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愿法师: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福之人?


   日期:2016/2/5 21: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福之人?有福之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仁、智、勇。我们看《周易》,《周易·系辞上传》上面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能够做到这一段,你就是一个有福之人,就是一个君子,就是一个有大福德、大智慧的人。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就是说你要能够传承文明,要能够与道相应,体道而行。能够做一个与天地大道相应,体道而行的人,是有福之人。

  第一句“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是总说,立身处世要与道相应不相违的人,是有福之人。

  接下来三句都是讲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仁。“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一句是讲心量大的人是有福之人,仁者爱人兼济天下。所以你看“知周乎万物”,你的智慧能够懂得天地之道,能够周遍于万物,在万物中都能够看到天地运行规律,叫“知周乎万物”。这个“知”其实底下,它是通于加一个“日”字的“智”。智慧周遍于万物,而道济天下,你能够“知周乎万物”你就怎么样?你的心胸就很开阔了,你就有一个兼济天下的心,你就能够达到仁。儒家讲的仁,仁者爱人,一个仁慈的人;仁者爱人,兼济天下的人,打开心量,道济天下。不会成天只会在柴米油盐上去计较,不会成天只会自私自利,只看到自己那一点蝇头小利。白居易所说的,“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很多人很迷失,他看不到天地大道,他每一天所争的那点蝇头小利就像蜗牛的触角上那一点小地盘,蜗牛角上争何事。而且你看人生很短暂,电光石火一刹那间,你这一百年就过去了。所以你为什么要无谓地去争那些蝇头小利呢?所以要做一个有福之人,首先就是要做一个心量大的人。不要成天去跟人家去勾心斗角,要能够传承文明,心胸开阔。

  你看我们每个人肉身都差不多,对不对?每个人的肉身都一百多斤,但是精神境界相差就大了。有些人精神就看到一点点,看到眼前一点点小利益,有些人的心胸是弥满法界,弥纶天地,所以我们要提升的是我们的精神境界。我们的肉身每个人都一百多斤没什么差异,很渺小,但是我们的心可以遍满法界,可以周乎万物,所以要有大的心量。

  正如宋朝的大儒张载(张横渠)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能够真正做到这个四句话,可以说他是智周万物,道济天下。有这种为天下家国奉献的这样的情怀和心胸,当然这种心胸是很博大的,是没有什么能够超过他的,所以说叫做“故不过”。“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没有能够超过他的,这个其实就是讲仁,有福之人第一个条件,你要心胸开阔,心胸宽广——仁。

  第二个要素就是讲智。“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你为什么会忧愁,为什么会烦恼?因为你智慧不够,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有智慧,你就能够看透,看通,就不会生烦恼、就不会忧愁。“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这个“旁”其实应该通于单人边的那个“傍”,傍行,傍行是什么意思?依傍天地大道而行,体道而行叫做傍行。不流是什么?不流就是不会随波逐流,随缘不染缘,同流而不合污,能够和光同尘,能够跟所有人打成一片。但是随缘而不染缘,同流而不合污,这样叫做“旁行而不流”。不会去随波逐流,可以随处作主,自己有主见有正见有智慧,这样就旁行而不流。

  正如临济宗的祖师,临济义玄禅师所说的,随处作主是临济禅法的精髓。

  能够由旁行而不流的正见和智慧,当然他的人生就是智慧的人生,就是快乐的人生,就是乐天知命的人生,当然就能够达到后面所说的乐天知命。

  中国人说“天”不是天文学这个“天”,它是什么?中国人所说的“天”,它是人文上面所讲的大道,大道是天。你能够体会到乾的良知,能够顺应天性,这个就是乐天。知命,懂得天地运行规律,你当然就知道你的命运发展规律,然后能够改运、改命,这样能够知道命自我立,这样就是大智慧。乐天知命,这是第二个要素——智。

  第三个要素就是勇。你看,接下来是“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安土就是安心,土是什么?就是地。地是什么?地是指心地。安心于般若,所以“安土敦乎仁”。敦乎仁就是安心于般若上,而各尽其应尽的责任。“安土敦乎仁”,你能够安心了所以你就能够敦仁,就是你能够力行、敦策自己去力行慈善事业,去努力帮助众生觉醒,这个是“敦乎仁”。

  人心一安自然就心地仁厚,用仁爱之心去泛爱众,去兼济天下。

  所以说己心安,而后能够安人;己心立,而后能够立人。所以可见有福之人,他的第三要素就是勇,故能爱。要有大爱去帮助众生,而且要有行动不是口说,这个就是要有大勇。

  因此可见有福之人的三要素,其实我们看《周易·系辞上传》就知道是什么?归纳起来就是仁、智、勇。智周万物、道济天下是仁;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是智,智慧;“安土敦仁,故能爱”,这个是勇。

  所以可见这个仁、智、勇,也就是佛法所说的什么?我们修行一定要三个要素,要修行成功离不开三要素,哪三要素?大慈悲、大智慧、大雄力。

  ----节选自大愿法师《禅与和谐居住环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有福之人       要素)(五明学佛网:有福之人       要素)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李利安教授: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修行三要素 见地 修证 行愿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觉悟人生三要素 

 寂静法师:快速成长三要素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二章 大成就者三要素 

 界文法师:迈向成佛——略谈佛法修学的次第 五、注意几个核 

 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真的 

 聪明人都抢着做家务,有福之人在哪儿都差不了 

 达真堪布:有福之人在哪儿都差不了 

 能念佛的真真确确都是有福之人 

 人世间最伟大神奇的胎教,有福之人孕期要诵《地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