要上教堂去做礼拜,因为星期天是他们做礼拜的一个聚会的日子,所以叫礼拜天。但是现在我们都讲错了,他做礼拜,七天当中只有一天,那天做礼拜,平常没有,就是星期天。一周的第七天,星期日那天做礼拜,那天称为礼拜天,其他六天他没有做礼拜;但是我们现在讲,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错了。星期一他没做礼拜,星期天才有做礼拜,所以讲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我们都搞错了,为什么搞错?因为我们不知道洋人他做礼拜只有一天。应该怎么讲?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洋人他听不懂我们讲中文,如果他听得懂他一定笑话我们,我们星期一也没有做礼拜,怎么讲礼拜一、礼拜二?七天统统做礼拜。他们没有那么用功,七天只有做一天。所以我们正确讲,应该讲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天。现在大家讲习惯了,我也被传染,不知不觉跟著大家讲礼拜一、礼拜二。

  这个洋人他就问老和尚,老和尚说你有没有去问牧师?他说有。那牧师怎么回答你?牧师说上帝的安排。老和尚看到他这么讲,看他一脸无奈的样子,他觉得牧师跟我讲这个,不是他要的答案,为什么上帝给我安排这么不好,给那个人安排那么好,只是他不敢讲,因为信教,对上帝也不敢批评。我们可以理解,他一定心里想,上帝怎么这么不公平,把那个人安排得那么好,给我安排得这么不好,他会不会有这个疑问?他这样的回答有没有解决他的问题?没有。我想他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他不会来问我们老和尚,问不同宗教的。他怎么会跑来问老和尚?他一定是想要追求这个答案,是不是这样?换做是你,你会不会这样想?不管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的,只要是人都一样的。这个答案在儒释道三家讲得最清楚,佛教讲得最详细。

  所以现在关键就是你相不相信?我们说信,这个信是什么样的信心?是半信半疑这样的情况。为什么说半信半疑? 如果说你完全不相信,那你也不会来,你也不会去接触佛教,不会,总是有一点信心。完全没有信心,你叫他去,他都不要,他排斥,他绝对不接受,完全没信心的。他既然愿意来接触,表示他有信心;但是信心,有几分的信心?就是这样的一个比例,有人信心比较多,有人信心比较少,总是还有很多疑惑。那疑惑从哪里来?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来的。现实生活当中你遇到的一些问题、一些困难,你无法理解的,你必定有怀疑,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我们信了之后,半信半疑,接下来要什么?要求解。所以佛法的修学,四个步骤,信解行证。刚开始信,信你还没有理解,还没有了解,这个时候的信叫做迷信。我们一开始大家都是迷信,如果你通过这个解(理解,听经闻法,讲经说法,透过这个理解),解了之后,这个时候你的信心就不是叫迷信,叫做正信,正确的信心,你对这桩因果的事情有正确的概念、正确的认识,这个时候的信心叫做正信。所以我们在佛门常常看到有人标榜说我是正信佛教徒,到底他有没有达到正信佛教徒的标准?我们没有给他考试也不知道。

  你理解就是正信,正信如果再透过生活当中去行,我们现在的话叫做落实,依照经典讲的理论方法去修学,落实在现实生活上,这个叫行,修行。行了之后,它都会有个结果,叫做证果。证实这个结果叫证果。现在如果我们讲佛经证果两个字,人家又要说我们迷信,证什么果。证是证实、证明,果是结果,我证明、证实这个结果。好像我们拿一个种子,拿一个苹果的种子,我说这个因,我正确的认识这个种子是苹果的种子,这个就是认识正确的修因。这个是苹果的种子,没错,这个种下去长出来一定是苹果。认识之后,你把它种下去,然后透过缘,给它培养,给它栽培,几年后长出来果然是苹果。你这个果长出来是苹果没错,你就证实说我当初认识的那个因是正确的。证果我们讲这个简单一点。现在跟你讲证阿罗汉果、证菩萨果、证佛果,你听起来会感觉很渺茫,是不是这样?

  所以佛法的教学,由浅而深,先讲现前你常识可以理解的,你可以体会的,你可以去证实的;现前的你证实了,后续的再给你提升,你就有信心了。如果现前这些很浅显的,你都无法证实,跟你讲那么高,那变成玄谈了,是不是这样?所以大家想一想,这样有迷信吗?你不学佛,那真的一定就会变成迷信,因为你不觉,你对於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不认识,错解了,曲解了,误解了,那真正的是迷信,不学佛那就一定是搞迷信。所以信解行证,像了凡先生他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算得很准,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算命先生给我们算得很准,我相信你也会跟袁了凡一样。不过现在人也很难讲,现在人不老实,袁了凡还算是老实的,他相信命运,他是老实人,反正想也是这样,不想也是这样,反正你求也求不到,打妄想也没有意义,干脆不想了。但是现在人没有接受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明明知道有命运,他还是要打妄想,那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老实。

  了凡先生他的命运是遇到云谷禅师才知道命运可以改,依照云谷禅师的指导,依教奉行,也是信解行证,证实命运改了,原来孔先生算考试考第三名,忽然考第一名,改了;原来算他没有儿子,后来有个儿子,当了很大的官,也改了;算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会死在自己家里床铺上,也改了,活到七十四岁,延寿二十一年。这个叫证果,证实这个结果。所以他才写这本书。他当时写这本书不是要对外流通,是要教训他的儿孙的。原来《了凡四训》这本书,它的全名叫做《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训》,是教导他的儿孙的。后来被流通到外面,到了民国印光大师极力提倡,有益社会人心,帮助人断恶修善,改造命运。经过祖师大力提倡,影响面很大。

  印光祖师也讲,现在这个时代,你讲伦理道德,有时候遇到利益现前的时候,就不管伦理道德一斤值多少钱,我先取得利益再说,违法也没关系。所以要因果教育的辅助,因果教育是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讲得比较具体一点,因果就是过去我们净老和尚讲经讲,现在人都讲现实,讲现实讲不过佛法,佛法讲的是最现实。为什么最现实?因为讲因果就最现实,你做恶事对你有什么损害,做善事对你有什么帮助,这个很现实,你算盘去算一算,很现实。在上海城隍庙不知道有没有算盘?有算盘,那个算盘我想我们要去算一算。在台湾台南的城隍庙,有一个算盘也很大,有几个城隍庙我看都有算盘,都很大的。那个算盘是干什么的?算功过的,你做多少好事,做多少坏事,然后加减乘除,剩下来多少。这个现实不现实?以前做生意就是靠算盘,珠算,现在不用了,现在用计算机、用电脑,这个很现实。如果我们为了要趋吉避凶,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大家明白这个因果,大家就很容易愿意接受断恶修善这桩事情。不然大家不相信,你叫他断恶修善很难,他甚至还说你是迷信,你已经跟不上时代,现在太空人都飞到月球去了,全世界都赞叹。

  当时我看到阿姆斯壮登陆月球,我说这个人回来一定会精神不正常,为什么?对上帝不恭敬,洋人都信基督教,对上帝不恭敬。再来我们中国道教《感应篇》讲,你「久视日月」,对日月、自然界,久视就是你看太久,对它不恭敬,就要记过,何况你弄个机器去那边踩来踩去。我那天看到You Tube有报导出来,就是太空人现在为什么都消声匿迹?真的精神不正常;You Tube我可以调出来给你看,不是我讲的。这样证实,我当初看到《感应篇》讲的,没错,真的是这样。现在这种科技,带给人类、带给地球是正面的多,还是负面的多,大家看得很清楚!你还一直盲目的发展科技,那结果是什么?给地球带来重大的灾难。而且这个迷信是不归路的,现在有哪一个人他有能力去阻止科技的发展,谁有办法?十方三世诸佛全部来,所有的神仙、所有宗教的上帝都下来,都没有办法。只有一个办法,大家发展到最后,灾难现前,这个科技就毁掉了,就没了。这是事实,再不相信,那就真的很迷信。这个科技会带来毁灭地球的,现在不要说其他的,光这个核子武器,光美国的核子武器就可以毁灭地球二百次,其他国家的不算,你说这个科技给我们地球带来好还是不好?所有的动物人类是最坏的,比那个虎、狼、狮子还坏,虎、狼、狮子它不过用它自己的身体做武器去攻击人,人类发明这个毁灭地球的武器,那不是比虎、狼、狮子还坏吗?将来死了去哪里,那就可想而知了。

  好,开场白讲到这里,开场白也讲得比较长一点,但是也不得不罗嗦一点,因为现在人不了解这方面,你在社会上听不到,你在学校也听不到,甚至在家庭也听不到,甚至你到寺院你也听不到。我们这个不是讲经,但是这个也是经典,虽然不是佛经,是世间的善书,但是善书它都是根据佛经、道经、儒经来注解。

  《安士全书》它的内容是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周安士居士他引用三教经典来做注解,引经据典,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是《万善先资》,讲杀生的因果;第三部分是《欲海回狂》,讲邪YIN的因果;最后一个是《西归直指》,导归净土。这四大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印光祖师对这本书赞叹备至,说这是天下第一奇书,要把这本书当作传家至宝,传给你家的子子孙孙。一般讲经,我们一般在中国佛教,祖师大德注解经典,经典还没有开讲之前,先讲这部经的玄义,玄义就是把这部经玄妙的义理先做一番的发挥。发挥玄义也有一定的层次、一个顺序的,最具体代表的是华严宗跟天台宗,华严宗以十门开启,把经分成十个部分先做一个介绍,天台宗叫五重玄义,五重玄义后人采用的比十门开启还多,多数采用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来注解经典。有时候讲经的法师因为时间、地点、因缘的关系,玄义的部分就省略,用讲经的因缘来代替玄义,直接就进入经文。我们今天来讲这部《安士全书》,因为它不是经典,所以也没有玄义。但是有祖师大德的序文,这个序文有好几篇,第一篇、第二篇,有印光祖师的序。我们这次就来学习印祖第一篇的序,也做为我们讲这部书的一个玄义,也可以说是讲这部《安士全书》的因缘。

  刚才启讲的因缘也讲过了,这个因缘讲过了。现在请大家翻开经本。我们翻开经本,首先,因为现在大陆大家都写简体字,而且是横版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恢复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还是要带头来看正体字,竖版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跟西洋文化是不一样的,这个《安士全书》后面会讲到。为什么叫竖?因为人是竖的,那个动物猫、狗它是横的,它是横著走的,人是竖著走,所以用文字还是要用竖的。我们汉地的插香,过去我听台南般若精舍开心法师讲的,用卧香他是最反对的,台南开心法师他学天台的,他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闽南语(台语)。有一次我去他那边,他就不允许用卧香,他说我们汉传佛教用插香,插香它表法的意思就是顶天立地,人站著你头顶著天,脚立在地上。所以插香就是告诉我们,做人是顶天立地的。横行,下面两个字是什么大家知道吗?讲大声一点,霸道。答案就出来了,横行就霸道。霸道就是什么?不讲理,去欺负人,对不对?所以外国要跟中国学习传统文化。现在世界搞这么乱,为什么?横行霸道,不讲理。所以问题愈来愈复杂,愈来愈麻烦,无法解决,无解,没办法,愈打就问题愈多。而且战争绝对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只是会把问题更复杂化,特别现在恐怖分子用这种不对称的战争,真的也是防不胜防,搞得人心惶惶。

  好,我们看第一页(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大家虽然不习惯,但是你要恢复就是要慢慢学习),这个是文言,现在也有白话注解的。我是不认识字的人,这是我们老和尚二十几年前跟我讲的,你不认识字,当时我觉得很奇怪,我字是认得不多,但是总认得几个吧,怎么说我不认识字?后来老和尚看到我一脸的疑惑,他就接著跟我解释,六书怎么讲?一那个字是怎么发展出来的?跟我讲一堆的道理。我说:师父,我连一都不认识,真的我不认识字。他的认识字的标准,《说文解字》、音韵学,音怎么发音、怎么韵,要怎么切才正确,《说文解字》、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我说报告师父,真的我不认识字,我承认我不认识字,依这个标准,我不认识字。不认识要学,又要叫我练毛笔字,我是很懒,如果当时我很用功,现在也是书法家,就很懒。一方面也是没时间,练字要时间,做当家很忙的。没有事情,像我在山东天天都可以练,我不用跑来跑去,不用跑来跑去我时间就不用浪费在旅途上。所以叫我定在一个地方,我是很欢喜的。

  读文言你才会有味道,那个意境跟你读白话文不一样。《安士全书》的白话文我们可以参考,给一般初机的看看,他比较会有兴趣,那要看文言,他一拿看不懂,他就不想看了,那是接引初机。但是现在我被训练的,真的看文言比较有意思,看白话我就看不下去。以前老和尚给我们讲,怎么样?他说人家把文言翻成白话给你,他就用什么形容比喻?他说譬如这个食物,新鲜的食物,人家拿到口里咬一咬再吐出来给你吃。我说那不是味道了,我当然要吃原味的。所以你直接读文言就是吃原味的,你读白话是人家原味的送到他的嘴巴嚼一嚼再吐出来给你吃的,你要吃哪一种?我想答案都会跟我一样,大家都想吃原味的,对不对?正常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看「重刻《安士全书》序」,我们看到重刻这两个字,你就知道印光祖师这本书不是只有印一次,重复的印,不晓得印多少次,所以叫重刻。为什么叫刻?以前的印刷术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现在是用电脑打字,我年轻时候它是铅字,一个字一个字排版,用木头把它塞塞塞,然后你要排什么格式。因为我以前十几岁有去印刷厂做过学徒,我知道,排一排,然后就一张一张这样印。再之前没有这个铅字,现在你到南京金陵刻经处还有,我去看过一次,金陵刻经处,它就用一块木板,然后文字把它刻在木板上面,然后纸印上去,一张一张刷刷刷,现在南京金陵刻经处还有印木刻版的。所以以前的书都刻在木板,最早春秋时期是刻在竹简竹片,一片一片的,用绳子穿起来,然后再卷起来。所以我们看以前的书叫一卷一卷,第几卷,有一卷放在一起卷一个,再一卷又放在一起,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印这样的书,装订是明朝,像线装书这样一本的,那是明朝时候开始发明;之前还是,发明纸张之后,它还是一张纸写写写,然后把它卷起来,像我们现在裱画这样。重刻《安士全书》序,序就是一个开头,给我们介绍说明这本书讲什么,就等於经典讲玄义一样。

  我们看第二行:「YIN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YIN,最易犯者唯杀」。到这里是一小段,印祖一开头就给我们说明这一本书它讲的内容重点,重点讲什么?YIN杀二业,这两条的恶业,这两条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YIN、杀,YIN摆在第一个,再来就是杀,杀摆在第二个。我们俗语也讲,「万恶YIN为首,百善孝为先」。特别YIN、杀在现在是最明显,YIN下面接著就是杀,像现在堕胎,堕胎是杀生,不但杀生还杀人,不但杀人还是杀亲生儿女。杀亲生儿女的因从哪里来?从YIN来的,你没有YIN就不会有这个业,男女有了YIN业,怀孕了,小孩不要,就堕胎,杀儿女,所以YIN就引起杀。杀再发展出去,杀的就很多,连儿女都在杀了,还有什么不可以杀的?从这个地方,YIN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这个佛在《圆觉经》有讲,「一切众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生死的根本,如果这个业断干净了,就没生死了。最难断者唯YIN,因为它是生死根本,最难断,不容易断。所以这个所有的人都不能讲大话的,我没问题,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是很难断的,你只要有那个缘,就很难断除。最易犯者唯杀,很容易犯的,为什么?现在全世界的人知道杀人是犯法的,要被判刑的,但是杀动物,大家都觉得是正常的,动物就是应该给人吃的,我杀动物来吃是正常的,最容易犯杀生。你劝人家不杀生,人家都会讲你头脑有问题。所以大家认为是正常的,杀生吃肉是正常的,那就很容易犯。

  再接著看下面这一段,「二者之中,YIN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清净,了无丝毫蔕芥者,唯断惑证真之阿罗汉方能之耳。余则爱染习气,虽有厚薄不同,要皆缠绵固结於心识之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就是前面一开头,「YIN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YIN,最易犯者唯杀」,这一段再给我们解释。这二者之中,这二方面当中YIN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就是邪YIN这方面,如果稍微知道自爱的人,他自己还可以控制,不去犯邪YIN。然欲其意地清净,了无丝毫蒂芥,这个蒂芥就是有障碍,虽然在身业不去造邪YIN的业,但是你那个心,意地,要让意地清净,没有丝毫的蒂芥,没有丝毫的障碍,唯断惑证真之阿罗汉方能之耳。你说这个YIN欲完全都没有了,没有这个念头,断干净了,那一定是断惑证真的阿罗汉才能做得到。惑就是见思惑,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见惑是错误的见解,我们六根接触六尘,产生偏差错误的见解。思惑就是YIN欲、贪欲,这属於思惑。见惑比思惑好断,见惑一断它就全断了,思惑藕断丝连,像莲藕切断一拉开,是断了,一拉开丝还连著,思惑比喻像莲藕一样,藕断丝连。

  所以《四十二章经》佛给我们讲,你没有证阿罗汉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你说你不会,所以要很多去防犯的,这在佛门叫戒律,在儒家叫礼,就是去防犯;如果你没有这个礼,没有去防犯,谁都不敢讲。证阿罗汉就真的他不会了,就清净了,方能之耳,证阿罗汉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余则爱染习气,虽有厚薄不同」,余就是阿罗汉以下的,到我们六道凡夫,你看证得初果的圣人、二果、三果,初果的圣人还要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还要再来投胎,为什么来投胎?他还有爱染的习气(这个业因),他才会再来投胎,这个没有,他就不会到六道来投胎了。三果是不来,但是还没有完全清净,一定要证到四果罗汉,他就超越了,超越六道。所以这个爱染习气,阿罗汉以下的六道凡夫,这个爱染的习气每一个人有厚薄不同,有的比较深厚,有的比较淡薄,这个不同的。「要皆缠绵固结於心识之中」,但是思惑的业缠绵固结在心识之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无量劫来这个业你就断不掉,思惑你断不掉,你就得不到解脱,就不能脱离六道生死轮回,换句话说,你生死轮回就出不去。这一段就是给我们讲YIN的难断。

  所以大家知道了,为什么我们修行修了那么久,出不了六道,这个是主要的原因,不好断。不要说思惑不好断,见惑都不好断。如果我们有一辈子修行修到断见惑,证须陀洹,虽然还没有出三界,但是出三界是可以预期的,天上人间再七次往返必定断了,最长。我们还没有断见惑,那是没有时间表的,我们出三界是没有时间表,不管你修得再好,总是修到人天福报,出三界就做不到。但是我们现在很幸运,遇到净土法门,我们就有救了。净土法门为什么有救?我们可以带业往生,带业往生,你暂时伏惑就可以,不用断,信愿念佛,蒙佛力接引,到西方再去断,西方那肯定断的。所以末法时期除了净土这个法门,你一生当中要修到出六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段讲YIN不好断。

  我们接著看下面这一段:「杀则世皆视为固然」,杀生这桩事情世间人都认为是,固然就是正常的、应该的。「以我之强,陵彼之弱。以彼之肉,充我之腹。只顾一时适口,谁信历劫酬偿?」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就给我们讲,杀生这桩事情世间人都认为是固然,正常的,动物就是给人吃的,为什么给人吃?我们人比它强,凌彼之弱,它没有办法抵抗我们,我们把它抓起来杀掉,它就应该给我吃的。以彼之肉,充我之腹,这个众生的肉就是给我填饱肚子的。只顾一时适口,只是想到一时,为了这个三寸的舌头,这个肉好吃。谁信历劫酬偿?谁会相信,历劫就是生生世世,互相酬偿,所谓冤冤相报,互相杀、互相吃,六道轮回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楞严经》讲到,「人死为羊,羊死为人」,那是举出一个例子。因为佛是出生在印度,印度那个地区跟我们中国西藏、蒙古的环境差不多。所以佛那个时候出家人托钵也没有吃素,像现在南传佛教国家也没有吃素,都吃肉。但是佛陀时代吃肉,佛有神力加持,他念一个咒,那个肉就没有命根了,不会跟那些众生结冤仇。我们没有念那个咒,乱吃乱杀,那就结冤仇,有命根,要互相酬偿的。像我们现在印度、蒙古,包括尼泊尔、西藏这一带,是以牛、羊为主的,所以举出羊;譬如新疆、内蒙古,包括外蒙古也是一样,吃牛肉、羊肉。新疆我去过,都是吃羊肉的。所以佛就举出大家平常吃的,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人吃羊肉,羊死了,羊被杀了、被吃了。羊为什么会投胎到畜生道去当羊?因为过去生他也是杀生,他也是吃羊;他吃的那个羊,罪报受满它到人间来了,然后就换他吃它。吃它,现在换他又欠它,这个羊它的恶报也受满了,它又投胎到人间来;这个人恶业又造多了,他又投胎到畜生道,又去当羊。所以羊死为人,人死为羊,那就是什么?羊跟人就互相吃来吃去,六道轮回谁也占不到便宜,事实真相是吃它半斤还它八两。有一年我到西班牙去弘法,他们带我去看斗牛场,那个斗牛场就是斗牛士要把牛刺死。当时我就跟同修讲,斗牛士死了为牛,那条牛死了为斗牛士,就要斗来斗去,杀来杀去,这是因果,因果报应就是这样。但是世间人他不知道,如果知道还会干吗?不会,就是不知道他才会干。

  「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如是乃至十生,这个十生是根据《楞严经》讲的,这个十生我就不一一解释,因为这个十生都有他的业因的。十生第一个是卵生,这一类的有情众生,「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飞就是比较轻的,「若想念浮举」,它的心想、它的念头浮举就为飞禽,像鸟、老鹰,飞禽类,它会飞的,它是想念浮举。所以我们看那个鸟它为什么能飞?可以飞很远,鸽子可以飞得很远,鸽子你把它放到外国,它也会飞回来。在台湾很多人养鸽子。我们现在人要飞上去,我们飞不上去,我们要坐飞机,飞机要加汽油,靠机械才能飞上去;鸟不用加汽油,它不用加汽油它就可以飞了,它是想念浮举。「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这是卵生的,我们看动物有卵,比较沉重的,就是在地上爬的,龟蛇这一类,叫卵生。

  第二个是胎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是也。横、竖者,人身竖,而畜生横也。因行正道,得为人类,故身竖;因行邪道,感生畜类,故身横也。」胎生,人跟畜生都是胎生的。人就是竖的,人为什么长大是竖的?因为行正道,正直,直就得为人类,故身竖,所以身是竖的。如果行邪道,感生畜生类,它的身体就是横的,像猫、狗这一类,这一类也是胎生,牛、马、羊这一类,这个就是胎生。有人、畜生、龙、仙之类。

  第三是湿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著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是也」,就是昆虫这一类的,蚂蚁、昆虫、蟑螂。「翻覆即飞伏也。因违义背信,翻覆任情」,就是翻覆无常,「遂感蠢蠕飞伏之类也」。这是湿生,苍蝇、蚊子都是属於这一类,湿生的。

  第四是化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喜怒无常,朝三暮四之类,这样的惑业,「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好像飞蛾这一类的,它虫会变成飞蛾,毛毛虫变蝴蝶,这一类的,这就是化生。但是这个化生跟天人的化身、跟极乐世界那个化身不一样的,鬼道也有化身,地狱道也有化身。

  第五有色,「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障碍之惑,起精耀乱想之业」,所以感这样的报业。下面我就不详细解释,惑业和合,感这个报。这一类的众生就是「爝火蚌珠」,好像蚌壳那一类的,萤火虫这一类的,这个叫有色。

  第六叫有想,这一类的众生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这是有想。

  第七非有色,这一类的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是也。非有色相成色者,如水母本无自类之色相,故曰非有色相,以水沫为身,以虾为目,故曰成色也。」这一类众生叫非有色,这个讲可能要带你们去水族馆,我要一面讲课一面指给你看,什么叫非有色,你才会明白。大家去过水族馆没有?没有,可能我们要组一个团去看看,你拿经典然后再到水族馆,像《十善业道经》,拿到水族馆,然后一面上课一面指给你看,经上讲的就是那个,你就明白了。非有色就是它不是很有色体,但是它有在动。我去水族馆看过,中国、外国的一些水族馆,看到没有东西,他说悟道法师,你再仔细看,你看那个透明的,等一下它会动的,我再仔细眼睛瞪著看,果然它在动。还有一些石头鱼,跟石头一样,看起来就像石头,但是看久了,不是石头,它在动,就是这一类的,非有色。

  第八非无色,「谓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是也」。「如虾蟆等,从自类生,不假他成,故曰非无色相,藉声得生」,它藉这个声音它就可以形成它的色相出来,它没有藉其他的因缘,「故曰无色」。「咒诅猒生者」,就是用符咒去呼召,召集过来,「猒即祷也」,祷告的祷,「如虾蟆以声附卵,然后生长,非声则坏;又孔雀,雌者闻雄者鸣」,这是孔雀,有分公跟母的,雄的会叫,「即有娠,生雏,此等物类,若由厌祷而生也」。

  第九非有想,「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也。谓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毁他人之所有,而护为己有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冬虫夏草之类也。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大家比较常听到,这是中药的一种,等异质相成之类。

  第十非无想,「谓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是也。这好像蝎子一样,生出来就把它的母亲吃掉。所以叫非无想相无想者。

  这个都出自《楞严经》,《楞严经》讲生物讲得最详细,生命,众生的生命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这个科学家讲不出来,科学家讲,鸟怎么会飞,它没有灌气油怎么会飞,科学家不知道,佛知道。这是讲「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生命就是这样,因果循环,什么样的因,它就产生什么样的果。

  我们接著看下面,「古德云:欲得天下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又云:欲知世间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既有其因,必招其果。不思则已,思之大可畏也」。古大德讲,欲得天下无兵劫,兵劫是什么?战争。这个世间为什么有战争?我们人间自古以来,中国、外国,你看哪一个时代没有战争?似乎这个战争好像愈来愈多。战争(兵劫)大家都遭难了,这是果报,结果。因是什么?杀生吃肉。所以你要天下没有战争,除非众生不吃肉,不吃肉他就不去杀生,没有造这个因就不会有这个果报。所以中国佛教,梁武帝提倡素食,那是大功德。又跟我们讲,欲知世间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你要知道这个世间为什么有战争,你去屠宰场去听听这些动物被宰杀那种惨叫声。现在杀动物的科技愈来愈发达,更残忍,造这个因,他必定会有果报的。果报是什么?你杀它,将来它杀你,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不思则已,思之大可畏也,你没有去好好思考这个事情好像没事,如果仔细去思量思量太恐怖了。

  这一段印祖跟我们讲YIN杀二业,跟我们说明这本书的重点。下面再跟我们介绍安士先生,「安士先生恭禀佛敕,特垂哀愍,因著《欲海回狂》以戒YIN,《万善先资》以戒杀」。这是印祖给我们介绍周安士先生,他恭禀佛敕,就是佛的教导,特别哀愍这些众生不知因果。所以他的著作,就是《欲海回狂》劝戒YIN,《万善先资》劝戒杀。「徵引事实,详示因果。切企举世之人,同怀干父坤母,民胞物与之真心。永断伤风乱伦,以强陵弱之恶念」。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跟我们讲,周安士先生很慈悲,看到世间人无知造这个业,将来果报非常可怕,所以《欲海回狂》这一篇劝戒YIN,《万善先资》这一篇劝戒杀。而且徵引事实,徵就是引用很多实际发生的事情,这个事实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新闻报导,详示因果,详细给我们指示出来因果报应这桩事实。主要是希望举世之人,全球的人类,同怀干父坤母,民胞物与之真心,因为天地万物与我是一体,这是事实真相。永断伤风乱伦,以强凌弱之恶念,就是不要再造这个恶业。「又欲同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将《文昌帝君阴骘文》详加注释」。除了这两篇之外,就是将《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个骘就是阴德,做好事人家不知道叫阴骘。这一篇文章不长,比《感应篇》还少,但是它的注解非常丰富,引用三教的经典,详加注释,详细给我们注解、解释。

  「俾日用云为,居心行事,大而治国安民,小而一言一念,咸备法戒,悉存龟鉴」。这一段是注解《文昌帝君阴骘文》,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居心行事,大可以治国安民,现在是可以治整个世界,安全人类的心;小,自己个人一言一念,咸备法戒,悉存龟鉴。鉴就是古时候铜鉴,我们看看衣服哪里穿得不整齐,脸哪里脏了,照照镜子,做一个对照。龟是卜吉凶的,古时候我们的祖先用龟壳的纹路来做卜卦用的,占卜,卜吉凶,求感应的。所以它是一个准则,一个标准。

  我们再看下面,「由兹古圣先贤之主敬慎独,正心诚意,不至徒存空谈而已」。由兹就是由於,这本书来劝导大家;我们中国古圣先贤,孔孟这些圣贤,提倡主敬慎独、主敬存诚(慎独就是自己一个人也很谨慎,不敢做坏事),正心诚意,这是过去读书人都必须读的,但是读了如果没有去做到就变成空谈。为什么变成空谈?因为没有因果教育的辅助,大家还是不会很具体去落实,就成空谈。像读是读了,讲是讲了,但还是做不到。

  「如上三种,文词理致,莫不冠古超今,翼经辅治。因其以奇才妙悟,取佛祖圣贤之心法,而以雅俗同观之笔墨发挥之故也」。这一段是给我们介绍上面三种,《欲海回狂》、《万善先资》、《文昌帝君阴骘文》,文词、道理都超越古今的,补助经典,补助三教的经典。因为周安士先生他以奇才妙悟,这真的是菩萨再来,不是菩萨也做不到,采取佛祖圣贤的心法,他注解出来,可以说雅俗同观。雅就是读书人,知识分子,俗就是一般的人,一般的人他也看得懂,读书人,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他也可以欣赏。这个就有帮助经典,经典讲的翼经辅治,辅助,这个经再加上这个书,好像鸟的两只翅膀,它能飞得很高、很远。雅俗就是文化水平高、文化水平低的,统统他能够理解,可以阅读,这是他奇才妙悟用这样的笔墨来发挥的缘故。所以这本书雅俗同观,大家都可以看。

  「虽然已能戒YIN戒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不了生脱死,安能保其生生世世不失操持?则恒生善道,广修福慧,不堕恶趣,彼此酬偿者,有几人哉?」这个就是讲到最后一篇,就是虽然看了前面这三种,我们在六道里面能够戒YIN、戒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若不了生脱死,没有出离六道生死轮回,也没有办法保证他生生世世都不失操持。每一生每一世他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恒生善道,都生到人天善道,广修福慧,不堕恶趣,不堕三恶道,不堕三恶道就不会有彼此酬偿,这样有几个人能做到?没有脱离六道,都在人天善道,生生世世都是断恶修善,这个有几个人?真的也没几个。为什么?你这一生修得很好,来生得人天福报,人一享福他就开始迷惑颠倒,又糊涂了,糊涂又造恶业。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大富大贵的人家,过去生都是修行人,他不是修行人他不可能这一生得到大富大贵,但是现在我们看看这些大富大贵的人,有几个人觉悟了?《四十二章经》佛跟我们讲,「富贵学道难」。你去找一些大企业家,你劝他来听经,听半个小时,没空,我很忙,没办法。你不听经闻法,不知道因果,继续修行,断恶修善,众善奉行,你这一生享受福报,难免又会做错事,又会造恶业,恶业造多了,福报享尽了,又堕三恶道去了。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讲,「若不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了生死的心,「修诸善业,是名魔业」,叫做三世怨。这生修福,来生享福,享福又迷惑,又造恶业,福报享尽,恶业造多了,第三世就又堕三恶道,叫三世怨。在六道总是这个问题无法解决,要了脱生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再跟我们讲,「而了生脱死,岂易言乎?」了生脱死这个不是你讲一讲就可以做得到,没那么容易的。「唯力修定慧,断惑证真者,方能究竟自由」。唯有努力用功修定、修慧,应该是戒定慧,你修到断见惑、断思惑,证阿罗汉,这样才能究竟自由。我们看到这一句,我们就知道,我们现在在六道,现在人都喊要自由,其实一点都不自由,受业力牵引,你到哪一道投胎你非去不可,哪有自由?一定要断惑证真证阿罗汉,他才真正得到自由。「余则纵令尊为天帝,上而至於非非想天,福寿八万大劫。皆属被善恶业力之所缚著,随善恶业力之所轮转耳」。你如果没有出三界,纵然你修到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三界最高的,最顶端的,但没有超越三界,他的福报寿命有八万大劫这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还是会到,一到他还是要再轮回。你没有出三界六道,都是属於被善恶业力所束缚的,你没有自由,随善恶业力所轮转,你自己不能做主。讲到这样,我们也会觉得很难过,也很无奈,怎么办?下面就跟我们讲出这个办法。

  「因是特依如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法,荟萃净土经论要义,辑为一书,名曰《西归直指》。若能一阅是书,谛信不疑,生信发愿,求生西方。无论根机之利钝,罪业之轻重,与夫工夫之浅深,但能信愿真切,持佛名号,无不临命终时,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既往生已,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悟自心於当念,证觉道於将来,其义理利益,唯证方知,固非笔舌所能形容也」。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就是跟我们讲西方净土,最后一部分就是《西归直指》,直接给我们指向西方净土。我们如果读《西归直指》这一部书,你深信不疑,深信发愿求生西方,能不能往生关键在信愿之有无,你只要真信发愿,你相信,不怀疑,你真愿意去西方,愿意放下娑婆世界,毫不留恋,你罪业轻重、功夫的浅深都没关系,你有真信发愿,你愿意去,肯定能往生。所以蕅益祖师在《弥陀要解》讲,能不能往生关键在信愿之有无,往生品位的高下在持名功夫的深浅。关键在信愿,你真信发愿,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连五逆十恶的,临终都能信愿念佛往生,关键在信愿。你信不信,你愿不愿意去,有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不管你罪业轻还是重,你念佛功夫浅还是深,功夫再浅,你没有一心不乱,没有功夫成片,你真信发愿,也能往生,功夫比较浅你品位就比较低。没有真信发愿,佛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什么道理?很简单,你不愿意去,佛很欢迎,他也没办法勉强你,你不愿意去,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佛也不能代替我们发愿,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愿要自己发。

  往生到西方的功德利益,你往生你就知道了,现在我们净老讲《大经解》,《大经解》讲得详细,听了你真的知道太好了,《大经解》多听帮助我们生起信愿。有同修去问老和尚说,他信是信了,愿生不起来,还不想去,怎么办?老和尚就劝他,《无量寿经》念一千遍,你愿就生起来了。为什么生起来?你对西方极乐世界认识的深度够了,对我们娑婆世界认识的深度也够了,两个世界的对比,你要取哪一个,当然你会取西方。现在为什么不想去?你对两个世界认识都不够。《无量寿经》讲得详细,你念一千遍,真的你的信愿就生起来。《弥陀经》讲得简单,如果不是真正内行人看不出来。《无量寿经》真的也是雅俗同观,念了你就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它的好处在哪里,为什么佛一直劝我们要发愿去西方,就是它的功德利益太殊胜。你看带业往生,五逆十恶都可以去,我们现在想一想,我们造恶业也没有造到五逆,去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我们造恶业也还没有造到那么重,那个五逆十恶都能去了,那我们信心就有了,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所以这一部分你念了之后,你就很乐意去了。

  所以,《西归直指》我以前读过,记得有一段,现在人生病都去找医生,安士先生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无量寿,从来不会生病,不会死亡的,大家都不想去,在这个六道里面你肯定有一天会死的,寿命很短促的,《弥陀经》讲「命浊」,就是寿命很短促的,不去求个无量寿,偏偏在求这个这么短暂的生命,看了之后,的确会帮助我们生起信愿之心。所以这个我们就有救了,你现在就没有理由讲我业障深重,你有五逆十恶那么重吗?也还没有,他都能去了,你怎么不能去?关键是你不相信,你又不愿意去,是这样的。所以佛为什么在《弥陀经》四次劝发愿,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净老现在讲《大经科注》,没有别的,劝信劝愿,你信愿不足就要用这个来弥补,你真听明白了,那你信愿自然就生起来了,你愿一发,马上跟阿弥陀佛那边就相应了,就连线连上了。所以这个利益非笔舌所能形容,用文字、你用嘴巴讲,讲不出来,无法形容。

  「此系以己信愿,感佛慈悲,感应道交,获斯巨益」。这个是靠佛慈悲来接引感应,所以我们得到这么大的利益。「较」,较就是比较,「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其难易奚啻天地悬隔而已」。你靠自己修行修到断惑证真证阿罗汉,才能了生死,那个困难度跟容易,那个难易比较,奚啻就是何止、不止,没有办法去比较的,真的是天地悬隔,无法相提并论。能遇到这个法门,我们不修,真的很可惜,真的百千万劫难遭遇,现在遇到,我们错过就非常非常可惜,当生能了生死的一个法门。时间到了,到这里刚好是一个段。

  摘自: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悟道法师       安士全书)(五明学佛网:悟道法师       安士全书)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重刻《安士全书》序二(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重刻《安士全书》序一(周安士) 

 曾琦云居士:论《安士全书》的思想内涵 

 其它法师:随谈因果(悟道法师) 

 悟道法师:身心世界什么东西是真的? 

 悟道法师:还没有来的事情,不要去想 

 悟道法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到最后果报它就自然现前 

 悟道法师:念佛能让你不老不病,但要懂怎么念法 

 悟道法师:意根摄住,身口二业亦摄在一处 

 悟道法师:即使是伤风感冒也障碍你念佛 

 悟道法师:业障重的,见不到佛明显的加持 

 悟道法师: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没有做,伏住也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