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证严法师:多嗔众生慈悲观


   日期:2016/1/26 14: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证严法师著述

  众生多嗔,嗔就是爱发脾气,这是烦恼的根源。人的烦恼根源有三:贪、嗔、痴,这些根本烦恼若不除去,我们的智慧就无法增长,观念也无法正确;所以,要使观念正确、要增长智慧,必定要将烦恼根源去除。多贪的众生必须用“不净观”的方法来对治,而多嗔的众生,应该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呢?

  有一位会员初次来到精舍就对我表示,自从了解慈济的精神之后,他觉得自己参加慈济行列,能亲身体会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因为他参加会员的行列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来到本会。当他听说要扩建病房,将来要设立医学院,就问其他的委员要如何加入这项活动?

  他说,自己这辈子还没做过一件令他欢喜的事,他希望能利益社会,皆大欢喜。所以听到慈济的计划,觉得这正是时机,就对委员说,第二期的病房部分,他要发心捐一百万,而纪念堂部分,他认为慈济纪念堂是佛教徒、甚至是未来宗教追求者的精神堡垒,所以他认为医院固然重要,纪念堂更不能忽视;他虔诚发愿在纪念堂的兴建期间,每年以自己事业营利所得的三分之一赞助。

  这就是慈悲心的表现。他并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我想请师父开示,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我因为脾气很坏,时常不能自我控制。有时想想,实在没什么值得生气,但经常就是忍不住啊!”

  我就对他说:“你要多听经,看得开则脾气不会发作。”他说:“有啊!我每天都六点起来听经。师父常常讲经,我人虽然没来,但是我都听录音带。每次听经,我都感觉师父好像是在说我,因我确实有这个缺点。我也常常想从今天开始不再发脾气。但是一听完经,出门上班,看到不顺眼之事,我还是同样忍不住要发脾气。”

  这就是人的通病,发脾气非常简单,但是要控制脾气真是不简单。我对他说:“会发脾气是因为环境的关系。譬如你今天回来这里,觉得心灵很平静,整天都很欢喜,为何高兴,你知道吗?因为你拿出了慈悲心。当你听到慈济的工作很有意义,你宁愿将一整年所赚的三分之一捐助纪念堂,这就是慈悲心。你今天感触到境界而发心,发心后能抱持那么欢喜的心,此即佛陀所说的:‘多嗔众生慈悲观’,今天所处的环境是在慈悲的境界中,所以会觉得很高兴、很平静。”


我们自己饮水,现在我们知道,水,乃至于一切万物,都有见闻觉知,都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你给它善的讯息,它确实会变得很善很美,这是博士给我们做实验的。譬如比如我们平常喝的这杯水,你在水上贴个「感恩」,贴个「爱」字,这个水的质量就特别好,你要是相反的,贴个我「我讨厌你」、「我恨你」,那水的质量就特别不好,甚至于常常喝人会生病。然后你就懂得为什么大悲水能治病,就是这道理。

现在我们晓得水有见闻觉知,我们用大悲咒水晶杯,这就是大悲水。什么时候贴上去,一个小时以后你再喝,它确实就管用,你不会念也没关系,水会看,所以这个方法很好。

结缘 大悲咒水晶杯 敬请加微信18680571807  长期结缘 全年流通


  佛陀教导我们用慈悲来教导爱发脾气的众生,用慈悲来制止暴躁易怒的心灵。我们学佛就是要时时警惕自己,在世俗中的人,由于面对的是事业、领导、管理,所以缺少让他培养慈悲的环境。如果能有这种好环境,人是多么可爱啊!就是那么慈悲、那么快乐宁静。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非常幸福;周围的环境,时时刻刻都能使我们培养慈悲心,制止嗔心、控制脾气,仔细想想,是不是很有福?

  有一位从美国回来的青年对我说:“师父到底是修什么法门?”我说:“我可能是修多忙法门──忙碌的法门。”

  他说,以前在台湾念大学时曾参加佛学社,当时好高骛远,因为“禅”是佛学中最超然的境界,所以他选择的法门是“禅境”──禅的功夫。在这段时间里,他走遍了各道场,参访名师,也常与人参加大专夏令营的斋戒会,并且去打禅七、打佛七。

  但是,尽管他钻研佛学已有四年了,一直到大学毕业,他还是茫茫然不知所从,也不知禅真正的道理是什么?只是不断地追求禅最高的境界。毕业后,他抱著对佛教尚茫然、又热切的心到美国留学,并且组成一个佛学社,专门研究禅理。他将在台湾所学的“文字禅”──书本上的理论及道理,带到美国,开班授课为人讲说禅理。然而,一年半下来,他觉得以文字来教导禅功,真是越来越矛盾,一股热心不断退除,而听课的人亦不断减少,他的心就这样冷却下来。

  他告诉我:“今天我亲自来到这里,深深体会只有人间的佛法才切实。师父说‘忙碌的法门’,就是忙忙碌碌地为人间的事忙。”他说他也有同感,并且希望能将人间的佛法、慈悲济世的精神带到美国去。

  他本来抱著一颗对佛法很冷淡的心态自美国回来,但是现在他要抱著一股热心,将慈济的精神、人间的佛法带回美国,这就是慈悲心。用慈悲心来创造人生的前途,除了能清净我们的心地,也能去除多嗔之心。若想培养慈悲心,听闻佛法、训练心思,除了要有佛教的常识、学识之外,尚需有好的环境来培养、训练。佛法要彻底去了解,并非只研究经藏文字就能透彻。

  那位年轻人,抱著一股热心将禅学文字带至美国,出国之前的四年加上出国之后的两年,他不但没有体会到禅宗的真味,就是连最基本的起点,到现在还是非常茫然,花费了六年多的时间,是不是很冤枉?

  然而,他来到这里就能发起慈悲心,起码对人间佛教的根本有所了解,起点正确则目标正确。所以“五停心观”中佛陀说:“多嗔众生慈悲观”,想培养慈悲观必定要创造这一种境界,有这个境界才能身心透彻,才能去观想。

  因此,我们要多多体会慈济的精神,加强我们的道心,提升我们的慈悲心念;若能时时刻刻不离慈悲之念,则能消除发脾气的念头。

  这两种心念,一是嗔恚心,一是慈悲心。慈悲若增长,则嗔恚心会减少;慈悲心占满了我们整个观念,那么,嗔恚心也会在我们的观念中完全消除。

  所以,要时时培养爱心,爱就是慈悲。我们的爱必须透彻、无任何色彩,这叫做“无缘大慈”,也称为“同体大悲”。要有广博普遍的爱,也要有透彻的爱,若能如此,则我们的观念无时无刻都充满慈悲爱念,对人有爱心,还会生什么气呢?

  那位青年又问我:“师父,您做慈善事业,规模如此宏大,在建医院时是否曾遇到最烦恼的事?”我想了想就说:“你问我的是真烦恼还是假烦恼?”他问:“烦恼还有真假之分吗?”我说:“当然有!若是为了推动事业,有时我也要表现出有烦恼,如此才能唤起人们的力量;若是说真正的烦恼,我想我还不曾有过。”

  他纳闷地问:“这到底要如何解释?”我就回答:“我做事之前有一个觉悟:凡是有事就有烦恼,若要做事,就必须先下决心,绝对不怕烦恼,若不怕烦恼,则任何困扰都不算烦恼。”他又说:“我看您有这么多事、这么多人,您可曾发过脾气?”我回答:“这和烦恼一样,假脾气我发过,若是真脾气,我就不知道要如何发起了!”

  我们学佛要有轻重分别,我们面对的都是凡夫,假使面对的是圣人,恭敬都来不及了,怎么会发脾气呢?而凡夫都是愚痴的,跟愚痴的人发脾气,实在划不来!多一念恨,则多一颗坏的种子,倒不如以怜悯心、慈悲心来宽谅他们,种下善的种子。

  要如何消除多嗔呢?就是要拿出慈悲观来,只要整个观念都充满慈悲心,我们的脾气就不会发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悲观       皆大欢喜)(五明学佛网:慈悲观       皆大欢喜)  

 宋立道教授:发扬佛教的慈悲观构建当代和谐和平的世界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对治瞋恚的慈悲观 

 超定法师:皆大欢喜念慈尊 

 月悟法师:不净观与慈悲观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佛念念相续,善恶顺逆皆大欢喜 

 智敏上师:这样过春节能皆大欢喜又获得吉祥 

 净土法门法师:这岂不是叫皆大欢喜!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慈悲观音礼忏》法会图片纪实,欢迎进来随 

 2017年观音菩萨成道日慈悲观音宝忏法会公告 

 传喜法师:恭敬礼拜《慈悲观音宝忏》念念相应菩萨大悲愿海 

 大安法师:修慈悲观对治瞋恨心 

 智敏上师:这样过春节能皆大欢喜又获得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