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如来藏


   日期:2016/2/29 10: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藏即含藏,如来藏中含藏如来无尽的功德。一般区分为在缠如来藏与出缠如来藏。

  “缠”指缠缚、烦恼。如来藏在烦恼缠缚当中就是业力凡夫的状况,但在我们无明烦恼、执著分别里面,如来藏性没有减少一点。

  虽然没有减少一点,但就像太阳被浓重的乌云所遮盖,透不出一点亮光;又比如一面镜子(大圆镜智)蒙上了厚重的尘垢,一定要经过磨洗,即修行来对治烦恼,把如来藏性呈现出来,就叫出缠如来藏,即出烦恼的如来藏。

  从如来藏的本体来说,它不是八识,它缘起于众生一念无明妄动,真如自性就建立能所,所谓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形成八识心王、心所的相分、见分错综复杂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两种缘起的差别。

  娑婆秽土、五浊恶世就是我们染著的八识,即业识的心所缘起的一种境界,如果从如来藏,真如法性缘起的就是佛法界。佛法界之所以清净,因为它是从实相、真如法性缘起。

  如来藏和八识两者之间有相互渗透的关系,八识的形成离不开真如法性,但它又不等同于真如法性,所以要转八识成四智,主要从第七识和第六识来转。

  要将第六分别意识转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我执)为平等性智,这两个在因地转,自然你前五识就转为成所作智,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

  这时候就叫如来藏,念佛就是在做转八识成四智的工作,等到能念所念打成一片,得念佛三昧时,众生的如来藏性就朗然现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业力凡夫       念佛三昧)(五明学佛网:业力凡夫       念佛三昧)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张秉全居士: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东晋南北朝居士名家文集:念佛三昧诗(王齐之)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华严念佛三昧论(彭际清) 

 妙境法师:持名念佛与念佛三昧 

 洪修平教授:什么是念佛三昧?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示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佛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尽形修习,造极为则;念佛三昧,心力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六)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五)