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只帮助亲朋好友,不是大乘行为


   日期:2016/1/21 4: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时候我们反观自己,不要说真正的大乘菩提心,就连世间的利他心都不如。

  现在世间人也有一些利他的行为,人们经常觉得这种事迹震撼人心,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赞颂。但我觉得,世间上的这种好人好事,并没有真正涉及到佛教所说的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菩提心的范围相当广,世间人的利他心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只能对一部分人,如亲朋好友、儿女父母等有慈爱之心,这种心就连老虎、豺狼等凶猛的猛兽也有,故不算是真正的菩提心。

  美国曾有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试验,虽然此举与佛教无关,但我觉得这个试验也许对大家会有启发。这位教授有一次要下课的时候,对所有的学生说:“我今天准备做个游戏,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忙?”有一位女士上去了,教授要求她把最爱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那位女士就把家人亲戚的名字全部写上,数量不够,又把邻居、朋友等都写了下来。写完后,教授让她把不太喜欢的一个名字擦掉,她就把邻居的名字擦掉了,然后,教授要求她继续擦一个、再擦一个……,一直擦到最后,只剩下了四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教授还要她再擦两个名字,这时候她有点舍不得,想来想去把父母的名字擦掉了。教授要她再擦掉一个,想了很久,她将孩子的名字擦掉了。这时教授就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父母对你有养育之恩,孩子是你的亲生骨肉,为什么要擦掉他们?”这位女士答道:“父母会在我之前先死,孩子会在我死后单独留下,能陪我共度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所以我对他的执著比较大。”教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执著的范围非常小,在这么小的范围内,你对丈夫如此执著,认为他是属于你的,他的所作所为就会被你控制,很有可能失去自由,就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这样,他反而有可能会提前离开你。”

  虽然这是一种世间上的试验,但也能提醒某些所谓的大乘修行人。他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菩提心”,但菩提心的范围是什么?只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是亲朋好友就愿意帮助,其他的众生一概不管,这并不是真正的大乘行为。以前霍西的曲恰堪布在讲《现观庄严论》“道智”的时候,非常严厉地批评了洛若寺的金旺堪布(如今这两位堪布都已圆寂),说他有个亲戚被抓走了,前两天金旺堪布去县上看他好几次,这样自私自利地去,说明还没有通达大乘菩提心,为什么只看自己的亲戚,而其他的人被抓他不去看?当然,金旺堪布的智慧在当时是非常不错的,曲恰堪布经常赞叹他学得特别好,但如果去县上看亲戚,这说明他菩提心学得还是不好。表面上看来,这位上师是在批评金旺堪布,但实际上,也是在告诫我们后学者。

  有时候我们反观自己,不要说真正的大乘菩提心,就连世间的利他心都不如。前段时间,深圳有位叫丛飞的歌手,他将自己十多年来的积蓄全部捐给没读书机会的 183个孤儿和残疾人,花了大概300多万,自己还欠债17万多。后来他得胃癌时不舍得看病,认为钱用在自己身体上不值得,世界上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死了以后,很多孤儿、老人都去送花圈,大家全部伤心地痛哭。从表面上看,这个事迹确实非常感人,这种利他的行为,可能许多大乘修行人都不一定做得到,但另一方面,菩提心的范围比这个更广大,我们在修持的时候,一定要观察自己利他的范围到底是什么,这一点相当重要。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修菩提心时,首先要从母亲开始,然后是自己关系最好的人,慢慢将这种范围逐渐扩大。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凡夫人执著的“我所”范围非常狭窄,在修菩提心的时候,必须先从小范围修起,才能逐渐将普天下的众生都视为父母,只有这样,菩提心的范围才能慢慢扩大,修起来就有希望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亲朋好友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亲朋好友       菩提心)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90~9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