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黄帝内经》与健康养生二十八个


   日期:2016/2/29 8: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身体健康,来自于自己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心里想着你是健康的,生活中养成有益健康的习惯,你就是最好的!

  ---- 诸葛长青

  根据我国医学宝典《黄帝内经》及现代养生家对养生保健方面的论述,对健康长寿的秘诀概括为七句话,二十八个字:"心态平和,回避邪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一、"心态平和"

  是健康长寿的关键:长期不良的心理活动(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及过度的喜怒哀乐),会使身体发生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等。医家认为疾病中85%属于心身疾病,会导致早衰。现代人说的"心理平衡",古人讲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已经告诉了我们,要防止疾病的发生,就必须调和情绪(心胸坦荡、豁达大度、放的下、想得开、顺其自然),保持一个安闲清净的心态,这样真气调和,免疫力增强,人就不会或很少得病了。

  二、回避邪风:

  邪风是中医讲的太过的天气。如风、寒、暑、湿、燥、火,太过而不正常时称六YIN或六邪。那么YIN邪来了我们怎么办,古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顺应自然,按季节采取措施防邪气侵入人体而病变。比如根据季节及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调节饮食等。

  A、春季:风气当令,阳气升发,五行属木(肝属木),病多在头。故春季易患风邪(如伤风感冒、精神病患者复发)及肝病(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养,致使肝阳偏亢、因而发生头痛、眩晕、血压升高等)。所以春季养生的原则是"养肝、调肝、防肝脏病"。为防治上述疾病,要坚持头部九宫穴位按摩及干梳头、搓脖子等。春季可多吃韭菜、菠菜、芹菜、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等补肝益肾的食物。春季乍暖还寒,要随时增减衣服,防止风寒等症侵袭。

  B、夏季漫长:暑及湿气当令,阳气至极,五行属火(心属火),气候炎热、病多在心腹。故夏季易患心病(高温使一些心脏病患者急躁、激动、呼吸急促,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而发生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肌梗塞等),热病,脾病(脾不健运,湿气困脾而腹泻)。所以夏季养生原则是"补心、防心脏病"。夏季要坚持每天做两遍"胸腹部五行按摩法"或"胸腹部九宫连环按摩法"可强心、舒气、调理脾胃。还要防中暑及空调病。要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消耗。做菜时佐以醋防腹泻。

  C、秋季:燥气当令,阳气下降、阴气上升,五行属金(肺属金),病多在肺。故秋季主要防肺部疾患(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又因秋季干燥,老年人易感燥邪,出现鼻燥、唇干、咽干、口渴、尿少、便秘甚至有声音嘶哑、咯痰带血等症状,因此要注意防燥。所以秋季养生原则是"防燥生津,补肺、防肺脏疾病",每天要坚持10分钟以上腹式呼吸及扩胸运动。秋季冷暖多变,除注意调节冷暖外,要多饮温开水、淡茶,常吃杏仁、百合、银耳、梨、番茄、萝卜、香蕉、芝麻、莲子、大枣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慎食辛辣冰冷食品,戒烟忌酒。

  D、冬季:寒气当令,阳气闭藏,阴气至极,易感寒邪,五行属水(肾属水),肾阳不足,病多在肾。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死亡率都以冬季为最高,其原因是冬季老人肾气虚弱、免疫力降低,风寒邪气可促使心脑血管病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所以冬季养生原则是"养肾、强肾、防治肾病",要每天坚持晚上躺下后及早晨起床前各做一遍"胸腹部五行按摩法",然后躺着左右侧卧用空拳上下搓腰眼1分钟以上,可有效的强化肾气、提高免疫功能。每天还要坚持睡觉前及起床后干梳头、搓脖子各100次、头部九宫按摩各一遍、可有效的防治脑意外。

  冬季出屋前,用冷水洗脸、扑鼻并按摩迎香穴1分钟,可防风寒感冒。日常要避寒保暖,保护肾脏,可吃温肾益肾的食品,如枸杞、山药等。

  三、饮食有节:

  A、三餐有规律:三四五顿,七八分饱。暴饮暴食或偏食可引发胃肠病或营养不良。记住:"夜饱损一日之寿"。

  B、防止病从口入:不洁或不熟的食品可引发痢疾、肠炎、肝炎。

  C、合理搭配饮食:有粗有细,不咸不甜,蔬菜水果多样化,记住"红、黄、绿、白、黑"。

  D、按身体情况、季节及食物性质调整饮食:记住高脂症、高血压、糖尿病是吃出来的。高纤维、低脂肪饮食可控制血糖。

  四、起居有常:

  起居无常的人、实属亚健康状态,易诱发多种内脏疾患。为此古人说"起居有常"可防止早衰。

  A、从养生角度讲,睡眠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血"的原则,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

  B、正常睡眠时间是:青少年每天9.5小时;成人8小时;老年人5-7小时,体弱的适当多些。

  C、睡眠不足或过多,对健康都不利。资料介绍:每天睡眠超过10小时比睡眠7小时的人,心脏病死亡率高一倍,卒死高3.5倍。而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的人,其死亡率比睡眠7-8小时的人高180%以上。

  D、中老年人的入睡时间:黄帝内经讲,半夜子时(晚11点到夜间1点)是阴阳交会之际(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半夜应长眠。所以在晚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午"(11点-13点)人体经气"合阳",利于养阳,睡半小时精神好。

  五、劳逸结合:

  要避免40岁前是以命换钱,40岁后是用钱买命的怪圈,这实际是"过劳死"。必须懂得"健康是单行线"的道理,不能透支健康。古人讲"不妄作劳",是说无论工作多忙也要注意有劳有逸。要遵照古人的教导"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六、戒烟限酒:

  想健康就必须戒烟。

  A、烟中有3000多种化学物质,43种致癌物质,是致癌的第一杀手

  B、烟中的尼古丁、煤焦油等使人的大脑产生"尼古丁受体"成瘾过程如吸毒过程。

  C、烟对人体粘膜、血管、细胞及组织器官都可造成损害。

  D、吸烟患肺癌的人死亡率增加15倍,若戒烟5年则死亡率为10倍,戒10年为5倍,戒15年以上死亡率可减少为0。戒的越早越好。

  想健康必须限酒:

  A、过量饮酒的危害:过量喝酒可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血管病增加。伤害肝脏,醉一次相当于得了一次轻型急性肝炎,可引起酒精性脂肪肝,并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严重的导致肝癌。过量喝酒引发的急性酒精中毒,危及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长期大量饮酒还可伤害神经系统,出现大脑皮层萎缩,引发胃出血危急生命。

  B、记住古人的教导:夜醉损一月之寿。以酒为浆,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七、适量运动:

  《黄帝内经》上的"形劳而不倦",就是说人应该运动,又不要过于疲劳。古人讲:"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也是说要活动但要适量。

  A、最好的运动是走步:常言道"人老先老腿,人老足先衰",因为腿足部有"足三阴,足三阳"六条经络,足又是人体的缩影、有60多穴位及反射区,这些经络穴位连着五脏六腑,所以活动腿足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美国医学家用走路证实人的健康状况:在10分钟内能走完1公里,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如果20分钟内走完2公里,说明健康状况优秀;如果能在30分钟内走完3公里,说明身体状况与一个青壮年小伙子一样棒。

  B、走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一般的散步,可以慢走、快走,也可以转圈走,可以边拍手、边转圈、数着数走(喊着数走3000步就出汗了)。

  C、练习腹式呼吸:"呼吸到脐,寿与天齐",是中医及养生学家对"腹式呼吸"法的高度评价。腹式呼吸时,由于腹部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使局部肌肉内毛细血管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加速了血液循环,扩大了氧的供给(吸入的氧量高于正常情况下的两到三倍),利于机体代谢产物的排除,对全身器官组织起到调整和促进作用。

  D、练习六字诀养生法:即药王孙思邈练的长寿功"六字气诀"----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是很容易掌握的"读字音治病法"。是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全民健身法之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帝内经       健康养生)(五明学佛网:黄帝内经       健康养生)  

 《黄帝内经》三句话道出疾病的三个成因 

 《黄帝内经》:听老祖宗说透人体疾病的根源 

 万病皆损于阳气,《黄帝内经》教你驱寒补阳! 

 古老智慧:《黄帝内经》说尽人体疾病的根源 

 《黄帝内经》里的三句话,把疾病的起因都讲透了 

 经典的《黄帝内经》养生名言五十句! 

 《黄帝内经》里的三句话,把疾病的起因都讲透了 

 黄帝内经:疾病的三个成因 

 《黄帝内经》精华50句,养生原典 

 读《黄帝内经》,让你有身体的大局观和整体性 

 懂《黄帝内经》有利于修行 

 以《黄帝内经》来解《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